龚晓天 尹晶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的变迁,设计的内涵、外延有了新的解释。在产品设计中,以前往往拿功能如何强大作为评判标准。但现在却不再这么简单,好的设计不仅要满足消费者的物质需求,还要注重产品中蕴涵的文化情节、现代科技的合理运用、很好的适应时时变化的市场经营环境等。在设计中把握好这样几个原则,工业设计师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关键词】:适应原则 引领 消费文化
整个自然界的“物竟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原则让我们认识到,只有“适应”的才有生存的可能。产品的设计也同样遵循这样一种原则——工业设计的适应原则,即只有“适应”社会的设计才能得以发展。一般来讲,所谓适应是设计师顺应消费者的要求为他们设计,但是这只是工业设计适应原则的第一个层面,更重要的是设计师在了解市场、了解消费者心理,对他们的需求及其趋势有充分的认识之后,开发更高层次的且被消费者能接受或乐于接受的新产品,也就是说设计师要引领一种消费时尚,形成更为科学合理的消费文化。
设计是“以人为本”的,这其中的“人”应该分为两种:先是客观形态方面的人(即大众群体)再就是主观形态方面的人(即设计师),即“适应”的两个层面的问题,并且,第二个层面的“适应”只能建立在第一个层面的之后,不能逾越。
那么摆在我们工业设计师眼前的任务是什么,或者说工业设计师应该怎样来适应这样的设计环境呢?笔者认为工业设计师要做到以下三个原则:适应本土文化、适应科技新形势、适应市场营销环境。 一、工业设计要适应本土文化
适应本土文化,能让设计师很好的抓住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习惯,赢得商机,从而更好的引领消费文化。
工业设计师很有必要系统的学好我们的传统文化,才会“胸中有丘壑”,潜意识的把我们的本土文化融入到设计中去。香港的著名设计师靳埭强的成功,就是因为他懂得如何将浸淫五千年的中国文化如中国水墨文化、儒家文化之精髓融入设计中。
现在对产品设计的要求绝不仅仅实现某种使用价值,或仅满足人们的某种物质生活需要,而是越来越多地考虑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千方百计地为人们提供实用的、情感的、心理的等多方面的享受,越来越重视产品文化附加值的开发,努力把使用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融为一体,突出产品中的人性化含量。本土文化是经历了千百年来在当地自然形成的一种风俗习惯、风土人情,毋庸质疑的是最能代表当地特点的,是最为适应的。 “本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就整体上说,本土意味着中华民族的;局部来讲,本土的就是地方的。近来的一些竞赛或多或少的表现了些设计对这方面的重视,TCL、夏新手机以及这次“名家具”竞赛等采用中国特色元素如色彩、岁寒三友、中国结的作品大都深受喜爱。
“适者生存”的裁判是消费者,消费者的个人想法和习惯我们是难以统计和研究的,但是由这些个体所组成的群体往往有比较统一的风格、观念和习惯等,形成一种文化——本土文化。工业设计师本着从“本土文化——分析综合——含有一定文化涵养的设计——影响、引导本土文化„„”这样的良性循环必能形成消费者、设计师、文化之间的和谐氛围,相互适应、相互发展。 二、工业设计要适应科技新形势
1、合理运用先进科学技术
如果说在工业时代设计师的才能受到了技术的束缚和限制,如今信息时代的技术发展则为设计师的想象力如虎添翼,同时也对设计师对技术提出了要求。科技含量是消费者评价产品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使产品更为完善、方便的重要依托。新的科技如果不被合理运用到产品中去是毫无意义的,更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工业设计师如果不善于运用新的科技,那他的设计也会和市场脱节,同样是一种浪费。
不少企业的实践证明:在工业设计中对先进技术的导入,对企业的发展起着显著的推动作用。海尔集团技术中心平均4-5天获得一项专利,6-7天完成一项可投产的新产品,通过技术获取产业化和产业利益
1
的实施,得到很大的发展空间。IDEO设计公司是世界超前的顶尖设计公司,对最新技术的深入研究使他们总是走在设计的前列。未来设计将不再是设计师的个人行为,与技术人员的合作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2、新的科技怎样和可持续发展的思路融合
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发展要求,在资源面临干涸、环境遭遇破坏的今天,对于新的科技,设计师更要谨慎运用:人类今天漫不经心的设计,将是明天极具破坏性的灾难。一次性的快餐盒、制冷用的氟利昂、碱性干电池、汽车噪音及尾气、通讯设备的电磁波、人造板中的甲醛、工业废料、核废料等等,举不胜举。
中国正面临着工业现代化和信息现代化并进的复合时代,因而,面临太多太多新的领域和问题。但我们有发达国家在发展工业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教训作为起点,应该能平衡好科技发展,产品开发和生态环境平衡的关系。一项新的科技成果的应用如果要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话,即使是很有创意,而且会给我们带来便利,也不能对其设计开发。 三、工业设计要适应市场经营环境
1、融入现时的市场经营环境
市场是对工业设计师认可程度的“裁判台”,设计师的作品必须通过市场来让消费者进行评判,而市场经营环境就是这个评判的审判台,这就需要我们能移位思维,整合生产者、投资商、消费者和设计师的地位,成功把设计的产品交付到消费者手中。
新时期新形势下的市场经营环境的特点是“互动型”的经营。现时比较典型的是“体验经济”、“整合营销”、“利益互动”等,这就要求我们工业设计师积极参与或者组织参与设计师与消费者的互动、融合,在互动、同化的过程中,不但可以使设计师的各方面的知识加以补充和深化,还可以加深双方的了解和信任,更好的适应对方。当然,融入这种市场经营环境只是一个阶段性的实施阶段,工业设计师还必须具有前瞻性。
2、创造有利的市场经营环境
正如上述提到的,工业设计师还有引领时尚的任务,那么就要求设计师能谙熟市场的经营环境的基础上,创造有利的市场经营环境。
将近10家独立制作人和工作室,为阿姆斯特丹KESSELSKRAMER广告代理商创造的一试验性的品牌提供名为“do创造”的设计计划。“创造”既是指设计师,也是指消费者的创造。设计师提供尚未完全制成的产品,等待消费者进行个性化处理。使用者被邀请介入,通过对产品的改造,而影响设计,设计也可以体现出使用者的个性„„这一尝试得到空前成功,设计出的产品具有极高的艺术及商业价值。
经营环境有它的相对稳定性,对于工业设计师来说更应该看到它的变化性和多样性。创造市场经营环境就意味着掌握了主动。创造一种有利的市场经营环境要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设计师的独到眼光、企业的大力支持、媒体的成功宣传、消费者的配合意识等都不可缺少,其中尤其需要工业设计师来充当组织者的角色。
四、结语
美国哈佛商学院的罗伯特·海曼教授认为:50年前,企业是价格上的竞争,如今是质量上的竞争,而未来则是设计上的竞争。所以工业设计会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工业设计师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担负着一个企业的兴衰。任何时期都需要有好的设计,新时期好的设计是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能为消费者带来便利的合理的科技含量,具有能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设计。工业设计虽然没有固定的公式定理,但同样有一定的原则——工业设计的适应原则去遵守,把握好工业设计的适应原则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书目:
[1]朱钟言,设计教育体系的研究 [2]王受之,世界现代史
[3]张汝伦,论大众文化,复旦学报
2
[4]面向信息社会的区域可持续发展导论,商务印书馆,2001 [5]李砚祖,产品设计的艺术与文化 [6]凌继尧 徐恒醇,艺术设计学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