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学校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监督检查表

学校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监督检查表

来源:乌哈旅游
学校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督查表

主要任务重点项目1.师生员工:①查看健康码、检测体温。②建立健康状况台账,做好健康观察。③实行家长健康状况承诺和日报告制度。一、坚持最严入校筛查常态化2.流动人员:①对与学校工作有关、确有必要入校资格审查。②体温测试、登记与报批,有“健康码”或者个人健康申报卡(纸质)。3.校门口管控:①划定1米等候线,实行错时上下学。②门卫自我防控意识,门卫处配备必要的消毒用品和设施,对外来人员登记使用的笔和本子要采取有效的消毒或隔离措施,防止交叉感染。③校园周边环境安全,学校对周边环境进行必要的清洁和消毒,做到无死角。④临时等候区,供有发热等症状人员暂时隔离,配备工作服、隔离衣、防护服、护目镜、防护面屏、一次性橡胶手套等。4.保持1米线。注意保持1米以上的社交距离。减少非必要的聚集性活动,减少参加聚集性活动的人员。尽量不前往人员聚集场所尤其是密闭式场所。5.科学佩带(戴)口罩。在人员密集的封闭场所、与他人小于1米距离接触时佩戴口罩。学生应随身备用符合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标准或相当防护级别的口罩;低风险地区校园内学生可不佩戴口罩。6.勤洗手。随时保持手卫生,餐前餐后、便前便后、接触垃圾后、外出归来、使用体育器材、电脑等公用物品后、接触动物后、触摸眼睛等“易感”部位前、接触可疑污染物品后,均要洗手。采用正确洗手方法,用流动水和洗手液(肥皂)洗手,也可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7.常通风。①室内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②按照《XX省学校及托幼机构新冠消毒技术指南(试行)》,着重做好预防性消毒12项工作。8.教室。有条件的学校应保证学生一人一桌,每名学生前后左右间距保持1米,对学生人数较多的班级可分班教学或错时上学。9.食堂。执行XX省《疫情防控期间学校食堂工作手册》,做好开工、用工、采购、运输、加工、售卖、洗消、后厨、餐厅、用餐、应急各个环节。10.宿舍。①寄宿制学校每个宿舍居住人数原则上不超过6人,人均宿舍面积不少于3平方米;②加强对教职工和学生宿舍的清洁通风,一般每天开窗通风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③消毒后要保持宿舍内外的环境卫生保洁,每天专人巡查清扫并进行登记。11.厕所。①学校厕所由专人管理,设置符合标准的便器。②落实厕所保洁措施,保持空气流通,及时清洗地面,做好包括水龙头、门把手等重点部位的消毒,增加冲洗和消毒频率。③厕所的洗手设施应完备,宜配洗手液。12.洗手设施与饮用水设备。①饮水设施应每天进行必要的清洁工作,每天对出水龙头至少消毒一次。②要确保操场、厕所、食堂、宿舍等场所或附近洗手设施运行正常,原则上中小学校每40-45人设一个洗手盆或0.6m长盥洗槽。③备有足够数量的洗手液、肥皂等,也可配备速干手消毒剂或感应式手消毒设施。落实情况二、坚持预防习惯养成常态化三、坚持重点区域管理常态化共2页,第1页

学校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督查表

主要任务重点项目落实情况13.加强组织领导。学校成立新冠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全面领导学校疫情防控工作,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各岗位职责明确,任务到人。14.落实学校台账档案。学校应围绕关键环节和重点措施,制订专门的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应急处置预案和工作制度,包括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晨午检制度、因病缺勤追踪登记制度(缺课登记24小时内上报“XX省学生健康监测系统”)、复课证明查验制度、健康管理制度、传染病防控健康教育制度、通风消毒制度等。15.做好保障物资储备。根据学校规模、学生及教职工数量,结合应急方案储备足够数量的疫情防控物资,包括消毒设备、消毒用品、口罩、手套、非接触式温度计、洗手液等。16.做好延时服务。学生放学后尽量直接回家,从校门直接回家进家门,原则上做到“两点一线”。中途尽可能的不在人群密集的地方逗留,做好个人防护。17.节假日谨慎出行。在疫情完全解除之前,提倡师生利用节假期居家休息、调整身心。查看教育宣传资料、会议记录。18.入学前出现发热等症状。教职工或学生每日入校前如出现发热、咳嗽、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向学校报告,采取居家观察或就医排查等措施。五、坚持应急科学处置常态化四、坚持组织制度保障常态化19.出现疑似或确诊病例。教职工或学生中如出现新冠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学校应立即启动应急处置机制。20.在校期间出现发热等症状。体温超过37.3度者送诊,停学停工。如发热、乏力、干咳、腹泻等症状,启动应急预案,第一时间送诊,第一时间报告,第一时间隔离。教职工和学生病愈后,返校要查验复课证明。现场反馈共2页,第2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