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大课间活动有效性研究
作者:米晓秀
来源:《新课程·小学》2019年第05期
摘 要:通过查阅众多文献资料、采用文献法、对比法以及结合自身一线教学实践,对农村小学大课间活动存在的不足并进行分析。提出农村小学在大课间活动的思想认识、课程内容设计、组织实施、评价与监督、学校体育特色上提出有效措施。为农村小学大课间活动的有效实施和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供重要依据。 关键词:农村小学;大课间活动;有效性 一、前言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中指出:“要把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和主要工作方面,作为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提高全体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主要举措。”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开展良好,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些农村小学对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思想认识不到位、具体措施不得力等,没有对学生的发展起到应有的作用。
二、充分开发现有资源,为大课间开展提供保障
为激活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有效活力,促进师生体质健康的提升,农村小学要充分调动学校现有的价值资源为阳光体育大课间的开展奠定基础。首先,充分挖掘校园资源,根据场地特点设置相应的活动,如在平地区域绘制富有民间特色的大鱼网、大圆圈、跳方格、造房子、迷宫和小圆圈,以激发学生活动的兴趣和欲望,同时实现了资源最优化配置。其次,很多农村小学体育器材的匮乏不能满足大课间活动的需要,学校要积极引导教师自制体育器材和教具,鼓励学生自带体育器材,这样群策群力解决了体育运动和富有地方特色的民间体育运动的开展。还要调动教师资源,让文化课教师在思想认知上、行动力上认可大课间活动带给师生的积极之处,获得教师群体的支持。
三、制订科学方案,保证大课间活动有序开展
学生是大课间活动的主体,因此,在大课间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积极性。对此,学校的各部门主管人员,体育教师和各班班主任在大课间活动方案设计,活动项目的确定阶段,积极参与学生的课间活动,和学生一起锻炼,从中了解学生的兴趣点,征询学生对开展大课间活动的意见和要求,并对此进行梳理、归纳,最终形成方案设计的原则和思路。为了保证农村小学大课间活动高效、有序、安全地进行,体育教研组应科学制订年度方案、学期方案、月方案、周方案、日方案,且各种方案应提前公示。体育教师应协助好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各班班主任做好相应的培训、组织、应急预案等,以保证大课间活动有序、高效的开展。在此基础上,由体育教师订制、创编大课间活动的具体实施方案。 四、建立有效的组织管理机制,促进大课间活动的持续发展
学校体育大课间组织管理机构建立的完善性,直接影响着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有效性。首先,学校要成立以分管体育工作的副校长为组长,以体育教研组组长为实际执行组长,以体育教师、班主任及其他教师为成员的阳光体育运动领导小组,是开展阳光体育运动顺利进行的保障之一。其次,大课间活动方案要明确目标、任务细化、层层落实,形成合力。此外,农村学校还要定期举行体育节活动,这样更好地延伸了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保证了大课间活动有效开展。
五、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平台,彰显农村小学大课间活动品牌特色
作为一所普通的农村小学,在硬件设施、师资力量很缺乏的基础上,我们的大课间活动如何彰显自己的特色一直是我思索的问题。不能照搬城里学校的模式,只有立足于自身实际。 我们大课间活动内容的设定是在我校“成竹“文化理念下延伸出来的(2015年10月我校申报了市级特色文化项目,以“成竹”为核心理念),2017年11月确定为南京市特色文化校园。学校从2015年4月成立校跳竹竿社团,2016年评为区“优秀社团”称号,2017年12月参加南京市中小学“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展示活动。通过3年跳竹竿教学的思考,和区“特色课堂的展示”,同仁和学生给了我莫大的启发,后来我又创编了《竹板响铃操校本课程》《大课间转响铃操》,学校在资金和导师指导上给了很大的帮助与支持。
大课间的组成部分有个人竹板响铃操操、小组跳竹竿舞这既很好地发扬了我国传统民族民间体育项目,更是对我校打造的“成竹”文化理念的进一步诠释,也是具有特色的品牌打造;同时根据学生学情在动作编排难度系数上分为三个级别,这更能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还有的农村学校由于学校活动区域小,没有塑胶跑道,就充分利用水泥地区域,打造“地面文化”(不同的跳方格设计图案),我区一些乡村小学,如瓜埠小学的太极拳、竹镇民族小学的抖空竹等都彰显着浓浓的校本课程气息,让农村的学生也能体验到大课间活动带来的乐趣。 六、小结
农村小学应把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作为推进学生素质教育重要工程来抓,从思想认识层面上要高度重视。农村小学在推行大课间活动时一定要充分挖掘自身的地域特点、学校场地、教师资源,甚至可以自制体育器材;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培养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运动兴趣和动机,为终身体育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情感基础。农村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的有效实施一定要立足于实践和实效,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利用地域特、学校特色、教学特长与优势,开发练习内容和教学方法,有计划地进行。这样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才能提高 參考文献: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周为松.农村学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阻力剖析与策略思考[J].体育教学,2011(5):43.
[2]钟顺霞.影响农村小学大课间活动有效性的因素及对策[J].体育师友,2013,36(2):55-5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