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用氯安全管理制度用氯安全管理制度 1. 总则
1.1 为了加强公司用氯管理,保障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的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和标准,结合我公司行业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1.2 本公司使用液氯应符合有关安全规定,并有必要的安全防范和泄漏处理措施。
2. 基本要求
2.1 公司的新建、扩建和改建项目,凡涉及使用液氯进行消毒的用氯工艺,必须进行申报,由省或地级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有关专家和单位进行会审,经批准后方可建设。
2.2 公司液氯贮存的库房、加氯车间及辅助房的卫生和环境条件应符合TJ36-85《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环境保护法》有关规定的环境条件及处理设施要求;符合GB16-8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
2.3 液氯贮存的库房、加氯车间及辅助房应充分利用自然通风条件换气。在环境和气候条件允许下,可采用半敞开式结构。不具备自然通风条件的场所,应采用机械通风,但不得使用循环风。加氯车间、液氯贮存的库房应与其它工作间隔开。开设观察窗,并单独设置直接通向室外方向开启的大门。
2.4 使用液氯的系统及其装置应密封,必须做到无泄漏。贮存液氯的库房、加氯车间必须装置有效的报警系统,报警系统必须与值班室或控制室相连接,以便及时处理事故。贮存液氯的库房、加氯车间及其他使用液氯的场所空气中氯气最高容许浓度应<1mg/m3。
2.5 贮存、使用液氯的压力容器、管道、液氯气化器、蒸发器等,必须符合《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和GBJ235、GBJ236标准的要求。
第 1 页 共 8 页
2.6 贮存、使用液氯的场所,应按照GB11984-89《氯气安全规程》,必须配备必要的抢修器材、防护器具(防毒面具、防护服、防护手套、防护鞋等),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
2.7 凡从事液氯贮存、使用的人员,必须按照GB5306-85《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的规定,经省建设行政部门或省劳动行政主管部门进行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取得安全操作合格证后,方可上岗作业。液氯贮存、运输和使用的人员,应熟练掌握本岗位的一般事故处理方法和防护器具的使用。
2.8贮存和使用液氯的场所,必须配备一定数量的解氯药品。 3. 液氯钢瓶的贮存
3.1 液氯钢瓶的贮存必须严格执行国务院颁发的《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及《实施细则》和浙江省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等有关规定。
3.2 液氯钢瓶装卸搬运前必须拧紧六角帽,戴好瓶帽,防震圈;装卸、搬运过程中严禁撞击和溜放装卸。
3.3 充装量50kg和100kg的钢瓶装卸时,卸车的地坪应用橡胶垫铺垫,运输时应牢靠固定;充装量500kg和1000kg的钢瓶,装卸时应用起重机械,起重机械必须定期检查,起重量应大于钢瓶总量的一倍以上。
3.4 起重机械的卷扬机构应设双制动装置,严禁用电磁起重机吊装;手动吊装机械的刹车应灵敏可靠,使用前应进行检查。禁止用链条、绳索等吊装。
3.5 夜间吊装时,必须要有足够高度的照明。 3.6 液氯钢瓶贮存严格遵守下列规定:
3.6.1 钢瓶应贮存于专用库房中,禁止露天和靠近热源处堆放,严禁在阳光下曝晒。
3.6.2 库房中不得堆放可燃、易燃、腐蚀性物品及与氯性质相抵触的物质。 3.6.3 重瓶与空瓶应分开放置,禁止混放,并应设置明显的标志,堆放高度不得超过两层。
3.6.4 充装量500kg和1000kg的重瓶,应横向卧放,瓶阀朝向一致,并牢靠固定,防止滚动,每行瓶两侧应留有通道。
第 2 页 共 8 页
3.6.5 库房应有专人管理,定期检查,并建立台帐登记,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3.6.6 重瓶自充装之日起,贮存和使用不得超过三个月。 4. 液氯的使用
4.1 使用液氯,其用氯装置必须经市(地)级建设、劳动、化工、公安等部门审查批准,符合安全要求。
4.2 使用液氯,必须具备和遵守下列规定:
4.2.1 必须具备吊装、称重、计量、调节阀、压力表、温度计、单向阀和泄漏报警系统以及防止物料倒吸具有足够容积的缓冲罐等安全装置。
4.2.2 使用液氯应设置气化器或缓冲罐;使用的设备、管道、气化器、缓冲罐等应符合《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要求。
4.2.3 用于消毒的用氯工艺及其加氯安全装置,应按项目审批意见建设,经省或市(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劳动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4.2.4 严禁用蒸气、热水、明火为直接加热液氯钢瓶。
4.2.5 不得将液氯钢瓶设置和堆放在楼梯、人行道和通风系统的吸风口及露天场所;液氯钢瓶应先到先用,存放和使用自充装之日起不得超过三个月。
4.2.6 充装量50kg和100kg的液氯钢瓶应直立放置使用,并有防止倾倒的 措施;充装量500kg和1000kg的液氯钢瓶应卧放,两瓶阀上下垂直放置使用,并有防滚的措施。
4.2.7 液氯钢瓶阀开启应用专用扳手,不得用活动扳手和管子钳
开启,开启应缓慢,关闭时不能用力地猛或勉强关闭;禁止用液氯钢瓶阀直接作节流阀用。
4.2.8 使用液氯钢瓶前必须复核重量;钢瓶内液氯不准用完,必须留有剩余氯气,充装量为50kg和100kg的液氯钢瓶内,应保留不少于2kg的剩余氯气;充装量显500kg和100kg的液氯钢瓶内,应保留不少于5kg的剩余氯气。
4.2.9 每次用氯作业结束后,必须立即关闭液氯钢瓶阀,并记录好液氯钢瓶重量。
4.2.10液氯空瓶返回充装时,安全附件应齐全。
第 3 页 共 8 页
4.2.11钢瓶、管道、连接垫圈,应选用耐腐蚀的石棉橡胶、氟塑料等材料,严禁使用不耐腐蚀的材料作连接垫圈。连接垫圈有损坏时应及时进行更换。
4.2.12气化器、蒸气器等用氯设备上应装设隔膜压力表、温度计、安全阀及压力报警装置;安全阀的排放应有吸收中或回收的设施。
倍至3倍。压力表和称重衡器应定期校验,期限不超过六个月和一年,并应有铅封和检验日期标志。
4.2.14气化器、蒸发器均应设置排污口,并定期排放残液,以防止NCL3积存。
5. 氯气微量泄漏的防护与抢救
5.1 使用液氯,应制订液氯贮存和使用的安全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应加强设备和管道的维护保养,及时排除泄漏和设备缺陷,保证用氯系统处于完好状态。
5.2 当发生微量氯气泄漏时,现场作业人员要立即进行处理并报告厂部领导,组织抢修和抢救。抢修、抢救人员必须佩戴有效的隔离式氧气防毒面具和防护用品进入泄漏现场作业,并立即开启排风设备强制排风。其他无关人员向逆风方向撤离泄漏现场。发现吸氯中毒者应迅速将其撤离现场,抬到空气新鲜处尽快处理,并应立即送医院治疗。
5.3 液氯钢瓶瓶体微量泄漏时,应将漏氯部位处于最高处,防止液态氯流出,并立即用堵漏工具,堵住漏氯点,尽快将氯瓶移至安全地带进行处理。液氯钢瓶阀泄漏时,可根据泄漏部位采取拧紧阀杆、六角帽等措施;若阀芯密封不严产生泄漏,应拧紧阀杆后调换密封垫。
5.4 在加氯车间和液氯贮存的库房应安装泄氯吸收中和装置,用以及时处理液氯泄漏,严禁向泄漏的液氯钢瓶上喷水。
6.
氯气微量泄漏的处置
6.1当发生微量氯气泄漏时,厂立即上报公司,启动氯气泄漏应急预案。
7.1 液氯钢瓶因锈蚀打不开时,应及时与供液氯单位联系,进行处理。
第 4 页 共 8 页
篇二:氯气使用管理制度 大连星原化学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DC-A05-2021 氯气使用管理制度
2021年09月03日 发布 2021年09月03日 实施 大连星原化学有限公司企业标准发布 氯气使用管理制度
为加强安全使用氯气管理,根据国家《氯气安全规程》《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及相关规定制定本管理制度。
1、 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做到责任到人,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事 事有人抓、有人管。
2、 编写氯气使用规程、岗位操作法,对保管、使用人员进行上岗 前培训。
3、 管理、使用人员必须持有关单位办理的培训证,并经工厂培训、 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4、 氯气采购管理
4.1 采购人员必须按照《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的规定办理相应的手续。 4.2 必须在具有氯气销售、运输资质的企业采购氯气。
4.3 氯气进厂后需经过检验合格后方可卸车,并记录重量、数量。 4.4 办理到货回执。 5、 氯气储存管理
5.1 按照国家氯气使用管理规定,建立氯气库。氯气库内配备使用器材,其中包括(吊车、碱池、水喷淋、监视器、报警器、维修堵漏工具、正压呼气器、防毒面具、及检修工具等)
5.2 氯气库配备双人管理,设两道防窃门锁,两人同时到场方可开门提取使用。
5.3 氯气库内设应急柜,应急柜内配备专用工具,为防止工具它用,应急柜必须上锁,柜门采用玻璃门,紧急状态下,砸开玻璃取出工具进行应急处理。
第 5 页 共 8 页
5.4 氯气入库、出库应建立管理台帐,由保管员进行详细记录,每天进行统计,建立两套帐簿以备核对。
5.5 报警器、监视器报警信号设在生产指挥中心,24小时有人值班,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警,并通知有关人员进行处理。
5.6氯气库内严禁存放其他物品,防止意外情况发生。 5.7保证氯气库内安全设施完好,发现异常及时保修。 6、氯气使用管理
6.1氯气的使用必须遵守GB11984-2021《氯气安全规程》。
6.2氯气使用场所配备使用器材,其中包括(吊车、氯气捕消器、监视器、报警器、维修堵漏工具、正压呼气器、防毒面具、及检修工具等)
6.2氯气的使用管理由氯化岗位岗长负责。双人操作。
6.3 氯气钢瓶操作者必须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未经考核合格 者严禁动用氯气钢瓶。
6.4 氯化系统管道必须完好,连接紧密,无泄漏。
6.5 定期清除滞留在反应设备和管道内的反应生成物,消除堵塞。 6.6 氯化设备和管道处的连接垫料应选用石棉板、石棉橡胶板、 氟胶料、浸石墨的石棉绳等,严禁使用橡胶垫。
6.7氯化设备中,应使用与氯气不发生化学反应的润滑剂。 6.8 液氯气化器、蒸发器、贮罐等安全装置必须保证完好。压力 表、温度计、电子称等计量器具保证定期校验。
6.9 设备、管道检修时,必须切断物料来源和传动设备电源,然
后泄压,放尽物料,进行气体置换后,取样分析气体合格,方可操作。操作时应有专人监护。需要动火时,必须事前办理动火手续。
6.10氯化操作完毕,必须关闭钢瓶阀门,确保无泄露,并排净设 备内的残余氯气,锁好门后操作人员方可离开现场。 6.11氯气操作间内严格控制存放数量,不得超规定存放。 6.12保证氯气操作间内安全设施完好,发现异常及时保修。 7、氯气安全使用监督管理
第 6 页 共 8 页
每季度氯气使用管理小组组织一次检查,根据检查情况进行奖惩。 篇三:氯气安全储存及使用管理制度 氯气安全储存及使用管理制度
1、 氯气瓶禁止露天存放,不准使用易燃、可燃材料搭设的 棚架存放,必须储存在专用库房内。
2、 空瓶和重瓶必须分开放置,并不得与其他气瓶混放,严 禁同时存放其他危险物品。
3、 将氯瓶放置在专用气柜中,并固定牢固,防止滚动。
4、 保管员每天对库内存放的氯气瓶及气柜进行检查,采用摸(摸每一个钢瓶外表温度是否升高)、听(听每个钢瓶是否有泄露的异常声响)、闻(闻一下场所内是否有氯气味)。库内要建立《安全检查记录本》,每一次检查要详细记录, 并遵守先入先出的原则。
5、 仓库内应放置防毒面具和灭火器材。
6、 液氯钢瓶的装卸必须在有资质的装卸管理人员的现场 指挥下进行。
7、 钢瓶装卸、搬运时,戴好瓶帽、防震圈,严禁撞击。 8、 钢瓶装卸、搬运时严禁使用叉车装卸。
9、 制定应急救援预案,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必需的应急救 援器材、设备,并定期组织演练。
10、 氯气泄漏时,现场作业人员应按应急预案要求立即抢
救,撤离无关人员,抢救中毒者,同时报告有关领导组织抢救。抢修维护人员必须佩戴有效防护面具。
11、 夜间装卸时,场地必须有足够的照明。
12、 钢瓶泄漏时的应急措施:转动钢瓶是泄露面朝上,泄漏 点为孔形状时,
可使用竹签、木塞做堵漏处理;瓶体焊缝泄漏时,可使用内衬橡胶垫片的铁箍或铁丝箍紧,嘴子泄漏时可使用专用液氯卡子和铜帽处理。
13、 严禁向泄漏的钢瓶喷水。
第 7 页 共 8 页
14、 凡是发生泄漏故障的钢瓶应尽快使用完毕。
15、 负责对液氯钢瓶的采购,检验液氯钢瓶是否有检验机构 的检验和格证。 物资供应部 20年5月
第 8 页 共 8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