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乌哈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烟囱筒体施工措施.

烟囱筒体施工措施.

来源:乌哈旅游


A 版 次 日 期 审 核 改 版 原 因 批 准 编号 作业指导书 烟囱筒体 编写/日期: 1

一、工程概述

本建筑物为新建锅炉房的附属构筑物(烟囱)。钢筋混凝土结构,筒身砼等级为C40商品砼浇筑。钢筋为Ⅰ级钢直径Φ10、Ⅲ级钢直径*************8等规格。筒身高100m,烟囱下口筒壁外半径为 4.51m,出口外半径为 1.91m,有竖向凹槽状花饰;砼筒壁厚度从±0.000至+100.000由340mm~160mm均匀缩减;筒身截面变化分为4个斜率,19.35m以下为i=0.039;19.35m至29.35m为i=0.037%;29.35m 至39.35m为i=0.035%;39.35m至99.35m为i=0.02%;在+64.350m、+94.350m处设有两处信号平台,在烟囱外壁29.35m以下设旋转爬梯,分别在5.5m、15.5m、29.35m设置休息平台,29.35m以上设上人直爬梯,与主体边施工边安装爬梯同时进行。内壁沿全高筒壁每10m设一道牛腿,作为内衬防腐隔热层的施工支撑;从±0以上5.4m处积灰平台顶部至99.350m均为C20KS防水型耐酸耐热浇注料(此部分工作非我标段内容)。在±0以上5.70m处东西方向设3300mm×3300mm烟气入口两个,烟道口中心线成45°角,筒壁外侧设沉降观测标4个,做法见11图。 二、施工技术依据、工程质量验收依据及本项工程质量目标

(1) 施工依据:

1.《烟囱筒身100/3.0施工图》 2、施工图会审纪要; 3、设计变更单;

4、《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DL5009.1-2002)。 (2) 工程质量验收依据

1.《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 第Ⅰ部分:土建工程》(DL/T5210.0-2012); 2.《钢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3.《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

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5.《烟囱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78-2008)。 (3)工程质量目标

混凝土内实外光,颜色一致,线条流畅,表面无污染。分项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单位工程达到合格。

三、施工劳动力组织及计量器具、主要施工机械、工具

1、劳动力组织

2

1.项目负责人: 3.安全员: 5.钢筋工: 10人 7.起架工: 5人 9.电工:

2、测量器具、施工工具、机械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名 称 砼输送车 卷扬机 气割工具 倒链 砼吊斗 砼手堆车 振捣器 天轮及天轮架 地轮及天轮架 钢丝绳 绳卡 对讲机 安全网 卡环 配电箱 套丝机 干粉灭火器 钢筋切断机 钢筋弯曲机 水准仪 经纬仪 规 格 12 m3 2t 2t/1t 0.3m3 双轮方车0.15m3 插入式φ50 单轮φ200 单轮φ200 φ19.5(6×37) φ19.5 调频 孔2.5×2.5,3×6m 3t φ40 WG40 3

2. 技术负责人: 4. 技术员: 6. 木工: 16人 8. 瓦工: 12人 10. 壮工: 20人 单位 辆 台 套 只 个 辆 台 套 套 m 个 只 m2 个 个 台 个 台 台 台 台 数量 2 1 2 6/4 1 4 4 1 1 300 50 4 600 8 2 1 6 1 1 1 1 备注 导索 Y-20 检校合格,并在有效期内 四、工期安排:

1、2013.10~2014.03 筒身-0.65m~99.35m施工 2、2013.11~2014.04 爬梯、信号平台施工 3、2014.04 灰斗平台施工 4、2014.04-2014.05 航标漆施工 五、施工准备

1、熟悉图纸,依据图纸对钢筋、模板翻样并计算出钢筋、砼用量,编制材料计划。 2、钢筋的领用,领料前检查钢筋是否具备出厂合格证件及机械性能试验报告。 3、钢筋下料,依据钢筋翻样图下料,钢筋下料时尽量以节约为准则,不足部分碰焊连接减少浪费,并将成型的钢筋挂牌标示。

4、钢筋采用集中加工制作,成品钢筋采用拖拉机运至施工现场。 5、砼材料准备,索取原材料合格证或试验报告,并备料待用。 6、编制施工作业指导书,进行技术资料准备,施工技术、安全交底。 7、施工用电配备动力柜1只,道路满足施工要求。 六、主要施工方案:

1、主要施工方案:

本指导书仅针对外筒施工,在施工过程中注意预埋旋转扶梯、各层牛腿、平台埋件、信号平台暗榫埋设。筒体外旋转爬梯、信号平台及直爬梯随筒身施工进行安装,航标漆在筒身施工完毕后再行涂刷。

2、主要施工顺序:

进场准备→基础施工→筒身钢筋→筒身模板→筒身砼→操作平台组装→检查验收→筒壁提升→钢梯安装→钢平台安装→筒首花饰施工→避雷针安装→拆除脚手架→航标漆粉刷→散水→竣工验收。

3、施工工艺流程: 3.1、测量

(1)由测量人员放出烟囱设计中心,并确定烟囱±0.00m标高。

(2)施工作业前首先检查烟囱的平面布置及基础环壁标高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基础环壁上的筒座竖向筋位置、数量及接头位置是否符合图纸设计要求。

(3)在第一节模板拆除后,将沉降观测点焊接,并及时进行观测。以后,每施工30m观测一次一直到顶。每次观测均由测量专业人员负责,并作好记录。

3.2、筒身施工:

(1)、筒壁采用脚手架施工,电动提升装置由筒内满堂脚手架支撑。焊接单独的天轮支撑结构,并与脚手架可靠连接。积灰平台采用搭设满堂脚手架施工。

(2)、筒身施工前,应满足以下条件:避雷接地线验收完毕。

(3)、模板采用热轧镀锌1.5mm厚镀锌钢板拼装而成,拼装成形使用有效高度为1250mm,周长随着烟囱外半径而收缩,制作过程控制好筒壁坡度的收分,安装完成后,模板外侧使用13道φ6mm钢丝绳紧固,紧线器是13支12寸虎头式紧线钳来完成,每模调节好半径,固定好收分位置,安装模板定位卡,紧固好模板钢丝绳紧线器,自检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工序。

4

(4)、内脚手架在施工过程中随筒壁节数逐层向上搭设,并搭设一座施工人员垂直上下的 “Z”字形爬梯,材料使用人工吊运。

(5)、排架均采用φ48×3.5的钢管搭设,脚手架支撑在基础上面。搭设垂直剪刀撑上下应连续严格注意错开立管接头位置,避免在同一截面。

(6)、模板系统:包括提升架、钢模板、钢丝绳、提升器、紧线器等。暗榫、铁件等埋件处涂红油漆做好标记,以便拆模后显而易见。拆模后画线并涂防锈漆。

(7)、烟囱中心处距离地面2.2m左右处铺设50mm厚的双层隔离架板,以防落物伤人。地面施工人员确定和校核中心时,必须停止一切高空作业。确定地面人员离开中心位置时方可进行高空作业。

(8)、施工精度控制系统:水准仪、水平管、25kg线坠。在烟囱壁外,两个轴线上设三个点,中心设一个点即可作为垂直度的原始观测点;每提升一次校对三点,及时观测垂直变化情况。

(9)、钢筋工程:

①、钢筋的品种和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钢筋应平直,表面洁净,不得有损伤、污渍和片状老锈等。如有损伤严禁使用,要对钢筋表面油污、片状老锈用钢丝刷或钢丝轮清理。领用钢筋时应查看出厂合格证和试验报告,无合格证和试验报告的钢材不得使用。

②、钢筋采用搭接绑扎方式。

③、钢筋均在集中加工,然后运至现场人工用定滑轮吊运到平台。

④、竖向钢筋连接前先设一道环向固定筋,控制好半径,在环向固定筋上竖筋排列绑扎固定,然后进行接头绑扎,最后绑扎其余环向钢筋和拉接筋。环向钢筋高出模板绑扎一道,以防扰动砼表面

⑤、竖向钢筋接头要按设计要求相互错开,且数量变化时应间距均匀,绑扎顺直,数量规格准确。

⑥、筒身避雷设计有扁钢引下线,引下线接头焊接必须采用电弧焊,焊接采用双面焊接,两边满焊,并焊缝厚度≥6mm,长度≥100mm,严格执行焊接工艺。焊缝饱满,不得有气孔、夹渣、咬筋等现象。4根引下线每次焊接接头均在同一标高上,钢平台埋件的锚筋至少有两处与接地钢筋连接,并作好标记。每次焊接必须有专人检查及验收并有记录。

(10)、砼施工:

①、筒身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掺加粉煤灰。水灰比≤0.5,砼标号为C40。

②、每节砼必须浇筑到模板上口,用抹板搓平。在每节浇灌砼前应按施工规范要求处理施工缝。

③、砼浇筑前,在冬季应打扫干净,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是否浇水湿润。

④、砼浇灌过程中,应随浇灌砼随振捣,直到砼不再显著下沉,表面泛出浮浆为止,砼

5

振捣棒应“快插慢拔”,约30cm振捣一次,且应确保浇灌连续,以免出现砼冷缝。

⑤、振捣时不得碰模板和钢筋,绝不允许因漏振出现蜂窝、麻面等质量问题。 ⑥、浇灌时要派专人观察模板、排架、钢筋、预埋件的情况防止变形和移位,如发现模板发生位移要立即停止浇灌砼,并在已浇灌完的砼初凝前修整完毕。

⑦、砼模板拆除后将表面浮浆清理干净,如有缺陷,必须认真修补,模板缝线条必须清晰明显。

⑧、浇灌砼前清除垃圾、表面上松动的石子和软弱砼层,浇筑现场严禁向混凝土中加水。 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根据天气情况进行浇水或保温养护。 (10)、中心及半径测量:

①、中心测定:烟囱施工每一节均需找中心、测量半径,按规范设计验收并合格。 a、在施工基础时将烟囱中心引至预埋的铁板上,标高设在零米处;

b、在施工操作平台小井架中心处悬挂25kg的大线坠,每节模板安设时,校正线坠中心,并加强校验保护。线坠中心即为烟囱中心。

②、半径测量:

烟囱中心找中后,利用经过技术部门校验的钢卷尺(或专制刻尺)沿径向测量,丈量时拉钢尺用力要一致。施工中找中和半径测量由专人负责。

(11)、烟道口和出灰口及筒顶施工:

(1)烟道口模板与标准节模板相同,所不同的是此处有来自砼对模板及支撑的荷载,固此必须在搭设一个具有足够刚度的排架来承受上部荷载。排架采用φ48×3.5的钢管,宽度同壁厚,螺栓必须拧紧,使之成为一个整体。

(2)烟道口的侧模单独拼接,顶模用δ=50mm木板,以便制作成弧形,烟道口的模板要等整个烟道口施工完后才能拆除。

(3)筒首施工较为复杂,施工时花饰模具与同内外模用φ12对拉螺栓加固,以确保稳定和外观工艺的美观。

(12)、预埋件安装:

烟囱筒身埋件包括各层平台支撑、沉降观测、爬梯埋件、埋管等,埋件安装必须保证其标高和水平位置的准确性。

(13)、信号平台的安装:

①、操作人员乘吊篮至信号平台处、清理予埋暗榫内黄油及杂质。

②、将信号平台三角架吊运至平台高度,人站在吊栏内,两人配合从上到下逐层安装。 ③、三角架全部安装好后,从爬梯位置按顺时针或逆时针便可安装平台,安装螺丝必须

6

拧满丝,但无需拧紧,留有调整余地,待周围平台板接好吻合后,最后一次全部拧紧,并检查不得有遗漏。

④、安装栏板,所有螺丝也待周围栏板全部吻合后一次拧紧。

⑤、所有构件安装在未固定好之前,构件必须用绳拴牢挂在平台或吊栏上,防止坠落。 (14)、避雷针装置施工

筒壁内从0.35 m至99.35 m处通长埋设4ø16避雷导线筋,顶部从99.35 m处引出3根不锈钢避雷针,底部0.35 m处引出四个点与电气地极相接。接地装置安装完毕须进行接地电阻实测,整个避雷系统应进行导电检验。

(15)、航空标志漆涂刷:

①、筒身外侧自上而下涂红色、白色相间航空标志漆。每节高度为4m,共8节,第一节为红色。涂刷标高为(61.35~99.35)m。施工时要严格按材料使用说明进行操作。

②、施工采用外挂吊篮法,涂刷之前用扁铲或油灰刀把砼表面的浮浆、流痕清理干净,用水泥浆腻子把麻面等砼表面缺陷修整填平,并用砂布打磨,做到基层表面平整、清理、无起砂、油污等现象,并保证砼表面干燥。涂刷采用滚刷和毛刷。涂刷顺序为从上到下分成若干单元进行,外观质量应保证颜色一致,涂刷均匀,无露底、脱皮、裂缝、起砂等现象。

(16)、施工质量要求允许偏差质量验收标准如下:

序号 (1) (2) (3) (4) (5) (6) (7) (8)

项目 中心偏差 模板半径偏差 筒壁厚度偏差 内、外表面平整度 烟道口中心线偏差 烟道口标高偏差 预埋暗榫偏差 预留洞口高和宽偏差 质量标准(mm) ±20 ≦3 ±10 ≤25 ≤15 ±20 ≦20 ±20 七、质量保证措施

1、组织有关人员,认真熟悉图纸,做好图纸会审记录。

2、统一组织有关施工人员,认真做好各项提模工艺技术交底工作,严格按照图纸和国家规范要求施工。

7

3、为确保质量实行班组长自检,项目负责人检验,质检员检验三级检验制。 4、做好测量、定位、放线、甲方复查签证等各项工作。

5、做好施工记录并设立专职人员,施工技术资料整理和签订工作。 6、根据天气温度及时在砼中掺入外加剂,严格控制好砼初凝和终凝时间及砼的出模强度。 7、严格操作平台工作面管理,材料堆放均匀、整齐。 8、特殊工种和重要岗位必须持证上岗。

9、保证施工人员数量加强劳动纪律,严格班组制度。提升过程中各种人员不能脱岗,以保证工程质量和工期,高速、高效、高质量,创造优质工程。

10、建立筒体提升制度

10.1、提升条件的检查。在提升之前,必须检查提升条件是否符合要求。

10.2、检查所有工作的提升器是否都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如有故障的提升器,元件都应及时更换修复。

10.3、在提升模板的下口砼应满足出模强度的要求。

10.4、拆除一切有碍于提升的障碍物,各种施工材料工具及其他附属设备,均需布置到指定位置,保证施工操作的顺利进行,竖井平台荷载尽量均匀分布。

10.5、施工操作平台与地面相联系的各种绳索,管线等,都应放松或留有足够的余量,否则不予提升。每次提升时,都应将模板清理干净并刷隔离剂。

11、提升模装置的拆除:

11.1、拆除顺序为:先拆除电路及电器设备,再拆除提升系统,最后拆除模板及操作台,拆除时卷扬机配合作业,拆除人员登高作业需系好安全带。

11.2昼夜连续作业,设备材料等物品均用卷扬机下运,严禁向下投扔。 11.3遇雷雨天,雾或风力大于五级时不得作业,人员必须下至地面。 八、安全技术保证措施 1、施工现场

1.1、施工现场必须做好“三通一平”。

1.2、筒壁四周15米范围内应设警戒标志,严禁高空抛物。

1.3、钢平台可靠,平台铺板平整、严密、防滑、可靠,随模板提升高度吊挂安全密网,防石子飞出。

1.4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2、动力电及照明电:

2.1、应设置双回路或备用电源,电压380伏及220伏。 2.2、设置紧急断电装置及明显标志。

2.3、通讯与信号,上下间用对讲机或对讲电话联系,用电铃作信号指示;停止:一声。上升:两短声。下降:三短声。若联络不清,信号不明,垂直运输操作人员不得启动机电设备。

2.4、避雷装置接地,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焊接沉降观测点和测温孔,按设计规范要求进行施工。

2.5、夜间施工时,操作台、内外梯、竖井架、卷扬机房、搅拌站以及各运输道路等处,均须设有充足的照明。

2.6、照明灯泡应备有防雨灯伞或保护罩,以防损坏漏电。

2.7、各种机械的电动机必须接地,运转中注意电机的温度不超过规定。 3、安全措施及安全通道保证

3.1施工人员一律不准穿拖鞋,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高空作业必须佩戴安全带,并要有安全网,酒后严禁进行作业。

3.2、非机电人员不可操作任何机电设备。

8

3.3、烟囱周围的危险区,设置刺丝网或围栏,并悬挂警告牌,严禁非工作人员入内;在危险的通道上,搭设安全通道,以保护出入人员的安全。

4、防雷防火

4.1、操作平台的最高点,安装临时接闪器与接地体相连,接地电阻不得大于10欧姆。 4.2、垂直运输设备及人梯应与防雷装置的引下线相连。

4.3、雷雨时,所有高空作业人员应下到地面,且人体不能接触防雷装置。 4.4、在操作平台上设置两只专用消防灭火器。 九、 物料垂直运输及计算

1、垂直运输采用2吨卷扬机1台,起吊横梁、转向滑轮、龙门架、料斗等组成,卷扬机钢丝绳采用ф19.5mm,内井架运送物料。

2、计算书

2.1.脚手架参数

双排脚手架搭设高度为 100m,50米以下采用双排双管立杆,50米以上采用单排双管立杆;

搭设尺寸为:横距Lb为 1.2m,纵距La为1.4m,大小横杆的步距为1.4 m; 内排架距离墙长度为0.25m;

小横杆在上,搭接在大横杆上的小横杆根数为 2 根;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 Φ48×3.5;

横杆与立杆连接方式为双扣件;取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为 1.00;

连墙件采用两步三跨,竖向间距 2.8 m,水平间距4.2 m,采用扣件连接;

2.2、活荷载参数

施工均布活荷载标准值:3.000kN/m2;脚手架用途:结构脚手架。

2.3、风荷载参数

本工程地处海边,基本风压0.6kN/m2;

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μz,计算连墙件强度时取0.92,计算立杆稳定性时取0.74,风荷载体型系数μs 为0.242;

2.4、静荷载参数

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kN/m):0.1422;

脚手板自重标准值(kN/m2):0.350;栏杆挡脚板自重标准值(kN/m):0.150; 安全设施与安全网(kN/m2):0.005; 脚手板类别:木脚手板。

每米脚手架钢管自重标准值(kN/m):0.038;

9

2.5、小横杆的计算

小横杆按照简支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小横杆在大横杆的上面。

按照小横杆上面的脚手板和活荷载作为均布荷载计算小横杆的最大弯矩和变形。

⑴、均布荷载值计算

小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P1= 0.038kN/m ;

脚手板的荷载标准值: P2= 0.35×1.4/3=0.163kN/m ; 活荷载标准值: Q=3×1.4/3=1.4kN/m;

荷载的计算值: q=1.2×0.038+1.2×0.163+1.4×1.4=2.202kN/m;

小横杆计算简图

⑵、强度计算

最大弯矩考虑为简支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弯矩, 计算公式如下: Mqmax=ql2/8

最大弯矩 Mqmax =2.202×1.22/8=0.396kN·m; 最大应力计算值 σ=Mqmax/W =78.026N/mm2;

小横杆的最大弯曲应力 σ =78.026N/mm2 小于 小横杆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205N/mm2,满足要求!

⑶、挠度计算

最大挠度考虑为简支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挠度 荷载标准值q=0.038+0.163+1.4=1.602kN/m ;

10

νqmax=5ql4/384EI

最大挠度 ν=5.0×1.602×12004/(384×2.06×105×121900)=1.722 mm;

小横杆的最大挠度 1.722 mm 小于 小横杆的最大容许挠度 1200 / 150=8 与10 mm,满足要求!

2.6、大横杆的计算

大横杆按照三跨连续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小横杆在大横杆的上面。

⑴、荷载值计算

小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P1= 0.038×1.2=0.046kN; 脚手板的荷载标准值: P2= 0.35×1.2×1.4/3=0.196kN; 活荷载标准值: Q= 3×1.2×1.4/3=1.68kN;

荷载的设计值: P=(1.2×0.046+1.2×0.196+1.4×1.68)/2=1.321kN;

大横杆计算简图

⑵、强度验算

最大弯矩考虑为大横杆自重均布荷载与小横杆传递荷载的设计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 Mmax=0.08ql2

均布荷载最大弯矩计算:M1max=0.08×0.038×1.4×1.4=0.006kN·m; 集中荷载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Mpmax=0.267Pl

集中荷载最大弯矩计算:M2max=0.267×1.321×1.4= 0.494kN·m;

M=M1max + M2max=0.006+0.494=0.5kN·m

最大应力计算值 σ=0.5×106/5080=98.406N/mm2;

大横杆的最大弯曲应力计算值 σ=98.406N/mm2 小于 大横杆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205N/mm2,满足要求!

11

⑶、挠度验算

最大挠度考虑为大横杆自重均布荷载与小横杆传递荷载的设计值最不利分配的挠度和,单位:mm;

均布荷载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 νmax=0.677ql4/100EI

大横杆自重均布荷载引起的最大挠度:

νmax= 0.677×0.038×14004 /(100×2.06×105×121900)=0.04 mm; 集中荷载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 νpmax=1.883Pl3/100EI

集中荷载标准值最不利分配引起的最大挠度: 小横杆传递荷载 P=(0.046+0.196+1.68)/2=0.961kN

ν= 1.883×0.961×14003/ ( 100 ×2.06×105×121900)=1.977 mm; 最大挠度和:ν= νmax + νpmax=0.04+1.977=2.017 mm;

大横杆的最大挠度 2.017 mm 小于 大横杆的最大容许挠度 1400 / 150=9.3与10 mm,满足要求!

2.7、扣件抗滑力的计算

按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培训讲座》刘群主编,P96页,双扣件承载力设计值取16.00kN,按照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1.00,该工程实际的旋转双扣件承载力取值为16.00kN 。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5.2.5):

R ≤ Rc 其中 Rc -- 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16.00kN; R --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 小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P1=0.038×1.2×2/2=0.046kN; 大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P2=0.038×1.4=0.054kN; 脚手板的自重标准值: P3=0.35×1.2×1.4/2=0.294kN; 活荷载标准值: Q=3×1.2×1.4 /2=2.52kN;

荷载的设计值: R=1.2×(0.046+0.054+0.294)+1.4×2.52=4.001kN; R < 16.00kN,所以双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满足要求!

12

2.8、脚手架立杆荷载计算

作用于脚手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活荷载和风荷载。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 D表示单立杆部分,S表示双立杆部分。

(1)、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为0.1422kN/m

NGD1=[0.1422+(1.20×2/2)×0.038/1.40]×(80.00-40.00)=7.005kN; NGS1=[0.1422+0.038+(1.20×2/2)×0.038/1.40]×40.00=8.541kN; (2)、脚手板的自重标准值;采用木脚手板,标准值为0.35kN/m2 NGD2= 0.35×0×1.4×(1.2+0.2)/2=0kN;

NGS2= 0.35×(13-0)×1.4×(1.2+0.2)/2=4.618kN; (3)栏杆与挡脚手板自重标准值为0.15kN/m NGD3=0.15×0×1.4/2=0kN;

NGS3=0.15×(13-0)×1.4/2=1.365kN;

(4)吊挂的安全设施荷载,包括安全网:0.005kN/m2 NGD4=0.005×1.4×(80-40)=0.28kN; NGS4=0.005×1.4×40=0.28kN; 经计算得到,静荷载标准值 NGD=NGD1+NGD2+NGD3+NGD4=7.285kN; NGS=NGS1+NGS2+NGS3+NGS4=14.804kN;

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总和,立杆按一纵距内施工荷载总和的1/2取值。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NQ=3×1.2×1.4×2/2=5.04kN; 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为

Nd=1.2 NGD+0.85×1.4NQ=1.2×7.285+ 0.85×1.4×5.04= 14.739kN; Ns=1.2 NGS+0.85×1.4NQ=1.2×14.804+ 0.85×1.4×5.04= 23.762kN; 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为

N'd=1.2NGD+1.4NQ=1.2×7.285+ 1.4×5.04=15.797kN; N's=1.2NGS+1.4NQ=1.2×14.804+ 1.4×5.04=24.821kN; 2.9、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外脚手架采用双立杆搭设,按照均匀受力计算稳定性。

稳定性计算考虑风荷载,按立杆变截面处和架体底部不同高度分别计算风荷载标准值。

13

风荷载标准值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Wk=0.7μz·μs·ω0

其中 ω0 -- 基本风压(kN/m2),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的规定采用:ω0=0.4kN/m2;

μz -- 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的规定采用:μz= 1.13,0.74;

μs -- 风荷载体型系数:取值为0.242;

经计算得到,立杆变截面处和架体底部风荷载标准值分别为: Wk1=0.7 ×0.4×1.13×0.242=0.077kN/m2; Wk2=0.7 ×0.4×0.74×0.242=0.05kN/m2; 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立杆段弯矩 MW 分别为:

Mw1=0.85 ×1.4Wk1Lah2/10=0.85 ×1.4×0.077×1.4×1.42/10=0.025kN·m; Mw2=0.85 ×1.4Wk2Lah2/10=0.85 ×1.4×0.05×1.4×1.42/10=0.016kN·m; ⑴、 主立杆变截面上部单立杆稳定性计算 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σ=N/(φA) + MW/W ≤ [f]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 :N=Nd=14.739kN; 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σ=N/(φA)≤ [f]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 :N=N'd= 15.797kN;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 :i=1.58 cm;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参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表5.3.3得 : k=1.155 ;

计算长度系数参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表5.3.3得 :μ=1.53 ;

计算长度 ,由公式 l0=kuh 确定:l0=2.474 m; 长细比: L0/i=157 ;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φ,由长细比 lo/i 的结果查表得到 :φ= 0.284 立杆净截面面积 : A=4.89 cm2; 立杆净截面模量(抵抗矩) :W=5.08 cm3;

14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 :[f] =205N/mm2; 考虑风荷载时

σ=14739.086/(0.284×489)+25002.47/5080=111.053N/mm2;

立杆稳定性计算 σ=111.053N/mm2 小于 立杆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f]=205N/mm2,满足要求!

不考虑风荷载时

σ=15797.486/(0.284×489)=113.752N/mm2;

立杆稳定性计算 σ=113.752N/mm2 小于 立杆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f]=205N/mm2,满足要求!

⑵、架体底部立杆稳定性计算

考虑风荷载时,双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σ=N/(φA) + MW/W ≤ [f]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 :N=[1.2×(NGD+ NGS)+0.85×1.4×NQ]/2=16.252kN; 不考虑风荷载时,双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σ=N/(φA)≤ [f]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 :N=[1.2×(NGD+ NGS)+ 1.4×NQ]/2=16.781kN;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 :i=1.58 cm;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参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表5.3.3得 : k=1.155 ;

计算长度系数参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表5.3.3得 :μ=1.53 ;

计算长度 ,由公式 l0=kuh 确定:l0=2.474 m; 长细比: L0/i=157 ;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φ,由长细比 lo/i 的结果查表得到 :φ= 0.284 立杆净截面面积 : A=4.89 cm2; 立杆净截面模量(抵抗矩) :W=5.08 cm3;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 :[f] =205N/mm2; 考虑风荷载时

σ=16251.836/(0.284×489)+16373.299/5080=120.247N/mm2;

立杆稳定性计算 σ=120.247N/mm2 小于立杆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f]=205N/mm2,满足要

15

求!

不考虑风荷载时

σ=16781.036/(0.284×489)=120.835N/mm2;

立杆稳定性计算 σ=120.835N/mm2 小于立杆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f]=205N/mm2,满足要求!

1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wuhaninfo.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