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2・ 价值工程 现代学徒制在高职院校实施的条件分析 On the Application Condition of Modern Apprenticeship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苏红丽SU Hong—li (辽宁金融职业学院,沈阳110122) (Liaoning Finance Vocational College,Shenyang 1 10122,China) 摘要: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由于具有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同时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优点,现在已经成为职业教育研 究的热点 本文分析了学徒制的内涵,分析了现代学徒制在高等职业院校实施的有利条件及其限制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Abstract:Because the modern apprenticeship training mode can improve the skill level and the overall quality of the students,it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research.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notation of apprenticeship,the favorable conditions and limitations of the application of modern apprenticeship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and makes recommendations accordingly.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学徒;教育模式 Key words:modeill apprenticeship;apprentice;education mode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36—0252—02 0引言 将专业基础知识的教育与技能实践培训相结合,通过学校 学徒制可以简单的分为传统的学徒制和现代学徒制。 与企业的密切合作,为学生半工半读搭建平台。现代学徒 传统的学徒制从兴起到极盛,一直到工业革命之后,大量 制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企业和受教育主体的有机结合, 学校的建立,集中制学习后,开始衰退。然而这种工业化的 企业向学校提供需求及其实训实习环境,提供高级技术人 现代职业教育逐渐暴露出它的缺点,它所培养的人才与社 才:职业学校为学生提供学校教育;受教育的主体具有学 会需求不能切合,在这样的矛盾下,人们又重新审视了学 徒和学生双重身份。 徒制,探索传统学徒制与学校集中教育有机结合,“现代学 2实施的有利条件分析 中国学徒制的产生,源远流长,既有历史,也有社会基 徒制”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线。现代学徒制的研究从西方 发达国家开始,并且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模型,服务于本 础,同时国家也开始重视。另外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 国的职业教育,在其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为经济发展输送 也给现代学徒制的实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因此,发展和 了优秀的技术人才。如今,国内也出现“技工荒”,“一技难 完善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有着有利条件。 求”等问题,现代学徒制也成为研究的热点,教育部也在 2。1具有较好的社会基础 2012年提出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 在当前社会,很多的行业还在沿袭着传统的“师徒”关 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 系,例如木工、裁剪、烹饪、美容、美发、汽车修理、电焊、铆 系,给现代学徒制的建立与完善带来了良好契机。本文试 工等手工业领域。师傅能够手把手教技术,徒弟能在真实 图深入学习、认真研究、参考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成功的现 的环境中实打实学手艺,“教”和“学”不分家,深度融合,效 代学徒制职业教育模式,依托本国的实际情况,对高职院 果非常好。师傅不仅把技能教会给徒弟,还把相关的经验 校实施现代学徒制的条件进行分析。本文通过文献分析的 交给徒弟,一脉相承下来,站在师傅的肩膀上,又有师傅亲 徒弟的技能增长得很快。另外,徒弟能够马上进行 方法,探讨在高职院校实施现代学徒制的影Ⅱ向因素,对如 自指导,何改善高职教育实施现代学徒制条件提出了的相关建议。 实地练习,师傅可以马上看出其对技能的领悟程度,随时 调整。这些行业都是在群众身边的行业,所以将学徒制引 1现代学徒制的概念及其含义 在第四版的《朗文当代英语辞典》中,“学徒”是指:以 学习某一特定技能与工作为目的的在某一固定的时期内 为雇主工作的人。现代学徒制是“学徒”与“制度”的完美结 合,既包含了学徒的含义,也将制度充分地融入,让学生在 入高职教育,来提高学生操作技能水平,是可以得到社会 认可的。另外在中国20世纪50年代,实施的半工半读的 学校教育制度和劳动教育制度,与现代学徒制也是息息相 关的。因此,在职业教育中开展现代学徒制是有群众基础 接受职业学校集体教育的过程中,有计划、有步骤地接受 和产业基础的。 学徒教育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不仅继承了传统的学 2.2国家政策的支持 徒制,又将现代工业化集中学校式的学习融合,将学徒制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教学体制改革进程的不断推 传承发展。现代学徒制的发展,是以市场人才需求为导向, 进,现代学徒制工作得到了相关教育主管部门的认可,并 出台了相应的支持性政策,2011年,教育部副部长鲁听在 课题项目: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学会2012—2013年度课题 中国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国家试点推进会上,她对现代学徒 《高职计算机软件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 制做出了清楚明确的说明,并表达了支持性的意见,她指 究》(GZYGH1213113 o 作者简介:苏红丽(1979一),女,辽宁海城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 出,“现代学徒制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产业升级、发展现代产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从国家实行的学徒制试点 为计算机网络。 Value Engineering ・253・ 来看,也得到了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比如江西职教 资金的支持在国内还有待发展和完善。其次是企业层次, 园区的学徒制试点人才培养模式,在其发展过程中,政府给 在西方发达国家,企业是现代学徒制培养技能型劳动者的 予了大量白勺资金支持,体现出政府对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核心,由企业来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并提供受教育者学习的 的重视。目前,已经建立了许多试点单位,现代学徒制人才 主要场所。受教育者先在企业取得学徒岗位,拿到学徒的 培养模式得到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政策的充分肯定。 资格,然后到职业院校学习,成为集中学习的学生,所以受 2.3学校和企业双重认可 教育者的身份首先是学徒其次才是学生。观其中国,职业 近年来,“技工荒”、“不惜千金为技工”是媒体上出现 院校是职业教育的主体,校企合作积极一方的也基本上是 的高频率的词语,尽管职业院校不断地扩充招生规模,毕 高职院校。企业往往因为经济效益而缺乏热情和主动性。 业生人数也随之逐年增加,但依然没有解决现代企业对精 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就意味着投入(包括人力、 于业务的“技工”迫切的需求。这种困难的境况仍然存在, 物力和财力等),而学生毕业并不一定去该公司,或者工作 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就是现阶段大部分高职院校培养的 一小段时间就跳槽去了更好的单位,至此投资得不到回 人才,与企业的实际人才需求出现了结构性失衡,这种情 报。经济利益受到了损伤,这种情况下,一些企业的参与热 况,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一是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的 情必然会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从而阻碍这种人才培养模 人才不能胜任企业技术岗位需要,二是高等职业院校培养 式的发展。最后是受教育者层次,现代学徒制的相关制度 的人才企 并不需要。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一矛盾,“校企合 以及人才培养模式,受教育者并不是很熟悉。很多的家长 作、工学结合的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有效 认为,学生的学习就应该在学校里,而不是在企业,在企业 的手段。;奇学校的招生和企业的招工有效结合起来,按企 培训还不如让孩子去当学徒工,一边学习一边赚钱。 业需要培:养人才,企业需要什么人才,学校就培养什么人 4限制因素的改善建议 才,将企业的需求直接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同时企业 针对以上分析的现代学徒制实施限制的因素,从我国 也将参与到整个的人才培养之中,提供实习实训基地,承 的基本国情出发,还是有解决的方法的。首先国家应当承 担学生的实习指导任务,教学辅助任务,岗前培训任务等。 担必要的责任,需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以及监管单位, 确保培养出的人才正是企业急需的人才,达到企业、学校 制定配套政策,尤其要落实到一级政府。要给予企业、学校 和学生“三赢”的目的。 和个人一系列的保障制度。加大资金投入,进行政策倾斜。 2.4具有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充分调动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培养人才的积极性、主动 现代学徒制的起源与兴起都是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 性,挖掘行业企业内优秀的经验丰富的技术能手充当一线 国家,西方发达国家不仅对现代学徒制理论有着丰富的经 教师,充分利用企业内的先进设备。也可以学习西方发达 验,对理论融合到实践也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相对而言, 国家的先招工再学习的途径来保证企业的利益。在职业院 从世界范围来看,目前已经做得比较好,并且得到社会和 校内的教学培养,要以企业的需求为导向,在教学方式策 企业认可的主要有有德国的“双元制模式”、澳大利亚的 略上尽量向企业的一线需求倾斜,支持企业的人才发展规 “TAFE制模式”、加拿大的“CBE模式”以及美国的社区学 划,同时对于企业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所做的创新,要密切 院等。这些的成功模式都是立足于本国的基本国情,为本国 配合,建立人才交流中, ,借鉴优秀企业先进的人才培养模 的输出了大量的高技能型人才,受到了本国社会上下一致 式,提高企业与学校的合作深度,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是学 认可的职业体系。它们虽然来自不同的国家,但是却具有明 徒制人才培养的导向,从实际的人才培养效果看,这种学徒 显的相同特征,例如制度完善、考核具有严格的标;隹、校企 制下培养的人才,其实践能力较强。此外,也要关注学生切 融合的形式多样等。发达国家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身利益,要得到学生及其家长的认可,提高他们的参与积极 不仅节约了大量的教育资源,更为重要的是,在很大程度上 性。在学生个人层面,要逐渐转变意识,要以真正的学习锻 解决了企业最为迫切需要的技能型人才,缓解了社会中的 炼实际能力为目标,在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中,使自己更 人才供需结构性失衡的矛盾。为中国职院校实施现代学徒 好地融入,并和师傅、同学建立良好的互助合作关系。 制提供诸多的成功范例,【 值得我们深入学习、研究和借鉴。 5结束语 3实施的限制因素分析 总之,现代学徒制在中国职业教育中推进和开展,有 虽然有着一定的社会基础、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职 着非常迫切的现实需求,但是,我国毕竟在这方面的相关 业学校和用人企业的认同、西方国家先进的经验,但现代 管理经验还比较缺乏,比如在政策法规层面,对于现代学 学徒制却不能完全是拿来主义,不能够直接地照搬照抄, 徒制的监督和管理层次较浅,管理体制尚不够完善、没有 要依赖中国的具体国情。中国的国情与西方发达主义国家 建立满足各方利益的校企合作机制等因素l2j,现代学徒制 差异很大,重要的一条是中国是具有特色的社会主义国 的全面推进和实施是相当困难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学 家,中西:疗的历史和文化也有着很大的差异,因此,现代学 徒制的实施,需要国家的监管、相关政策法规的完善、社会 徒制在中国化的过程中有着不少限制因素。首先是国家层 和企业的共同参与等多方面的大力支持。 次,很多的西方发达国家将现代学徒制的地位提到了关系 参考文献: 国家发展的战略地位,进行了相关的立法,并建立相应的 [1]鲁婉玉,王洪斌.国内外关于“学徒制”教育的研究综述『J】. 监管机构。不仅从制度上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在资金上也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3):52—54. 提供了相应的政策,用各种途径给职业院校、企业和学徒 [2]杨林叶.现代学徒制在中国职业院校实施的条件分析[J].南 相应的资金支持,例如提供培训经费给职业院校,适当减 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 4(19):59—62. 少企业的税收、对学徒提供培训补助等。而这些政策及其 [3]李振波.学徒制度浅析fJ】.职教通讯,1998(O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