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研究
孙佳明 王大卫 韩 旭 齐 振 陈 晨
(辽中区气象局,辽宁 沈阳 110200)
摘 要:自从农业出现以来,气象学对作物的生长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一个良好的气象环境与条件是农作物生长
的必要因素,当前随着全球变暖的加剧,导致了一系列反常气候现象的出现,如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的不稳定变化等,这都对农作物的健康生长影响较大。因此,研究气候对农业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对农作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影响深远。本文主要分析了气象的特点与气象之于农业生产的重大意义,并着手分析了气象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方式与气象灾害对农业的不利影响,左后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合理措施与意见及建议。
关键词:气象;农作物;影响
文章编号:ISSN2096-0743/2019-23-0024
1.综述气象给我国农业生产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经济的更快更好的发展。一个良好、稳定的气象环境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生存环境、成长环境,物质资源和能源,提供了农作物生长和发展离不开的必需品,如水、光、温、湿、风等大气环境。别是近年来,随着全球变暖的加剧,气象灾害频发,给人们的农业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因此,分析气象条件对作物生长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研究不同气候条件对作物的影响,有助于改善农业生产。
当今威胁农作物良好生长的依然是气象条件,良好的气象条件是促进农业生产持续发展的保障与前提,几乎每年各国都会发生常见的洪涝这两种气象灾害;现如今面对气象条件又出现了新变化,其恶劣气象愈加频繁,这种气象灾害越来越严重的现状,值得引起气象部门的高度重视,为农业生产发展提供保障。
2.气象灾害对农作物的影响2.1低温冷害的影响
低温冻害会对作物的正常生长产生不利影响,我国低温灾害对农作物的威胁同旱、涝一样严峻。低温冻害对不同品种,不同成熟季,不同生长特点等的作
物的危害是不同的,对于一些不耐寒、不抗冻、不耐旱、不耐水、地域适应性不强的作物,如蔬菜、谷类、果树等,在0℃——1℃的区间,甚至以下可能会冻伤;一般作物在灌浆前期、开花期和抽穗期易受冻害的特点为我们的劳作提供平了良好指导。
2.2洪涝灾害对农作物的影响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洪水灾害是农业气象中仅次于旱灾的灾害。其洪水灾害又可分为内涝灾害和旱涝害。洪水灾害的主要原因是大面积,长久降水,特别是在夏季,降水的影响最大,如果某一地区一旦出现
·24·
连续暴雨,使河水上涨,淹没农田。如果这种情况不能得到控制,将直接影响作物的生长,甚至导致作物歉收。
2.3气候变暖对农作物的生长不利
气候变暖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温度升高将加速地球表面水分蒸发,使水无法有效利用,并导致一系列极端天气现象,如洪水、气旋、干旱等。对作物来说,一方面,当作物最需要水分时,降水和蒸发的变化将导致干旱,此时如果降水量不能相应增加,将对作物的生长产生极为不利影响。
2.4干旱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干旱是威胁农作物生长的最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几乎每年都会发生,特别是在非洲、印度等较为缺水的区域,干旱主要分为两大类型,针对土壤干旱和大气干旱这2种不同的类型,其影响不同,防御措施也不同。
其中土壤干旱是指正常环境下,其土壤中的含水量不足以支撑作物的正生长发育,土壤中供农作物生长可利用的水分不足或缺乏。
而大气干旱则是针对空气中的含水量而言的,其大气干旱现象导致空气过于干燥,空气中的含水量较低或地域正常水平,其空气中的含水量不足以支撑作
物的正生长发育。
值得注意的是,首先,无论是土壤干旱,还是大气干旱,其都会导致农作物的生长畸形,颗粒不饱满,营养含量低,其次,这两种干旱发生时,其作物体内水分迅速大量流失,而且植物吸收水分的速率要低于蒸发失水的速率,打破了农作物体内的水分平衡,导致农作物光合作用降低,呼吸作用减弱,老叶死亡速率加快,胚胎组织受害严重等。这些状况阻碍了农作物的正常生长,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甚至可能会导致绝收。
农业气象
3.对策分析3.1发展生物科技
生物科技的进步对保障在灾害气象条件下农作物正常生长提供了绝对保障,其生物技术、光合作用、抗逆性等方面的开发研究生物科技的主攻方向,目前农业产业在此方面均已有所突破,出现了一些列抗涝,抗病虫害等的新品种,这些品种的适应能力相较于传统品种得到了极大地改善;同时,为了进一步在农业科技,如培育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强、抗飓风、抗洪涝、能够有效抵抗自然气象灾害的作物新品种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和进展,首先,必须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与生物技术的研发,其次,必要建立和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
3.2调整农业结构、种植制度
调整农业结构意味着根据未来气候变化对作物生长的影响,改善作物的品种分布。这就要求培育和选择抗旱、耐高温和耐低温的品种。采用稳产增产和防灾抗灾措施,防止农业出现不良现象。
3.3对灾害性天气进行预报
对于恶劣天气的发生,农业气象服务可以及时为人们提供富于时效性的天气预报,使人们更好地提前做好防灾工作,并使有关农业部门制定有效的灾害应急预案及提前制定预防和削减计划。
3.4提供灾情信息
由于气象灾害造成的农业灾害极为严重,在为农业提供气象服务时,要能够准确反映灾害的实际情况和灾害的具体程度,这将大大方便农业部掌握准确的
信息。并及时制定有效的救灾计划。3.5对农作物进行实时监控可以利用地面监测系统和遥感技术,对气候变化和作物生长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的实时监测,并能得到准确的生长信息,也可以进行全面有效的分析。因此,农业部门对农作物的管理非常方便合理,科学有效。3.6对农作物的各个生长发育阶段进行预报
作物的生长不能脱离气象方面,气象服务要能够
预报作物的每一个生长环节和实际产量,然后将结果
发送给省、市农业部门,使气象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生
产与农业发展。
3.7改善农业基础设施
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在农业科技不断进步的过程
中,其生产资料,如耕作机械等的基础设施也应不断
升级,加强抗病虫害的、抗及极端气象的作物的技术
研究与农业基础硬件设施的建设已刻不容缓,其两方面都是应对自然灾害的有效途径。一方面升级基础设施、另一方面加大生物科技投25
入,同时加强农业防灾、减灾等有关知识的宣传,进行科学培育,科学种植;加快灌溉、节水技术与高科技耕作技术和科学的农业管理技术的建设,最终以适应当今的气候急剧变化与经常性的恶劣气象灾害的发生。
最后大力发展农业基础设施也是一个周期较长的过程,它对提升农业的综合实力,提升耕作水平,进而加强作物的抗旱、防洪能力等都具有极大作用;建设节水灌溉体系也是今后农业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当今,愈来愈多的国家处于缺水状态,发展科学、先进的农业管理技术与节水灌溉体系是必然的,总而言之,通过这样那样的措施最终以达到提高农业的发展,促进农作物的生长的目的。
结语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一系列新型农业技术已广泛应用,但目前农业的发展依然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已进入瓶颈阶段;虽然当代农业科学技术、气象预测技术、遥感技术、防灾减灾技术等在农业生产中起到了极大的助益,但气候条件依然决定着农业发展综合状况,可以见得,每年都有因气象灾害导致作物歉收或绝收的现象。气象条件对农作物的生长具有大意义,一系列的气象灾害更是直接决定了农作物的产量等,如长期低温破坏还会延缓作物的发育,破坏作物的生殖器官,导致作物产量下降,旱涝灾害会直接影响农作物的生长,甚至导致绝收等,气象之于农业生产具有重大意义,通过研
究不同气象条件与变化可以更好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白玉洁,段海花,侯学源.我国主要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安徽农业科学,2011(16).[2]王丽娜.气象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及预防对策[J].种子科技,2017(6):34-34.[3]顾娟. 浅析气象因子对植物生长的影响[J].现代农业,
2016(9):95-96.[4]刘原江.气象对农业生产的影响[J].南方农业,2014(9):136- 137.[5]赵文翔.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与对策[J].中国农业信息,2016(2):28- 29.[6]陈冰琳.吴春富.农业气象对农作物的影响[J].农民致富
之友,2015(10):298- 298.
[7]王丽娜.气象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及预防对策[J].种子科
技,2017(6):34-34.
[8]顾娟.浅析气象因子对植物生长的影响[J]. 现代农业,
2016(9):95-96.作者简介:孙佳明,男,汉族,辽宁省沈阳市人,单
位:辽中区气象局
·2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