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07148203 U(45)授权公告日 2018.03.27
(21)申请号 201720994876.1(22)申请日 2017.08.10
(73)专利权人 程敬捷
地址 130062 吉林省长春市绿园区龙泉路
委4组龙泉路南一胡同228栋(72)发明人 程敬捷
(74)专利代理机构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
限责任公司 22100
代理人 王薇(51)Int.Cl.
G01R 19/00(2006.01)H02H 3/08(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CN 207148203 U(54)实用新型名称
智能电子断路器(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电子断路器,包括
其特征普通过载检测电路和一般过载检测电路,
在于:电源输入为220V交流电源,电容C1与电阻R1并联,并联电路左侧X1端接火线L1,右侧L2端接二极管D1的X1端,二极管D1的X2端与电解电容C2的X1端和稳压芯片LM7805的输入端相连,稳压芯片LM7805的输出端与电解电容C2的X1端相连,电解电容C2的X2端、稳压芯片LM7805的公共端和电解电容C3的X2端接电源负极;其采用电子检测系统,可按照短路电流分为三个档次,当在普通过载和一般过载的情况下,可以直接合闸,在严重过载的情况下,需要检查线路,再合闸,使用电子检测线路检测电流的大小,使用触发器来控制线路的通断,用开关手动通断线路;其检测精度高,结构合理,使用方便。
CN 207148203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智能电子断路器,包括普通过载检测电路和一般过载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电源输入为220V交流电源,电容C1与电阻R1并联,并联电路左侧X1端接火线L1,右侧L2端接二极管D1的X1端,二极管D1的X2端与电解电容C2的X1端和稳压芯片LM7805的输入端相连,稳压芯片LM7805的输出端与电解电容C2的X1端相连,电解电容C2的X2端、稳压芯片LM7805的公共端和电解电容C3的X2端接电源负极;所述的一般过载检测电路如下:
互感器线圈T1与桥式整流电路V2相连分别接电阻R2的X1端与电阻R4的X2端进行分压,电阻R2的X2端与电阻R4的X1端相连分别接比较器IC1、IC2、IC3的IN+端,电阻R4的X2端分别于电位器R5、电位器R8、电位器R10的X1、X3端相连接电源负极,电阻R3的X1端接电源正极,电阻R3的X2端与电位器R5的X2端相连接IC1的IN-端,电位器R5的X1、X3端与下拉电阻R6的X2端、电阻R13的X2端相连接电源负极,IC1的输出端与R6的X1端接V3in+端,电阻R13的X1端接V3in-端接复位按键Reset的14端,复位按键Reset的13端接电源正极,V3输出端分别接发光二极管H1、二极管V6的X1端,发光二极管H1的X2端接电阻R16的X1端,X2端接电源负极;
过载检测电路如下:
电阻R7的X1端接电源正极,电阻R7的X2端与电位器R8的X2端相连接IC2的IN-端,滑动变阻器R8的X1、X3端与下拉电阻R11的X2端、电阻R14的X2端相连接电源负极,IC2的输出端与R11的X1端接V4in+端,电阻R14的X1端接V4in-端接复位按键Reset的14端,复位按键Reset的13端接电源正极,V4输出端分别接发光二极管H2、二极管V7的X1端,H2的X2端接电阻R17的X1端,X2端接电源负极;
严重过载检测电路如下:电阻R9的X1端接电源正极,电阻R9的X2端与电位器R10的X2端相连接IC4的IN-端,电位器R10的X1、X3端与下拉电阻R12的X2端、电阻R15的X2端相连接电源负极,IC3的输出端与R12的X1端接V4in+端,电阻R15的X1端接V5in-端接复位按键Reset的14端,复位按键Reset的13端接电源正极,V5输出端分别接发光二极管H3、二极管V8的X1端,H3的X2端接电阻R18的X1端,X2端接电源负极;
电阻R19的X1端分别接二极管V6、V7、V8的X2端,R19的X2端接光电耦合器V9的阳极,阴极接电源负极,发射极接二极管D1的X2端,集电极分别接断路器辅助开关K的13端、二极管V10的X2端,14端接线圈K1的A1端,A2端与二极管的X1端接电源负极;
开关K1与零线、火线连接,电路中所有电源负极均是与零线相连。
2
CN 207148203 U
说 明 书智能电子断路器
1/3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电子断路器,用于检测线路电流。
背景技术
[0002]市场上有很多断路器,其工作方式都是原始的机械结构,他们普遍存在动作延迟、控制精度不高的缺点,而且成本高、结构复杂,无法检测过载的大致类型和过载电流。至今为止,市场上还没有电子式断路器的出现。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电子断路器,其采用电子检测系统,可按照短路电流分为三个档次,当在普通过载和一般过载的情况下,可以直接合闸,在严重过载的情况下,需要检查线路,再合闸,使用电子检测线路检测电流的大小,使用触发器来控制线路的通断,用开关手动通断线路;其检测精度高,结构合理,使用方便。[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智能电子断路器,包括普通过载检测电路和一般过载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电源输入为220V交流电源,电容C1与电阻R1并联,并联电路左侧X1端接火线L1,右侧L2端接二极管D1的X1端,二极管D1的X2端与电解电容C2的X1端和稳压芯片LM7805的输入端相连,稳压芯片LM7805的输出端与电解电容C2的X1端相连,电解电容C2的X2端、稳压芯片LM7805的公共端和电解电容C3的X2端接电源负极;所述的一般过载检测电路如下:
[0005]互感器线圈T1与桥式整流电路V2相连分别接电阻R2的X1端与电阻R4的X2端进行分压,电阻R2的X2端与电阻R4的X1端相连分别接比较器IC1、IC2、IC3的IN+端,电阻R4的X2端分别于电位器R5、电位器R8、电位器R10的X1、X3端相连接电源负极,电阻R3的X1端接电源正极,电阻R3的X2端与电位器R5的X2端相连接IC1的IN-端,电位器R5的X1、X3端与下拉电阻R6的X2端、电阻R13的X2端相连接电源负极,IC1的输出端与R6的X1端接V3in+端,电阻R13的X1端接V3in-端接复位按键Reset的14端,复位按键Reset的13端接电源正极,V3输出端分别接发光二极管H1、二极管V6的X1端,发光二极管H1的X2端接电阻R16的X1端,X2端接电源负极。[0006]过载检测电路如下:
[0007]电阻R7的X1端接电源正极,电阻R7的X2端与电位器R8的X2端相连接IC2的IN-端,滑动变阻器R8的X1、X3端与下拉电阻R11的X2端、电阻R14的X2端相连接电源负极,IC2的输出端与R11的X1端接V4in+端,电阻R14的X1端接V4in-端接复位按键Reset的14端,复位按键Reset的13端接电源正极,V4输出端分别接发光二极管H2、二极管V7的X1端,H2的X2端接电阻R17的X1端,X2端接电源负极。
[0008]严重过载检测电路如下:[0009]电阻R9的X1端接电源正极,电阻R9的X2端与电位器器R10的X2端相连接IC4的IN-端,电位器R10的X1、X3端与下拉电阻R12的X2端、电阻R15的X2端相连接电源负极,IC3的输出端与R12的X1端接V4in+端,电阻R15的X1端接V5in-端接复位按键Reset的14端,复位按键Reset的13
3
CN 207148203 U
说 明 书
2/3页
端接电源正极,V5输出端分别接发光二极管H3、二极管V8的X1端,H3的X2端接电阻R18的X1端,X2端接电源负极。
[0010]电阻R19的X1端分别接二极管V6、V7、V8的X2端,R19的X2端接光电耦合器V9的阳极,阴极接电源负极,发射极接二极管D1的X2端,集电极分别接断路器辅助开关K的13端、二极管V10的X2端,14端接线圈K1的A1端,A2端与二极管的X1端接电源负极。[0011]开关K1与零线、火线连接,电路中所有电源负极均是与零线相连。[0012]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其采用电子检测系统,与现有的机械式断路器相比具有检测精度高,动作速度快,寿命长,调节精度高。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所示,一种智能电子断路器,包括普通过载检测电路和一般过载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电源输入为220V交流电源,电容C1与电阻R1并联,并联电路左侧X1端接火线L1,右侧L2端接二极管D1的X1端,二极管D1的X2端与电解电容C2的X1端和稳压芯片LM7805的输入端相连,稳压芯片LM7805的输出端与电解电容C2的X1端相连,电解电容C2的X2端、稳压芯片LM7805的公共端和电解电容C3的X2端接电源负极;
[0015]所述的一般过载检测电路如下:
[0016]互感线圈T1与桥式整理电路V2相连分别接电阻R2的X1端与电阻R4的X2端进行分压,电阻R2的X2端与电阻R4的X1端相连分别接比较器IC1、比较器IC2、比较器IC3的IN+端,电阻R4的X2端分别于电位器R5、电位器R8、电位器R10的X1、X3端相连接电源负极,电阻R3的X1端接电源正极,电阻R3的X2端与电位器R5的X2端相连接IC1的IN-端,电位器R5的X1、X3端与下拉电阻R6的X2端、电阻R13的X2端相连接电源负极,IC1的输出端与R6的X1端接V3in+端,电阻R13的X1端接V3in-端接复位按键Reset的14端,复位按键Reset的13端接电源正极,V3输出端分别接发光二极管H1、二极管V6的X1端,发光二极管H1的X2端接电阻R16的X1端,X2端接电源负极。[0017]过载检测电路如下:
[0018]电阻R7的X1端接电源正极,电阻R7的X2端与电位器R8的X2端相连接比较器IC2的IN-端,电位器R8的X1、X3端与下拉电阻R11的X2端、电阻R14的X2端相连接电源负极,IC2的输出端与R11的X1端接V4in+端,电阻R14的X1端接V4in-端接复位按键Reset的14端,复位按键Reset的13端接电源正极,触发器V4输出端分别接发光二极管H2、二极管V7的X1端,H2的X2端接电阻R17的X1端,X2端接电源负极。
[0019]严重过载检测电路如下:[0020]电阻R9的X1端接电源正极,电阻R9的X2端与电位器R10的X2端相连接IC4的IN-端,电位器R10的X1、X3端与下拉电阻R12的X2端、电阻R15的X2端相连接电源负极,IC3的输出端与R12的X1端接V4in+端,电阻R15的X1端接触发器V5in-端接复位按键Reset的14端,复位按键Reset的13端接电源正极,触发器V5输出端分别接发光二极管H3、二极管V8的X1端,发光二极管H3的X2端接电阻R18的X1端,X2端接电源负极。
4
CN 207148203 U[0021]
说 明 书
3/3页
电阻R19的X1端分别接二极管V6、V7、V8的X2端,电阻R19的X2端接光电耦合器V9的阳
极,阴极接电源负极,发射极接二极管D1的X2端,集电极分别接断路器辅助开关K的13端、二极管V10的X2端,14端接线圈K1的A1端,A2端与二极管的X1端接电源负极。[0022]开关K1与零线、火线连接,电路中所有电源负极均是与零线相连。
[0023]当发生过载时,会分别在比较器IC1,IC2,IC3的输入端产生一定的电压,通过与设定好的跳闸电压比较,就可以触发跳闸回路,由于不同过载,产生的跳闸电压不同,所以就可以触发不同的回路,通过发光二极管H1,H2,H3就可以知道过载的大致范围,也就可以判断出当前引起跳闸的电流值得大致范围.对于一般过载和过载,可以直接按复位按钮RESET,清除掉过载信息,进行合闸,但对于严重过载,必须检查负载和电路,确保排除故障后,才能按RESET按钮,将电路复位,进行合闸;在维修或检修时,可以直接把开关K断开,断开电路,进行维修。
5
CN 207148203 U
说 明 书 附 图
1/1页
图1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