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乌哈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马原》复习大纲(2)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马原》复习大纲(2)

来源:乌哈旅游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大纲

考试时间:2017年12月23日 19:00-21:00 考试形式:闭卷

题型:单项选择题(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多项选择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简答题(2小题,共20分)、辨析题(2小题,共20分)、材料分析题(1题,共15分)、论述题(1题,共15分)

复习知识点

绪论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选择题)

三大先进思潮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直接的理论: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这三大思潮是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的先进思想们求索时代课题的尝试。

德国古典哲学(代表人物:黑格尔、费尔巴哈)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代表人物:斯密、李嘉图)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物:圣西门、傅立叶、欧文) <<共产党宣言>>1848年,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第一章

哲学基本问题;

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第一,思维与存在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根据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被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第二,思维与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根据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被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列宁对物质概念的界定;20世纪初,列宁对物质概念作了全面的科学的规定:“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一是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二是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是理解和解释一切社会现象的钥匙。

意识的起源和本质;

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整个第二节) 第二章 真理的本质;

真理的检验标准

真理的本性与实践的特点决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从真理的本性上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与客观相符合。

从实践的特点来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并不排斥逻辑证明在检验真理过程中的作用。 第三章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社会意识: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辨证关系: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辨证统一的。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②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错误的社会意识会阻碍社会存在的发展,正确的社会意识会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决定

生产关系的

变革。②第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即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时,它

对生产力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时,它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辨证统一的: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②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第四章

商品二因素和劳动二重性;

⑴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⑵商品是劳动产品,生产商品的劳动可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价值规律的主要内容;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

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在: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第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⑴在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具有两重性:既是具有社会性质的社会劳动,又是具有私人性质的私人劳动。

⑵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剩余价值的含义及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资本家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最基本的方法有两种,即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劳动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第五章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

(1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 (2)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力和利益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 力量;

(3)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

4、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六章

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选择题) 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价值目标(深入理解); “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 两个必然:

“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这就是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 两个决不会:

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wuhaninfo.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