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数学《对应游戏》
一、活动目标:
1. 通过操作,理解图形与颜色的对应关系,在掌握形色对应的基础上,按“√”符号的指示完成任务。
2. 培养幼儿思维的敏捷性,使幼儿能够有条理的分析问题。
二、活动准备:1.情境图2.“衣柜”图片3.作业纸12份
4.衣服12套(红、黄、蓝)
三、活动过程:
1. 情境导入
师:今天,老师要邀请你们到我的好朋友乐乐家去做客,想不想去?看,这就是乐乐住的小区,你们知道哪一座房子是乐乐家吗?
2. 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复习形状与颜色
师:乐乐家的屋顶有三角形,你们看到三角形了吗?乐乐家屋顶是蓝色的三角形,这就是我的好朋友乐乐的家,我们一起敲敲门看看乐乐在不在家好不好?(当当当~乐乐你在家吗?打开门出示小人“乐乐”)
3. 整理衣柜,初步感知形色对应关系
师:乐乐有一个非常不好的习惯,就是不爱整理衣服,每次出完衣服都随便放,我们一起帮助他整理好吗?
师:你们找到的都有什么?(上衣,裤子)都有什么颜色?(逐一出示色片)小朋友想一想,乐乐有这么多的衣服,如果把这些衣服全都堆到一起乱不乱?快帮乐乐想个好办法。老师也有一个好办法,看看跟你的一样吗?(出示柜子)看看这是什么?这是乐乐的衣柜,我们把衣服都放到衣柜里是不是就整齐了。可是怎么放呢?
师:竖着的这一列放上衣、裤子,横着的这一行放红色、黄色、蓝色。
(示例:红色,黄色的上衣和裤子分别让幼儿放到柜子里,蓝色 的上衣裤子一起放。)
4. 游戏“变魔术”,巩固形色对应的练习
师:小朋友你们太棒了,帮助乐乐把衣服整理的这么整齐,可是,又刮起了一阵大风,衣服又乱了,我们再一起帮助乐乐整理衣柜好不好?不过上衣和裤子的位置有变化哦!请小朋友仔细观察,变变变~(再次指认上衣和裤子的位置,请幼儿把上衣裤子放到相应的位置上。)
5. 出示“ ”按对钩放的位置给小人穿上相应的上衣和裤子
师:小朋友你们太棒了,可是,乐乐想要出去玩,还没有穿衣服呢,我们一起帮助他穿上漂亮的衣服好不好?可是这么多衣服穿哪一件呢?他有一位好朋友(出示“√”)这是一个符号“√”,一会儿我把钩放到哪里乐乐就穿什么。(两次)
师:小朋友谢谢你们帮助乐乐穿上漂亮的衣服,他特别高兴,乐乐现在要出去玩了,小朋友们再见!
6. 幼儿独立操作,按“√”符号的指示给小朋友穿衣服
师:有一些小朋友看见你们帮乐乐穿上了漂亮的衣服,他们也想请你们帮忙,你们愿意帮助他们吗?
(给每位幼儿发学具,按“√”符号的指示给小朋友穿衣服,操作两次)
四、活动延伸
师:小朋友们谢谢你们帮助他们,他们为了感谢你们,为你们每一个人准备了一份小礼物,房子卡片,可是房子没有漂亮的颜色,请你按照“√”所在的位置给房子涂上颜色。
教学反思:
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创设数学探究的情景,让幼
儿与他人、材料的互动过程中主动思考问题,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出现的问题。本节活动从幼儿能接受的程度入手,层层递进,由浅入深的展开教学,设计一些实质相同而形式不同的操作活动,让幼儿充分理解问题含义,并能够在教学过程中举一反三。但在教学活动中,过多注重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而忽略了良好习惯培养的渗透,在活动中还可以根据孩子的接受能力再加强难度。相信以后在教学过程中会加大教育机智,提高课堂的驾驭能力。
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创设数学探究的情景,让幼儿在与他人、材料的互动过程中思维和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
本活动我们从孩子能够接受的程度入手,层层递进,由浅入深地展开教学;设计一些实质相同而形式不同的操作活动,让孩子充分的理解题意,能够举一反三的灵活运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