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小学音乐 小青蛙找家【教学设计】说课、试讲稿(1) 教案

小学音乐 小青蛙找家【教学设计】说课、试讲稿(1) 教案

来源:乌哈旅游
人音版小学音乐一年级《小青蛙找家》教学板书设计说明

【教学目标】

1、能独立、自信地演唱《小青蛙找家》,能积极参与歌表演,并从中体验到小青蛙找到家后的愉悦感。

2、认识四分休止符,能够用动作表现四分休止符的节奏。 3、能在老师的启发下自己编词演唱,即兴表演,展现创新能力。 4、学生通过演唱和表演来感受小动物的可爱,从小培养爱护动物, 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能用不同力度的声音、不同的表情、形象的动作来表现出小青蛙找家前后的不同神态和心情,表达歌曲意境,并能与他人合作,创造性地进行情境表演

2、教学难点:采用不同的表现方式进行歌词编创活动。 【学习任务】

1、在律动活动中掌握歌曲节奏,认识休止符。 2、演唱和表演《小青蛙找家》。 【检测工具】 1、律动表现休止符。

2、小组合作分角色表现歌曲《小青蛙找家》的情境。 【教学准备】

课件、电子琴、37 键口风琴、小青蛙头饰、荷叶道具。

【设计说明】 一、激情导课:

课前律动:同学们,在今天上课之前我们一起来复习下我们的奥尔夫音乐手号操吧!

板书: dol、re、mi、 fa 、 sol 、 la 、 si 、 dol

设计说明: 在本环节中, 因为是一堂音乐课的有效导入环节, 出示简洁明了的音符的音名能让学生们迅速感受到音符的高低变化和层次起伏, 通过手势的变化表现出音名的高低和身体语言的代替性。配合课件的手势展示还可以让学生们立刻回忆起可能忘记的音符, 有明显的提示作用。

谜语导入:刚才大家的展示非常精彩,进入我们今天的音乐课堂,老师先请大家猜个谜语,引出小青蛙,揭示课题。 板书:《小青蛙找家》

设计说明: 通过有趣的谜语导入, 开门见山引出本节音乐课的课题《小青蛙找家》,通过文字展示到黑板上,简 洁明了, 直观性强, 谜语结束后并配合课件的展示, 小青蛙在游玩的过程中迷路了, 乌龟伯伯提示小青蛙通过荷叶的提示可以回家, 让同学们送小青蛙回家, 引起学生们的好奇心和保护小动物的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充分调动起学生学唱歌曲的积极性, 一节精彩的音乐课就成功了一半。 二、感受歌曲:

1、带着问题聆听第一遍歌曲,教师提示,歌曲有怎样的音乐情绪? 出示课件,展示乐谱。

在学生聆听的过程中,提示学生们注意坐姿和聆听的姿势,生听完 《进行引导式的提问,比如说:音乐情绪是快乐活泼的还是安静神秘的?在学生们回答后进行有效直观的点评,并引申出对学生们回答问题积极性的肯定。 2、聆听第二遍歌曲。

在听第二遍歌曲前提示学生们可以通过山体的节奏变现三拍子的节奏,讲解三拍子节奏的强弱规律,学生们不拘泥于于一种形式表现节拍,提供多种节奏表现方式。 板书:强、弱、 弱圆形符号引申

板书设计: 直观有效的图形符号可以迅速让学生感受到节拍的强弱对比和力度变化, 再配合身体动感节拍的运用进行有效的加强和亲身的体会, 在第 2 遍聆听音乐的过程中, 教师要再次亲自示范,进行引导,低年级学生好动、模仿力强、创造性丰富, 还可以自己编创出自己喜欢的动作来, 在引导学生编创动作节拍的时候及时肯定学生们二度创造能力。

再次聆听歌曲,加强歌曲的感受力。

一首歌曲的学唱要建立在充分聆听的基础之上,这首歌曲旋律清晰, 节奏明快,时间短暂,不妨提示学生再次聆听,并可以根据自身的 情况小声跟唱、模唱等等,配合身体节奏,小声跟唱、端正坐姿,强 调状态,积极地学习状态为下一步学唱歌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学唱歌曲: 1、 节奏引入。

提示学生们我们刚才是通过荷叶的指引送小青蛙回到了家,下 边我们就来认识下荷叶上的节奏。

板书:课件同步展示。小荷叶出示,配合节奏谱的引导。 跳跳、呱呱、

设计说明:通过分部点ft课件,一步一步出示图片上的节奏记号,配合跳跳、呱呱、声势的引领,让学生感受一字一音、一音一拍、一拍一顿的节奏停顿感,并充分体现出小青蛙回家轻松愉悦憧憬额音乐氛围,合理调配节奏氛围。

2、 八分音符与四分音符节奏的区别;

再次出示课件;配合板书出示节奏谱,小青蛙回家的心情更加急切,不知不觉加快了回家的步伐。 板书: 跳跳跳、呱呱呱、跳跳跳、呱呱呱

设计说明:节奏缓慢的拍子已表现不出小青蛙急切回家的

心情,小青蛙加快了步伐要用八分音符来代替, 八分音符对比四分音符节奏上明显快了一倍, 八分音符配合四分音符同时展示,节拍更加丰富富有变化。

3、 综合连接起来节拍,将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节奏连起来。

板书: 跳跳、呱呱、跳跳、呱呱、 跳跳跳、呱呱呱、跳跳跳、呱呱呱

设计说明:连接起来节奏谱、进行有效的整合让学生们有完整的通顺感, 理清思绪,进行有效的衔接,并充分整合不同节奏的时间节拍,提示学生可以通过拍手来表示跳跳拍腿来代表呱呱两字, 随着节拍的变化同步加强手势体态的快慢动作, 对于优秀的学生们要随时提出鼓励和肯定, 音乐的节拍通过手势的展现得以加强、在这里也可以提示合唱中常出现的阿卡贝拉的身体打ft演奏形式。

4、 学唱歌曲歌词:

进行分句教唱,师一句、生一句;在教唱过程中,随时提示学生注意学唱姿势,端正唱歌的表情体态。因为低年级段学生学习特点,要随时注意学生们的学习情绪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在教师教唱两遍之后,及时跟音乐合唱小青蛙找家,因为歌曲中出现了很多节奏,在唱歌的同时提示学生们加入刚才的节拍动作。

巩固环节可以采取小老师教唱的方式,学生为主导,体验学习的小主人主人翁意识。 5、 分句学唱歌曲的旋律。

师生分句教学,学唱,涉及到的旋律只有三个乐句。

板书: 35235 65635 23563 23 1

设计说明:简洁明了的音符数字谱出示,配合课件的展示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性、学会三个乐句的旋律, 比较简单、音乐知识要提示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对比,层次的区分, 注意提示音量的对比造成的声线要统一, 充分有效的数字谱出现在音乐唱游课中尤为关键。

充分巩固歌曲,采用小老师较长的方式,激发学生们表现欲望学唱激情、全班进行有效的互动,教师充分引导,课堂氛围良好积极。

6、采用多种形式表演歌曲;学生分组唱、男女生唱、独唱、师生合作唱, 对于此环节可以充分巩固歌曲的掌握熟练度,通过变化演唱形式更能积极地吸引学生,多维度不同方面的调度学生展现歌曲的能力。四、歌曲创编:

初步学会歌曲的基础上要有效的引导学生进行二度创作,在本课中体现为创遍歌词。 板书:同步出示课件

小狗、小猫、小鸭子等各种动物的动感图片

设计说明: 我们顺利地送小青蛙回到了家, 下面我们试着把其他的小动物也送回家吧! 提示学生们用小青蛙歌曲的旋律, 变化歌词, 对于歌词的创编, 教师以小花狗为例子, 同步展示课件, 引导学生们一起按节奏读歌词, 加强歌曲的韵律感, 深化节奏的明确性, 在小花狗的节奏上展示小花猫、小鸭子回家的路线, 通过教师板书、课件的提示多数学生能够准确通过象声词配合节奏谱进行填空, 从而完成歌曲的二度创造, 对于音乐课堂的教学是分有必要的拓展编创, 也是当今小学音乐教研的一大重大课题, 通过课堂的有效教师指引, 学生们还可以自己编创出更多的模式来。

对于学生们各种不同和丰富的表现方式要随时给予肯定,并鼓励多种不同的表现方式,不同的层面表现歌曲。 五、拓展表演歌曲: 1、创设表演情境。

出示课件:同学们,大家的表现非常精彩,可是青蛙的朋友说,大家还可以把这首歌曲表现得更丰富多彩些,大家开动下脑筋,还可以怎样表现歌曲呢?

板书: 各种乐器的图片,奥尔夫小乐器的展示为歌曲添彩

设计说明: 同步出示课件的展示, 让学生们联想到奥尔夫小乐器的运用, 各种乐器的加入迅速为歌曲增添丰富的色彩, 根据课本的提示可选用木质类乐器如响板, 串铃、可根据自身情况

再加入三角铁等打ft类乐器、手摇铃等丰富音响效果, 通过加入奥尔夫乐器为歌曲伴奏烘托音乐情绪, 第一遍为小青蛙伴奏, 不3 遍重负演奏时可以改编小花狗、小猫咪、小鸭子改编歌词, 第 2、

等等的歌词衬托旋律, 值得注意的是, 因条件限制, 在不 一定保证每一个学生都有小乐器发到手的情况下, 没发到的同学分为演唱组,同时配合身体打ft,可以捻指、弹舌、拍手、ft 腿等多方式代替小乐器演奏, 做到每个学生全面参与, 人人有 歌声、生生有展示。 2、随乐表演。

(找几位学生戴上头饰)好,小青蛙站到迷路的地方,准备好,找 一名女同学扮演妈妈,对青蛙妈妈有个要求,待会儿孩子们找到家, 听听你是怎样夸奖你的孩子的?下面的同学,要唱好歌曲。大家准备好。(放音乐,“小青蛙”们跳来跳去表演,下面的学生演唱,“妈妈”在等 待。小青蛙们在歌曲最后一句都来到了妈妈的身边)。 板书:出示 小青蛙、小动物的头饰

设计说明: 让我们再次感受小青蛙轻松活泼的音乐情绪和小动物高兴越快的心情吧, 在头饰图标的指引下, 引导学生们拿出准备好的头饰, 戴上头饰,分角色扮演小青蛙、小花狗、小猫咪等多种小动物, 另两个同学拿出准备好的大荷叶代表小青蛙或是小动物们的温暖家, 分组表演小青蛙、小动物, 乐器组的同学伴奏, 表演组的学生根据节奏到台前展示表演, 加入自己设

计的舞蹈动作、形体语言, 演唱组的同学端正坐姿为旋律添加歌词, 可安排领唱、指挥的学生, 让表演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此环节将本节音乐课推向高潮, 有趣生动、好听紧紧围绕课堂音乐性开展有效的音乐小组合作, 展现音乐课堂的生动魅力和学科特点。 六、德育渗透:

板书:课件出示,小青蛙回到了家,发生了什么事情?

设计说明: 展示表演完学生们回到自己的座位, 教师引导学生们平复快乐激动的心情, 配合课件舒缓流畅的音乐, 讲述小青蛙回家后的见闻, 拓展德育渗透, 进行必要的思想教育, 小青蛙回到了家, 可是发现青蛙妈妈被调皮的小孩子抓走了, 带回家玩耍, 小青蛙在朋友们的帮助下积极勇敢的就出了青蛙妈妈, 并说服了小朋友要爱护小动物, 保护我们的生态家园, 进行思想交流、情感共鸣,达成一致,爱护家园、保护动物、从我做起, 人人有责, 引导学生们平时注意爱护环境、保护动物的思想意识,达到音乐课上情感的升华。 七、完美结课,课堂小结。

在歌声中结束本课,在音乐中有序离开音乐教室。

教后记:

首先本课的教学内容非常贴近孩子的生活,小青蛙可以说人人都见过,而且深受孩子们的喜欢,根据歌曲内容,我以去音乐乐园

为目的,随歌曲伴奏师生有节奏的律动来创设音乐情境,从而激发了孩子们浓郁的学习兴趣。

“呱呱”、“跳跳跳”、呱呱呱”的节 为了让学生较快掌握歌曲中“跳跳”、

奏,我采用师生合作的教学方法,在老师引导下用不同的速度、力度和情绪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来模仿,使学生在活动中掌握了这个重点。并为迅速学会歌曲做了铺垫。

学唱歌曲这一环节,我采用老师范唱旋律部分,学生唱念白来加深对歌曲旋律的记忆,在师生合作中会不自觉地学会歌曲,并引导学生体会小青蛙迷失时与找到家时的不同情绪,指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声情并茂地演唱歌曲。

在这节课的最后,我还设计了音乐戏剧表演和创编歌词表演,使学生有参与、表现、创造的机会。通过扮演妈妈、小动物等不同的角色, 使学生兴致高涨,课堂气氛达到高潮。通过创编活动,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歌曲的理解,拓展了思维,丰富了想象,不仅给学生充分表现的机会,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意识。

本堂课自我感觉还不错,我认为主要是内容吸引孩子,孩子的兴趣就被激起,有了兴趣后孩子们会跟着你走,迫不及待想学习后面的。所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愿意学了。你要想办法抓住孩子的兴趣,让他们快乐地学习,在不知不觉中学到本领。 在音乐的课堂中,每个孩子们都是快乐的小天使,配合办事的有效使用,只有老师们不断的提高自身的音乐素质,才能让孩子们在音乐的殿堂里更加快乐的成长,让我们一起加油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