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乐教案
活动时间:2013.4.15——4.19
活动领域:艺术(音乐)
活动内容:我们来登山(韵律活动)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欢快、热情的音乐风格,结合图谱感知乐曲的结构。
2、能辨识并哼唱乐曲中的乐句“富尼古利富尼古拉”。
活动重点:感受乐曲欢快、热情的音乐风格,结合图谱感知乐曲的结构。
活动难点:根据音乐的变化进行情景表演。
活动准备:图谱、歌曲《缆车》
活动过程:
一、 开始部分
引出音乐情境,激发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到郊外去爬山,你知道爬山要做哪些准备吗?(穿好运动鞋、背上背包、戴上太阳帽、准备水壶等)
二、基本部分
A.倾听《缆车》初步感受音乐的节奏。
师:那我们一起来登山吧!教师带领幼儿边听音乐边做穿球鞋、背背包等动作,用肢体感应音乐的节拍。
教师出示登山路线图(图谱),引导幼儿感受乐曲结构。
师:小朋友们,你们准备好了吗?我们就要登山了。
幼儿倾听音乐,教师结合图谱用动作进行表现,帮助幼儿理解音乐结构。
师:听了这首曲子,你有什么感受?(如:感觉开始几句好像在努力登山,好像听到了胜利庆贺的声音,好像听到了喊加油的声音)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加以概括,同时请幼儿再完整地听一遍,感受乐曲的结构。
B.情境表演。
幼儿在座位上模拟登山活动,根据音乐的变化进行情境表演,进一步熟悉乐曲的结构。
幼儿排成登山的队伍,随音乐进行情景表演,教师适时进行提示。如(过小溪、钻山
洞、休息、相互鼓励、加油、一起登上山顶欣赏美景、欢呼)
表演要求:前面四个乐句可以做向上爬、过小溪、向上爬、钻山洞的动作,每一句中间加入“休息一下、休息一下”,中间一段喊“加油加油加油”然后一起欢呼“富尼古利富尼古拉”,最后两拍一下,击掌四下
三、结束部分
1、 教师引导幼儿用多种形式进行表演,如:分组登山、集体登山。
2、延伸:在教室设置一些场景,如用小凳子排成小桥,用桌子搭成山洞等,增强游戏的趣味性。
教后反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