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世界地球日为每年的4月 日,世界环境日为每年的 月 日。
2、环境噪声的特点是:噪声是 性公害,具有局部性和多发性以及 性的特点。 3、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将人类环境加以分类。例如,从环境形成的要素可以分
为 和 ;从环境功能的不同可以分为 和 。
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 和 。”
5、我国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趋严重的原因主要是 和 对环境和资源产生巨大的压力。
6、环境保护法,是指调整因 、 ,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而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7、对缴纳排污费后仍未达到排放标准的排污单位,从开征第 年起,每年提高征收标准5%。 8、《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三十条规定:“在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禁止夜间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筑施工作业,但抢修、抢险作业和因生产工艺上的要求或者特殊需要必须连续作业的除外。”这里的“夜间”是指晚 点至 晨 点之间的期间。
9、造成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单位,必须在事故发生后 小时内,向当地环境保护部门报告,事故查清后,还应向其作出书面报告,并附有关证明文件。
10、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后,各国把 作为基本的环境政策和立法指导思想。 三对”,错的在括号里填“错”,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地震和海啸属于次生环境问题。( )
2、在世界现代史上发生的“八大公害事件”属于环境破坏问题。( ) 3、矿产资源是一种可供人类社会利用的不可更新资源。( ) 4、凡向水体排放污染物,超标要收费,不超标不收费。( ) 5、公害民事责任属于《民法通则》中的一般侵权责任。( )
6、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又通过人与人的关系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 )
7、限期治理的决定机关是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
8、我国环境保护法对人的效力范围实行以属人主义为主,以属地主义和保护主义为辅的综合性原则。 9、在环境监督管理部门里,统管部门执法地位高于分管部门。( )
10、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时效期间为二年。( ) 四、不定项选择题
1、以下哪些是行为人承担违反环境保护法的行政责任的“选择条件”。( ) A、 行为违法B、 行为有危害后果C、 违法行为与危害后果之间有因果关系D、行为人有过错 2、当事人对环境保护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罚通知之日起( )内向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或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A、30日B、25日C、20日D、15日 3、我国环境保护可采取的手段有( )
A、行政手段B、法律手段C、科学技术手段D、宣传教育手段 4、造成环境污染危害的行为主体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有( ) A、赔礼道歉B、排除危害C、赔偿损失D、恢复原状
5、我国环境保护法规确立的环境污染危害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为( ) A、过错责任原则B、无过错责任原则C、公平责任原则D、诚实信用原则
一、 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22 6 5 2、感觉性 暂时性
3、自然环境 人工环境 生活环境 生态环境 4、污染 其他公害 5、人口增加 经济增长
6、保护和改善环境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7、三 8、22 6 9、48 10、可持续发展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错2、 错3、 对4、 错5、 错6、 对7、 错8、 错9、 错10、 错四、不定项选择题
1、 BC2、 D3、 ABCD4、 BC5、 B 五、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 答:(1)尊重国家主权原则。
(2)“新的全球伙伴精神”原则,即环境保护国际合作原则。 (3)公平承担责任原则
(4)合理承担污染损害责任原则 (5)和平解决环境争端原则
2、 答:(1)转移的设备、技术、废弃物因对环境的污染危害严重而为法律所禁止的。
(2)接受转移的企业事业单位没有防治污染的技术、设备、资金因而未能防止其对环境的污染危害。 (3)行为者主观上有过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