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企业战略2.管理幅度3.职务扩大化4.企业文化 二填空
1.管理者应具备的技能()()()()。
2.马克思的管理两重性学说认为一对生产过程的管理存在着两重性,一种是与()相联系的管理的()另一种是与()相联系的管理的社会属性。
3.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产品事业领域的增加企业组织结构的变化一般是从()—()—()组织形式的发展趋势。
4.熊彼特提出创新概念的五种情况是1.采用一种新产品2.()3()4()5()。 三.判断
1.法约尔第一次指出管理包括计划.组织.控制.协调和激励五种基本职能。 2.行为是动机决定的,动机来自于需要,因此有某种需要就有某种动机,有某种动机就会产生某种行为。
3.定量预测方法中移动平均法的公式为 其基本思想就是假定预测对象的未来状况与邻近几期数据有关,而与较远的数据无关。
4.韦伯认为任何组织都必须有某种形式的权力作为基础,有三种纯粹形式的权力:理性—合法的权力,传统的权力,个人专长的权力。
5.矩阵组织的实质是在同一组织机构中把按职能划分的部门和按产品划分的部门结合起来。
6.20世纪80年代霍桑提出了“复杂人”的假设。
7.领导生命周期理论中的指导性领导风格适用于较不成熟的下属。 8.群体规模越大,群体凝聚力越弱。
9.人员控制是控制中最复杂和最复杂的一部分。
10.泰勒提出的差别计件付酬制与现在某些行业的计件付酬制相同。
11.霍桑试验提出的一个结论是人们的生产效率不仅受到物质条件和环境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受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的影响。 12.领带者可以把职权授予夏季,但责任不能下授。
13.指令性计划是上级领导部门下达的,下级部门可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执行的计划。
14.组织层次数目取决于组织的总规模和管理幅度,当总规模量固定,则组织层次数的多少鱼管理幅度的宽窄成正比。
15.巴纳德认为一个人所具有的协作意愿 程序是由个人对诱因和贡献比较而定。 四 简答题
1.梅奥的人群关系理论的内容 2.制定计划的原则
3.推动组织变革的力量有哪些 4.企业文化的功能 五.计算题
某企业准备生产一种新产品,经研究拟定了两个方案,方案A:固定成本200万元,单位产品的变动成本为500元;方案B:固定成本250万元,单位产品的变动成本400元。产品销售单价每件900元。根据市场调查与预测,估计销路好时可销售1万件,销路一般时,可销售8千件,销路差时只能销售4 千件,在目前的生产质量水平条件下,估计销路好的可能性为20%,销路一般为50%,销路差为30%。
问题:试运用决策树方法为该企业确定在上述条件下的较优方案。 六.控制的程序是什么?企业如何才能做到有效控制? 七.双因素理论的内容是什么?对管理有何启示?
八.有人认为“只要有钱就能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效率”对此你是怎样认为的,要用管理学的理论说明理由。
九.有人用“跳一跳,够得着” 这句话形象的说明科学设定的目标的标准。你对这句话是如何理解的?并请用学过的管理学理论对这句话的依据予以理论的说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