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7年《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练习题含答案(十三)

2017年《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练习题含答案(十三)

来源:乌哈旅游


2017年《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练习题含答案(十三)

 单选题-1/知识点:章节测试

课程资源的核心是( )

A.教师 B.学生 C.教材 D.教学过程

 单选题-2/知识点:章节测试

李老师在语文课上,按照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的程序进行教学。这体现了哪一类型课的结构?( )

A.单一课 B.综合课 C.练习课 D.复习课

 单选题-3/知识点:章节测试

教育目的要回答的根本问题是( )。

A.教育是为谁服务 B.谁掌握教育的领导权 C.什么人应接受教育 D.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

 单选题-4/知识点:章节测试

刘老师和学生一起讨论“网络谣言”的危害,形成了“拒绝网络谣言”的共识,共同提出相应的具体要求并被全班同学所认可。这种品德培养的方法属于( )。

A.有效说服 B.树立榜样 C.群体约定 D.价值辨析

 单选题-5/知识点:章节测试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体制中的领导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职权影响力;二是( )。

A.年龄影响力 B.性别影响力 C.个性影响力 D.学术影响力

 单选题-6/知识点:章节测试

教《新型玻璃》时,为了丰富学生对玻璃的认识,孙老师带领学生去玻璃厂观看玻璃的生产流程。这种教学方法是( )。

A.实验法 B.参观法 C.实习法

D.演示法

 单选题-7/知识点:章节测试

某中学为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组织学生观看《建国大业》等爱国主义影片。该校采用的这种德育方法是( )。

A.实际锻炼法 B.情感陶冶法 C.说服教育法 D.个人修养法

 单选题-8/知识点:章节测试

晓东在记忆英文单词时,如果不对其加以复述,这个单词在他头脑中只能保持几十秒。这种记忆现象是( )。

A.瞬时记忆 B.短时记忆 C.长时记忆 D.内隐记忆

 单选题-9/知识点:章节测试

李明同学私拿水果摊上的一只苹果,经同学揭举,被老师叫到了办公室。老师问道“李明,你私拿别人的东西,这已经是第几次了?”李明低着头回答:“第五次了。”“你为什么不改呢?”?“我。我也晓得不对,就是,就是有时忍不住。”教师应从( ?)对李明进行教育。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 单选题-10/知识点:章节测试

小军由于“锐角三角形”知识掌握不好而影响了“钝角三角形”知识的掌握,这种现象属于( )。

A.纵向迁移 B.横向迁移 C.顺应迁移 D.重组迁移

 单选题-11/知识点:章节测试

小敏原来很怕生人,上幼儿园后这种行为消失了。按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在小敏身上发生了( )学习。

A.智慧技能 B.认知策略 C.态度 D.言语信息

 单选题-12/知识点:章节测试

王老师最近工作总觉得没什么热情,感觉很疲劳,工作效率也比较低,觉得自己的工作没有一点意思。王老师目前的状态属于职业倦怠哪方面的表现?( )

A.去人性化 B.个人成就感低 C.情绪耗竭 D.缺乏工作动机

 单选题-13/知识点:2018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提分试卷

美国学者斯克里文针对目标评价模式的弊病提出了目标游离评价模式,它主张在教育评价中应( )。

A.关注非预期效果 B.坚持价值取向多元化 C.以对话为主要手段 D.采用共同建构的方法

 单选题-14/知识点:章节测试

“出淤泥而不染”说明人对环境的影响具有( )

A.依赖性 B.改造性 C.可塑性 D.主观能动性

 单选题-15/知识点:章节测试

在人类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 )。

A.《学记》 B.《论语》

C.《论演说家的教育》 D.《理想国》

 单选题-16/知识点:章节测试

德育过程的基础是( )。

A.活动和交往 B.自我教育 C.学校教育 D.道德内化

 单选题-17/知识点:章节测试

罗老师讲解”观潮”这篇课文时,通过播放视频,让学生真切感受到钱塘江大湖的雄伟壮观。他在教学中要彻了( )

A.直观原则

B.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结合 C.循序渐进 D.巩固性

 单选题-18/知识点:章节测试

陈老师在教学中经常通过口头提问、课堂作业和书面测验等形式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进行及时测评与反馈。这种教学评价被称为( )。

A.诊断性评价 B.相对性评价 C.终结性评价 D.形成性评价

单选题-19/知识点:章节测试

心理健康的总目标为( )。

A.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B.发展学生能力 C.提高学生成绩 D.克服学生厌学情绪

单选题-20/知识点:章节测试

告诉你一个电话号码,你可以按照它去拨号,但打过以后,再问你该号码,你又不记得了。这是( ??)。

A.瞬时记忆 B.感觉记忆 C.短时记忆 D.长时记忆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