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20.陀螺 课 型: 品读课 课 时: 第二课时 主备人: 使用人: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主备人初备教案 1.通过重点语句,体会“我”心情变化的过程。 教学 目标 2.理解“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句话的含义。 1.结合课文中的批注,体会“我”见到鹅和被鹅袭教学 重点 击时的心情。 2.思考为什么“直到现在,我还记着金奎叔的话”。 1.理解“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句话的含教学 难点 教学 准备 教学 方法 教学 环节 激 情 引 入 学 习 新 课
个案生成 义。 2.通过重点语句,体会“我”心情变化的过程。 课件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师生活动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 2.相机纠错,指导书写。 3.上节课我们大体了解了《陀螺》的内容,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课文。 二、读中品味,深入探究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你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做上标记,并在空白处简单写出你喜欢的理由。 2.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再全班交流。 3.预设一:第4自然段。 (1)从这段话中我们读出了作者对陀螺的________。(渴望、盼望……) 1
(2)这时候作者的心情是如何的?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来? 生:作者得不到陀螺的懊恼、郁闷心情,从这一段中的最后一句话可以看出。 课件出示: 因此,曾有很长一段时间我的世界堆满乌云,快乐像过冬的燕子一般,飞到一个谁也看不到的地方去了。 (3)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还可以看出什么? 生: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还可以看出作者对陀螺的酷爱。 (教师提示学生把懊恼、郁闷和酷爱写在这句话的旁边。) 预设二:第5自然段。(课件出示这一自然段) 这种懊恼终于引起了长辈的注意。我的叔叔,一位很有童心的年轻民警,答应在我生日那天送我一只陀螺。这消息曾使我一整天处于恍惚的状态,老想象着那只陀螺英武的风姿。 (1)俗话说“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作者的期盼终于得到了回应。在这段时间“我”的心情是怎样的?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来? 生:“我”的精神是恍惚的,说明“我”非常期盼陀螺的出现。从第5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看出来的。(多媒体同时出现标红的最后一句话。) (2)有同学已经把“恍惚”“期盼”作为批注写在这句话的旁边了,非常棒! 预设三:第7自然段。 (1)你喜欢这段话的原因是什么? 生:因为这段话写出了“我”得到新陀螺的兴奋,把“我”的状态描述得很具体、形象。 2
(2)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我”很兴奋? 生:从这一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可以看出。 课件出示这句话: 尤其当我看到这枚“鸭蛋”的下端已嵌上一粒大滚珠时,更是手舞足蹈,恨不得马上在马路上一显身手! (3)这句话里面哪个词语可以看出“我”非常兴奋?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 生:从“手舞足蹈、马上、一显身手”可以看出“我”非常兴奋。因为这个陀螺的下端已嵌上一粒大滚珠,而第2自然段有这么一段话:好的冰尜儿尖部嵌一颗滚珠,转起来能增加许多妩媚。“我”很满意这样的设计,所以很兴奋。 (学生回答时,教师可适时夸奖,在分析文本时,不要孤立某个片段来看,而要联系前后文。) 预设四:第8自然段。(课件出示第8自然段) 我的陀螺刚一露面,就招来了一顿嘲笑。 (1)想象是美好的,但现实是多么的残酷,“我”的陀螺并没有赢得别人的夸赞,这时“我”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可以用我们上一组学过的词语。 生:这时候“我”的心情是沮丧的。 (教师提示“沮丧”要作为批注写到这句话旁边的空白处。) (2)那么“我”的陀螺遭到同伴们嘲笑的原因是什么? 生:因为“它长得不伦不类,该平的地方不平,该尖的地方不尖,看不出一丝一毫与同伴相斗的能力”。 预设五:第11自然段。(课件出示第11自然段) 这真是个辉煌的时刻!我尝到了胜利的滋味,品到了幸运的甜头。 (1)这个时候“我”的心情如何? 3
拓 展 阅 读 生:兴奋、自豪…… (2)虽然陀螺的样子遭到同伴们的嘲笑,但是这个“丑陀螺”的战斗力惊人,谁可以把描写这个陀螺的战斗的句子读一下?看看是不是很激烈。 (3)找同学读第10自然段。 (4)是的,这个其貌不扬的小陀螺打败了大陀螺,这是一件多么令人惊奇的事啊!所以作者在文章的最后一个自然段说道:(课件出示,学生齐读) 这真应了一句古话: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谁来说一下? 生:这句话是说不能以貌取人,就像海水不能用斗去度量一样。不能只根据外貌来评估一个人的才能、品质和行为,对待别人,仅凭外貌是看不出他真实的实力的。 4.小结:所以在平常的生活中,我们评价一个人时,不可以只凭外貌来评价。这也是作者从玩“陀螺”中领悟到的。 三、拓展阅读 高洪波的儿童诗集《我喜欢你,狐狸》。 写 话 练 习 选取自己童年喜欢的小玩具,仿照课文形式,写一 写。 4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反 思
5
拓展阅读:
我喜欢你,狐狸
高洪波
你是一只小狐狸 聪明有心计, 从乌鸦嘴里骗肉吃 多么可爱的主意! 活该,谁叫乌鸦爱唱歌, 呱呱呱自我吹嘘! 再说肉是他偷的, 你吃他吃都可以。 也许你吃了这块肉 会变得漂亮无比! 尾巴像红红的火苗 风一样掠过绿草地。 我喜欢你,狐狸, 你的狡猾是机智, 你的欺骗是有趣。 不管大人怎么说, 我,喜欢你。
(原载《小葵花》1986年第9期)
6
白 鹅 丰子恺
这白鹅,是一位即将远行的朋友送给我的。我抱着这雪白的“大鸟”回家,放在院子内。它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我一看这姿态,想道:“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
鹅的叫声,音调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它的旧主人告诉我: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守门户。后来我看到果然如此: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亚于狗的狂吠。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毫不相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
鹅的吃饭,常常使我们发笑。我们的鹅是吃冷饭的,一日三餐。它需要三样东西下饭:一样是水,一样是泥,一样是草。先吃一口冷饭,再喝一口水,然后再到别处去吃一口泥和草。大约这些泥和草也有各种可口的滋味。这些食料并不奢侈;但它的吃法,三眼一板,一丝不苟。譬如吃了一口饭,倘若水盆放在远处,它一定从容不迫地大踏步走上前去,饮一口水,再大踏步走去吃泥,吃草。吃过泥和草再回来吃饭。
这样从容不迫地吃饭,必须有一个人在旁侍候,像饭馆里的堂倌一样。因为附近的狗,都知道我们这位鹅老爷的脾气,每逢它吃饭的时候,狗就躲在篱边窥伺。等它吃过一口饭,踏着方步去喝水、吃泥、吃草的当儿,狗就敏捷地跑过来,努力地吃它的饭。鹅老爷偶然早归,伸颈去咬狗,并且厉声叫骂,狗立刻逃往篱边,蹲着静候;看它再吃了一口饭,再走开去喝水、吃草、吃泥的时候,狗又敏捷地跑上来,把它的饭吃完,扬长而去。等到鹅再来吃饭的时候,饭罐已经空空如也。鹅便昂首大叫,似乎责备人们供养不周。这时我们便替它添饭,并且站着侍候。因为邻近狗很多,一狗方去,一狗又来蹲着窥伺了。
我们不胜其烦,以后便将饭罐和水盆放在一起,免得它走远去,比鸡、狗偷饭吃。然而它所必须的泥和草,所在的地点远近无定。为了找这些食物,它仍是要走远去的。因此鹅吃饭时,非有一个人侍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