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乌哈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精品】2012高一精粹达标练习7.《杜甫诗四首》 登高 (语文版必修2))

【精品】2012高一精粹达标练习7.《杜甫诗四首》 登高 (语文版必修2))

来源:乌哈旅游


【语言基础知识】

1、漂亮的书写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请把下面这句话正确、规范、美观地抄写在方格内。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春朝( ) 重阳( ) 分外( )胜似( )秋风劲( ) 3、下列句子都有一个错别字,找出并改正。 ①晴空一鹤牌云上。 ( ) ②寥阔江天万里霜。 ( ) ③风疾天高远声哀。 ( ) 4、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① 坐井观天 ( )

停车坐爱枫林晚 ( ) ② 于无声处听惊雷 ( )

霜叶红于二月花 ( ) ③ 我言秋日胜春朝 ( ) 坐北朝南 ( ) ④ 追旅思 ( ) 化作相思泪 ( )

5、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的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填写在文后方格内。 “5、4、3、2、1„„点火!”

“神舟”五号仿佛被一双巨手擎着,在hàn天动地的轰鸣声中,拔地而起,直指苍穹,终于圆了中国人áo游太空的“飞天”梦。 【语言表达训练】

6、《秋词》中诗人表现“秋日胜春朝”,不写秋天如何秋高气爽,秋色如何迷人,而写万里晴空孤单的一鹤排云冲霄的景象,这与“悲寂寥”有何根本的不同?

7、《采桑子 重阳》这首词描写重阳节的战地风光,里面有许多写景的成分,这有何作用?

8、有人将《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两句压缩为“落叶萧萧下,长江滚滚来”,你觉得压缩好不好?

9、中国古代关于清明、七夕、重阳的诗词很多,请你选择其中一个节日,写出相关的诗句或词句。

10、根据画线句子进行仿写。

学会宽容,宽容是容纳大树小草的田野,是接受阳光暴雨的天空,是________ ;宽容是吹开闭锁保守的清风,是选涤狭隘自私的雨水,是________。 【课内同步阅读】

阅读下列两首诗词,回答11-18题。 (一)采桑子 重阳 一九二九年十月 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 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 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 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 寥廓江天万里霜。 11、词的第一句有何哲理?

12、诗人为什么会觉得“战地黄花”分外香? 13、词的下阕应如何理解?

14、末句为什么用“万里霜”而不用“万里秋”? (二)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5、首联写了哪些景?景的特点如何,给人怎样的感受? 16、应如何理解颔联写的“木”“ 江”这两种景物? 17、颈联中“作客”怎么理解?等同于现代汉语的意思吗? 18、杜甫为何“新停浊酒杯”? 【课外拓展阅读】

阅读下列两首诗词,完成19-24题。 (一)秋词二首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山明水净夜来霜, 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 岂如春色嗾人狂。 19、你认为这两首诗最可贵的是什么? 20、你是如何理解第一首诗中的“鹤”的?

21、这两首《秋词》主题相同,但写作的侧重点不同,你怎么认识这个问题? (二)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一九四九年四月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胜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题解】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日,国民党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当夜,解放军在东起江苏江阴,西迄江西湖口的千里长江上,分三路强行渡江。二十三日晚,东路陈毅的第三野战军占领南京。 【注释】

钟山:莽莽南京中山门外紫金山,这里代表南京。

苍黄:同仓皇。本义是慌忙、匆忙之意,这里是突然的意思。 雄师:强有力的军队,指英勇的人民解放军。 大江:长江。

慨而慷:而是虚词,连接慨和慷,就是慷慨。这里是意气激昂的意思,指人民为之欢欣鼓舞。

剩勇:等于说余勇,富余的勇气。 穷寇:穷途末路的敌人。

沽:买。沽名:就是有意做作来赚取好的名声,有意要人赞扬。 霸王:指西楚霸王项羽。 人间:人世间,也即人类社会。 人间正道:人类社会发展的正常规律。

沧桑:沧海桑田的略语。比喻世事发生巨大的变化。 22、解释诗中加点的词语。 ①风雨:

②踞: ③天翻地覆: ④宜:

23、“宜将胜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4、你能试着说说“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这句诗的意思吗? 【语言基础知识】 1、略

2、 zhāo chóng fân sì jìng 3、① “牌” 应为“排” ② “阔” 应为“廓” ③ “疾”应为“急” 4、①动词“坐”;因为

② 在,从;表示比较,相当于“比” ③早晨;面对着

④心绪、思绪,这里指愁思;想念 5、撼 遨

【语言表达训练】

6、万里晴空展现出一幅开阔景象,更显出“一鹤”矫健凌厉、奋发向上的气势。显然,这只鹤是孤单的,但正是这只鹤的顽强奋斗,冲破了秋天的肃杀氛围,使人精神为之抖擞。这便自然而然地引出“便引诗情到碧霄”。

7、正像毛主席的其他诗词一样,写景只是手段,主要目的则在于透过写景来抒写心情。从全词来看,它是表现战争胜利后的喜悦和对革命前途的乐观。 8、这两句诗从大处着眼。“无边”“不尽”写出景象的壮阔,又可见秋意正深,其肃杀之气已经遍临天下了。这两句写得境界阔大,意境深远,气象寥廓肃杀,于苍茫之中又增添了悲壮意味。压缩后这种感觉就消失了。 9、相关材料供参考:

清明:

①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枚《清明》) ②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张继《闾门即事》) 七夕:

③牛女年年渡,何曾风波生?(杜甫《银河诗》) ④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古诗十九首》) ⑤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古诗十九首》)

⑥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少游《鹊桥仙》) 重阳:

⑦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⑧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0、略

点拨:注意前句和后句的区别。⑴中心词有别。前一处所填内容的中心词应与田野、天空等相类的,如大海(海洋)、沙漠、草原、高山等,后一处所填内容的中心词应与清风、雨水等相类,如雪、雾、露、宿、冰雹等。⑵修饰语有别。前一处应与“容纳大树小萆”、 “接受阳光暴雨”等相类,后一处应与“吹开闭锁保守”、“洗涤狭隘自私”等相类。 【课内同步阅读】

(一)11、这是一句带有大彻大悟意味的警句,使接下来的内容平添一般渺远苍凉之气,以自然万物的永恒写人生的短暂。 12、乐观的精神,对革命前途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13、“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讲的是一般的自然规律,通常人们也都能具备这样的感受和境界,但是“寥廓江天万里霜”却不是所有的人都能体味到的。这里的霜,不仅仅是“霜白”的意思,还是五彩斑斓,包括了黄花,叶红和各式草树,还包括了各种秋实和天高气爽的寥廓景象。 14、①押韵。

②既响亮又含义丰富,再现诗人炼字之精当。

(二)15、①风急——冷 ②天高——人渺小、孤独 ③猿啸哀 ④鸟飞回--孤独

16、木:由木及人、生命短暂;江:时间无穷,更显人之渺小、生命之短。 17、此处的“作客”是飘零、流浪在外,客居他乡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的意思完全不同。

18、多病,潦倒,愁苦无法排解,只能抑郁在心头。 【课外拓展阅读】

(一)19、这两首诗最可贵的是诗人对秋天和秋色的感受与众不同,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唱出了昂扬的励志高歌。

20、 那振翅高举的鹤,在秋日晴空中,排云直上,矫健凌厉,奋发有为,大展鸿图。这只鹤是独特的、孤单的。但正是这只鹤的顽强奋斗,冲破了秋天的肃杀氛围,为大自然别开生面,使志士们精神为之抖擞。这只鹤是不屈志士的化身,奋斗精神的体现。点拨:人有志气,便有奋斗精神,便不会感到寂寥。通过“鹤”这一形象,体会试所表现的主题思想。

21、第一首诗侧重赞美秋天的本质,第二首侧重歌咏秋天景色。 (二)22、①风雨:指革命的暴风骤雨。 ②踞:蹲的意思。

③天翻地覆:这里是形容形势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的意思。 ④宜:应该。

23、表达了诗人痛打国民但残余势力,决不心慈手软的革命家的心胸抱负。 24、蒋介石统治了二十二年,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天要是有感情的话,也不能忍受这样的痛苦,而要感到衰老。人类社会的正常规律是不断地变化,因此我们要遵循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把革命进行到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wuhaninfo.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