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编制目的
本文的目的是为了在装饰装修工程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能够迅速响应,采取有效措施,按照事先制定的程序抢救人员,尽可能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保护施工现场,及时恢复施工生产。
2.编制依据
本文的编制依据包括国家有关职业安全健康的法律、法规、条例、规定,有关职业安全健康的规范、标准,上级组织有关职业安全健康的规定,公司的《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以及《公司安全应急准备和响应预案》。
3.方针与目标
本工程项目始终坚持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工作方针,认真执行国务院、建设部、北京市地方有关建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各项规定。重点落实把安全生产保护工作纳入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管理计划,制订具体的安全生产保护
措施,使安全生产保护工作与生产任务紧密结合,保证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严防事故的发生。
4.应急准备
为了确保应急工作的有效性,项目部必须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1)建立健全应急救援机构;
2)制定应急预案,确保应急预案能够及时启动; 3)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的能力;
4)配备应急救援设备和物资,确保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5)建立应急信息报告、传递和接收机制,确保信息畅通。
5.项目部常见的几种安全应急响应预案 5.1 中暑的应急响应预案
在高温天气下,职工容易中暑,为此,项目部制定了中暑的应急响应预案。预案包括中暑的症状、急救措施、预防措施等,以确保职工的安全和健康。
5.2 触电的应急响应预案
在电气设备安装和维修过程中,职工容易触电,为此,项目部制定了触电的应急响应预案。预案包括触电的症状、急救措施、预防措施等,以确保职工的安全和健康。
5.3 食物中毒的应急响应预案
在食堂用餐时,职工容易食物中毒,为此,项目部制定了食物中毒的应急响应预案。预案包括食物中毒的症状、急救措施、预防措施等,以确保职工的安全和健康。
5.4 车祸的应急响应预案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职工容易发生车祸,为此,项目部制定了车祸的应急响应预案。预案包括车祸的症状、急救措施、预防措施等,以确保职工的安全和健康。
5.5 烫伤的应急响应预案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职工容易烫伤,为此,项目部制定了烫伤的应急响应预案。预案包括烫伤的症状、急救措施、预防措施等,以确保职工的安全和健康。
5.6 火灾的应急响应预案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职工容易发生火灾,为此,项目部制定了火灾的应急响应预案。预案包括火灾的症状、急救措施、预防措施等,以确保职工的安全和健康。
5.7 其它应急响应预案
除了以上几种常见情况,项目部还制定了其他应急响应预案,以应对各种突发情况,保证职工的安全和健康。
各种事故的发生都会对生产和效益造成影响,因此实现职业健康安全目标至关重要。其中,杜绝重大伤亡事故和重大机械伤害事故、重大火灾、中毒污染事故,以及控制重伤事故率和因工负伤频率都是必须达成的目标。
在应急准备方面,项目部需要配置应急救援资源。这包括应急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以及义务消防队。应急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担任组长,其他项目决策层人员担任副组长,各施工管理人员担任成员。应急工作小组则由安全员和技术负责人担任组长和副组长,资料员担任应急信息员,质量总监和物资采购员担任应急管理员,预算员担任应急协调员,专业工程师担任应急抢救员和应急救护员。此外,项目部还需要制定应急常用电话,并确保电话畅通,以便在事故发生时能及时向有关部
门、单位拨打电话报警求救。同时,项目部还要准备足够的健康安全防护用品和救援设施、防暑降温物资、其他防护物资,以及合适的摄影或摄像设备。最后,项目部需要配备急救箱和其他应急设备和设施,以确保随时可供急救。
为了避免事故现场出现不安全情况,应该配备应急灯和警戒带等设备,确保现场有足够的照明度和危险区域得到隔离。此外,也应该配备安全带、安全绳、担架等专用应急设备和设施,以备安全逃生和救生之需。
针对中暑的应急响应预案,应急救护员应该将病人搬到阴凉通风的地方平卧,解开衣领,并用浸湿的冷毛巾敷在头部,同时进行降温处理。轻度中暑者可服用人丹或十滴水,而重度中暑者则需要由应急信息员联系最近的医院进行救治。
对于触电的应急响应预案,应急抢救员应该立即切断电源,或使用不导电物体使伤员迅速脱离电源。应急抢救员切勿直接接触触电伤员,以防止自身触电。触电后的损伤与电压、电流以及导体接触体表的情况有关,因此应根据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理,如使用冰块或棒冰敷头部、腋下和大腿腹股沟处,并用井
水或凉水反复擦身、扇风进行降温。严重情况下,应立即联系最近的医院进行救治。
当伤员脱离电源后,应急管理员应准备气管插管、担架等设备,应急协调员组织现场急救,应急信息员随时准备联系医院进行救护。应急救护员应立即检查伤员全身情况,特别是呼吸和心跳。如果发现呼吸、心跳停止,应立即就地抢救。
1)轻症:指神志清醒,呼吸心跳均自主的伤员。应就地平卧,严密观察,暂时不要站立或走动,以防止继发休克或心衰。
2)呼吸停止,心跳存在者:应就地平卧解松衣扣,通畅气道,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有条件的可进行气管插管,加压氧气人工呼吸。也可针刺人中、十宣、涌泉等穴位,或给予呼吸兴奋剂(如山梗菜碱、咖啡因、可拉明)。
3)心搏停止,呼吸存在者: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4)呼吸心跳均停止者:应在人工呼吸的同时施行胸外心脏按压,以建立呼吸和循环,恢复全身器官的氧供应。现场抢
救最好能由两人分别施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按压,以1:5的比例进行,即人工呼吸1次,心脏按压5次。如现场抢救仅有1人,用15:2的比例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即先作胸外心脏按压15次,再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2次,如此交替进行,抢救一定要坚持到底。
5)处理电击伤时,应注意有无其他损伤。如果触电后伤员弹离电源或自高空跌下,常常并发颅脑外伤、血气胸、内脏破裂、四肢和骨盆骨折等。如有外伤、灼伤,均需同时处理。
6)现场抢救中,不要随意移动伤员。若确需移动时,抢救中断时间不应超过30秒。移动伤员或将其送医院时,抢救员应使伤员平躺在担架上并在背部垫以平硬阔木板,同时应继续抢救。对于心跳呼吸停止的伤员,要继续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在医院医务人员未接替前救治不能中止。
食物中毒的初期症状包括胃部不适、恶心,随着时间的推移症状会逐渐加重,最终出现呕吐、腹泻、发热和头痛等症状。如果食物中毒发生在一到两小时内,可以采用催吐的方法。可以将20克食盐加入200毫升开水中,冷却后一次性饮用以促进呕吐。也可以用100克鲜生姜捣碎取汁,加入200毫升温水
中饮用。如果是因为食用变质的肉类引起的中毒,可以服用10滴水以促进呕吐。有些患者还可以用筷子、手指或鹅毛等刺激咽喉引发呕吐。如果病人已经食用中毒食物超过两个小时,但精神状态仍然良好,可以服用泻药以加速排出体外。一般可以用30克大黄一次性煎服,老年人可以选择20克元明粉用开水冲服,以缓解便秘。老年人体质较好者也可以用15克番泻叶一次性煎服或用开水冲服来达到导泻的目的。
如果是因为食用变质的鱼、虾、蟹等引起的中毒,可以服用100毫升稀释后的醋或30克紫苏和10克生甘草一次性煎服。如果误食了变质的饮料或防腐剂,最好的急救方法是用鲜牛奶或其他含蛋白质的饮料灌服。如果经过上述急救方法病情没有好转,或者中毒情况较为严重,应尽快送医院治疗。
在应对急性和严重传染病的紧急情况时,我们需要采取不同级别的响应措施。在三级响应中,项目部需要严格执行传染病报告制度,加强空气流通和消毒防护工作,设立检疫区对职员进行医学观察等措施。在二级响应中,除了对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和观察外,还需要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定时对公共场
所进行消毒等措施。在一级响应中,需要进一步加强防控工作,做好疫点预防控制和基层单位防治工作检查等工作。
颅骨骨折是一种严重的头部损伤,常伴有脑组织损伤。患者可能会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失眠等症状,甚至出现昏迷、抽搐、瞳孔异常等体征。
急救措施:
立即进行头颅CT检查,确定骨折部位和程度。根据骨折情况进行手术或保守治疗,同时进行脑组织保护和功能恢复治疗。
3)胸部和腹部创伤 症状和体征:
胸部和腹部创伤可能会导致胸腹部疼痛、呼吸困难、咳嗽、呕吐、腹泻等症状,严重者可能会出现休克、昏迷等体征。
急救措施:
立即进行胸部和腹部CT检查,确定损伤部位和程度。根据损伤情况进行手术或保守治疗,同时进行支持治疗和症状缓解治疗。
为了防止车祸的发生,项目部应制定完善的交通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驾驶员的培训和考核,确保车辆和驾驶员的安全。
同时,项目部应制定完善的车祸应急响应预案,确保在发生车祸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理,最大限度地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
开放性颅骨骨折通常表现为头皮裂开,比较容易发现。而闭合性颅骨骨折则可能出现局部凹陷或头皮血肿隆起,这往往意味着可能存在颅底骨折,并伴有脑脊液漏。如果脑组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或者有颅内血肿压迫,则昏迷时间较长,或者在清醒后又再次陷入昏迷,这表明情况非常严重,应该立即进行外科处理,否则可能会危及生命。
在面对开放性颅骨骨折的情况下,车辆驾驶员应该将伤员平放,稍微抬高头部。如果出现创口或脑脊液外溢的情况,应该按照前面所述的原则进行处理。对于耳鼻有溢液的情况,切勿加压填塞。同时,应该立即联系北京市急救中心,并将伤员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处理。
胸部创伤常常会引起损伤性窒息,导致病人在短时间内出现胸部剧痛、面色苍白、出冷汗、四肢厥冷等症状,甚至可能出现休克。如果出现呼吸困难、咳嗽有血痰、胸廓部出现皮下气肿,这表明肺部可能已经受到损伤,引起气胸或血胸。
在面对胸部创伤的情况下,车辆驾驶员应该立即让伤者取半卧位。如果胸壁有伤口,造成开放性气胸,应该迅速将伤口包扎封闭,使开放性气胸转变成闭合性气胸。同时,应该立即联系北京市急救中心,并将伤员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处理。
腹部脏器损伤常常会导致病人感到腹部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不敢深呼吸,腹壁紧张如板状,并出现恶心、呕吐、呕血甚至失血性休克等症状。这可能是腹腔脏器(如胃、肠)破裂引起的腹膜炎,或者是实质性脏器(如肝、脾、肾)破裂出血所导致的。
在面对腹部脏器损伤的情况下,应该避免进食、饮水或使用止痛剂。车辆驾驶员应该立即联系北京市急救中心,并将伤员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处理。
在面对烫伤的情况下,应该先用凉水将伤口冲洗干净,然后将伤口浸泡在凉水中约半小时。浸泡时间越早,水温越低越好。但是如果伤口已经起泡或破裂,就不应该浸泡,以防感染。伤者可以向应急管理员寻求帮助,使用淡盐水轻轻涂抹伤处,
以消炎。此外,酱油、蜂蜜、猪油、狗油、生姜汁等都可以涂抹在伤处,具有消炎的作用。鸡蛋清、熟蜂蜜或香油混合调匀后涂敷于伤处,也可以起到消炎止痛的作用。另外,贴上几片生梨也可以收敛止痛。
在面对火灾的情况下,需要将火灾分为A、B、C、D四类。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往往具有有机物性质,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等。B类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火灾,如汽油、煤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等。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气等。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钛、锆、锂、铝镁合金等。
在发生火灾后,需要按照以下程序进行处置:首先,立即拨打火警电话报警;其次,尽快疏散人员,保持冷静,不要慌乱;然后,使用灭火器或灭火器具进行灭火;最后,等待消防队员的到来,并配合他们进行灭火和救援。
如发现火灾,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1)义务消防队员就近使用灭火器材进行扑救; 2)通报消防队队长,说明火情细节;
3)疏散周围职员。
如果火势无法扑灭,义务消防队员应该立即通报消防队长。消防队长应该通知项目部并报告火情细节。应急信息员应该负责灭火抢救信息中心,启动手动报警铃,与物业联系并报警。
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应该立即到场或指挥消防队长下达扑救指令。必须确保消防指挥与各部门联络,扑救指令包括疏散职员、关闭消防泵和喷淋泵、切断电源、关闭空调、扑救力量调遣和伤员救护等。
现场义务消防队员和应急抢救员应该有秩序地组织楼层职员疏散。在疏散过程中,注意火势大小,穿上浸湿的衣服和用湿毛巾捂住嘴鼻,并摸索走廊墙沿向应急出口逃生。不要盲目跳楼或乘坐电梯。当被大火围困时,可以用醒目物品发出呼救信号。
相应部门应该立即到现场,负责灭火施救,调集义务消防队员,指挥在场人员利用就近灭火器灭火,启动现场消防设施投入灭火,组织对伤员的救护工作,并防止坏人趁火打劫。
项目技术负责人应该随时准备接应物业和新区消防队员,并引导疏散其它部门职员从安全通道离开楼层。综合部应该检查消防泵阀门,为消防泵启动做好准备,并在启动后调整压力,同时停机关闭各类设备,如主楼电源等。
火灾发生时应注意的十三条事项包括不要惊慌尖叫,迅速报警,如有可能尽力扑救,控制火势蔓延等。
1.火灾应急响应预案
在火灾发生时,人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1) 立即向安全出口方向撤离;
2) 在撤离时,应尽量避免吸入浓烟,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3) 在疏散途中,应遵从现场指挥人员的指示,保持冷静有序;
4) 不要留在危险地段;
5) 不要回到火灾层拿遗留物品;
6) 不要使用电梯;
7) 除报警外不要使用电话;
8) 除非必要,不要敲窗跳楼或随意开窗;
9) 在离开现场时,应随手把经过的门关上;
10) 如果被烟雾笼罩或能见度很低,应趴在地上沿着墙慢慢爬行或找另一个出口,并用湿毛巾包住口鼻;
11) 如果发现火源是电器引起的,决不能用水或泡沫灭火器灭火;
12) 如果在室内,发现烟从门缝进来,应先用手试探门的上部温度,如果感觉很烫,说明门外正在燃烧,不要开门,应采取措施防止烟雾进入;
13) 职员要走安全通道,并在主楼前广场集合接受点名。
2.高空坠落的应急响应预案
高空坠落伤是指人们从高处坠落,受到高速冲击力而导致的损伤。它通常发生在建筑施工和电梯安装等高空作业中。高空坠落伤除了直接或间接受伤器官表现外,还可能导致昏迷、呼吸窘迫、面色苍白和表情淡漠等症状,可导致胸、腹腔内脏组织器官发生广泛的损伤。高空坠落时,足或臀部先着地,外力沿脊柱传导到颅脑而致伤;由高处仰面跌下时,背或腰部受冲击,可引起腰椎前纵韧带撕裂,椎体裂开或椎弓根骨折,易引起脊髓损伤。脑干损伤时常有较重的意识障碍、光反射消失等症状,也可有严重合并症的出现。
在处理高空坠落伤时,应采取以下措施:
1) 去除伤员身上的用具和口袋中的硬物;
2) 在搬运和转送过程中,颈部和躯干不能前屈或扭转,而应使脊柱伸直,绝对禁止一个抬肩一个抬腿的搬法,以免发生或加重截瘫;
3) 创伤局部妥善包扎,但对疑颅底骨折和脑脊液漏患者切忌作填塞,以免导致颅内感染;
4) 颌面部伤员首先应保持呼吸道畅通,撤除假牙,清除移位的组织碎片、血凝块、口腔分泌物等,同时松解伤员的颈、胸部钮扣。若舌已后坠或口腔内异物无法清除时,可用12号粗针穿刺环甲膜,维持呼吸、尽可能早作气管切开;
5) 处理复合伤时,要求平仰卧位,保持呼吸道畅通,解开衣领扣;
6) 处理周围血管伤时,应在伤口上放置厚敷料,绷带加压包扎以不出血和不影响肢体血循环为宜,常有效。当上述方法无效时可慎用止血带,原则上尽量缩短使用时间,一般以不超过1小时为宜,做好标记,注明上止血带时间;
7) 有条件时迅速给予静脉补液,补充血容量;
8) 快速平稳地送往医院救治。
昏迷是一种临床上极其严重的现象,表现为大脑中枢受到严重抑制,病人意识丧失。在急救现场,必须严密观察、细心护理,清除病人鼻咽部分泌物或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需要采取侧卧位,防止痰液吸入。对于躁动者,应加强防护,防止坠地并急送医院救治。
血液对于人的正常生理非常重要,成年人正常时全身的血液占体重的8%。当伤口小、出血量少时,伤者全身情况无明显变化。但当损伤后失血量超过全部血量的20%时,就会出现脸色苍白、手脚发凉、脉搏细弱等休克表现。当出血量达到总血量的40%时,病人就会有生命危险。因此,在急救现场,需要根据伤口的部位、大小、深度以及出血的颜色、速度,迅速判断出血的性质,决定止血方法,是挽救伤员生命的关键。如果伤口内随心跳节律一股股喷射而出鲜红色的血液,这种情况为动脉出血;如果伤口内出血速度较慢,血色暗红,持续涌出则为静脉出血。在现场急救中,需要采取外出血的止血方法。而脏器破裂造成的内出血则必需经医院手术治疗。
出血的情况分为微血管出血、静脉出血和动脉出血。在家居受伤时,多为微血管出血,血液由伤口慢慢渗出。静脉出血的血色暗红,流血速度较慢,像喷泉般涌流。而动脉出血的血色鲜红,流血速度快,有一下一下的脉搏般节奏。在处理伤口时,需要先进行消毒。可以采用消毒药水、清水及肥皂清洗伤口或者用棉签或消毒棉球沾黄药水抹净伤口。对于跌倒擦伤或怀疑会沾上污物的伤口,更要注意小心做好消毒程序。在止血方面,需要根据出血性质采取相应的方法,如用压迫止血、包扎止血或者使用止血剂等。如果伤势较为严重,需要立即呼叫救护车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让受伤者坐在舒适的地方,让他们保持镇静,并将受伤的肢体抬高,用一块消毒敷料盖住伤口,施以适量压力,协助止血。对于小伤口,如果刀切到手指或罐头盖刺伤等,如果患者本身没有血友病等问题,通常可以在十五秒左右止血,不需要抬高伤肢止血。对于跌倒擦伤的伤口,由于血不是流出只是渗出,可以省略抬高伤肢止血这个步骤。
如果敷料上没有血渗出,可以认为伤口已经基本上止了血,这时可以用卷装的胶布把敷料固定,让伤者休息一下。如果伤
口很小,也可以在止血后使用市面上各种药水胶布进行包扎,或者使用喷雾胶布代替普通胶布进行保护。
对于特别的出血情况,如头部出血,应该消毒,用敷料盖上并直接压住止血。处理时不要让伤者躺下,必须送医治理。如果伤者感到头晕、作呕或失忆等症状,一定要告诉医生。如果流鼻血,应该垂头向前,不要让血流进喉咙以免呕吐,用手指握住鼻子软骨位置,等待止血。必要时,可以在额头用扭干的冷毛巾进行冷敷。止血后两小时不要擤鼻涕或挖鼻孔。如果牙龈流血,可以在患处放上一块消毒敷料,让伤者咬紧。止血后暂时不要进食热的东西或喝热饮。如果需要,可以请牙医进行诊治。
对于摔伤骨折的应急方法,肢体骨折可以用夹板和木棍、竹竿等将断骨上、下方两个关节固定。如果没有固定物,可以将受伤的上肢绑在胸部,将受伤的下肢同健肢一并绑起来,避免骨折部位移动,减少疼痛,防止伤势恶化。对于开放性骨折伴有大出血者,应该先止血,再固定,并用干净布片或纱布覆盖伤口,然后迅速送往医院救治。不要将外露的断骨推回伤口内。如果在包扎伤口时骨折端已自行滑回创口内,则到医院后,
必须向负责医生说明,提请注意。如果怀疑有颈椎损伤,应该使伤员平卧后,用沙土袋(或其他代替物)放置头部两侧以使颈部固定不动。对于腰椎骨折,应该将伤员平卧在硬木板(或门板)上,并将腰椎躯干及两下肢一同进行固定预防瘫痪。搬运时应数人合作,保持平稳,不能扭曲。平地搬运时伤员头部在后,上楼、下楼、下坡时头部在上,搬运中应严密观察伤员,防止伤情突变。最后,送往医院进行诊治。对于断肢损伤的应急方法,应该让受伤者坐在舒适的地方,让他们保持镇静。如果肢体已经脱落,应该将其收集并放在干燥的塑料袋中,然后将塑料袋放在冰块中,并迅速送往医院。如果肢体没有脱落,应该用干净的布或毛巾包裹住伤口,并施以适量压力止血。然后将受伤的肢体抬高,用一块消毒敷料盖住伤口,施以适量压力,协助止血。最后,迅速送往医院进行诊治。
断肢损伤可分为切割性、辗压性和撕裂性三类。其中,切割性断肢由锐利的刀具切断,断面整齐;辗压性断肢由冲床、火车等撕压,组织损伤广泛严重;撕裂性断肢则由滚动的轮带、离心机等将肢体撕裂。断肢伤症状明显,容易诊断。
急救措施包括止血、包扎、保藏断肢及迅速运送。现场急救时,若断肢仍在机器内,不要强行将肢体拉出或将机器倒转,应立即停止机器转动,设法折开机器,取出断肢。创面可用无
菌或清洁敷料压迫包扎,如有大血管出血,可考虑用止血带止血,但要标明上止血带时间。不完全性断肢要将断处放在夹板上固定,迅速转送到有条件的医疗机构进行紧急处理。除非断肢污染严重,一般无需冲洗,用无菌或清洁敷料包扎好,可用干燥冷藏的方法保存起来。迅速且安全地转运断肢,同时向医院提供准确的受伤时间、经过和现场情况。
戳伤是指用小刀、剪刀、钢针、钢钎等尖锐物品刺戳所造成的意外伤害。伤口不大,但皮内组织、内脏可能损伤严重。应教育儿童使用各种刀剪锐器时要十分小心。急救方法包括用清洁纱布或其它布料压住伤口止血,使受伤部位抬高,用环形垫或纱布垫在伤口周围,用干净的纱布覆盖伤口,再用绷带加压包扎,但不要压及伤口。及时送医院救治。长而尖的东西刺入人体会造成刺伤,伤口多半小而深,有时会伤及深处的神经、血管及重要器官。
遇到较深的刺伤时,可以先拔除异物,挤出血和细菌,然后用消毒纱布包扎,并尽快去医院就诊。如果没有把握,就不要拔出异物,而是立即去医院检查,确认安全后再进行拔除。刺伤后应该注射破伤风类毒素或抗毒血清,并按医嘱用抗菌素或消炎药。
扭伤常见于踝关节、手腕和下腰部,症状包括疼痛、肿胀和皮肤青紫。针对手指扭伤,应立即停止运动并进行冷敷,然后用胶布固定手指。对于踝关节扭伤和腰部扭伤,应该静养,并进行冷敷和止痛处理。若症状持续,应尽快就医。
手部外伤可以分为钝器伤和锐器伤两类。钝器伤包括被重物压伤和被硬物打伤,应该进行冷敷以防止血肿增大和减轻疼痛。对于手指甲下出现血肿的情况,可以使用烧红的回形针进行穿刺。锐器伤包括刺伤和刀伤,需要设法挑出异物或进行包扎止血。在刀伤时,应该先进行紧急处理以减少出血量,然后进行包扎加压处理。
3)为了预防感染,涂红汞可以帮助伤口预防感染,使用消毒过的纱布包扎伤口,可以使用餐前用的消毒卫生巾。
4)一般情况下,手部小伤四五天内会自行愈合。如果肿胀不退或者化脓,需要到医院进行治疗。
8其他急性中毒窒息应急响应预案:
1)急性中毒是指在短时间内,人体接触、吸收、大量毒物进入人体后,导致肌体突然发生病变,是危及生命的急症。在
施工现场一旦发生中毒事件,应尽快确诊,并迅速给予紧急的处理,及时转送医院进行救治,提高中毒人员的抢救效率。
2)皮肤污染、接触毒物:如在施工现场接触油漆、涂料、沥青、外掺剂、添加剂、化学制品等毒物品中毒时,应脱去污染的衣物,并用大量微温水清洗污染的皮肤、头发以及指甲等。对于不溶于水的毒物,应使用适宜的溶剂进行清洗。
3)吸入毒物(有毒气体):如有毒有害气体及氧焊切割作业、乙炔气中的磷化氢、硫化氢、煤气(一氧化碳)泄露,二氧化碳过量:油漆、涂料、保温、粘合等施工时;苯气体等作业产生的有毒有害的气体的吸收造成中毒时,应立即使中毒人员脱离现场。施救人员在抢救时要佩戴防毒面具或给氧面具,并在抢救和救治时应加强通风及吸氧。
4)急性中毒急救注意事项:
1)救护人员在将中毒人员脱离中毒现场的急救时,应注意自身的保护。在有毒有害气体发生场所,应视情况采取加强通风或用湿毛巾等捂住口鼻。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使用防毒面具。
2)在施工现场如发现中毒人员心跳、呼吸不规则或停止呼吸、心跳时间不长,则应该把中毒人员移到空气新鲜处立即施行口对口(口对鼻)呼吸法和体外心脏挤压法进行急救。
6.8工程主要消防、劳保设备总体计划表: 序号 名称 单位数量 备注
1 干粉灭火器 100件 全新或八成新 2 二氧化碳灭火器 50件 全新或八成新 3 消防水桶 60件 全新或八成新 4 消防铲 40件 全新或八成新 5 安全带 20件 全新或八成新 6 安全绳 若干 7 防护网 若干
8 保温桶 20件 全新或八成新 9 安全帽 260个 全新或八成新 10 工作服 260套 全新或八成新 11 工作牌 260个 全新或八成新 12 劳保手套 若干 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