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肺癌患者不同证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表达的研究

肺癌患者不同证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表达的研究

来源:乌哈旅游


肺癌患者不同证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表达的研究

摘要 目的:探讨肺癌中医辨证分型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表达差异。

方法:收集资料齐全的54例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痰湿蕴肺型、气滞血瘀型、阴虚热毒型、气阴两虚型,并选取10例正常粘膜,分别对手术切除标本的存档蜡块应用免疫组化法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正常粘膜未见EGFR阳性表达,肺癌患者中依痰湿蕴肺型、气滞血瘀型、阴虚热毒型、气阴两虚型依次增高,痰湿蕴肺型和气阴两虚型、正常粘膜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50%。染色强度与阳性细胞百分分值的乘积>3分为免疫组化结果+。

2.5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2.0软件包进行χ2检验。

3 结果

3.1 中医各证型与国际TNM分期的关系:痰湿蕴肺型和气滞血瘀型中以Ⅰ期肺癌为主,阴虚热毒型以Ⅱ期肺癌为主,而气阴两虚型以Ⅱ期和Ⅲ期肺癌为主,具体情况见表1。

项目例数EGFR的表达水平阳性例数阴性例数阳性率(%)正常粘膜100100痰湿蕴肺型1761135.29*气滞血瘀型158753.33阴虚热毒型139469.23气阴两虚型97277.78注:与气阴两虚型比较,*P<0.05;与正常粘膜比较,△P<0.05。

4 讨论

肺癌古称“息贲”、“肺积”。中医学认为,肺癌为正气虚损以后,阴阳失调,邪毒乘虚入肺,邪滞于肺,导致肺脏功能失调,肺气膹郁,宣降失司。气机不利,

血行受阻,津液失于输布,积聚成痰,痰凝气滞,瘀阻络脉,于是邪气瘀毒胶结,久而成块所致。故肺癌病机属本虚标实,正虚为病之本,邪实为病之标,正虚以阴虚、气阴两虚为多;邪实,则包括气滞血瘀、痰湿蕴肺[3]。肺癌的辨证分型有不同分法,本文分为痰湿蕴肺型、气滞血瘀型、阴虚热毒型、气阴两虚型。肺癌病人就诊于中医时多数已无手术指征或不能接受放、化疗的晚期患者,故中医文献对早期肺癌证型的论述较少。左明焕等[4]对60例未经过治疗的非小细胞癌患者手术前后临床症状、舌脉象及与临床辨证有关的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认为:①痰和瘀是非小细胞肺癌的主要致病因素;②痰证、瘀证为肺癌中医较为特异性证候;③肺癌原发证候为实。随着对肺癌的深入研究,许多学者也注意到了辨证分型与临床分期、病理分型及客观指标的关系。顾梦飚[5]通过分析480例原发性肺癌中医证型与国际TNM分期的关系认为,气阴两虚是中晚期肺癌的主要证型,局部瘀阻及气血瘀滞多属早期患者。本文通过收集54例资料齐全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症状、舌象、脉象,经过辨证以后,发现痰湿蕴肺型和气滞血瘀型以I期肺癌为主,考虑此二型者邪实、正虚相对较轻,气滞血瘀型以Ⅱ期肺癌为主,气阴两虚型以Ⅱ期和Ⅲ期肺癌为主,考虑皆因正邪抗衡的结果。EGFR是一个跨膜单链糖蛋白,参与上皮增生过程的跨膜信号传导,位于7p11—13,由186个氨基酸组成。EGFR是原癌基因C-erbB1表达产物,是一种细胞膜受体,相对分子质量170×103,与配体表皮生长因子(EGF),转化生长因子(TGFα)结合后可激活受体酪氨酸激酶,导致受体本身及细胞内酪氨酸残基的磷酸化,从而引起细胞分裂增殖[6]。近年来多项研究发现,人类多种肿瘤均有EGFR的过度表达,且EGFR过度表达提示肿瘤细胞分化差且有较强的浸润转移能力,患者存活期短且预后不良。目前已知,小细胞癌和类癌一般不表达EGFR,而非小细胞癌(NSCLC)则有较高表达率约80%~100%[7]。本实验发现,EGFR在正常肺组织中不表达,而在痰湿蕴肺型、气滞血瘀型、阴虚热毒型、气阴两虚型中依次增加,最高者痰湿蕴肺型和最低者气阴两虚型以及正常粘膜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从4个证型间EGFR表达的高低看,痰湿蕴肺型和气滞血瘀型邪实、正虚相对较轻;阴虚热毒型邪实甚、正气虚相对尚轻;气阴两虚型正虚最甚,邪实较甚。因此,EGFR可作为反映肺癌患者正虚邪实病机及不同证型的正虚邪实状况的较好指标,有利于判断病情、指导治疗。临床运用活血化瘀、祛痰化湿祛邪、益气养阴扶正时应当有所侧重。

5 参考文献

[1]刘掌龙,徐凯,卢君仁.中医药防治肺癌术后复发与转移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23(10):797.

[2]许良中,杨文涛.免疫组织化学反应结果的判断标准[J].中国癌症杂志,1996,6(4):229-231.

[3]刘嘉湘.辨证治疗原发性肺癌310例疗效分析[J].上海中医药杂志,1985,19(10):3.

[4]左明焕,胡凯文,陈信义.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前后中医证候特征研究[J].中医杂志,2002,43(8):615-617.

[5]顾梦飚.480例原发性肺癌中医证型与国际TNM分期相关分析[J].上海中医药杂志,1994,28(4):1.

[6]Choi JH,Oh J Y.Ryu SK,et a1.Detection of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in the serm of gastric carcinoma patients[J].Cancer,1997,79(10):1879-1883.

[7]Vcale D.Ashcyofa T,marsh c,et a1.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s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J].Br J cancer,1987,55(5):513-516.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