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WORLD I学子论文选登 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 公共外交与 。张静 【摘要】公共外交和国家形象两者关系密不可分,在一定程度上公共外交是为塑造国家形象服务的。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 高,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公共外交的开展和国家形象的塑造El益受到中国政府的重视。本文从公共关系和国家形象的概念和关系入 手,重点探讨中国政府该如何运用公共外交的手段塑造中国的国家形象,进而为中国的和平崛起营造一个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 【关键词】公共外交国家形象形象塑造 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一国的软实 力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重视,关系到一国的 生存和发展。但是相比于硬实力,中国软 国际上的声誉和地位,并直接影响世界范 围内的人心向背。国家形象的塑造需要各 要素形成合力共同展现一国风采,为国家 进一步的发展得到更多的国际认可。鉴于 国家形象塑造的重要性,其历来就受到各 国的重视,成为加强国际竞争力的一个重 二、公共外交和国家形象的关系 国公众的的距离,外国公众就会更加支持 该国对待国际问题的主张和见解。‘啪反, 如果一国的国家形象给外国公众留下不 实力的发展仍相对滞后,一些负面影响损 害了中国的国家形象,也给对外交往带来 一好的印象,失去了在国际公众中的公信 力,今后在公共外交中将会举步维艰,即 使传播的是真实可靠的信息也难得到外 国公众的认可,需要花费一段较长的时间 才能改变外国公众对该国的已有印象。 定的阻力。作为当今世界的一个重要角 色,中国需要积极地开展公共外交,在外 要方面。国公众中改善中国的国家形象。 一、公共外交和国家形象的内涵 一公共外交作为一种“软实力”已成为 国重要的外交战略,通过公共外交,可 以更直接、更广泛地面对外国公众,从而 更有效地增加本国的文化吸引力和政治 影响力,改善国际舆论环境,表现本国的 国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赢得更多的国 际话语权,构建全新的国家形象,也已成 由此看来,公共外交和宣传国家形象 是相辅相成的,两者都是为国家利益服务 的,公共外交是国家形象重要的营销手 1、公共外交的内涵 1987年,美国国务院《国际关系术语 词典》把公共外交定义为:“由政府发起 交流项目,利用电台等信息传播手段,了 他国家政府和民众对美国产生的错误观 段,成为塑造一国国家形象的重要途径, 国家形象的塑造属于我国公共外交的范 解、获悉和影响其他国家的舆论,减少其 真实形象。③同时,良好的国家形象也是一 念,避免引起关系复杂化,提高美国在国 外公众中的形象和影响力,进而增加美国 畴。国家形象的好坏也会反过来促进或阻 碍公共外交的开展,关系到一国的外交战 略和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 三、中国政府应如何运用公共外交手 段塑造国家形象 为一个关系国家生存发展的战略问题。在 一国家利益的活动”。1997年美国政府将新 闻署并人国务院时的政策设计小组认为 公共外交是通过理解、增进和影响外国公 众的方式来促进美国国家利益的实现。① 2、国家形象的内涵 国家形象是指国际社会公众对一国 定层面上,公共外交的目的就是要展示 和树立本国的国家形象,让外国公众真实 的了解本国的国家政策、发展情况,展示 本国的文化和价值观,提升本国在国际格 局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维护本国的国家 利益。 在国际传播格局中,面对西方的媒介 帝国主义,我国的国家形象在外国公众的 印象中仍处于不利的地位。⑤为了使我国 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我国经 济社会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开 展公共外交是新形势下完善我国外交布 相对稳定的总体评价,是一国综合实力和 的到来,国家形象更直接地影响着国家的 国家的一种软实力。⑦ 良好的国家形象反过来也会促进公 国的公众心中留下良好的印象,那么该国 民族精神的表现与象征。随着全球化时代 共外交的进一步开展,如果一个国家在他 局的客观要求,更直接关乎我国的国家形 象。意识到公共外交开展的必要性和其对 国家形象塑造的重要性,笔者认为中国政 国的国家形象。 政治、经济、外交与军事等方面,被认为是 在外国公众中开展公共外交的进程就会 国家形象的好坏关系到一个国家在 众所接受,也就更容易拉近一国政府和外 更顺利,其所传播的信息也更易被外国公 府的公共外交应该从以下几点来塑造中 322 zolJ# ̄s {《r闻啦辟 学子论文选登l NEWS WORLD 1、利用已有品牌营销中国的国家形象 中国的公共外交目前已拥有了一系 列自己的品牌,其中孔子学院和“中国 际民间交流引起了政府的注意,而且也必 的议题,我们都要积极启动,并不断向深 度和广度开掘。其次,随着互联网等新媒 体的兴起,中国政府利用媒体开展公共外 然会受到政府政策的影响,但是在没有通 过政府的项目设定、政策调动等手段进行 引导的情况下,这些国际交流不能算作公 年”活动较有代表性。自从2004年11月 中国在海外的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 交时,应注意发挥新媒体在传递信息,引 导舆论,反击西方媒体不实言论等方面独 特而重要的作用,在新媒体领域拓宽中国 国家形象的塑造。 结语 共外交。比如两个国家高等院校之间所开 展的互派交流学生以及访问学者,如果不 是政府的有意安排,则只能看作是民间交 流,而一旦由政府组织,并提供经费支持, 就是公共外交活动。⑥ 在民间交流中,国民本身就带有中国 的国家色彩,在与外国公众交往时,外国 汉城正式开办以来,目前孑L子学院已遍布 全球近百个国家和地区,使中华文化近距 离地走到了世界各国公众的面前,进而推 广了中华文化。“中国年”活动也是一个 公共外交实际上属于不同文明之间 的对话,它不是整容术,而是表达一个国 家的真正面孔。@国家形象是国际社会对 一传播中国文化的良好机遇。继中法两国、 中俄两国成功互办文化年后,以国家为主 体,以文化为主题的“国家年”,成为中国 公共外交与外国公众沟通、交流、互动的 一公众可以通过一国国民的素质来真切地 感受一国的文明程度。民间交流比政府大 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所以中国 国的整体认识,是对外传播的重要内 容。公共外交和国家形象作为国家交际的 手段和目的,受到了各国政府的普遍重 视。中国的公共外交事业还处于成长期, 中国未来的发展需要外国公众的了解和 该重视开展公共外交和人文外交,把其作 为我国外交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 准确判断国内国外形势的基础上,充分发 挥公共外交塑造国家形象的优势,充分发 挥政府的主导地位,运用多方面的资源和 手段,为在国际社会中树立预期的国家形 象而不断努力。口 参考文献 ①任孟山,(《公共外交理论与实践视 个重要平台和载体。同时,“中国热”也 包大揽开展的公共外交,更有一种“随风 伴随文化的深入传播而在西方持续升温, 外国公众对中国文化的喜爱和了解,促使 政府应该支持相关部门积极地开展民间 的关注,可以逐渐消除他们对中国和平崛 起的误解,逐步改观其所持有的“中国威 胁论”的看法,改变中国的国际形象在外 国民众心中的印象。 年会出资支持高校学生出国留学深造,支 持高校年轻教师骨干出国作交流学者,这 部分人群的人际传播在改变外国公众对 中华民族已有的陈见,转而用开放的眼光 其加强对中国政治、经济、外交等多方面 交流活动。⑦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每 支持。顺应时代的发展需求,中国政府应 2、利用他国媒体塑造中国的国家形象 谋求和世界级别的权威媒体合作,通 过世界权威媒体这个平台,突破中西方之 看待中国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4、发挥大众媒体在宣传国家形象中的 作用 间的信息鸿沟,直接向外国公众传播信 息,这是中国公共外交的一个新的走向, 也是政府在公共外交中塑造国家形象的 一公共外交在一定程度上需要依靠媒 体的力量。在信息全球化的今天,大众媒 体已成为国际社会获知本国信息和别国 信息的第一途径。 作为公共外交的重要途径,媒体要适 时调整和改善自身,以更好地宣传中国的 国家形象。应注重强化对外传播的效果, 分析和研究海外受众的接收习惯,寻找传 域下的中国国家形象的构建》,(《浙江传 个重要手段。20o9年底,片长3O秒的 媒学院学报》,2009(2):85 ②张昆,((国家形象刍议》,(《国际新 闻界》,2007(3):11 “中国制造”形象广告在美国有线新闻网 CNN亚洲频道滚动播出,为期六周。形象 广告以“中国制造,世界合作”为主题,以 “合作与参与”为理念,突出宣扬了“中 国制造”实乃“世界制造”而非“中国倾 销”的理念。“中国制造”广告在回应西 ③赵启正,(《中国强化公共外交的必要 性》,((沈阳师范大学学报 ,2009(3):1 ④赵玉霞, 论中国公共外交对中国国 家形象的塑造 ,暨南大学硕士论文,2007 播者与国际受众空间合理的平衡点,弥合 政治文化分歧;要学会遵循国际传播规 律,学会中国的故事,西方的叙说,用别人 能接受的方式来介绍中国,展现和我国相 匹配的国家形象。 方消费者对中国制造的固有看法时,“合 作与参与”这样与时代合拍的先进理念 也凸显了持和平崛起观的中国国家形象。 3、呈现“民间面孔”展示国家形象 公共外交的行为主体是一国的政府, ⑤于军, 开展公共外交提升国家形 象的思路 ,《领导科学》,2010(4):48 ⑥赵可金:((公共外交的理论与实 践》,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2 ⑦赵启正,(《从民间外交到公共外 中国媒体的背后是政府的强大支持, 在公共外交中媒体是连接中国政府和外 国公众的一条重要的纽带,中国的主流媒 体应持有公共外交的意识,明确自己在公 政府为主导,但并不意味着一切事情都要 由政府亲自实施。实际上,政府在公共外 交》, 外交评论》,2009(5):1 ③赵启正:《跨国对话:公共外交的 智慧)),新世界出版社,2012:251 (作者: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 院2012级研究生) 实习编辑:罗海霞 责编:姚少宝 交中的主体作用可以通过间接的方式表 共外交中的地位。首先应认识到“议程设 现出来。制定明确的理念、健全体制,发挥 置”的重要性,利用媒介事件“设计”和 民间交流的作用,为民间交流提供一定的 财政支持和对外交流平台、也可使公共外 交呈现出一副“民间面孔”。当代社会,国 展现中国的国家形象,把“我们想要报道 的”和“海外受众想要了解的”结合起 来。凡是于我国有利,海外受众又感兴趣 知闻噌謦 2o13 ̄e翔 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