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创作者革新创作理念 _文石峰 《河狸的故事》能与纪录频道合作, 首先得益于新疆丰厚独特的地理、人文 上,生性敏感,对环境挑剔,是水陆夜行动 物,在陆地上行动迟缓,易受攻击。所以 它依托河道运动,岸上采食,洞穴生存。 它的皮毛珍贵,河狸香更是世界四大名香 之一,种种特性让它在欧洲212业革命时 0㈡ : 资源的优势。新疆地处文明和地域的高 地,是许多读史的人膜拜的圣地。自古 以来,东西方的文明在这里流转,汇聚。 自盘古开天辟地以来,老天爷就将众多 的人种、丰富的地域放在这里。但仅具 期,在那片大陆上灭绝。 如今,在世界范围内河狸仅分布于 备地理上的优势是不够的,纪录频道之 加拿大和中国。新疆阿勒泰地区的乌伦 所以选择新疆电视台作为合作伙伴,还 古河流域就是它在中国唯一的家。 因为看重新疆电视台有一支优秀的自然 类纪录片创作队伍。 所有上述,是对河狸最初的印象,也 仅限于文字,因为当时在野外就根本没 见到河狸。 最早,从拍摄普氏野马放野的自然 类纪录片《回家的路有多长》开始,节目 在国内播出后,又与新西兰自然历史公 司合作,改编为《野马回归中国》,在全球 四十多个国家播出。逐渐地,我们因地 制宜建立了自己的自然类纪录片的队 再次相遇,是2010年的冬天,阿勒泰 那场几十年不遇的暴风雪,我们到达雪 最厚、风最大、气温最低的青河县时,却 发现河狸生存得游刃有余。当然,相遇, 也只是看到了痕迹而已。 伍,保持与专家的联络、交流。我们坚持 但我们的心已经走近了河狸,它的 每年和专家一起去田野调查;建立保护 区周边社区的居民联络点;捕捉国际上 神秘感,它的生存方式吸引了我们。所 以,我们给纪录频道递上了河狸的选题。 二、如何完成创作理念的转化 最新的摄录技术等等。随后,又陆续创 作纪录片《寻找第一只鸟》、剧本《狂野大 地》、纪录片《最长的冬天》等。 一与纪录频道合作的时间里,是我观 念转变最快最多的一年。无论是节目的 、与河狸结缘 具体操作环节,还是节目细节的实施过 1.理念是什么。从最初的递选题开 始,纪录频道就明确无误地告诉我,他们 与河狸结缘,开始于2007年的一次 程,每一步都扎实有效。 田野调查。当时,我们随科学家对阿勒 泰山地的野生动物种群做普查。了解到 河狸是当地最古老的动物种群,它曾经广 泛分布于北半球的欧亚大陆和美洲大陆 需要一个精彩的故事,最多两页纸。他 们不需要成堆的调查资料,不需要来自 新疆新闻出版广电39 权威的论证报告,这是进入实施阶段之后的 狸,最多有五六只。同一个家族成员相互关 事情,在选题创意阶段,我们只需要故事,更 照,觅食时共同分享。 遇到陌生河狸进人到自己的领域时,一 定会发生争斗。但当两只互相陌生的河狸 斗,这就是河狸的领域意识。 多人能看得懂、喜欢的故事。 2.怎么转化。需要表述转化的过程,开 始我也有纠结,觉得自己对这个物种的专业 在一个都陌生的领域碰面时,不会发生争 知识掌握这么多,不传递给观众太可惜了。 渐渐地,我明白了为什么要强调故事化,因 为心里要有观众,是普通观众而不是专业 观众。 阿勒泰山前山地带自然条件恶劣,大片 戈壁紧紧包裹着河谷,以河谷为家的动物更 是具有极强的领域性,这是生存的需要,这 种社会性辐射到人类,讲河狸的故事给人 听,容易产生共鸣。 当然,我们还能看到的,就是河狸故事的 唯一性,在中国的唯一存在,当我们将阿尔泰 山的游牧文明与河狸的故事交缠到一起时, 强调故事化不是放弃专业性,而是要在 充分掌握河狸研究成果之后,深入浅出,让 观众有兴趣、看下去、看得懂。到此,我才彻 底说服自己,故事化这条路必走不可。 三、怎样建立故事化叙事 从河狸开始,要讲它的故事,就要变得 和它一样。一番决心之后,我们见到它了, 并且天天见到它了,付出的代价是我们的生 活日夜颠倒。 这在世界上也是唯一存在。 而我们讲述的是爱与生存的故事,这是世 界的语言。 对,到这里时,我们的理念已悄悄发生 变化,已不止于讲述河狸生存智慧的科学普 及,我们要和河狸一起,诞生一个精彩的 电影。 抵近地观察,能让我们发现更多的细 节。此时的河狸已不是书上的插图,而是你 对面的朋友,它嗅着你的气息,你嗅着它的 气息,两个生命开始对话。此时,如果你不 被它吓着,你不吓着它,且能忍受漫漫长夜 经过了扎实的田野调查,还要有与国外 河狸纪录片的学习、比对。经过调查学习, 我们产生一些想法,经过与纪录频道的反复 沟通后,确定故事以河狸与其他生命个体、 自然变化产生的矛盾冲突为呈现,着重渲染 的煎熬,任何人都会成为故事大王。 你会发现,同为哺乳类动物,河狸具备 与人类相通的情感,它的繁衍生存,觅食搬 在阿尔泰山严苛的自然环境里,所有的生命 都顺从自然的安排,包括人类的逐水草而 居,都是不断的领域拓展,领域维护,当领域 交集冲突时,需要智慧和勇气,生命才得以 家,是可以以人类的情感来理解它,看待 它的。 而河狸也表现出远超于其他动物的生 存智慧。举一例来说,河狸用肺呼吸,所以 延续。故事以季节更替为线索,所有的冲突 都像是宿命的安排,生存就有了一丝悲壮的 意味,故事就能留在观众心里。 有了一个好故事后,当我们开始做预 它不能长时间留在水里,尤其是白天休息时 间,它要在巢穴安静睡觉。它的洞口在水 下,如果水太深,会漫过巢穴;水太浅,会将 洞口露出水面,会招致天敌进入巢穴攻击 算、排列镜头脚本、安排每个阶段的拍摄计 划时,意味着与纪录频道的合作进入到实质 阶段。 理念的转变是关键,当我们彼此心怀坦 它。所以,它会在洞口下游建一座堤坝,通 过堤坝的高低来控制水深。堤坝在每个季 节还有不同的作用,河狸在每个季节维护它 的心思也不一样,一座堤坝让人们称河狸是 “大自然里的建筑师”,它在动物界里表现出 诚,走过严苛但又必需的调研阶段,诞生一 个好故事后,你会感觉到,我们面对的不是 出品方的挑剔,而是挑剔的观众。 未来的日子,我已明白节目为谁在做。 四、理念确认后,怎样去实践 有了好的平台,有了先进的理念,我们 只能用加倍的刻苦来实现。 从2012年的7月到2013年的5月,我们 来的次生生存智慧,无与伦比。 其次,河狸具有极强的社会性,表现在 它的家族意识,领域意识。在河谷里,按现 在的观察看,没有发现单独一只河狸生存的 时候有筑坝的行为,它一定有了另一只河狸 的加入,才会选择相对固定的巢穴,形成一 个稳定的家族。一个家族一般最少两只河 40新疆新闻出版广电 。 一 0 l} *。 ;聱 7 荔 0 j 鼍 “ 。 ; ; 。 。 t4 毒 _ ¨{| i薯 0 ≯戴 嚣 ;§ ; l ≠ 雏嚣。。j; i一 . j jl }ii 一 s叠 _I¨j l0 魏骛女0《 § 嚣g {≯ 0 i 器 菇意 。 ・; ? * ~ 譬 j 。 ;≯ 《 };i j 耋 j ; § 主 * j §茹 ; l j 。 ; ? 。 。 萱 。 * , i “ ii; |3 3t≯ii ≈ ;i || j;; i; t | }。i《 zl |女 i 一 ,‘ 、 。。 I { 选择了四个阶段,对河狸及其周边环境进行 拍摄。 乌伦古河流域的四季,每个季节,都有 一我们要讲一个故事,选择了这种节目形 态,就需要矛盾冲突,在真实环境下,搭建有 限空间,等待动物产生行为,这是一种方法。 六、不断地沟通是合作的基础 种考验等着我们。 夏季,这里是蚊子的王国,整个河谷就 像是蚊子的大巢穴;秋季,沁人骨髓的寒冷, 在拍摄中,我们遇到一个讨论,因为河 潮气将低温粘在身上,挥之不去;冬季,低温 狸对环境的挑剔,也被动物界称作“生态 寒潮,将水倒在玻璃上,瞬间凝固,这地方就 钟”,意思是一旦它消失,不是死于人类的捕 是拍摄河狸的地方;春季,大风,从早到晚。 正式拍摄开始后,我们建立了微博,适 杀,那就意味着这地方已经沙化,无可挽回。 现在,乌伦古河的下游已有这样大片的 时将拍摄进展传到微博上。通过微博、电 话、邮箱,我们和后方建立了紧密的联系。 地区,作为一名记录者,我已忠实地将此记 录下来,那么呈现在片中的,应该为何种形 在每一个阶段的拍摄,我们都制定了详 细的拍摄计划,这里面最重要的是方案的多 重准备。在实施拍摄的过程中,天气是首要 的影响我们改变计划的因素,其次是选择上 态?是做一个呐喊者、呼唤者吗? 经过与同仁的沟通,我们决定,还是做 一个讲故事的人,讲一个有分量的故事,影 这样的沟通在节目进行过程中,始终存 响会强过一声呐喊。 的失误,会导致我们改变计划。幸运的是, 在四个阶段拍摄中,没有一次是人为突发的 在,你能感觉到一种信任、一种责任在彼此间 传递,这是一份重任! 走到今天,我们的不足就和我们的优点 一失误而导致改变计划的,这体现了摄制组人 员的素质。因为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具有国 际水准的自然类纪录片,我们不得不如此 敬业。 样突出:对于新疆独特的文化资源表现手 法应该再多样化些,创作团队对故事的选择 也要具备世界的眼光。 纪录片的创作和运作是一个系统的、具 有时改变计划,要在你心里能够承受的 范围之内。但是,要强调的是,不能改变的 是在调研之后确立的每个阶段必须要拍的 行为特征。比如,夏季的采食、筑坝,秋季的 储食,春季的河狸堆等等,这些拍摄计划不 可改变。 五、遇到问题加强沟通 有较长周期性的工程,更是今天文化建设中 最重要的事业之一。它需要我们有战略的 眼光、专业团队长期不懈地探索、坚守和系 统性地规划与运作。 我们需要更大的平台,去释放我们的激 情。所以,在创作《河狸》的过程中,我们严格 遵守《手册》的周期与预算,执行得不折不扣, 并非我们犯了教条主义,也并非我们对全国 平台的迷信。我们是在寻找调研后制定的文 案与实际拍摄之间,创作自由度的最大底线。 通过作品,不断地尝试,寻找摸索新的 运作模式,善于总结,用作品去与不同的传 播领域对话。不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 最终还是要内容。我们要与一线团队对话 整个素材采集进行到一大半时,在和伙 伴们一起看素材后,我们感觉因为河狸本身 行动的特点,拍摄内容拖、慢、冲突不够。经 过沟通之后,我们决定加大摄影棚里的戏。 当时有人说,在摄影棚里拍摄,岂不是违背 了真实客观的原则。 抱着谨慎的心态,我们需要得到频道和 合作业务单位的支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一合作,尝试新样态,运作新思维。 推**台的扩展延伸,需要智慧、眼光 和勇气,在与不同平台合作的时间里,我们 方面是与保护区沟通;另一方面,搭建摄 影棚的难度大,我们希望依山傍水,在野外 给动物提供一个有限的空间,利于动物表 现,利于拍摄。可惜,这方面国内没有可借 鉴的资料,只有自己摸索。经过大家的反复 已感觉到传递的这些信息。要具备出去寻 找平台的条件:有纪录片生产的历史,有充 满生机的团队,更重要的是要有契约精神。 论证和共同商议,认为野外搭建对季节的要 有些我们已经具备,有些我们将做得更好, 求高,就这样,经过摄制组和纪录频道的充 真实环境里的摄影棚搭建起来了。 身体和灵魂,总有一样在路上。请让我们彼 (作者单位:新疆电视台) 新疆新阉出版广电41 分沟通后,最后一个阶段,春夏之交时,一个 此信任,诞生更多更好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