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研 也谈小学生口语交际的评价 冯俊四川省旺苍县九年制实验学校四川广元628200 6、形成性评价为主的原则。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 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使学生具有 既要注意总结性评价,又要重视形成性评价,并要以形成性 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在实际的教学中老师也 评价为主为主。因为绝大多数的评价不是甄别、选拨,而是 总是想方设法地创设情境,指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 对发现的毛病或问题要进行必要的及时矫正,促进学生在交 却往往轻视对学生的口语交际的评价,这样的结果就是看似 际语言的准确性、规范性、得体性、艺术性等方面不断获得 轰轰烈烈,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却没有实质的提高。因此, 新的发展。 我们应该按照《课程标准》中关于口语交际的评价建议—— 二、评价的内容 “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应重视考察学生的参与意识和 情意态度”,认真及时做好评价,确实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 能力。 一、评价的原则 1、循序渐进的原则。就是要根据不同的学段的要求对 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进行评价,不能拔苗助长,打击学生参 与的兴趣和积极性。如第一学段重点是养成用普通话说的习 惯,态度自然大方;第二学段重点是“在交谈中能认真听, 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清楚地讲述自己见闻,说出感受和想法;第三学段重点则是 “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讲述有条理,语 气、语调恰当等。 2、全面性原则。就是既要注重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评 价,又要注重对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 面的评价。不但要评价讲述的过程,还要评价听的过程,只 有这样,学生将来才能文明、和谐、个性化地进行人际沟通 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适应社会的需要。如在评价时 不但要看学生的语言是否规范,用词是否准确,过程是否清 楚,是否有语病等,还应该评价学生的参与热情,看学生在 听别人讲述时是否认真,是否有礼貌等。 3、激励性原则。就是说评价要以激励为主。口语交际 课,一定要重视学生兴趣的激发。因为学生有兴趣,才有交 流的动机;有兴趣,思维才会活跃。而兴趣培养的重要途径 之一就是“激励”。因此,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要多表扬少 批评,多激励少指责。要给学生适当的、鼓励性的评价。如 对口语表达精彩的学生,可以用“你说得好极了!”、 “你 的口语交际能力真强!”、 “你听的真专心”, “你的补 充恰到好处”等等这些评价语来让他们有成就感;对回答错 误、神情沮丧的学生可以说: “相信你下次能做得很好!” 以此来维护他们的尊严。使学生对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有了 信心。调动了学生用口语进行交际的积极性。 4、主体性原则。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也是评价的主人。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 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 评价和相互评价。”这就要求口语交际的评价也要有学生广 泛的参与。在评价中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评价过程中逐 步学会如何评价:学会倾听,判断正误;学会赞扬,欣赏别 人的优点;学会质疑,给别人提出好的建议等。 5、差异性原则。不管是老师评价还是学生互评,都应该 因人而异。《课程标准》在口语交际的“评价建议”中强调 “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 展。”承认差异性是“以人为本”理念的体现。面对具体学 生的评价一定要看到学生的发展,以发展着为评价的方向。 现实中,很多老师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时,多从 说的内容上来评价,这显示是不全面的。“口语交际“作为 语文教学的一个版块,对它的评价自然也应该按照语文教学 的三维目标,即从“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紧扣各学段的教学目标去 实施。 1、知识与能力 虽然《课程标准》对各学段口语交际的评价要素和每 项要素的具体要求有不同,但细细研读,不难发现,它都强 调了这几个方面的能力。一是普通话水平,一定要用普通话 进行交际。二是倾听能力,要求能把握主要内容,体会情感 态度及交际意图。三是表达能力,包括表述是否清楚明白、 是否有条有理、是否合乎规范,语言是否连贯,语气语调是 否适当等。四是应变能力,要能积极反馈,快速反应,能复 述、转述,向人请教,与人商讨; 2、过程与方法 口语交际训练的显著特征是互动性、实践性或称之为情 境性和综合性,它总是在具体的情境中就某一个话题展开交 流讨论,提出见解,它是过程与结果的统一。所以,我们不 应该把I:1语交际训练仅仅看成是一种结果,更应当把它看成 是一个过程。实际上,口语交际训练离开了过程,离开了语 言的活动和实践,就难以使口语交际的的知识内化为口语交 际的能力。对“过程与方法”的评价,最根本的是看学生是 否“学会了怎样进行口语交际”,一般可以从学生思考、解 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在口语交际训练过程中的活动及交际过 程中的良好习惯等方面去做出评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语文课程人文性特点的体现,是 学生学习语文的内驱力。任何真正的语文教学都不能离开这 一维度的目标。在这一维度_卜,我们应该根据各学段的具体 目标,从这些方面实施评价:一是交际的态度,如低年级 “能认真听被人讲话”、中年级“与别人交际,态度自然大 方,有礼貌”、五六年级的“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 等。二是交际过程中的Lq信力,如第一学段的“有表达的 自信心”,第三学段的“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 见”;三是交际的文明程度度,如第一学段的“与别人交 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第二学段的“在交谈中能认真 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 讨”,第三学段的“在交际中注重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 言”等等。 总之,在口语交际的教学中,我们不仅要重视过程的训 练,还应该按照一定的原则,全面、及时的进行评价,才有 利于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 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