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污泥法生物池需氧量研究吴兆锋(东莞市东江水务有限公司市区污水处理厂广东东莞523080)摘要:根据南方某一10万吨/日处理规模的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水质数据及实际运行情况,对生物池设计需氧量进行了研究分析,计算出实际需氧量。以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关键词:活性污泥生物池需氧量南方某一10万吨/日处理规模德污水处理r采用A2/0氧化沟活性污泥处理工艺,具有除磷脱氮的功能。该厂进水浓度常年偏效益,对实际进水水质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对实际需氧量进行计算,以达到减少鼓风量,节能降耗的目的。生物池需氧量包括三部分:1、活性污泥微生物对有机污染物的氧化分解的需氧量Ol;2、活性污泥微生物在内源代谢期的自身行计算。I、需氯量计算1、O,的计算计算公式:式中:d一活性污泥微生物每代谢1kgBOD所需氧量,以kg计,取值为0.42-0.53:Q一污水流量,m3,d;Sr—活性污泥微生物降解的有机污染物量,以BOD5计。1)、设计取值情况n取0.675,0取100000m3/d,Sr取120mg/l01=0.675xi00000m3/dxl20mg/l=8100kg/d2)、对各数值取值进行分析①a<排水工程>(第四版),a取值为0.42-0.53,在进水BOD5较低,污泥龄较长,对有机污染物代谢程度较深的情况下应取高值,故a取0.53。②0实际进水最大值达至t]130000m3/d,故0取130000m3/d。③S,S,指的是在氧化沟中降解的有机污染物量,从理论上的BOD5值再减去出水中未被降解的BOD5值,设计取进水BODs值明显欠妥。2002-2005年,平均进水BOD为43mg/l,减去沉砂池去除的BoD5,厌氧池反硝化消耗的B005,出水带走的BODs,Sr约为35mg/l,考虑每年1-4月份进水浓度较高及适当考虑截污完善后,进水浓度可能有所提高,S,值取80mg/l。3)、根据运行情况作出的调整0l一0.53x130000x80=5512kg/d2、Oz的计算计算公式:0,=6·y·X式中:b一每kg活性污泥每天自身氧化所需的氧量:\卜曝气池容积:)(r一单位曝气池容积内的MLVSS,kg/m3。1)、设计取值情况b取O.073,V取28596m3,X取2081mgll万方数据02=0.073×28596m3×2081mg/I=4344kg/d2)、对各数值取值进行分析①b<排水工程>(第四版,b取值为0.188~o.11,在进水BODs较②v氧化沟体积为28569m3;③xr设计氧化沟污泥浓度为3000mg门,污水处理厂3年的实际运行数据显示,保持氧化沟1500-2000mgil的浓度,出水最佳。污水处理厂进水无机质偏多,MLVSS/MLSS在0.5左右,苟V,Xr值取lmOmg/1。3)、根据运行情况作出的调整02=0.188x28596m3xlOOOmg/1=5376kg/d3、03的计算计算公式:0,=c·Q·N。式中:c一硝化需氧量,每kgNH3一N完成硝化的需氧量;O一污水流量,m3/d;N。一完成硝化反应的NH3一N量。1)、设计取值情况c取4.57,0取100000m3/d,Ne取10mg/l03=4.57x100000m3/dxlOmg/l=4570kg/d2)、对各数值取值进行分析①c由该式i哟,1丌101厉-子氮(N)氧化成硝酸氮,需2m0份子氧(02)’即19氮完成硝化反应,需氧4.579。故设itch4.570但污水厂只能检测的浓度而不是原子氮的浓度,故c值应为2x16x21(14+4);3.56;②00值取130000m3/d;③N。取lOmg/l。3)、根据运行情况作出的调整03=3.56x130000m3/dxlomg/l=4628kg/d4、氧化沟总需氧量为0404=01+Oz+03=15516kgld5、时平均需氧量00=0。/24=646.5ke/h因1373吨为最大处理量,故不考虑高时需氧量。二、供气量计算污水处理厂使用的是空气,因此,需要进行转换计算。1、曝气器氧转移系数(KL.)的调整计算1)、设计取值情况KL。取25%;设计最低水温取15cc;标况下清水中饱和溶解氧C。o取9.17mg/l;设计最低水温清水中饱和溶解氧C:取10.15mg/l;污(KLa):清(KLa)m值取0.8;污(C。):清(C。)n值取0.9;混合液剩余溶解氧Co取2.Omg/l;工程调整系数PIll。91低,生物池实际需氧量远低于设计需氧量,为节省能耗,提高处理低,而污泥龄较长,自身氧化作用较强的情况下取高值,b取0.188:氧化的需氧量02:3、氨氮硝化需氧量03。分别对这三部分需要量进讲,应该指进入到厌氧池中的BOD5值减去在厌氧池中反硝化消耗甩。(15。C)=JIz。×1.02405-删=22.2%.D,=21x(1一Jiz。(15”C))/(79+21×0一KL。05。C”)=17.136%r式中:0.21—_氧在空气中所占百分比:1.43—氧的容重,kg炯3。1)、设计【溢出气体巾的含氧率1.G=867kg/h/0.222/O.69/0.21/1.43蛔/m’=18847.8m3/h‘畸(P:篇篇jⅣ+笔)-12.16mg/『I设计条件下的平均溶解氧1。2)、根据运行情况作出的调整G=646.5堙/^/0,25/0.6794/0.21/1.43船/m3=12674.9m’/hX=m.【(”.P.(■一岛)/(’删】×!.024”200=0.69【氧利用率调整系数}污水处理/-2003年至2005年的实际供气量统计记录如下2)、对各数值取值进行分析该市全年最低气温在10cc左右,而氧化沟混合液水温可以保持在20cc以上,故设计最低水温取20cc。3)、根据运行情况作出的调整t取20。c,cs取9.17mg/l,KLa(200c)=KL。=25茗I2003年--(1t4,q)I14530m3m三、结论2004年11至4月)132542005年(1至4月l13010m3mm狮1与计算结果较为接近。各污水处理厂的实际进水水质一般与设计进水水质有一定的差异,引起实际供气量与设计供气量有差异,根据实际进水水质情况进行相关调整,计算出实际的供气量,一方面能保证工艺处于最佳运行状态,同时也能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t取20"(2,Cs取9.17mg/I。Kk(20"C)=KLI=25%Ot=2l×(1—0.25)/(79+2lX(1—0.25))=16.62。,6,C,m=C,-C-乞裂≯+笔地掰,X=,”·f(H·P·c二一Co)/(■】×1.024‘20一加’=0.6794.X取值一般为0.621—0.752(<排水工程>P148)。2、供气量计算计算公式:G=04/KL。/XIO.21/I.43参考文献:1、张自杰.排水工程.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2、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5册.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上接第90页④机房内安装了排气扇保持机房通风良好。⑤X射线机使用场所辐射警示标志和工作状态指示灯。计算得本项目X射线机操作人员所接受的附加年有效剂量当量为0.02ImSvla,低于本项目对工作人员的管理限值5mSv;公众接受的附加年有效剂量当量为0.003斗Sv/a,低于本项目对公众照射管理限值0.25mSv,能满足<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l8871—2002)的要求。在落实辐射防护和环境保护措施的基础上,本项目具备使用放射性射线装置的安全条件,对环境和公众的影响是可接受的。⑥煳蝴操作^员配备有各种辅助防护的铅橡胶手套.、铝衣等。3、污染防治措施建议改进如下:①机房内应合理布局,不得堆放与诊断工作无关的杂物。②机房内应配备专门供受检者使用的各种辅助防护用品,以及固定特殊受检者体位的各种设备。③合理规划X射线机工作场所附近房间的使用功能,设立等候室,同时设立5米防护距离,以避免候诊病人及陪诊家属的非正常照射。综上所述,此类医院X射线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应关注的问题,主要是X射性机运行过程中职业照射和公众照射是否满足<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的要求,在环评过程中应开展环境辐射本底调查,根据X射线机运行附加剂量率计算其职业照射和公众照射量是否满足标准要求,并对×机房的防护措施提出建议。④对射线装置的安全和防护状况进行年度评估,发现安全隐患的,立即进行整改。⑤对从事辐射工作的人员进行安全和防护知识教育培训,确保持证上岗;建立辐射_=ZI!EA,员个人剂量档案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参考文献:川I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l887卜2002);【2】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49号):【3】关于发布射线装置分类办法的公止’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告结论1、某医院的×射线装置放置场所、功能布局较合理。2、机房的防护设施(如墙、窗、门等)的屏蔽设计满足辐射防护要求能保证工作人员和公众的辐射安全;制定了放射诊疗安全防护制度,配备有专业技术人员。2006年第26争3、射线机放置场所周围现状环境1辐射剂量率在120—152nC加v/h之间。4、通过医院X射线机开机状态时测得的环境1辐射剂量率,万方数据活性污泥法生物池需氧量研究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吴兆锋
东莞市东江水务有限公司市区污水处理厂,广东东莞,523080环境
ENVIRONMENT2010(z1)
1.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5册 20042.张自杰 排水工程 2000
1. 曹樱樱.陈航.黄忱 藻类水体中BOD5监测方法的探讨[期刊论文]-中国科技博览2010(32)2. 肖太枝.刘荃.刘晨 活性污泥的特性与污泥膨胀的研究[会议论文]-2006
3. 骆平.孙力平.龚莹 膜电极法测定生活污水的BOD5[期刊论文]-中国给水排水2003,19(9)4. 夏萱煜.贾国宁 关于中小型污水处理站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建议[期刊论文]-广东科技2004(8)
5. 余华堂.刘君健.李.邹卫东.夏荣斌 预处理/水解酸化/好氧工艺处理漂染废水的优化控制[会议论文]-20096. 王阿华 我国城市污水处理问题分析与探讨[会议论文]-2002
7. 王莹 用差压法测定废水中BOD5的方法探讨[期刊论文]-现代农业2011(3)
8. 王亮.WANG Liang 深圳市燕川污水处理厂生物池结构设计[期刊论文]-工程建设与设计2010(3)9. 孙毅 城市污水处理设备项目开发和采购的探讨[会议论文]-2002
10. 何丽 HACH BOD5仪测定污水中BOD5的影响因素的探讨[期刊论文]-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8(29)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huanj2010z1052.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