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乌哈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控根技术在容器育苗中的研究进展

控根技术在容器育苗中的研究进展

来源:乌哈旅游
陕西农业科学 控根技术在容器育苗中的研究进展 李霞 。王良桂。 (1.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园林科技系,江苏泰州 225300; 2.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江苏南京 210037) 摘 要:随着园林苗木容器栽培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容器育苗结合控根技术的栽培方法越来越普遍,该文从育 苗容器、培育基质、控根措施等方面,综述了控根技术在容器育苗中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容器育苗;控根技术;研究进展 容器育苗研究起始于2O世纪5O年代中期, 容器育苗苗木质量和规格容易控制、苗木易成活、 在运输过程中失水少、根系能较好保存、造林效果 好、无缓苗期等优点口 ],发展速度非常迅速。 容器苗有许多的优点,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在自然土壤状态下,苗木形成完整的根系,且根系 构型合理;但在容器育苗环境下,苗木的根系不能 自由生长,往往会导致根系的畸形,主要表现为: 由于容器的限制,主根在容器底有缠绕现象,侧根 遇到器壁的阻力只能改变方向向下生长,不能沿 是供不应求。园林苗木容器化培育作为一种新型 的栽培模式越来越受到重视,容器化培育将成为 园林苗木的主要栽培方式之一…]。焦树仁 等 人在2000年使用容器培育8 a生樟子松进行造 林,章银柯和包志毅[11]对园林苗木容器栽培及容 器类型演变进行综述,苑兆和和尹燕雷L1胡对大规 格园林苗木双容器育苗技术进行了探讨。 1.2 育苗容器 育苗容器大致可分为塑料容器、纸容器、泥容 器三类。彭祚登l_1 等对秸秆容器进行研究发现, 相对于塑料袋容器和纸杯容器,秸秆容器培育的 刺槐苗木在幼苗期地上部和地下部生长量较差, 原来的方向生长。这种缠绕现象会中断根系内的 矿质营养及水分的运输NelSon[3],导致根系功能 的衰退,甚至会影响苗木的发育和质量,因此,抑 制主根生长和促进毛细根生长的措施在容器培育 过程中尤为重要。 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徐城云 选 用方块泡沫容器、塑料薄膜容器、冲塑硬杯容器进 行松树育苗试验,研究表明塑料薄膜容器育苗长 势均匀,生长迅速效果最好。因此,我国生产上应 1 容器育苗 1.1树种和苗木规格 用较多的是塑料薄膜容器。育苗容器有圆柱形、 棱柱形、蜂窝状、方形、锥形等形状,其规格因树 种、培育时间的不同差异较大。金国庆_1 发现杯 容器育苗最初是为了解决干旱地区和贫瘠山 区造林成活率低等问题而发展起来的育苗新技 术,它所研究的材料是适合干旱地区和贫瘠山区 造林的马尾松 ]、湿地松、火炬松_5]、油松[ 、阿月 状容器适用于香樟等早期速生树种。张纪卯口 研究认为尽管容器规格越大对油杉苗木生长越 好,但是不盲目追求大容器,要选择合理的容器既 能保证幼苗生长的地下空间促使幼苗充分生长, 又能节约育苗成本。 浑子 、桉树Ⅲ、云南樟、刺槐 等树种,主要目的 是在容器中点播种子培育一年生的实生苗,或对 于裸根的一年生苗进行培育造林_1 ,它们共同的 特点是苗木规格小、容器简单、培育数量较多、管 理粗放。 随着研究的深人,容器的类型更加丰富。从 2O世纪8O年代开始,苗圃业者逐步认识到空气 修根的重要性,设计了具有空气修根(Air—root— ed pruning)作用的容器,中国林科院林业研究所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公众对城市园林建设 的要求越来越高,园林绿化对高质量的苗木需求 量与日俱增,特别是不受季节限制的园林苗木更 收稿日期:2013—05—06 的许传森发明了用轻质网袋容器,轻基质网袋容 器在小容器苗上有较好的应用效果,但由于物理 作者简介:李霞(1983一),女,江苏泰州人,硕士,助教,主要研究方向: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 李霞等:控根技术在容器育苗中的研究进展 承受能力的限制,网袋容器不适合大型苗木的培 育。主要用于林木、果树、花卉、绿化等树种扦插 或播种的育苗。Whitecombl_1 8J经过研究改进提 出阶梯形容器概念,并得到实际应用。随着对大 规格苗木的需求量大幅度增加,人们开始研究大 规格苗木(包括乔木和灌木)的栽培容器,随即设 计出了容器箱。由于传统容器栽培模式存在不足 和缺陷,Ruter进而提出了双容器(PIP)育栽培模 式口 并得到了应用L1引。控根容器是最近两年才 出现的新型的调整根系生长的容器,能够调控根 系的形成,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1.3容器苗培育基质 基质是容器育苗成败的的关键要素,基质的 选择是容器育苗的研究重点之一。按照基质的不 同,可分为三种:一是质地疏松的轻型基质,以各 种有机质为主的;二是质地紧密的重型基质,以各 种营养土为主的,三是以营养土和各种有机质各 占一定比例的半轻型基质。 国内对树木容器苗的培育基质的研究起源于 2O世纪90年代初,当时主要以火烧土、黄心土、 草灰土等添加一定的肥料为主,而近年主要向蛭 石、泥炭、岩棉、树皮、木屑等轻型基质方向发展。 同时复合育苗基质的研究也愈发受到重视,陈之 龙等人研制的秸秆复合基质吸水量大、养分含量 丰富、重量轻、成本低,其作用优于蛭石和土 壤 。容器基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对苗木生长具 有决定性作用 。奥小平[2 的研究表明:利于苗 木生长的最佳基质配比为黄心土、沙与有机肥三 者的体积比为8:1:1,同时,基质配比对苗高、 地径、侧根数均产生影响。李继承__2 研究发现用 腐殖土+马粪,草炭土+腐殖土,草炭土+马粪配 制的3种营养基质最适合红松幼苗的生长;用草 炭土+马粪配制的营养基质,最适宜落叶松、樟子 松和云杉幼苗的生长。研究表明:不同基质对不 同树种苗木质量的影响不尽相同,基质不同,各树 种的适应性也不同,香椿和侧柏的育苗基质适应 性最广。 鲁敏l2 等对油松研究发现不同基质油松容 器苗的生长影响显著,基质的密度、全磷含量和速 效磷含量是影响油松苗生长的主要因子。龙开 湖_2钉等对马尾松基质进行研究认为,稻谷壳粉、 松树皮粉等基础性基质比例在40 ~50 为好, 比例过高,造成孔隙度降低,饱和含水量过大,影 响苗木生长。韦小丽[2。]研究发现用树皮粉作湿 地松容器育苗基质效果最好,而用锯木屑作基质 效果最差。 2 容器培育中促使毛细根生长的措 施 2.1物理方法修根 研究发现圆筒形容器容易产生根系缠绕的现 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用改变容器的形状 来避免根系的盘根,为此设计者设计了很多形状 的容器[2 ,实验证明这种方法的效果不明显甚至 导致了其他问题的产生。20世纪8O年代,研究 者认识到空气修根的重要性,提出把容器放置在 有槽沟的板条或网架上,让根系伸出排水孑L,由于 空气湿度的降低而自动切根[1 。Armson等[28] 研究表明容器底面与其放置支架间留115cm的 空隙可有效地自动断根。显然,这种方法对培育 大苗是不可行的。Whitecomb_1。 又提出阶梯形 容器肋拱的水平部分和垂直部分的边缘凹进,可 以限制根尖生长,刺激侧根发生。Ruter[ 进而 提出了双容器(PIP)育栽培模式,有效避免了传 统容器栽培中经常出现的高温伤根和热胁迫问 题,促进容器苗根系健康生长 2.2化学方法断根 化学方法断根是将铜离子制剂(硫酸铜、碳酸 铜)或氟乐农等涂于育苗容器的内壁上,使苗木根 系接触容器内壁时抑制或杀死根的顶端分生组 织,促发更多侧根,实现根的顶端修剪。刘勇L2。 等的研究表明,容器苗根系接触到涂有CuCO。试 剂的容器壁后,主根生长迟缓,刺激了更多须根的 萌发,改变了根系的空间分布,根系中上层的新根 表面积及生长点数都增加了。Wenny[ 用不同 浓度的碳酸铜对西部白松、黄松、和花旗松容器苗 进行化学断根实验,发现发根区的苗木根系分布 与对照明显不同,根系分布层上移。Ruter[3D]研 究发现采用Biobarrier(含有氟乐灵除草剂物质) 可以控制根系向容器外长出,但是也影响到苗木 的生长,在容器内部涂抹Cu(OH)。减少长出容 器外面的根系,但不能够彻底根除。目前化学控 根技术应用较广泛,且价格低廉、工艺简单,但容 易造成环境的污染,破坏土壤微生物。 2.3激素物质和施肥对容器苗毛细根生长的影 响 Simpson_31]对花旗松等容器苗进行激素物质 的实验,在不同时期浇施不同浓度的NAA,不同 的树种浇施浓度不同,实验表明浇施NAA刺激 了各树种侧根的萌发,造林效果也好。同样,在花 陕西农旗松和黄松裸根苗的生产中,美国的惠好林业公 司也做了相关实验,结果花旗松和黄松的侧根数 明显增加。王建成『3 对双吉尔(GGR)6号、8号、 ABT生根粉3号、绿风一95、喷施宝等生长调节 剂对油松容器苗根系发育影响进行研究,发现 GGR处理对1年生油松容器苗根系发育的影响 效果最明显。 Brissette等 3_对短叶松进行了施肥试验,随 着施肥量的增大,苗高降低而根系体积和干物重 有所增加,表明根系的生长力有所提高。Timmer 等口 对北美红松容器苗的研究表明,指数施肥降 低了苗木地上部与根部比率,促进了根中营养物 质积累。王政权【3 研究发现氮和磷均能影响细 根的生长,尤其是磷对提高细根生物量具有明显 的作用。 3 展望 控根育苗技术由控根快速育苗容器、复合栽 培基质、控根栽培技术三部分构成,这三部分是相 互联系、相互依赖、缺一不可的。近年来,控根技 术研究的重点是控根容器的改造,控根容器的控 根效果和对苗木质量的影响,取得了一定进展。 但还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3.1 控根容器 控根快速育苗容器可以使侧根形状粗而短, 不会形成缠绕的盘根,克服了常规容器育苗根缠 绕的缺陷,能使苗木根系健壮,生长旺盛,极大地 缩短育苗周期。同时控根容器有增根、控根和促 长作用,能极大地提高移栽成活率,减少苗木移栽 后的工作量,特别是在大苗移栽及反季节移栽上 具有明显的优势,利用容器全年都可以对苗木移 栽,因此被称为可以移动的森林。 3.2育苗基质 控根快速育苗复合栽培基质针对不同树种要 求,对精选过的有机废料采用特殊工艺发酵处理 后,再按一定比例与具有保水、生根、缓释等功效 的肥料以及必要的微量元素复合配制而成,生产 技术包括主料筛选、辅料配制和发酵工艺等。中 科院水保所研究了常见树种育苗基质配方,集成 保水、促根、抗旱、抗冻和微量元素,开发了适合控 根栽培育苗的专用基质,并申请了专利。 3.3容器苗的控根技术 控根技术的核心是实现主根生长的抑制,刺 激须根和侧根的萌发,使须根和侧根成倍增加,增 强根系的活性,从而提高苗木的成活率。控根技 业科学 2O13(4) 术按照原理的不同可分为化学控根、空气控根、物 理控根三种类型。在容器苗的根控技术上,比较 这三种育苗方法,化学控根是应用最广泛,价格最 低廉的一种方法,但如何将容器苗与化学控根相 结合,同时克服化学控根的缺点是今后容器育苗 要考虑的问题。 参考文献: Eli 泰国峰,吴天林等.马尾松舒根型容器苗培育技术 研究[J].浙江林业科技,2000,20(1):68—73. [2] 高建忠,蔺水泉,武润虎.塑膜容器育苗技术初探 [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00,(增):30—32. [3]Nelson W.R.A review of the role of root of pruning for containerized forest seedlings[J ̄.South African For.J.1989,151(11):90—92. [4] 陈连庆,韩宁林.马尾松,杉木容器苗培育基质研 究[J].林业科学研究,1996,9(2):165—169. [5] 陈中海.湿地松、火炬松容器育苗基质选择[J].林 业科技通讯,1993,(4):26—27. [6] 王建成.GGR与其它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油松容器 育苗中的对比试验研究[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06,29(2):25—27. [7]徐金燕,尚新业,吉小敏.阿月浑子不同基质的容 器育苗试验[J].新疆农业科学,2004,41(1):50— 52. [8]徐建民,白嘉雨,温茂元等.桉树扦插育苗容器和 基质筛选试验研究[J].热带林业,2000,28(2): 45—5O. [9] 尹晓阳,李德芬,金天喜,朱忠荣,韦小莉.云南 樟、刺槐不同基质容器育苗比较试验[J].山地农业 生物学报,2003,22(2):122—126. [1O]郁书君,汪天,金宗郁,李贞植.白桦容器栽培试 验(I)一最适基质配方的筛选[J].北京林业大学 学报,2003,23(1):24-28. [11] 章银柯,包志毅.园林苗木容器栽培及容器类型演 变[J].中国园林,2005,(4):55—58. [12] 焦树仁,任祥成,宋保民等.针叶树幼树移栽与容 器大苗造林试验[J].内蒙古林业科技,2000,(3): 30—32. [13] 苑兆和,尹燕雷.大规格园林苗木双容器育苗技 术[J].山东林业科技,2005,161(6):42—43. [14] 彭祚登,刘彦明,杨会英.秸秆容器育苗效果的初 步研究rJ].福建林业科技,2006,33(2):15—19. [15]徐城云.容器育苗的容器类型选择[J].安徽林 业,1999,(1):20. [16]金国庆,周志春,胡红宝等.3种乡土阔叶树种容 器育苗技术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2005,18 (4):387—392. 李霞等:控根技术在容器育苗中的研究进展 ・157・ 变异来源DF SS MS F F。。5 3 结论 区组间差异不显著。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说 20 、9 、14 (②③④与①比较)。 由于苦荞麦生育期短,属于无限开花习性,施 用氮肥过晚易引起贪青晚熟,籽粒成熟度不一,同 一明此试验三个重复问土壤肥力差异不大,重复设 置没有起作用。氮肥施用量的四个处理间没有显 著差别,此实验属于无效试验。 试验失败原因第一是小区面积较小。第二肥 料施用量之间差别太小,应拉大距离。 施用氮肥比不施用氮肥增产幅度分别为: 株植株,植株下部早熟的籽粒已成熟落粒,植株 上部晚熟籽粒还在开花,因此施用氮肥应尽量在 生育早期施用。苦养麦施肥需氮磷钾配合施用, 最好施用有机肥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wuhaninfo.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