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
1. 概率抽样调查是从研究的
总体中依 (B.随机原则)抽取部分单位作为样本的调查方法。
2. 登记误差不会出现在(B.
抽样环节)。
3. 复合分组属于重叠分组,
所依据的分组标志数位(B.2个及以上)。 4. 变量值是指(B.标志值)。 5. 简单分组依据的分组标志
数十(A.1个)。 6. 关于统一词的理解中,《中
国统计年鉴》属于(B.统计资料)。
7. 在社会经济统计中,离散
变量一般表现为只能取(A.整数)。
8. 下列相对指标中,属于在
不同总体之间对比的相对指标是(D.比较相对指标)。
9. 一1980年为基础,2006
年为报告期,若求平均发展速度须开方计算,应开(C.26)次方。
10.先将总体中各单位按一定
的标志排队,然后每隔一定的距离抽取一个单位构成样本,此种方法为(B.系统随机抽样)。 11.下列指标中不属于平均指
标的是(D.平均差)。 12.调查时间是指(B.调查资
料所属的时间)。 13.离散系数的意义是(B.离
散系数越大,均值对总体指标值的代表性越弱)。 14.统计工作的基础阶段是
(D.统计调查)。 15.划分组限时,如果相邻组
的上下限重叠,则(A.与上限相等的标志值计入下一组)
16.目前我国进行住宅销售价
格指数编制时使用的指数是(A.拉氏指数)
17.直方图中每个条形的面积
与所有条形面积和之比为(D.频率)
18.某企业的职工人数比上年
增加5%,职工工资水平提2%,则该企业职工工资总额比上年增长(B.7.1%) 19.行业分类划分依据的原则
是(A.经济活动的同质性) 20.在普查年份,基本单位统
计的调查方法采用(A.全面调查)
21.我国最新的《国民经济行
业分类》实施日为(B.2011年11月1日)
22.增加值率是一定时期内增
加值占(C.总产出的比重)。
23.计算时间序列的速度指标
时,常需要计算环比发展速度和定基发展速度这两个指标,二者的关系是(B环比发展速度之积等于定基发展速度)。
24.观点审核时统计报告撰写
(D..润色修改环节的主要工作之一)。
25.一篇统计报告的题目为
《挖潜潜力是提高工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其题目类型为(B.观点式)。 26.企业一套表的调查单位确
定原则为(B.先进库,再有数)。
27.我国现行经济普查实施的
年份是(C.逢0、5的年份)。 28.当前,我国居民消费价格
调查对象包括的商品(服务)为(C.八大类)。 29.工资总额统计中在岗职工
的工资不包括(B.入股分红)。
30.组织机构代码的构成位数
是(D.9位)。 二、多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 1. 总体的基本特征可概括为
(A.同质性 B.差异性 C.大量性)。
2. 统计的工作过程一般可划
分为以下阶段(A.统计设
计 B.统计调查 C.统计整理 D.统计分析)。 3. 统计调查方案一般应包括
(A.调查目的 B.调查对象、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C.调查项目和调查表D.调查时间、调查期限和调查空间E.调查的组织计划)。 4. 除简单随机抽样外,概率
抽样还包括(A.系统随机抽样C.分层随机抽样D.整群随机抽样) 5. 实物单位是指根据事物的
自然属性和特点而采用的一系列计量单位,包括(A.自然单位B.度量单位C.复合单位E.标准实物单位)。
6. 统计指数可分为(A.个体
指数和总指数C.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D.动态指数和静态指数)。 7. 统计报告的特点是(A.科
学性B.使用性D.专业性E.时效性)。
8. 现行的国家统计报告表制
度包括(A.周期性普查制度C.经常性调查制度D.非经常性调查制度)。 9. 当前,我国统计上下划分
大中小微型企业依据的指标是(A.从业人员C.资产总额D.营业收入)。 10. 在进行从业人员统计时,
不属于在岗职工的是(D.劳务派遣人员E.聘用的正式离退休人员)。 三、判断题
1. 标志分为不变标志和变异
标志的依据是总体单位表现上的不同。(√) 2. 典型调查的主要作用有:
弥补全面调查的不足、在一定条件下验证全面调查数据的真实性。(√) 3. 初级资料是指他人搜集的
未做任何加工整理的原始资料。(×)
4. 邮寄访问法师通过邮寄问
卷进行访问的方法。(√)
5. 控制统计调查误差的途径
主要有连个:控制登记误差和控制代表性误差。(√)
6. 统计整理的基本方法是分
组、汇总和编制统计图表。(√)
7. 统计分组的关键是选择分
组标志与划分各组界限。(√)
8. 统计指标是反映总体单位
数量特征的基本概念和具体数值的总称。(×) 9. 质量指标是说明总体内部
数量关系和总体单位水平的指标,通常以绝对数和平均数的形式来表示。(×)
10. 在计算平均增长速度是通
常采用水平法。(×) 11. 重点调查实际上也是一种
概率抽样调查。(×) 12. 企业人员在撰写统计报告
时,熟悉企业的历时与现状是写好统计报告的关键。(×)
13. 对于变量值数目很少的离
散变量,数列应以组距式而非单列式进行编制。(×)
14. 2003年调整后的普查项目
包括人口普查、经济普查和农业普查。(√) 15. 一篇统计报告的标题可以
有多种的选择。(√) 16. 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产业
活动单位组成的法人单位称为多产业法人单位。(√)
17. 企业一套表的统计范围包
括年主营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单位。(×)
18. 固定资产投资(月报口径)
有500万元及以上建设项目投资和房地产开发投资构成。(√)
19. 统计分类标准时由统计主
管部门对统计分类所做的统一规定。他一般是以国
家标准或统计标准形式发布的。(√)
20. 城乡划分代码以统计用区
划代码为基础,在12位区划代码后面延拓6位代码组成18为代码。(×) 四、综合应用题
1、某公司工人月工资水平分组情况如下: 按月工资水平分组(元) 工人数(人) 500以下 10 500-550 42 550-600 17 600-650 15 650-700 12 700以上 4 合计 100 根据资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数列中工人数是( A)。 A频数 B变量C变量值 D分组标志
(2)各组组中值分别为(D) A、500 525 575 625 675 700 B、475 525 575 625 675 700 C、500 525 575 625 675 725 D、475 525 575 625 675 725
(3)第二组的组距是(C)。 A.75 B.60 C.50 D.45 (4)第五组的频率是(B)。 A.10% B.12% C.15% D.17%
(5)该公司工人月平均工资是(A)
A、569.5元 B、579.5元 C、589.5元 D、599.5元 2、某商场三种商品的销售量和价格资料如下表: 商计基期 报告期 品量销售销售销售报告期 名单量 量 量 称 位 皮双 4000 178 3800 200 鞋 彩台 1200 2800 1500 2750 电 西件 800 1000 900 1250 装 根据资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三种商品的销售量指数为( A )。
A.118.56% B.103.33% C.125.00% D.112.50%
(2)三种商品的价格指数为( D )。
A.112.35% B.105.58% C.125.00% D.104.04%
(3)价格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程度和金额分别为 ( D )。 A.由于价格的变动,使销售额增长12.35%,增加700800元 B.由于价格的变动,使销售额增长5.58%,增加303600元 C.由于价格的变动,使销售额增长25%,增加904400元 D.由于价格的变动,使销售额增长4.04%,增加233600元 (4)三种商品的销售额指数为
( B ) 。
A.125.18% B.123.36% C.109.09% D.107.50% (5)题干中彩电销售量变动的相对数是一个(D )。 A.总指数 B.综合指数 C.平均指数 D.个体指数 3、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显示:2010年,我国当年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为
401202.0亿元(其中,最终消费186905.3亿元、资本形成总额191690.8亿元),年末人口数为134091万人。根据资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包括(ABCD)。
A.生产法 B.收入法 C.分配法 D.支出法
(2)2010年,我国的货物和服务净出口额为( A )。 A.22605.元 B.378596.1亿元 C.21429亿元 D.209511.2亿元
(3)分行业进行国民经济生产活动统计时,计算工业总产值一般采用( D)。
A.成本法 B.产品法 C.要素收入法 D.工厂法 (4)使用题干中所给的四个统计指标,可以计算得到(ABD)。 A.结构相对指标 B.比例相对指标 C.比较相对指标 D.强度相对指标 (5)如果2010年,我国增加值率为30%,则总产出为(D)。 A.623017.7亿元 B.638969.0亿元 C.75353.0亿元 D.1337340.0亿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