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0年高考物理试题天津卷试题和答案

2010年高考物理试题天津卷试题和答案

来源:乌哈旅游
绝密★启用前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

理科综合 物理部分

理科综合共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物理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1至3页,第Ⅱ卷4至6页,共120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8题,每题6分,共48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A.均匀变化的磁场能够在空间产生电场 B.电磁波在真空和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 C.只要有电场和磁场,就能产生电磁波 D.电磁波在同种介质中只能沿直线传播 【答案】A

【解析】变化的磁场可以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可以产生磁场。A正确。电磁波在真空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B错误。电磁波是由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由近及远的传播形成,C错误。电磁波可以产生反射、折射、衍射和干涉,D错误。

2.下列关于原子和原子核的说法正确的是 A.β衰变现象说明电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 B.玻尔理论的假设之一是原子能量的量子化 C.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随温度的升高而变短

D.比结合能越小表示原子核中的核子结合得越牢固 【答案】B

【解析】β衰变是原子核中的质子转化为中子和电子,但电子不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A错误。玻尔理论的假设是把量子化代入到原子能量,B正确。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不随温度、状态及化学变化而变化。C错误。比结合能越大表示原子核中的核子结合得越牢固,D错误。

3.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规定向右为正方向,则该质点在前8s内平均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 A.0.25m/s 向右 B.0.25m/s 向左 C.1m/s 向右 D.1m/s 向左 【答案】B

【解析】由题图得前8s内的位移x11x232m5(2)m2m,则平均速度vm/s=22t8-0.25m/s,负号表示方向向左。B正确。

4.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向传播,传到M点时波形如图所示,再经0.6s,N点开始振动,则该波的振幅A和频率f为

A.A=1m f=5Hz B.A=0.5m f=5Hz C.A=1m f=2.5Hz D.A=0.5m f=2.5Hz 【答案】D

【解析】由题图的振幅A=0.5m,波长λ=4m。经0.6s,N点开始振动得波速v所以频率f115m/s10m/s,0.6v10Hz2.5Hz,D正确。 4

5.在静电场中,将一正电荷从a移动到b点,电场力做了负功,则 A.b点的电场强度一定比a点大 B.电场线方向一定从b指向a C.b点的电势一定比a点高 D.该电荷的动能一定减小 【答案】C

【解析】正电荷从a移动到b点,电场力做了负功,电势能增加,说明b点的电势一定比a点高,选项C正确。电场强度的大小与电势的高低无关,无法确定, A错误。b点的电势比a点高,即a、b在不同的等势面上,但电场线方向不一定从b指向a,B错误。虽然电荷的电势能增加,如有重力做功,该电荷的动能不一定减小,D错误。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1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6.探测器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变轨后在周期较小的轨道上仍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变轨后与变轨前相比

A.轨道半径变小 B.向心加速度变小 C.线速度变小 D.角速度变小 【答案】A

2Mm22MmGMT【解析】由于G2m(,T变小,r变小,A正确。又)r,所以r3Gman,

rTr242anGM, r2GMMmv2Mm2r变小,an增大,B错误。由G2m,v,r变小,v增大,C错误。由G2mr,

rrrrGM,r变小,ω增大,D错误 3r

7.为探究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电压、电流的关系,将原线圈接到电压有效值不变的正弦交流电源上,副线圈连接相同的灯泡L1、L2,电路中分别接了理想交流电压表V1、V2和理想交流电流表A1、A2,导线电阻不计,如图所示。当开关S闭合后

A.A1示数变大,A1与A2示数的比值不变 B.A1示数变大,A1与A2示数的比值变大 C.V2示数变小,V1与V2示数的比值变大

D.V2示数不变,V1与V2示数的比值不变 【答案】AD

【解析】由于理想变压器原线圈接到电压有效值不变,则副线圈电压不变,V2示数不变,V1与V2示数的比值不变,C错误、D正确。开关S闭合后,变压器副线圈的负载电阻减小,V2不变,由欧姆定律可得A1示数变大,由于理想变压器P2=P1,V1与V2示数的比值不变,所以A1与A2示数的比值不变,A正确、B错误。正确选项AD。

8.用同一光电管研究a、b两种单色光产生的光电效应,得到光电流I与光电管两极间所加电压U的关系如图。则这两种光

A.照射该光电管时a光使其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大 B.从同种玻璃射入空气发生全反射时,a光的临界角大 C.通过同一装置发生双缝干涉,a光的相邻条纹间距大 D.通过同一玻璃三棱镜时,a光的偏折程度大 【答案】BC

12由题图可得b光照射光电管时使其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mvmhW0,

21大,b光的频率大,波长小。 A错误。b光的频率大,在玻璃中的折射率nb大,由Carcsin从同种

nd玻璃射入空气发生全反射时,b光的临界角小,a光大,B正确。发生双缝干涉时,x,b光波

L【解析】由光电效应方程

长小,相邻条纹间距b光小,a光大,C正确。在玻璃中的折射率nb>na,b光的偏折程度大,D错误。

正确选项BC。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

理科综合 物理部分

第Ⅱ卷

注意事项:

1.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2.本卷共4题,共72分。 9.(18分)

(1)如图所示,在高为h的平台边缘抛出小球A,同时在水平地面上距台面边缘水平距离为s处竖直上抛小球B,两球运动轨迹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若两球能在空中相遇,则小球A的初速度vA应大于 ,A、B两球初速度之比

vAvB为 。

(2)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时,先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带有绳套的两根细绳。实验时,需要两次拉伸橡皮条,一次是通过两细绳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的拉橡皮条,另一次是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拉橡皮条。

①实验对两次拉伸橡皮条的要求中,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填字母代号)。 A.将橡皮条拉伸相同长度即可 B.将橡皮条沿相同方向拉到相同长度 C.将弹簧秤都拉伸到相同刻度 D.将橡皮条和绳的结点拉到相同位置

②同学们在操作过程中有如下议论,其中对减小实验误差有益的说法是 (填字母代号)。 A.两细绳必须等长

B.弹簧秤、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

C.用两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两弹簧秤示数之差应尽可能大 D.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

(3)要测量电压表V1的内阻RV,其量程为2V,内阻约为2kΩ。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

电流表A,量程0.6A,内阻约0.1Ω; 电压表V2,量程5V,内阻5kΩ; 定值电阻R1,阻值30Ω; 定值电阻R2,阻值3kΩ;

滑动变阻器R3,最大阻值100Ω,额定电流1.5A; 电源E,电动势6V,内阻约0.5Ω; 开关S一个,导线若干。

①有人拟将待测电压表V1和电流表A串联接入电压合适的测量电路中,测出V1的电压和电流,再计算出RV。该方案实际上不可行,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

②请从上述器材中选择必要的器材,设计一个测量电压表V1内阻RV的实验电路。要求测量尽量准确,实验须在同一电路中,且在不增减元件的条件下完成。试画出符合要求的实验电路图(图中电源与开关已连好),并标出所选元件的相应字母代号; ③由上问写出V1内阻RV的表达式,说明式中各测量量的物理意义。

【答案】(1)sgs 2hh(2)①B D ②B D

(3) ①电流表A不能准确测量出流过电压表V1的电流。

②测量电压表V1内阻RV的实验电路如图所示: ③Rv=

U1R2

U2U1 U1表示V1的电压 U2表示V1 和R2串联的总电压 【解析】(1)由于A做平抛运动有:s=vAt,h=gt2/2,要使两球在空中相遇,所用时间比小于t,所以

vAsgvs。由s=vAt/,h-h/=gt/2/2,h/=vBt/-gt/2/2得:A 2hvBh(2)①实验中两次拉伸橡皮条要将橡皮条拉伸相同长,即将橡皮条和绳的结点拉到相同位置。

②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尽可能使弹簧秤、细绳、橡皮条与木板平行;为了能更好地确定力的

方向,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

(3)①由于电压表的内阻很大,流过的电流较小,待测电压表V1和电流表A串联接入电压合适的测量电路中,电流表A不能准确测量出流过电压表V1的电流。

②由于电压表V1接入电路后,由电流通过时其两端电压可以直接读出,因而利用串联分压

的特点,选用标准电压表V2和定值电阻R2 ,反复测量通过滑动变阻器R3控制即可。测量电压表V1内阻RV的实验电路如图

③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

U1U2U1(式中U1表示V1的电压, U2表示V1 和R2串联RVR2的总电压),所以Rv=

U1R2

U2U110.(16分)如图所示,小球A系在细线的一端,线的另一端固定在O点,O点到水平面的距离为h。物块B质量是小球的5倍,至于粗糙的水平面上且位于O点正下方,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拉动小球使线水平伸直,小球由静止开始释放,运动到最低点时与物块发生正碰(碰撞时间极短),反弹后上升至最高点时到水平面的距离为

h。小球与物块均16视为质点,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求物块在水平面上滑行的时间t。 【答案】2gh 4g12mv1………………………………① 2【解析】设小球的质量为m,运动到最低点与物块碰撞前的速度大小为v1,取小球运动到最低点重力势能为零,根据机械能守恒有: mgh 得:v12gh h1/2mv1…………………………② 162设碰撞后小珠反弹的速度大小为v1/,同理有:mg/ 得:v1gh 8设碰后物块的速度大小v2,取水平向右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

mv1mv1/5mv2…………………………③

得:v2gh ……………………………………④ 8物块在水平面上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 F=5μmg……………………………………………⑤ 设物块在水平面上滑行的时间为t,根据动量定理有:Ft05mv2…………………⑥ 得:t2gh………………………………………⑦ 4g11.(18分)如图所示,质量m10.1kg,电阻R10.3,长度l0.4m的导体棒ab横放在U型金属框架上。框架质量m20.2kg,放在绝缘水平面上,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0.2,相距0.4m的

MM、NN相互平行,电阻不计且足够长。电阻R20.1的MN垂直于MM。整个装置处于竖直

向上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B0.5T。垂直于ab施加F2N的水平恒力,ab从静止开始无摩擦地运动,始终与MM、NN保持良好接触。当ab运动到某处时,框架开始运动。设框架与水平面间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取10m/s2。

(1)求框架开始运动时ab速度v的大小;

(2)从ab开始运动到框架开始运动的过程中,MN上产生的热量

Q0.1J,求该过程ab位移x的大小。

【答案】(1)6m/s (2)1.1m

【解析】(1)ab对框架的压力 F1m1g………………………………①

框架受水平面的支持力FNm2gF1………………………………② 依题意,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框架受到最大静摩擦力

F2FN…………………………………………………③

ab中的感应电动势E=Blv……………………………………………④ MN中电流 IE …………………………………………⑤

R1R2MN受到的安培力 F安IlB…………………………………………⑥ 框架开始运动时F安F2 ……………………………………………⑦ 由上述各式代入数据解得v=6m/s ……………………………………⑧ (2) 闭合回路中产生的总热量: Q总由能量守恒定律,得:FxR1+R2Q……………………⑨ R21m1v2Q总……………………………⑩ 2代入数据解得x=1.1m …………………………………………………⑾

12.(20分)质谱分析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前沿科学领域。汤姆孙发现电子的质谱装置示意如图,M、N为两块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极板,板长为L,板右端到屏的距离为D,且D远大于L,OO为垂直于屏的中心轴线,不计离子重力和离子在板间偏离OO的距离。以屏中心O为原点建立xOy直角坐标系,其中x轴沿水平方向,y轴沿竖直方向。

(1)设一个质量为m0、电荷量为q0的正离子以速度v0沿OO的方向从O点射入,板间不加电场和磁场时,离子打在屏上O点。若在两极板间加一沿y方向场强为E的匀强电场,求离子射到屏上时偏离O点的距离y0;

(2)假设你利用该装置探究未知离子,试依照以下实验结果计算未知离子的质量数。

上述装置中,保留原电场,再在板间加沿y方向的匀强磁场。现有电荷量相同的两种正离子组成的离子流,仍从O'点沿OO方向射入,屏上出现两条亮线。在两线上取y坐标相同的两个光点,对应的x坐标分别为3.24mm和3.00mm,其中x坐标大的光点是碳12离子击中屏产生的,另一光点是未知离子产生的。尽管入射离子速度不完全相等,但入射速度都很大,且在板间运动时OO方向的分速度总是远大于x方向和y方向的分速度。 【答案】(1)

q0ELD (2)14 2m0v0【解析】(1)离子在电场中受到的电场力 Fyq0E…………………………①

离子获得的加速度 ayFym0……………………………②

离子在板间运动的时间 t0L…………………………③ v0到达极板右边缘时,离子在+y方向的分速度 vyayt0 …………………④

离子从板右端到达屏上所需时间 t0D……………………………………⑤ v0离子射到屏上时偏离O点的距离 y0vyt0 由上述各式,得 y0q0ELD ……………………………………………⑥ 2m0v0(2)设离子电荷量为q,质量为m,入射时速度为v,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磁场对离子的洛伦兹力 FxqvB…………………………………⑦

已知离子的入射速度都很大,因而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闻甚短。所经过的圆弧与圆周相比甚小,且

在板中运动时,OO'分逮度总是远大于在x方向和y方向的分速度,洛伦兹力变化甚微,顾可作恒力处理,洛伦兹力产生的加速度

axqvB……………………………………⑧ max是离子在x方向的加速度,离子在x方向的运动可视为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到达极板

右端时,离子在x方向的分速度

qvBLqBL ……………………………………………………⑨ ()mvm离子飞出极板到达屏时,在x方向上偏离O点的距离

qBLDqBLD……………………………………………………⑩ xvxt'()mvmvvxaxt当离子的初速度为任意值时,离子到达屏上时的位置在y方向上偏离O点的距离为y,考虑到⑥式,得

yqELD……………………………………………………………⑾ 2mvky………………………………………………………………⑿ m由⑩、⑾两式得

x2qB2LD其中k

E

x坐标3.24mm上式表明,对两种离子均相同,由题设条件知,k是与离子进入板间初速度无关的定值,

的光点对应的是碳12离子,其质量为m112u,x坐标3.00mm的光点对应的是未知离子,设其质量为

m2,由⑿式代入数据可得

m214u……………………………………………………………… ⒀

故该未知离子的质量数为1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