雒源革命下的经济发展颜 林伯强 6月13日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 议,明确提出要推动能源革命,包括能源消费革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就推动能源生 产和消费革命提出的5点要求中, “推动能源消 费革命,抑制不合理能源消费”被放在首位,明 命、能源供给革命、能源技术革命、能源体制革 命,并提出5点具体要求。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 面临着能源需求压力巨大、能源供给制约较多、 能源生产和消费对生态环境损害严重、能源技术 水平总体落后等挑战。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从我国 能源现状出发,选择“能源革命”作为国家长期 战略,以应对能源供需格局新变化、国际能源发 展新趋势,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为什么要推动能源革命? 在近2O年大多数年份里,我国平均能源消费 增量占全球能耗增量的一半左右。与快速经济增 长相伴,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使得我国 现阶段能耗具有刚性增长的特点。供给方面,我 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近60%,天然气超过30%;即 便是储量丰富的煤炭,我国也已成为净进口国。 此外,长期粗放型、高能耗的经济增长方式 使能源排放量大幅增长,带来大面积持续性的雾 霾等环境污染事件。国际上,能源技术革命将引 发新工业革命已成为共识,竞争日益激烈。美欧 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和包括我国在内的新兴国家 都投入巨资和热情推动能源技术革新,以抢占新 工业革命的制高点。 2013年,我国GDP(国内生产总值)占世 界总量的1 2%,能源消费在全球能源消费总量中 所占的比例却超过22%。随着我国庞大的能源消 耗带来的环境问题开始集中爆发,有效落实节能 降耗,坚决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成为当下我国经 济的头等大事之一。基于我国能源消费的既有惯 性、快速膨胀的经济总量和加速推进的城镇化过 程,对能源问题更需考虑的是,如何在兼顾经济 增长的同时节能降耗。 1 2 www.ehome.gov.cn 确要求“树立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加快形成能源 节约型社会”。这意味着,尽量满足能源消费需 求、敞开式的能源供应模式或将结束。全社会应 逐渐适应能源供应的适度从紧。 能源的消费革命、供给革命、技术革命、体 制革命,对我国未来能源安全、经济安全意义重 大,将全面带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治理环 境污染。促进政府的监管体制改革,推动创新型 社会的建立。可以说,能源革命是构建我国未来 发展框架的一个重要抓手。 能源四大革命的关系 1、推动能源革命,消费革命要先行。 这是由我国庞大的能源消耗总量及日益严 峻的环境压力决定的。未来,能源供应从紧将成 为常态,追求“用更少的能源做更多的事”将成 为政府能源政策的核心。在雾霾治理的迫切需求 下,控制以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消费已成为全社 会共识。节能政策的推出和严格执行,有助于产 业结构由低附加值、高能耗高排放行业向高附加 值、低能耗低排放行业升级,并在产业升级中形 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转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将加速 向内涵式增长转变。 倡导节能消费并非抑制消费,满足普遍能源 需求仍是能源政策的重要目标,关键是如何降低 消费的能耗。如,通过技术进步、安全和人性化 的汽车设计提高燃油经济性,开发替代燃料汽车 等。消费方面的节能技术会提供更多的节能选择 和更大的节能空间,这类技术的进步及其商业化 运用,将极大促进节能消费模式的形成。 2、能源持续稳定的供给是能源安全的核 心,并关系到国家能源消费安全。 能源供给革命,从国内角度看主要是大力发 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从国际角度看则主要 是加强能源交流,形成多元供应,从而促进能源 消费结构转变。 我国大量的能源消费和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 是造成近年来全国大面积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 从而加强技术进步的动力。 4、能源领域最需要革命的是能源管理体 制,这可以作为判断能源革命成功与否的标志。 长期以来,我国在能源管理上是计划经济思 维,以项目审批为主。目前看来,能源管理体制 是经济体制改革中最大的短板,被视为计划经济 最后的“堡垒”。 有效治理雾霾需要减少煤炭消费,但充足的能源 供应又是保障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因此, 减少煤炭消费必须解决好替代能源问题。我国石 油对外依存已接近60%且石油价格昂贵,因此不 会用石油进行替代;可能大规模替代煤炭的核电 则由于建设期较长,需要尽快定位和规划;风 电、太阳能及其他可再生能源占一次能源比例很 小,有大幅度增长空间。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 将是短中期最可能替代煤炭的选择。 部署保障能源消费安全的应对策略,最主要 的是通过能源进口多元化来分散风险,并通过调 整国内外能源供需策略尽量减少对石油和天然气 进口的依赖。在供应方面。一是尽可能实现能源 进口多元化,应进一步拓展同俄罗斯和中亚的油 气合作,同时试图通过中亚从陆上打通与中东对 接的通道,减少对中东和马六甲海峡的依赖;二 是在国内寻找石油替代能源。 3、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离不开技术革命 的支撑。 能源技术革命包括供给和消费两方面。这 次会议对供给方面的技术革命有较多论述,如页 岩气、海洋油气资源开发、特高压输电、核电建 设等。能源技术改革发展较快的还包括分布式能 源、能源互联网等领域的创新。 能源技术领域的革命将同时影响能源供给和 需求。从经济学上讲,供给方面的技术革命是需 求推动的。如,在东部雾霾治理背景下,为满足 东部能源需求,尤其是电力需求,需要核电和西 部电力支持,因而发展核电和特高压输电是较好 的选择。消费方面的技术支持内涵和外延更宽泛 一些。如,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进步推动燃料汽车 替代等。消费方面的技术进步不仅对能源本身有 重要影响,而且会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其中,两个最大的问题是国企垄断和所谓 的价格“管制”。当前,能源行业整体国有化程 度约为86%,而且这个比例不断增大。此外,我 国对能源价格,如电价、天然气价格等实行“管 制”价格,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得不到有效 发挥 推动相关改革 首先是能源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在 经济快速增长过程中,能源国企发展显然有其短 期好处,如,可不计成本地满足需求等。但能源 企业面临经济增长减缓、企业竞争更加激烈、环 境压力日益增加等问题。能源企业的“混合所有 制”改革,是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 用,提高能源企业经济活力的必然选择。投资收 益的不确定性和对国有能源企业的不信任,都影 响民营资本参与的积极性。因此,对于能源行业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最大考验,在于如何满足 民营资本的收益要求,包括收益水平和确定性, 这需要其他政策的配套改革和支持。 其次是能源价格改革。中央财经领导小组提 出,要还原能源商品属性,构建有效竞争的市场 结构和体系,形成主要由市场决定能源价格的机 制。还原能源商品属性,首先要明确何为能源商 品,这是定价政策的基础,健全的能源法治体系 则是还原能源商品属性的重要依据。真正形成有 效的能源市场结构和市场体系,政府需要从思想 上彻底转变能源管理思维,将立足点放在相关政 策的战略前瞻性、规划性和指导性上,更多采用 经济激励和财税补贴、市场机制政策,通过改革 体制机制来释放制度红利。 (下转第15页) 新能源产业13 约130万t。 标准煤。其中,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1 300万kW、 年发电量约780亿kW・h。: ̄J2020年,生物质发 电总装机容量达N3ooo万kW,农林生物质发电到 2020年达: ̄J2400万kW,沼气和垃圾发电分别达 相比一下。英国计划在2020年,使生物质 能占到总能耗的1 1%左右。英国拥有欧洲最大的 养殖家禽废弃物发电厂,苏格兰洛克比的44兆瓦 的木屑发电厂,威尔士南部塔尔波特港全球最大 的生物质能发电厂。STAG EC O AC H公司作为  ̄J300万kW。根据目前情况,实现这一目标需要 政府很大的努力,可以向英国政府学习,从政策 和资金两方面给予支持。 首先,加快生物质能的发展速度,政府需要 加大基础研发和产业化的投资力度,包括建立以 英国最大的公交运营商,通过向居民发放免费容 器来收集废弃食用油,居民以此可换取乘车打折 卡,收集来的废油将被制成生物柴油。据统计, 201 0年英国交通消耗了1 20万t石油当量的生物 能源作物和农林废弃物为原料的燃料供应体系, 投资改良能源作物的基因,支持生物质热电项 目、能源作物发电和小规模生物质热电联供项目 等等。 其次,政府可以考虑推行配额制度,建立可 再生能源电力交易制度和市场,支持分布式生物 质能发电接人电网和并网运行的体制机制。由于 目前各种发电方式的环境外部性成本没有办法内 化。因而通过配额和交易的方法经济有效。就目 前来看,生物质能发电成本约为0.75元/度,垃圾 和沼气发电成本约为0.65元/度,每度电成本仍然 相对较高,并且研发投入需求也较大。因而政府 需要完善支持生物质能利用的财税扶持政策,完 善金融支持政策,大力支持关键技术研发,支持 农村生物质能项目建设,扶持中小型生物质能企 业发展。 来源:南方都市报 燃料,其中约71%是生物柴油,约29%是生物乙 醇。近十五年中,英国生物质能发电量上涨了五 倍左右。 英国生物质能的巨大成功得益于可再生能源 尤其是生物质能的政策支持。1 988年英国政府构 颁布《非化石燃料义务》,支持可再生能源的开 发利用。并在2000年进一步推出《可再生能源义 务法令》。更重要的一点是,与配额制度同期, 英国建立了相应完善的可再生能源电力交易制度 和市场,市场由电力监管局进行统一监管。供电 商可以自己投资可再生能源项目,也可以从可再 生能源发电企业购买合格电力,达到规定份额后 可获得配额证书。如果不能完成,供电商将面临 最高可达营业额10%的罚款。 我国《生物质能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提 出,到201 5年生物质能年利用量将超过5000万t (上接第13页) 再次是保障能源安全的提前布局。我国作为 新兴市场国家,能源需求不断上升,而受制于自 身的资源禀赋和外部的国际形势,能源安全(如 何以合理的价格获得稳定的能源供应等)以及应 对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 展面临的重要问题。为应对国际国内能源供应格 我国能源价格长期实行政府成本加成定价, 由于公众对能源企业生产成本不了解,因此对能 源价格上涨十分敏感。受制于公众的承受能力和 支付意愿,能源价格改革长期处于缓慢滞后的被 动状态。而近来的雾霾治理改善了能源价格改革 的大环境。雾霾让公众切身感受到能源消费对环 境产生的负面影响,产生了选择更加清洁的消费 方式的意愿,并比较愿意为雾霾治理分担成本。 政府应该利用这个机会。如,阶梯气价改革就是 局变化,政府要把握我国能源供需情况和国际能 源市场变化,提前布局,以保障能源安全。 毫无疑问,能源革命的提出和实施将助力 改革持续深化,成功则取决于现实中的贯彻和执 行。 通过阶梯解决公平负担和消费效率问题。 新能源产业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