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说明:本试卷五个大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题序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依据生物的某些特征,可以将我们学过的生物分成如图所示的三个类群。下列有关图示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类群1可能是病毒,它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中生活 B.类群2属于原核生物,其中有些种类可用于酸奶、泡菜的制作 C.类群3中既有单细胞生物,又有多细胞生物,但都是真核生物 D.类群1、2、3的共同点是:都不能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 2、属于生物基本特征的是( ) A.生物都能快速运动 B.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C.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D.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
3、正常人能够看清楚较近或较远的物体,主要是因为( ) A.视网膜可以前后调节 B.晶状体的凸度可以调节 C.玻璃体的大小可以调节
D.瞳孔的大小可以调节
4、在农业生产实践过程中,有时要促进植物的呼吸作用,有时又要抑制植物的呼吸作用。下面四个选项中,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A.低温贮藏水果、蔬菜 B.农田及时松土 C.贮藏粮食时,密闭的粮仓内充加二氧化碳 D.小麦种子晒干入仓 5、海蜇和珊瑚虫排出消化后食物残渣的结构是( ) A.肛门
B.口
C.胞肛
D.体壁
6、如图是眼球和耳的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4的调节,在7上形成视觉 B.近视眼的形成是由于4过度变凸或眼球的前后径过长 C.结构9能探测头部运动的方向
D.结构10能够感受振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7、下列装置中,能够快速、安全地溶解叶绿素的是( )
A.
B.
C.
D.
8、血液属于哪种组织 ( ) A.上皮组织
B.神经组织
C.结缔组织
D.肌肉组织
9、我国倡导无偿献血。献血时一般从献血者肘窝处的静脉采血,而非动脉采血,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 A.静脉在皮下的分布大多较浅 B.静脉管径较大、管壁薄 C.静脉内血流速度较快
D.静脉采血后容易止血
10、人的皮肤细胞分裂后,新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原细胞相比( ) A.减少了一半 B.增加了一半 C.不变 D.有的增加,有的减少 11、我们食用的番茄是植物的( ) A.保护组织
B.营养组织
C.营养器官
D.生殖器官
12、洋葱根尖的一个细胞经过一次分裂,结果是( )
/ 6
1
A.形成两个细胞,遗传物质减少一半 B.形成两个细胞,遗传物质不变 C.形成一个细胞,遗传物质减少一半 D.形成一个细胞,遗传物质不变 13、动物的结构总是与其功能相适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C.具有两对翅、三对足是节肢动物的共同特征
D.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是蚯蚓和沙蚕的共同特征
20、油桃是大家熟悉的水果。油桃的可食用部分和种子分别由油桃花的哪一部分发育A.蛔虫体表包裹着一层角质层,起到保护作用 B.家鸽的肺和气囊相通,增大了气体交换的面积 C.蝗虫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能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D.家兔有门齿和臼齿的分化,提高了摄取食物的能力 14、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人醉酒后走路摇晃、站立不稳,说明酒精已经麻醉了脑干 B.人体内的激素含量多,对各项生命活动都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C.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D.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会导致血糖浓度低于正常水平 15、有“海中之花”之称的海葵,属于下列哪类动物( ) A.腔肠动物
B.扁形动物
C.线形动物
D.环节动物
16、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现象中,能体现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蚯蚓能疏松土壤 B.水质污染造成赤潮 C.荒漠中生物种类稀少
D.鼠妇生活在阴暗的环境
17、“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青山”中植被丰富,能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 这体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 ) A.生物影响环境 B.生物适应环境 C.环境影响生物
D.环境适应生物
18、下列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的是( ) A.胰液
B.胃液
C.胆汁
D.肠液
19、下列关于动物形态结构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身体呈流线形是鲫鱼适应水生生活的特征 B.皮肤覆盖角质的鳞片是蛇适应陆地生活的特征
而来
A.子房和胚珠 B.胚珠和子房 C.胚珠和子房壁
D.子房壁和胚珠
21、冬天上课门窗关闭较久后,不少同学会出现打“呵欠”的现象,是因为( A.打“呵欠”会传染 B.教室的空气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C.同学想睡觉
D.大家养成了打“呵欠”的习惯
22、下列不属于热带雨林地区所具有的特征是( ) A.冬季叶片凋落 B.植物种类丰富 C.全年都有植物开花
D.终年高温多雨
23、园林工人给移栽后的绿化树“挂吊瓶”,补充水和无机盐,以提高成活率,“挂吊瓶”的针头应插入到茎的( ) A.分生组织
B.机械组织
C.导管
D.筛管
24、恒温动物比变温动物更具有生存优势的原因是( ) A.恒温动物耗氧少
B.恒温动物需要的食物少 C.恒温动物更适应环境的变化
D.恒温动物所需的能量少
25、下图甲表示屈肘动作,图乙表示投篮动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甲中①是肌腱,②是肌腹
B.图乙所示投篮动作中,肱三头肌的变化是先收缩后舒张 C.投篮动作至少需要两组肌肉相互配合
D.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其他系统如神经系统的调节
2 / 6
)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
1、植物体内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结构是______;运输有机物的结构是______. 2、染色体是由_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的,其中,________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3、当肋间肌和_______收缩时,胸廓扩张,气体被人体吸入。 4、绿色植物的四大类群中,________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5、维生素是人体必需的一类营养物质,人体一旦缺乏_______时会患夜盲症、干眼症.
三、识图分析题(共3个小题,共21分)
1、你从一个受精卵发育成长为一个小帅哥、小美女,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奇妙变化。下图所示为人体组织形成过程。请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①②③表示细胞________的过程,④表示细胞_______的过程。 (2)人的大脑皮层主要由上图中的_______组织构成,人体内的血液属于图中的________组织。
(3)与人体的结构层次相比,水稻植株的结构层次中没有__________。 2、以下是绿色植物植株、花、果实、种子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今年的连续干旱使我县农作物受灾严重,农作物根吸收的水分是通过根茎叶中的_______运输到植株各处的。
(2)图甲中的①是由图丁中的[ ]_________________发育而来的,而图丙中的②是由图乙中的[ ]_________________发育而来。
(3)大豆油是烹调时常用的食用油,它主要来自于图丁中能贮藏营养的结构[ ]_________________。
(4)图丁中将来发育成植物体根的结构是[ ]_________________。
(5)果树要结出果实,一般要经过开花→传粉→受精→结果四个阶段。果树在开花季节,如果遇到连绵阴雨天气,果树的________________过程会受到影响,导致果树减
产。
3、小明对自己怎么来到这个世界,以及成长中的一些现象感到很困惑,请你参照下图,利用所学知识给他解惑。
(1)小明新生命的起点是图1中的[ ]___________,产生A的器官是图二中[ ]___________,A和B结合的场所是[ ]___________。
(2)_________移动到子宫内膜上,并附着在此,这就是怀孕的开始。
(3)胎儿通过 ____________从母体中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通过上述器官经母体排出。
3 / 6
(4)胎儿在母体内生活40周左右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从母体阴道产出的过程称为___________,此过程的结束标志着婴儿的诞生。
(5)小明发现自己喉结突出,长出胡须,这是在______________作用下出现的。
四、实验探究题。(共2个小题,共14分)
1、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请分析作答:
(1)若要探究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应该选择的实验装置组合是 ,若要探究氧气是由绿色植物在光下产生的,应该选择的实验装置组合是 。 (2)甲装置试管中收集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卫生香复燃,说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释放出 。
(3)有同学利用甲装置进行了进一步探究,实验结果如下表: 光源与试管的距离(厘10 20 30 40 50 米) 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65 35 15 6 1 (个) 据实验结果分析,若要提高大棚作物的产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4)利用丁装置探究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时,应对装置进行 处理。一段时间后,玻璃管中的红墨水滴向 (左或右)移动。
(5)请你写出呼吸作用反应式: 。
2、当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时,常常能看到一些鼠妇(潮虫)很快就爬走了。鼠妇生活在花盆底下是因为比较潮湿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将下列过程补充完整:
(1)提出问题:土壤的潮湿程度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2)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订实施方案:①为了保证实验中只有一个变量,该同学采取的办法是:在铁盒内一侧放上湿润的土,以横轴中线为界,另一侧放上 _____土。这样在铁盒内就形成
了
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环境。②实验中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得出结论:____________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鼠妇喜欢在______的环境中生
活。
(5)表达和交流:①实验时,如果在两侧铁盒中央只放一只鼠妇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若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应对所得数据作怎样的处理?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实验装置最好放置在__________(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
五、资料分析题(共5分)
1、阅读下面的资料,回答问题。 直到19世纪中叶,当时一些著名的科学家认为肉汤里会自然形成细菌,使肉汤变质,但是,法国科学家“微生物之父”巴斯德通过设
计巧妙的实验,推翻了这一观点,证明肉汤的腐败是由来自空气中的细菌造成的,实验如下图:
(1)使肉汤腐败的细菌与酵母菌相比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
4 / 6
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使肉汤腐败的细菌在生态系统的成分中属于______________。 (3)根据巴斯德的实验,你推测家里吃剩的鸡汤变馊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没有冰箱的情况下,让鸡汤保鲜时间更长的办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巴斯德的研究历程中,你获得了哪些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 6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D 2、D 3、B 4、B 5、B 6、A 7、D 8、C 9、C 10、C 11、D 12、B 13、B 14、C 15、A 16、A 17、A 18、C 19、C 20、D 21、B 22、A 23、C
24、C
25、B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
1、导管 筛管
2、蛋白质 DNA DNA 3、膈肌 4、藻类 5、维生素A
三、识图分析题(共3个小题,共21分)
1、分裂 分化 神经 结缔 系统
2、导管 ②胚芽 ⑥胚珠 ④子叶 ③胚根 传粉
3、C受精卵 1 卵巢 2 输卵管 胚泡 胎盘(和脐带) 分娩 雄性激素
四、实验探究题。(共2个小题,共14分)
1、(1)甲乙 甲丙 (2)氧气
(3)(适当)增加光照强度(增加人工光照) (4)遮光(黑暗) 右
(5)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2、土壤的潮湿程度会(不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干 干燥 潮湿 土壤的潮湿度 土壤的潮湿度 潮湿 不能 实验的偶然性太大,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求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较暗
五、资料分析题(共5分)
1、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分解者 空气中的细菌在鸡汤厉中大量繁殖 加盖煮沸后放置使其自然冷却 科学知识就在生活中.科学知识能为日常生活服务对自然现象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
6 /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