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高我校师生在遇到火灾等突发事件时的应变、逃生能力,明确在发生火灾、地震等突发事件时的学校逃生路线。我校决定于11月30日开展以 “普及安全知识,提高避险能力” 为主题的消防逃生演练活动。
一、指导思想
进一步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积极提高全体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 二、演练安排 1.内容:
(1)消防逃生方法讲解 (2)消防逃生演练 2.对象:全校师生
3.时间:2015年11月30日下午4:30 4.逃生线路
所有班级逃生集中地为大操场,升旗队形。其中具体线路:
(1)、七年级4、5班走教学楼右侧楼梯;1、2、3班走中间楼梯。 (2)、八年级4、5班走教学楼右侧楼梯;1、2、3班走中间楼梯。 (3) 、九年级4、5班走教学楼右侧楼梯;1、2、3班走中间楼梯。 注意:教室上课班级先二楼后三楼的顺序疏散。上室外体育课的在升旗位置整队。
三、演练准备
1.演练前,各班级召开动员大会,让学生熟悉消防逃生正确方法,讲明演练的程序、内容、时间和纪律要求,以及各个班级疏散的路线和到达的区域,同时强调演练是预防性、模拟性练习,以免发生误解而引发谣传。
2.学生要准备好毛巾,在听见火警或逃生讯号之前,学生统一在各自的教室内。
3.听到逃生讯号之后,有秩序的从教室中跑出,用湿毛巾捂住嘴巴,弯腰,二人一排,在老师带领下按规定的顺序路线逃出,到达指定地点,集中请点好人数,逐级上报。 四、演练要求
1.不要惊慌,听从指挥,服从安排。
2.保持安静,动作敏捷、规范,严禁推拉、冲撞、拥挤。 3.按规定线路疏散,不得串线。 五、组织机构 1.领导小组
组 长:齐坤勇
副组长:范文雄 罗茂德
成 员:李国飘、全体班主任、任课教师。 信号员:熊朝江 2.带班教师职责
各班带班教师须两位,上课教师及空课教师(空课教师填补各班)
职责:①指导学生消防逃生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按学校突发事件逃生路线,指导学生用手绢轻捂鼻口,低头猫腰,从相应的出口有秩序、有组织地撤离”。 ②教师要密切关注演练现场,维护活动纪律,防止意外发生。 3.楼梯口负责教师职责
一楼:中间楼梯 苟学太 右侧楼梯 张玉川 二楼:中间楼梯 杨寿山 右侧楼梯 郭永龙 三楼:中间楼梯 王家之 右侧楼梯 杨政康 四楼:中间楼梯 王光松 右侧楼梯 李本贵 (1)听到警报及时到岗
(2)合理调节学生疏散的进度,特别是防止过度拥挤造成踩踏事故。 (3)处理学生疏散过程中的偶发事件。 六、演练程序
(1)信号员发出“警报”信号。
(2)上课教师立即停止授课,转而成为教室演练负责人,立即告知学生“演练开始”,进入紧急疏散演练环节。空课教师到岗到班。学生在老师带领下有秩序从楼梯向下撤离,并按照预定的疏散路线,迅速撤离到操场。 (3)演练撤离要求: ①紧急疏散演练开始后,教师及班长分别把守前后门,学生分成前后两部分,依次从前后门离开教室,前部分同学沿走廊内侧,后部分同学沿走廊外侧呈两路纵队紧急疏散。要求学生安静、有序。
②学生在班主任带领下楼梯时,一路沿楼梯扶手,另一路沿扶手对面的墙壁,按疏散路线快速有序撤离。要求学生不要惊慌,听从指挥,服从安排保持安静,动作敏捷、规范,严禁推拉、冲撞、拥挤。
③学生撤离时低楼至高楼依次进行疏散,例如:当三楼的学生到二楼楼梯梯口时,发现二楼学生未疏散完毕,则应在楼梯等待,待二楼学生疏散完毕后再进行疏散,其它楼层亦如此。
④撤离教学楼后,各班在老师的带领下直接到达操场按升旗队伍集合。 ⑤疏散结束后,班主任要清点本班学生人数,并向校长报告疏散情况。 七、演练总结
1.集合成升旗队形,齐校长总结讲话。
2.宣布演练结束,各班依次退场,返回教室。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