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试生产方案
申请单位: ******有限公司 项目名称:10万吨/年生物柴油生产项目 项目类型: 新 建 设计单位: ************设计院 经 办 人:*** 联系电话: 000-777777 申报日期: 年 月 日
目 录
第1章 项目及工艺简介 ...................................................................................... - 1 -
1 项目概况...................................................................................................... - 1 - 2 项目工艺流程介绍...................................................................................... - 2 - 3 项目主要设备一览表.................................................................................. - 4 - 4 项目建设情况.............................................................................................. - 7 - 第2章 生产部分 .................................................................................................. - 8 -
1 方案编制目的.............................................................................................. - 8 - 2 试生产领导小组成员及职责...................................................................... - 8 - 3 试生产的准备工作...................................................................................... - 9 - 4 机械试车.................................................................................................... - 11 - 5 投料试车.................................................................................................... - 12 - 6 相关规定.................................................................................................... - 14 - 7 试生产安全注意事项................................................................................ - 15 - 第3章 试生产过程应急救援预案 .................................................................... - 17 -
1 综述............................................................................................................ - 17 - 2 应急救援指挥部的组成和职责................................................................ - 17 - 3 应急救援队伍的组成和分工.................................................................... - 18 - 4 应急救援预案的有关规定及预防、急救措施........................................ - 19 - 第4章 操作流程说明及相关规定 .................................................................... - 24 -
1 各类泵的操作规程.................................................................................... - 24 - 2 循环水系统................................................................................................ - 25 - 3 蒸汽系统.................................................................................................... - 26 - 4 原料油罐车至原料油储罐(G001)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反应釜(R301)进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反应釜R301反应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 R301至G301(G302) ................................................ 错误!未定义书签。 8 G301至G104 ................................................................. 错误!未定义书签。 9 反应釜R302进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I
10 反应釜R302反应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R302至G303(G304)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G303至G104、G105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G105至T201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 T201至G102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 离心机S101操作规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6 G102、G103至离心机S101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7 G106至T202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8 T202至G203、G204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9 G203、G204至G005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0 甲醇及甲醇精馏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II
第1章 项目及工艺简介
1 项目概况
***************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生物柴油项目建设位于**********,项目占地***亩。现有员工50人,其中技术人员6人,管理人员10人。项目总投资****万元,其中生物柴油生产线建设投资***万元。项目建成投产后可实现销售收入***亿元,年上缴税金**万元,纯利润**万。
该项目以黄连木籽实经压榨、精炼后得到的液体精炼油脂为主要原料,其生产方法是将原料油和甲醇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加入催化剂,在一定的温度、时间等工艺条件下让其反应生成甲酯,通过一系列精炼设备对生成的甲酯进行除杂纯化,从而得到符合标准的成品油即生物柴油,可与石化柴油按一定比例混合后作为汽车、轮船等的燃料用油。
项目目前已建成生物柴油生产装置、储存设施、公用工程及辅助工程(包括给排水系统、消防系统、供配电系统、供热系统、循环水系统等)。项目产品规模和主要原辅材料消耗如下:
产品规模和主要原辅材料消耗表
序号 一 1 2 二 项 目 名 称 产品 生物柴油 粗甘油 主要原材料 单 位 数 量 规 格 储存形式 来源及运输 t/a t/a 100000 5000 99% 30% 300m立式储罐 20m立式储罐 33生产、汽运 生产、汽运 - 1 -
30m卧式地下1 2 三 1 甲醇 原料油 催化剂 甲醇钠 t/a 7000 99% 塑料桶 外购 t/a t/a 12000 105000 工业甲醇 式储罐 99%精油 300m立式储罐 33外购、汽运 外购、汽运
2 项目工艺流程介绍
2.1 工艺流程介绍 2.1.1 酯化反应
原料油脂与甲醇、甲醇钠经过混合器的混合后进入反应釜内,在中压饱和蒸汽的加热下,将油脂加热到70℃。常压搅拌反应90分钟,反应完成后将物料打入分离罐进行分离。反应釜顶部出口设置冷凝器,反应过程产生的甲醇蒸汽经冷凝后回流入反应釜,以保证釜内为常压反应。
反应原理:1mol甘油三酯与3mol甲醇在碱性复合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酯交换反应生成3mol甲酯与1mol甘油,此反应为非均相可逆反应,因此反应时搅拌机转速应不低于80转/分钟,甲醇量应大于理论用量,添加量为油重的11%。 2.1.2 分离
反应好的物料通过泵打入分离罐,物料在分离罐内静置3小时,依靠重力使甘油沉积在罐底。从罐体底部放出甘油自流入甘油储罐,粗甲酯从上部出料口流入粗甲酯储罐。
- 2 -
2.1.3 脱醇
经过分离罐分离后的甲酯经过加热器加热至80℃后进入甲酯脱醇塔进行负压分离,塔内压力保持在-0.06mpa,脱醇后的甲酯进入脱醇甲酯储罐,甲醇经过冷凝器冷凝后回收利用。 2.1.4 离心分离
脱醇后的甲酯进入离心分离机进行离心分离,除去反应生成的皂。离心后的油脂进入脱皂储罐,分离的皂进入皂化池进行回收利用。 2.1.5 水洗
脱皂后的甲酯和热水按一定比例进入静态混合器进行混合水洗,热水温度大于80℃。水洗后的油脂进入分离机进行油水分离,分离后的油脂进入干燥前甲酯储罐。 2.1.6 干燥
水洗后的甲酯通过加热器加热到90℃以上后进入甲酯干燥塔进行负压分离,塔内压力保持在-0.098mpa,干燥后的甲酯进入成品甲酯储罐。 2.1.7 甲醇精馏
反应过程产生的废甲醇进入甲醇精馏塔进行精馏处理,控制加热温度,调节回流比,处理后的甲醇纯度达到99%,回收后再次利用。 2.2 工艺流程简图
- 3 -
3 项目主要设备一览表
序号
位 号 名 称 容 积 备 注 - 4 -
- 5 -
- 6 -
10
4 项目建设情况
项目目前已建成生物柴油生产装置及配套设施,完全具备了投料试生产的条件,现将项目建设的相关情况做一介绍:
4.1 总平面规划及全套设计图纸:由********设计院进行规划设计。 4.2 委托****************进行项目环境预评价,已取得批复。 4.3 委托******************进行本项目安全预评价,已取得批复。 4.4 厂房建设由徐州市现代钢结构有限公司施工。 4.5 设备安装由****************8有限公司施工。
4.6 特种设备经市县质量技术检测中心检验合格并在安监部门注册,取得特种设备使用许可证。
4.7 消防设施经***县消防大队验收合格。
4.8 防雷防静电设施经****防雷设施检测所检验合格。
- 7 -
第2章 生产部分
1 方案编制目的
1.1 为组织协调生产线各装置之间包括上下游之间,主要生产装置和公用工程装置之间的相互配合关系,验证工艺设计可行性,设备的可靠性,安全设施的有效性特制定本试生产方案。
1.2 确保项目建成后安全顺利地投产达效,为正常生产考核创造条件。
2 试生产领导小组成员及职责
2.1 试生产领导小组 试生产总指挥: 项目技术负责人: 设备负责人: 电气负责人: 组 员: 安全员: 2.2 试生产日期
2012年 5月 10日至2012年 10 月10 日 2.3 试生产小组职责
- 8 -
2.3.1 负责试车计划的安排、方案制定、调度、组织工作及与外部的工作联系。
2.3.2 负责试车前的检查和准备工作及试车记录及资料收集整理。 2.3.3 负责处理试车中出现的问题及试车后整改工作。
3 试生产的准备工作
3.1 人员组织准备
公司设立生产机构,负责抓好各项生产准备工作,按设计定员和岗位技术标准聘任有组织管理经验的干部和有实际操作经验的专业对口的技术人员、工人为骨干。操作工、维修工、主要岗位的操作、维修人员,聘用老厂有实际操作经验的工人。 3.2 技术准备
技术准备的任务是使生产人员掌握所有生产装置的技术,主要是工艺操作、工艺控制,设备维护使用、安全等四个方面,达到能独立指导和处理各种技术问题的要求。编制了各种生产装置的工艺规程、岗位操作规程、锅炉安全规程、岗位安全规程等一系列技术规程 。 3.3 职工培训
开展教育培训工作,使职工掌握工艺操作、掌握工艺控制、掌握设备维护使用、掌握安全。对设备做到“四懂三会”,即懂结构、懂原理、懂性能、懂用途,会使用、会维护保养,会排除故障。 3.4 安全准备
- 9 -
建立安全管理体系,配备专职的安全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制定和健全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并对生产线进行了全面的检查。
3.4.1 所有设备、管道、阀门、电气、仪表等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查,设备、管件、村料、制造安装质量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满足工艺要求。 3.4.2 设备、管道水压强度试验合格。 3.4.3 系统气密试验和泄漏量符合规范标准。
3.4.4 安全阀调试动作在3次以上,起跳灵敏,安装质量优良。 3.4.5 报警联锁系统调试合乎要求,确定动作无误好用。
3.4.6 配备了足够消灭初期火灾所需数量的灭火器。消防设施合格。 3.4.7 防雷、防静电设施和所有设备、管架的接地线要安装完善,测试合格。
3.4.8 防爆的电气设备和照明灯具均符合防爆标准。 3.4.9 安全防护设施、走梯、护栏、安全罩要坚固齐全。 3.4.10 装置区内清扫完毕,无堆放杂物,易燃物品,堆放在安全部门指定的地点。
3.4.11 生产指挥人员、操作人员经技术考核、安全考核合格。 3.4.12 各种规章制度齐备,人人有章可循。
3.4.13 设备标志、管线流向标志齐全,厂区消火栓、地下电缆沟、交通禁令、安全井等标志齐全醒目。
3.4.14 开车必备的工器具及劳保用品齐全,并符合防爆防火要求。 3.4.15 建立义务消防队,并经过训练,能够掌握灭火救护本领。
- 10 -
3.4.16 紧急救护器具齐全,包括防毒面具、安全带、急救箱等,并且都会使用。
3.5 物资及外部条件准备
原材料和设施配件准备完毕,满足生产要求。 3.6 管理准备
制定了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各项管理制度,在试车中严格执行。
4 机械试车
4.1 单机试车应具备下列条件
4.1.1 单机传动设备(包括辅助设备)经过详细检查,润滑、密封油系统已完工,油循环达到合格要求。 4.1.2 单机试车有关配管已全部完成。 4.1.3 试车有关的管道吹扫、清洗、试压合格。 4.1.4 试车设备供电条件已具备,电器绝缘试验已完成。 4.1.5 试车设备周围现场达到工完料净场地清。 4.1.6 试车方案和有关操作规程已审批和公布。
4.1.7 试车小组已经成立,试车专职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已经确定。 4.1.8 试车记录表格已准备齐全。 4.2 联动试车应具备下列条件 4.2.1 已建立岗位责任制。
4.2.2 专职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已经确定,并考试合格。
- 11 -
4.2.3 公用工程系统已稳定运行,能满足全系统联动试车条件。 4.2.4 试车方案和有关操作规程已经公布。
4.2.5 各项工艺指标业经生产管理部门批准公布,操作人员人手一册。
4.2.6 生产记录报表已经准备齐全,印发到岗位。
5 投料试车
5.1 投料试车应具备下列条件
5.1.1 所有装置及配套工程,按设计(包括设计变更)全部施工完毕,经过逐台设备、逐条管线按序号检查核对材质、壁厚、法兰、垫片、螺栓、各种阀门、管件、阀门方向及位置、检测点取样点、伴管、导淋、操作平台等,工程质量符合要求,不合格的已经返工合格。 5.1.2 施工记录资料齐全准确。
5.1.3 全部工艺管道和设备都已经过强度试验合格,设备和管道的吹扫和清洗工作已经结束。
5.1.4 设备、管道均已经过气密试验,且确认合格。
5.1.5 所有转动设备按规定经过详细检查,单体试车和联动试车合乎要求,可供正常运转。 5.1.6 锅炉工作已经结束。
5.1.7 水试车已顺利通过,暴露的问题已解决。
5.1.8 所有电气设备的继电调整和绝缘试验已经完成,具备正常投运条件。
- 12 -
5.1.9 所有化验分析设施已备妥待用。
5.1.10 全厂所有的安全消防设施都已安装完毕,经检查试验合格,并有专人负责。
5.1.11 原料贮罐已经清扫,具备贮存能力,有关计量仪器已经标定可供使用。
5.1.12 化工原材料、燃料及辅助化工原料、润滑油脂等已备齐,质量符合设计要求,且已运至指定地点。
5.1.13 设备、管线的中温和防腐工作已经完成并要对设备、管道、阀门、电气、仪表等标记完毕。
5.1.14 工艺规程、安全规程、分析规程、设备维修规程、岗位操作规程及试车方案等技术资料已经齐备。
5.1.15 各级试车指挥组织已经建立,操作人员业已配备,职责分明,且都已经过培训,掌握了操作技能,达到了“四懂三会”,已考试合格。 5.1.16 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各项制度已经建立,各种挂图、挂表齐全。
5.1.17 原始记录和试车专用表格、考核用记录等均已准备齐全。 5.1.18 易损易耗的备品配件,专用工器具准备齐全。
5.1.19 各类人员都已经认真学习安全规程,经过安全教育,考试合格。
5.1.20 经过综合性的投料前大检查,确认各生产装置间已具备衔接条件,各种生产准备工作已经结束。 5.2 试车启动前的检查与准备
- 13 -
(1)供热系统 (2)给水系统
(3)车间生产设备各管路、电器系统处于正常要求状态。
6 相关规定
6.1 工作人员必须在明显部位佩戴工作证,现场安全员管好现场秩序,无关人员不得进入生产区域。
6.2 成立试生产指挥系统进行指挥,一切指令由指挥系统发出,严禁多头领导,越级指挥。
6.3 工作明确分工,各负其责。指挥人员及操作人员必须明确职责,坚守岗位。
6.4 必须按照相关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在试生产期间必须实行监护操作。
6.5 机、电、仪人员必须和操作人员、指挥人员密切配合,在维修、调整、整改时,应办理相关相关手续,防止事故发生。 6.6 试生产过程中必须做好记录,及时分析、及时反馈; 6.7 厂区严禁烟火,禁止携带打火机等火源进入装置区。
6.8 严禁用铁器敲打任何设备、钢梁、地面及与铁器相撞能产生火花的物品。
6.9 严禁在生产区动焊、动火。如需动火必须办理动火证。 6.10 工作人员必须穿戴工作服、安全帽、工作鞋进入操作区。严禁穿戴高跟鞋、带钉鞋进入操作区
- 14 -
6.11 开车前必须做好检查工作,设警戒线和警戒人员,符合要求后开车。
6.12 除操作人员外,严禁任何人乱动阀门各部位及开关、按钮。试车监护人员必须坚守岗位,随时检查设备运行情况,出现问题应及时向指挥人员汇报。
7 试生产安全注意事项
7.1 每台设备开车前认真检查设备的状态、阀门仪表所处的位置,并确认无误。运转设备应先手动盘车3-5转,确认无卡碰现象后并进行点试(即开即停),确认运转方向正确、无异常现象。
7.2 可变速运行的设备,试运转时先由低速运行逐步高速直至额定转速运行。
7.3 启动设备时,应注意电流指针,如有以下现象,应停止启动,电器维修人员进行检查处理。经过两次启动后,一秒钟内指针没有摆动或启动后超过2~3秒,指针未回到正常位置。正常运行过程中,应密切注意电流大小。
7.4 临时停车处理问题时,必须切断电源,开关控制部位必须悬挂“禁止操作”警示牌,并派专人监视,绝对禁止在设备运转中处理问题。 7.5 试运转中发现机械设备有不正常的现象,须停车检查和调整时必须与操作人员联系,不得随意停车、开车。
7.6 开车或紧急停车时必须有信号,严禁无信号开车。 7.7 禁止接触机械设备的任何转动部位。
- 15 -
7.8 振动电机在运行过程中外壳散热可能引重度烫伤,不许在振动电机运行或刚停机时触摸外壳。
7.9 在设备开机前,所有人员应同设备保持安全距离。
- 16 -
第3章 试生产过程应急救援预案
1 综述
为确保公司、社会及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防止突发性危险化学品事故发生,并能够在事故发生的情况下,及时、准确、有条不紊地控制和处理事故,有效地开展自救和互救,尽可能把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环境污染和经济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做好应急救援准备工作,落实安全责任和各项管理制度。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本着“快速反应、当机立断,自救为主、外援为辅,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的原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陕西省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的规定,特制定本公司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本预案适用于本厂区试生产过程中化学品中毒、泄漏、火灾、爆炸及发生重特大事故的应急救援和污染处置工作。
2 应急救援指挥部的组成和职责
2.1 应急救援指挥部组人员组成
陕西德融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设立在安环部,指挥部人员由总经理、副总经理及总工办、生产技术部、安环部、营业部、行政部各部门负责人组成。指挥部下设应急救援办公室,发生重大事故时,由总经理为总指挥,负责全厂的应急救援工作;副总经理为副
- 17 -
总指挥,协助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工作。 指挥部人员情况如下: 总指挥: 副总指挥: 成员:
2.2 应急救援指挥部职责
2.2.1 负责应急救援预案的组织、制定和修订。
2.2.2 负责人员、资料配置、组织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并组织实施和演练。
2.2.3 确定现场指挥人员,协调事故现场有关工作
2.2.4 检查督促做好重大事故的预案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种准备工作。
2.2.5 批准本预案的启动和终止。
2.2.6 发生事故时,由指挥部发布救援命令和信号。
2.2.7 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保证灾情发生后,当班人员科自我保护,迅速准确到位,熟练操作,及时制止灾情的蔓延和扩大。 2.2.8 向上级报告和向友邻单位通报事故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救援通知。
2.2.9 组织事故调差,总结应急救援工作经验教训,组织并迅速恢复生产。
3 应急救援队伍的组成和分工
- 18 -
公司全体员工均负有应急救援责任,各救援队伍是化学品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的主要力量,其任务是担负本公司各类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救援及处理。
3.1 通信联络组:主要由行政部负责,担负各组之间的联系及对外求援和联络通信工作;担负上级领导部门、专业救援队伍及友邻单位的接待工作。
3.2 应急处置和现场扑救抢险组:主要由生产技术部和总工办负责,担负事故现场污染处理、救援、抢险和现场的恢复工作。
3.3 安全保卫和交通运输组:主要由行政部和安环部负责,担负现场及厂区安全警戒、交通指挥、人员疏散及中毒受伤人员的救护工作。 3.4 物资供应组:主要由营业部组成,担负现场救援所需物资的采购和供应工作。
4 应急救援预案的有关规定及预防、急救措施
为了能在事故发生后,迅速准确、有条不紊地处理事故,尽可能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平时必须做好应救援的准备工作,落实岗位责任制和各项制度。 4.1 落实应急救援组织
救援指挥部成员和救援人员按照专业分工,本着专业对口、便于领导、便于集结和开展救援工作的原则,建立组织、落实人员,每年根据人员变化进行调整,确保救援组织的落实。
- 19 -
4.2 配备足够的应急救援器材
4.2.1 根据实际情况同意配备应急救援器材,按照设计图纸配备消防器材。
4.2.2 配置应急药箱2个,准备常用的止血消毒的药品、纱布、烫伤药等。
4.2.3 生产现场、油罐区均配备消防沙各3m³;准备铁铲各10把。 4.2.4 甲醇钠仓库、甲醇储罐区配备消防沙2m³,铁铲6把,防静电工作各服6套,防毒面具各6套;甲醇钠仓库配备耐碱腐蚀手套、耐碱腐蚀鞋各6双。
4.2.5 配备移动式防爆手电10个
4.3 发生事故和急性中毒的抢救、疏散方式和应急措施
事故发生时,首先发现的人员要立即报警,有企业按“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组织有关部门进行抢救,最大限度的减轻事故的影响。救援人员必须穿戴好防护用品,并加强监护,封锁道路,划定区域,严禁明火及非防爆用电,并组织下风向人员撤离,除应急处理人员及必须坚守岗位人员外,其它人员禁止进入警戒区。 4.3.1 甲醇 ⑴ 甲醇泄漏:
① 立即关闭泄露点上游阀门,少量甲醇泄露用水冲洗,大量甲醇泄露时用木锨铲取防火沙进行掩埋。
② 现场禁止使用手机等无线电通信设备(防爆对讲机除外)。
- 20 -
③ 现场禁止铁器碰撞、铁器与水泥地面碰撞,禁止机动车辆起动,现场若要用到扳手等进行维修,应轻拿轻放,不得扔摔。 ⑵甲醇起火
① 泄露甲醇起火,应迅速将其与甲醇罐体及可燃物隔离,立即用干粉灭火器或沙土将火扑灭。
② 甲醇储罐起火,所有人员应迅速撤离现场,立刻与市政消防大队联系,并报警,若有人员受伤,应迅速拨打急救电话,具体详见《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预案》。 4.3.2 甲醇钠泄漏
① 迅速撤离泄露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应急处理人员穿戴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露物,尽可能切断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露:用沙土掩埋,也可用大量水冲洗(钢平台和设备上的甲醇钠禁止用水冲洗),稀释后放排水系统。大量泄露: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容器内,废料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厂处理。 ② 禁止用强酸性物质直接掩埋甲醇钠或与甲醇钠直接混合。 4.3.3 油脂泄漏
① 立即关闭泄漏点上游阀门,同时在泄漏点下方放置一桶,接住淌下的油。
② 用铁铲将地上的油收集于桶内,地面上的浮油用蒸汽吹扫干净或用沙土掩埋。 4.3.4 蒸汽
- 21 -
⑴蒸汽泄漏
① 立即关闭上游蒸汽阀门。 ② 限制现场人员靠近,防止烫伤。
③ 蒸汽烫伤时应立即用冷水冲洗10-15分钟,涂抹烫伤膏;若严重烫伤时,应去医院就诊。 ⑵蒸汽压力过低或中断
① 关闭设备蒸汽进口阀门,以防止用蒸汽直接加热的物料进入蒸汽管道。
② 检查蒸汽主管道有无泄漏。
③ 检查锅炉有无异常,司炉工有无离岗情况。
④ 蒸汽泄漏时立即关闭蒸汽上游阀门,并设立警戒线,无关人员不得靠近,以免烫伤。 4.3.5 电力
① 电力中断时应立即关闭所有带电设备,立刻通知电工到达现场进行排查,未查明原因或故障未排除不得强行合闸。
② 严禁带电操作,非专业人员不得进行拆卸及维修设备,更不得私自接电。
③ 电工必须严格按照《电工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所有设备重新接电后应先点试无问题后才可正常运行。 ④ 若有触电者应按以下方法进行现场急救:
a. 触电者未失去知觉时,应安放在空气流通处安静休息。
- 22 -
b. 触电者失去知觉时,但呼吸及脉搏均未停止时,应安放在平地通风处,解开衣裤使其呼吸不受阻碍,同时用毛巾摩擦全身,使之发热。 c. 触电者失去知觉呼吸困难,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切不可向触电者注射强心剂或泼冷水。
d. 如触电者呼吸及心脏跳动均已停止时可能是假死,救护人员要坚持先救后报的原则,应立刻对触电者进行心脏胸外挤压和人工呼吸救护直到医生到场救护。
e. 人工呼吸用对口吹气效果较好。急救时触电者的头部应尽量后仰,鼻孔朝天,使舌根不阻碍气流,便于吹气急救。 4.4 事故的善后处理及报告
及时清理事故现场遗留污染物质并进行妥善处理。 对事故责任进行全面调查并写出书面的污染危害评估报告。 4.5 消防队伍的依托或建设情况
小型火灾和初期火灾的扑灭依托本公司消防力量,用消防栓或灭火器扑灭,若火灾较大时依托城固县消防队。本厂每年度举办不低4次消防演练和员工安全培训。
具体按陕西德融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的《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预案》进行应急救援。
- 23 -
第4章 操作流程说明及相关规定
1 各类泵的操作规程
1.1 齿轮泵 1.1.1 启动前:
①启动前应检查主动轴运转是否灵活; ②出口管道阀门是否打开; ③泵的旋转方向是否符合要求; 1.1.2 泵工作时:
①注意泵出口压力表读数应在泵所规定的技术规范以内;
②注意填料函的工作,若发生泄漏,视其程度慢慢將压紧盖压紧(不允许拧得过紧,不泄漏即可,以避免填料函剧烈发热和密封圈迅速磨损);
③当泵在运转中有不正常的噪音或温度升高时,应立即停止泵工作,进行拆检;
④不得任意调整安全阀,如需调整,需经现场指挥同意并用仪器校准。然后打好铅封,并做好记载; 1.1.3 泵停止工作
①切断电源;②关闭进出管道阀门; 1.1.4 应注意事项:
- 24 -
①禁止泵空转、超压运转;
②不得输送例如清水等不具备润滑性质的物料; 1.2 离心泵、磁力泵 1.2.1 启动前:
①用手拨动电机风叶2-3转,叶轮及轴无卡磨现象,转动灵活; ②打开排气阀,使液体充满整个泵腔,然后关闭排气阀; 1.2.2 泵工作时:
①全开进料口阀门,关闭泵出口阀门;②开启泵,当泵达到正常转速后,再逐渐打开出口阀门,并调节到所需工况; ③注意观察仪表读数,检查轴封泄漏情况,检查电机、轴承处温升﹤70℃,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1.2.3 泵停止工作
①关闭出口阀门,切断电源;②关闭进口管道阀门; 1.2.4 应注意事项:
①禁止泵空转、超压运转;②禁止泵在汽蚀状态下长期运行;
2 循环水系统
开车前提前更换循环水池的水并加药,开车前开启循环水系统,循环水系统操作如下:
2.1 检查所有冷却器冷却水进口蝶阀是否关闭;
2.2 打开循环水泵出口阀门,脱醇冷凝器(E303)冷却水进口蝶阀,E303出口管道排空阀;
- 25 -
2.3 开启循环水泵P120(P121), 再打开P120前进水阀,观察泵出口处压力表,若压力超过0.5MPa或泵有异响,应立即关闭泵; 2.4 观察E303出口管道排空阀处,当有水流出时,说明系统内空气已排净,然后调节E303冷却水出口蝶阀,使排空阀处无水流出; 2.5 系统正常运行后开启冷却塔风扇;
2.6 此处操作重点:①禁止循环水泵带负荷启动②首先由最高点排尽系统内空气,否则高点设备无法上水;③P120和P121为并联,一般情况下只开其中一台即可;
3 蒸汽系统
3.1 锅炉工应提前对锅炉进行全面检查;
3.2 提前给软化水罐加满水,并对水质进行化验,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并查清原因,及时给以处理;
3.3 锅炉工应估算好煤的用量,如若煤用量不够应提前一天向试车总指挥反应;
3.4 反应釜开机当天烧起锅炉,送气时间、供气量大小听从现场指挥安排;
3.5 送气前打开蒸汽主管道排污口阀门,使管道内的冷凝水由排污口排出,当排污口有蒸汽排出时应关闭排污口阀门;
3.6 观察车间蒸汽主管道压力表,当压力超过0.4MPa,应通知锅炉房,关闭送气阀,以防止车间安全阀开启;如果压力小于0.1MPa应及时通知锅炉房加大送气量;
- 26 -
3.7 所有加热设备出口均配有疏水阀,设备蒸汽阀门打开前应先关闭疏水阀两侧阀门,打开疏水阀旁通阀门,然后打开蒸汽阀门,使系统内的冷凝水由旁通排出,当蒸汽大量排出时打开疏水阀两侧阀门,然后关闭旁通阀门。加热结束后应打开旁通,排尽冷凝液; 3.8 此处操作重点:①随时观察蒸汽主管道压力表,以防止主管道安全阀跳阀②刚开始通入蒸汽时禁止大量冷凝液流入疏水阀③加热结束后应打开疏水阀旁通,禁止设备内囤积大量冷凝液,避免影响下次加热;
********************************************************************************************************************** 20.3 甲醇精馏系统
20.3.1 检查P114进出口排污阀、T101底部排污阀、G401底部出料阀是否关闭;
20.3.2 打开G205底部出料阀、P114进口阀、G107放空阀; 20.3.3 开启泵P114,打开P114出口阀门,向T101、G401进料; 20.3.4 观察T101、G401液位计,当T101液位达到2/3时,停止向T101进料;当G401液位达到离罐定20cm时,停止向G401进料; 20.3.5 打开T101蒸汽加热阀;打开E307、E306循环水阀门; 20.3.6 观察T101及塔顶的温度计读数,当塔顶温度读数为65℃时注意控制T101蒸汽加热阀,使塔顶温度不超过70℃;
- 27 -
20.3.7 观察G107液位计,当液位达到罐体2/3时,开启泵P302,缓慢打开流量计FI104进口阀门,调节其流量使G107内液位保持不变;此操作为打回流,回流时间不小于10分钟;
20.3.8 从G107处取样进行分析,当浓度大于99%时,打开FT102进口处阀门,调节阀门开度,使FI104与FI105流量成1:1; 20.3.9 打开E207加热阀,然后打开G401底部阀门,缓慢打开流量计FI106进口阀门,根据塔顶温度,调节阀门;
20.3.10 当T101内温度上升到90℃时,应关闭蒸汽加热法,停止精馏系统,将废液排掉后重新加入料;
- 28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