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乌哈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胶体表面化学考试样卷

胶体表面化学考试样卷

来源:乌哈旅游
胶体表面化学考试样卷

判断题

1、临界胶束浓度CMC是表面活性剂分子沉淀的浓度。(错,形成胶束的浓度) 2、温度升高时,多数液体的表面张力减小。 (对) 3、新形成的水凝胶中,分散相和分散介质都是连续相。(对) 4、泡沫体系是一种气溶胶。(错,液溶胶) 5、乳状液属于热力学稳定体系。(错,不稳定) 6、物理吸附都是不可逆的吸附过程。(错,物理吸附可逆)

++

7、Na,K的皂是O/W型的乳化剂,Ba2+,Mg2+的皂是W/O型的乳化剂。(对) 8、凝胶经无限溶胀后,成为溶胶。 (对)

9、表面张力的产生是由于液体或固体中存在杂质。(错)

10、只有在比表面很大时才能明显地看到表面现象,所以系统表面增大是表面张力产生的原因。(错,系统表面的净吸力)

11、HLB值是亲水亲油平衡值,其数值低,表示分子的亲水性强。(对) 12、单分子层吸附只能是化学吸附,多分子层吸附只能是物理吸附。(错,详见P218) 13、表面活性物质是指那些加人到溶液中,可以降低溶液表面张力的物质。 (对) 14、蛋白质类高聚物形成的凝胶表面具有高度憎水性。 (错) 15、南京的“雨花石”实际上是一种Liesegang环 。(对,见书P163)

选择题

1.雾属于分散体系,其分散介质是 (B) A 固体 B 气体 C 液体 D 气体或固体 2.区别溶胶与真溶液和悬浮液最简单灵敏的方法是: (B)

A 乳光计测定粒子浓度 C 超显微镜测定粒子大小 B 观察丁铎尔效应 D 观察ζ电位

3.固体物质与极性介质(如水溶液)接触后,在相之间出现双电层,所产生的电势是指 ( A ) A 滑动液与本体液之间的电势差 C 紧密层与扩散层之间的电势差 B 固体表面与本体溶液间的电势差 D 小于热力学电位φ

4.下列性质中既不属于溶胶动力学性质又不属于电动性质的是:( D ) A 沉降平衡 B 布朗运动 C 沉降电势 D 电导 5.当溶胶中加入大分子化合物时:(C)

A 一定使溶胶更稳定 C 对溶胶稳定性影响视加入量而定 B 一定使溶胶更容易为电解质所聚沉 D 对溶胶稳定性没有影响 6. 同一体系,比表面自由能和表面张力都用σ表示,它们 (D) A 物理意义相同,数值相同 C 物理意义相同,单位不同 B 量纲和单位完全相同 D 前者是标量,后者是矢量 7.对处于平衡状态的液体,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C) A 凸液面内部分子所受压力大于外部压力 B 凹液面内部分子所受压力小于外部压力 C 水平液面内部分子所受压力大于外部压力 D 水平液面内部分子所受压力等于外部压力

8.胶束的出现标志着表面活性剂的: (A)

A 降低表面张力的作用下降 C分子远未排满溶液表面

B 溶解已达到饱和 D分子间作用超过它与溶剂的作用

9.有机液体与水形成W/O型还是O/W型乳状液与乳化剂的HLB值有关,一般是:( C ) A HLB值大,易形成W/O型 C HLB值大,易形成O/W型 B HLB值小,易形成O/W型 D HLB值小,不易形成W/O型

10. 将分散系统按粒子大小分类时,胶体粒子的大小范围是:( C ) P2 1 A 直径大于10-9m ; B 直径介于10-7~10-5m; C 直径介于10-9~10-7m; D 直径小于10-5m。

11. 通常称为表面活性剂的物质是指将其加入液体中后: ( D ) P389 (A)能降低液体的表面张力; (B)能增大液体的表面张力;

(C)能显著增大腋体的表面张力; (D)能显著降低液体的表面张力。 12. 下述现象中与表面活性物质无关的是: ( D ) P389

(A)乳化; (B)润湿; (C)起泡; (D)溶解。

13. 插在液体中的玻璃毛细管里面液面上升或下降决定于该液体的: ( D ) P206 (A)粘度; (B)蒸气压; (C)密度; (D)润湿性。

14.对于粗分散系统,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C )(个人感觉) (A)粗分散系统为多相;

(B)粗分散系统为热力学不稳定系统; (C)能透过滤纸,不能透过半透膜;

(D)一般显微镜下可以分辨出是相体系。

15. 下列各性质中不属于溶胶动力学性质的是: ( C ) P50 动力学性质 (A)布郎运动; (B)扩散; (C)电泳; (D)沉降平衡。

简答题

1. 胶体系统是热力学不稳定的,但又可以较长时间的存在,为什么?

书P95,胶体本质上是热力学不稳定体系,但又具有动力学稳定性,这是一对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可以共存;在另一些条件下,它们可以相互转化。制备出来的溶胶之所以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稳定,或许就是这个原因。 2. 大分子摩尔质量的表示方法有哪些?

书P521,数均分子量,重均分子量,Z均分子量,黏均分子量等。 3. 写出使溶胶聚沉的方法。

P100,一,加电解质;二,电性不同的溶胶混合;三,微波处理。 4. 详述乳状液的鉴别方法。

书P484,1.稀释法,2.染色法,3.导电法。 5. 判断:硅胶在两种溶剂中对同浓度的苯甲酸(约0.1mol/L)吸附时,在那一种情况下吸

附量更大? 并给出理由。(暂时没找到比较贴切的内容与之对应) 6. 详述乳状液的应用。

书P510,一,控制反应,二,农药乳剂,三,沥青乳状液,四,稠油的乳化降黏,五,纺织工业。 7. 高分子溶液与溶胶性质的异同? 书P520,相同点,不同点。 8. 详述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的区别。 书P218 表4-6 9. 胶凝作用时的现象。

书P135,显示出固体的力学性质。丁达尔效应更加明显。

计算题

1. 293.15K时,石蜡的表面张力是22.34mN/m,水的表面张力是72.80mN/m,水

和石蜡的界面张力是40.18mN/m,试求水在石蜡上的接触角。

P210 公式 σ气-固=σ液-固+σ气-液cosθ 其中σ气-固=22.34mN/m;σ液-固=40.18mN/m; σ气-液=72.80mN/m 求解θ 2. 293.15K时,水的表面张力为72.80mN/m,密度为1.00kg/dm3,试求半径为2x10-9m

的水滴的蒸气压与平面的水的蒸气压之比。

P208, ln(Pr/P0)=2σ液-气M/RTρr 直接代入公式,即可求出

3. 473.15K时,测定氧气在某催化剂表面的吸附,当平衡压力分别为101.325kPa和

1013.25kPa时,每千克催化剂吸附氧气的体积各为2.5x10-3m和4.2x10-3m(已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假设该吸附服从Langmuir公式,计算当氧的吸附量为饱和吸附量的一半时,氧的平衡压力为若干?

P234 V=Vmbp/(1+bp) 代入式子,连接两方程,求出Vm,b,再求出p

b=aexp(q/KT)/γ0(2πmKT)1/2

4. 有一毛细管,其半径为0.60 mm,当它垂直插入水中,水面上升2.19 cm,设该毛细管

的接触角为30°,水的密度是0.98 g·cm-3,求该温度下水的表面张力。 P198, 表面张力σ=ρghr/2cosθ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wuhaninfo.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