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乌哈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来源:乌哈旅游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第18课 《小英雄雨来(节选)》教学设计

教学导航

【教材分析】

《小英雄雨来(节选)》选自管桦的中篇同名小说《小英雄雨来》。这篇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儿童雨来掩护交通员李大叔,机智地和日本鬼子斗争的故事,歌颂了雨来热爱祖国、不畏强敌、机智勇敢的优秀品质。

课文共有六部分,各部分都是紧紧地围绕课文中的主要人物雨来和敌人勇敢斗争的事迹来描述的。这篇课文的主人公是年仅12岁的雨来,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课文感受到小英雄同日寇斗争中表现出来的灵活、机智、勇敢的美好品质,从中汲取精神力量,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另外,这篇课文篇幅较长,可以培养学生阅读课文要有一定的速度的能力。

小说中的芦花戏水、星夜攻读、智护交通员的情节,苇丛雏鸭、五谷飘香的田园风光景物、鲜活的方言土语,无一不是60多年前那场波起云涌的民族解放战争中燕赵大地的真实写照。

【作者介绍】

管桦(1922~2002),小说家。原名鲍化普。河北丰润人。全国第五、六、七、八届政协委员,曾任北京市文联副主席、主席,北京老舍文艺基金会会长,北京老舍研究会会长,一级作家。主要有长篇小说《将军河》《深渊》,作品集《管桦中短篇小说集》《管桦文集》,中篇小说《荆各庄的故事》《小英雄雨来》等。

管桦爱好绘画,尤其以画墨竹著称,出版有墨竹画册《苍青集》。在小说、散文、诗歌之外,管桦还创作了许多歌词,其中著名的有《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快乐的节日》和《我们的田野》等。2002年8月17日管桦逝世,享年81岁。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晋、絮”等17个生字,会写“晋、炕”等15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炕上 铅笔 迈进 枪栓 胳膊 劫难”等词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语。

2. 结合课文内容,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学会怎样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

3. 体会本课中描写景色的优美句子和丰富的词语。了解雨来为掩护革命干部和日寇英勇斗争的故事,学习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品质。

【教学重点】

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学会怎样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理解每部分的内容,并能说出每一部分的主要意思,给每一部分加上小标题。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视频导入,了解课题。

1.同学们,你们平时喜欢看电影吗?我们先来看一个电影片段吧。(出示电影片段)

2.看了这个片段,大家有什么感受?

3.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北部的芦花村有一个十二岁的小英雄。他被迫给敌人带路,却把鬼子带进了我们设计的地雷阵,炸得鬼子鬼哭狼嚎……你们知道这位年仅十二岁的小英雄是谁吗?(板书课题)

4.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提出要求:自己默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查字典读一读。 2.指名读生字新词。

2 / 23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着重指导:“笤帚”中的“帚”要念轻声。 根据学生的认读情况进行读音上的强调。

3.教师出示生字新词,全班齐读,读中巩固,掌握生字新词。 芦花 发愣 铅笔 枪栓 胳膊 劫难 炕沿 鬼脸 戒指 柜板 绸子 枪声 敌人 尸首 防备 慌忙

三、再读课文,了解内容。

1.讨论课文的叙述顺序,并按顺序概括小标题。 (1)归纳各部分的主要意思。 第一部分:雨来的游泳本领高强。

第二部分:雨来上夜校读书,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第三部分:雨来掩护交通员李大叔。

第四部分:雨来与鬼子展开英勇斗争,始终不说出李大叔的藏身之处。 第五部分:乡亲们以为雨来牺牲了,都很难过。 第六部分:雨来没有死。 (2)提问思考:怎样编写小标题?

把长长的一部分内容浓缩成一个简短的小标题,必须抓住内容要点,用语精练。小标题可以是句子,也可以是词语,可以用书上的语句概括,也可以用自己的话编写。

(3)提炼课文的小标题。 第一部分:游泳本领高 第二部分:上夜校读书 第三部分:掩护交通员 第四部分:勇斗鬼子 第五部分:河沿枪声 第六部分:机智逃生

2.分角色朗读精彩片段,评价检测学生读的情况。

(1)确定重点段:哪部分最能表现雨来是一位小英雄,哪部分就是重点语段。(第四部分写的是雨来与鬼子展开英勇斗争,始终不说出李大叔的藏身之处,所以重点段是第四部分。)

(2)分组讨论:作者是根据哪些情节和词语表现雨来是一个小英雄的?把有关的词语标画出来。(敌人的手段是哄、骗、恐吓、毒打,甚至用死来威胁。而雨来

3 / 23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始终说“没看见”。)

(3)试着在组内分角色读一读。

(4)指名在班上分角色朗读课文或者表演。

3.把六个小标题连起来,能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吗?(预设:老师帮你在最前面加上时间——抗战时期,地点——芦花村,这样故事的主要内容就变得更完整了。)

四、课堂小结,畅谈体会。

读了课文之后,雨来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热爱祖国、机智勇敢、坚强不屈。)

第二课时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1.出示生字、新词,指名检查掌握情况。

2.上节课,通过读课文,我们学习了用小标题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这节课,我们继续品读课文。

二、品读课文,理清思路。

1.出示提纲,思考问题:

(1)文章通过哪几件事表现了雨来机智勇敢的优秀品质?(掩护交通员、勇斗鬼子)

(2)文章其他部分与表现雨来是一个小英雄有什么关系?(围绕各部分重点问题讨论,教师加以点拨。)

第一部分:芦花村的自然环境怎么样?通过一件什么事说明雨来机智灵活,游泳本领高?

第二部分:从哪里可以看出雨来上夜校,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 第三部分:雨来的机智勇敢表现在哪些地方? 第四部分:雨来是怎样与鬼子进行英勇不屈的斗争的? 第五部分:芦花村的乡亲对雨来的行为有什么反应? 第六部分:雨来是怎样机智脱险的?

2.以学生自学为主(分为若干的学习小组),注意培养学生边读、边想、边标画的阅读习惯。

4 / 23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3.通过勾、画、圈、点、注等各种批注方式,找出重点词语、句子和段落以及重点人物、细节等。

三、深入文本,感受形象。

(一)理清联系,深入探究。

1.从重点内容入手,理清段与段之间的联系。 (1)鬼子抓住雨来为什么要枪毙他?

(2)雨来在鬼子面前为什么表现得如此坚强?

(3)雨来又是怎样从鬼子手中逃脱的?他为什么能这样做? (4)你认为雨来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2.指导学生讨论、理解重点句子。

在课文中画出句子“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重点理解课文中两次提到这句话的作用,从而体会雨来的优秀品质。

(二)重点研读,感受英雄形象。

第四部分描写了雨来与鬼子作斗争的场景,最能表现雨来的英雄形象。 1.请同学们默读第四部分,边读边思考,从哪里能具体感受到雨来是一个小英雄。

预设一:品读雨来和鬼子之间的对话。

(1)在鬼子对雨来的一连串盘问、哄骗、利诱的对话中,你感受到什么?(鬼子的奸诈狡猾,雨来的沉着与机智。)

(2)学生自读,指名分角色朗读。 预设二:品读鬼子毒打雨来的片段。 (1)找一找鬼子毒打的动作。

(2)从这一连串的扭、打、揪、拧中,我们完全可以想象,鬼子是多么——(残忍、残暴、没有人性)

2.小结:我们刚才交流了第四部分的重要片段,品读了其中精彩的语言,小英雄雨来的形象在我们心中更加生动立体了。

(三)回顾总结,畅谈感受。 1.读了课文,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2.全班交流:

鬼子的威逼利诱,也没有让雨来屈服,说出李大叔的下落。(板书:坚强不屈) 雨来被鬼子毒打得两眼直冒金花,鼻子流着血,但他想到的却是“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板书:热爱祖国)

5 / 23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雨来小小年纪就智斗鬼子,与鬼子斗智斗勇。(板书:机智勇敢)

四、拓展延伸,活学活用。

分享你所知道的其他英雄故事。

五、布置作业,巩固提升。

鼓励学生把整个故事讲给家长听,注意语言流畅,讲述生动真实,突出雨来的精神品质。

【板书设计】

小英雄雨来

坚强不屈

【教学反思】

1.引导学生讨论课文的表达顺序,按顺序概括小标题,并通过列小标题的方式,学习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2.在分析小英雄雨来这个人物形象时,引导学生研读重要片段、重点词句。在“交流自己感受最深”的环节中,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来体会雨来的机智勇敢,明白雨来为什么要这样做,通过对课文中反复出现的“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句话的感悟与探讨,让学生在感受雨来人物品质的同时也进行着爱国主义的熏陶、教育。

6 / 23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19课 《我们家的男子汉》教学设计

教学导航

【教材分析】

《我们家的男子汉》选自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童年趣事”, 是一篇成人写孩子趣事的文章,童年生活在人的一生中是最美好最纯真的,它是璀璨夺目的,它是熠熠闪光的!充满童真童趣的孩子在令成年人哑然失笑的同时也带给了我们纯粹的感动和震撼,当代女作家王安忆的四岁的小外甥就是这样的一个小小男子汉!课文以人物性格特点分类组织安排材料,用生动、风趣、幽默而又含蓄的语言描写了一个逐渐成熟、自主自立、刚强勇敢的男子汉形象。

【作者介绍】

王安忆,1954年3月生于江苏南京,原籍福建省同安县,当代作家、文学家。

1972年,王安忆考入徐州文工团工作。1976年发表散文处女作《向前进》。1981年初与李章结婚。1987年调上海作家协会创作室从事专业创作。1996年发表个人代表作《长恨歌》,获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 2004年《发廊情话》获第三届鲁迅文学优秀短篇小说奖。2013年获“法兰西文学艺术骑士勋章”。

王安忆现为中国作协副主席、上海市作家协会主席,复旦大学教授。2017年12月,凭借作品《向西,向西,向南》获“2017汪曾祺华语小说奖”中的中篇小说奖。

【教学目标】

1.自主识字,认读本课“徽 谜”等15个生字,学习理解新词。

2.学习以人物性格特点分类组织、安排材料的方法;细致地观察和细腻地描写。

2.体会“男子汉”逐渐成熟、自主自立、刚强的性格特征。 3.学会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7 / 23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较快速度默读课文,了解作者对小男子汉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

学会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知道“男子汉”的含义吗? 2.你们认为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为男子汉?

3.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王安忆写的《我们家的男子汉》,看一看她笔下的男子汉和我们印象中的男子汉有何不同。(板书课题)

4.齐读课题。

二、解决字词。

1.提出读书要求:尝试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查字典读一读。

2.指名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倔强——多音字“强”。 人才济济——多音字“济”。

三、整体感知。

1.解题:题目中“男子汉”指的是谁?

(1)简介作者:先让学生介绍,教师再进行补充。 (2)“男子汉”是指姐姐家的孩子,即“我”的侄子。 (3)作者写了侄子哪一段时间的生活经历?(从出生到四岁)

2.再读课文,品味语言,体会人物形象。(学生分小组讨论,师生互动。)

8 / 23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预设:你觉得文中所写的小男孩可爱吗?你最喜欢课文哪一部分?请简要说一说你的理由。

(1)开头部分:交代写作对象,写孩子出生、留在外婆家的原因及与“我”的关系。

(2)他对食物的兴趣。

①量很多,范围很广,极有滋味,“叫人看了不由得也会嘴馋起来”。 ②写吃青菜一事,写出了他的天真可爱。

③“为了吃一客小笼包子,他可以耐心地等上三刻钟。”对一个孩子来说是极难安静“三刻钟”的,但“他”却很有“耐心”,可见其对吃的兴趣之浓厚。

④他为了去少林寺,愿意在吃上做出一些牺牲(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已经不简单了),但最终还是吃的诱惑力更大。

⑤这一段通过具体事例写小“男子汉”非常贪吃。 (3)他对独立的要求。

①走路时,他挣扎着不愿让人牵手,可见他想要独立的愿望很强烈。 ②去买山楂片时,“我”本想帮他的,却使他失去了一次锻炼自己的机会,因而他显得“沮丧”。

③对去换橘子水的狂热,表现出他对独立做事的狂热。 ④在柜台外等候的细节,可拓展一些内容。

引导:每个人在走向独立的过程中,不可能一帆风顺。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不接受风雨的洗礼,怎么能在社会上独当一面?

(4)他面对生活挑战的沉着。

①只是觉得应该哭才哭的,符合一个孩子的性格。

②“可是他明白了自己不得不去……不作任何无效的挣扎。”表现出他作为一个“男子汉”的刚强和成熟。

③回安徽时的勇敢,也是细节描写,表现了他的沉着。 (5)结尾部分。

开头一句总结点题。一个“这”字,指代了上文主体部分所写的内容,抒发自己从“我们家的男子汉”身上引发的感受,体现了作者对这一个孩子的关爱。(从其观察细致、长期可看出。)

四、总结全文。

本文运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对人物的各方面特点进行细致描写,表现了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小男子汉形象。我们在日后的写作中也要善于从人物的不同方面

9 / 23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外貌、行为、语言、心理、神态等)去进行细致描写。

五、拓展延伸。

生活中,你觉得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男子汉呢?能举出一些相关事例吗?

【板书设计】

我们家的男子汉

性格:对食物有极大兴趣 处处要求独立 沉着面对挑战 描写:动作描写 语言描写 心理描写 外貌描写 语言:生动 风趣 幽默

【教学反思】

1.讲课时,引导学生首先熟悉课文内容,然后抓住关键语句具体复述文中的人和事,深入研究文章主体部分安排材料的顺序和特点,进而了解文章主旨。

2.文章故事性强,语言幽默,刻画人物生动形象,因此把分析人物形象、品味精彩语言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

10 / 23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20课《芦花鞋》教学设计

教学导航

【教材分析】

《芦花鞋》是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改选自曹文轩先生的《青铜葵花》。本文分四个部分,介绍了青铜一家做了101双芦花鞋,让青铜顶着刺骨的寒风去卖芦花鞋,他甚至还把自己脚上穿的一双芦花鞋也给卖了,回到家时,他的脚已经冻得通红。本文重在引导学生用“小标题串联法”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以及阅读长文章的方法:边读边想,前后联系。

【作者介绍】

曹文轩,1954年1月出生于江苏盐城,中国儿童文学作家。1991年,推出小说《山羊不吃天堂草》。1997年,出版小说《草房子》,并担任改编电影编剧。1999年,出版小说《根鸟》。2005年,推出小说《青铜葵花》。2016年4月4日,曹文轩获“国际安徒生奖”,同年8月20日,曹文轩在新西兰领取国际安徒生奖,这也是中国作家首次获此殊荣。2017年3月31日,获得2016-2017“影响世界华人大奖”。2017年12月,特殊文体长篇小说《蜻蜓眼》获得首届“吴承恩长篇小说奖”。

【教学目标】

1.认读会认“搓、葵”等7个生字,理解词语,流畅地朗读课文。 2.了解用空行标示长文章各部分的方法,继续运用“小标题串联法”把握主要内容,探究“芦花鞋”的故事。

3.运用边读边想、前后联系的方法,感悟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学习阅读长文章。

【教学重点】

运用“小标题串联法”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探究芦花鞋的故事。

【教学难点】

11 / 23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运用边读边想、前后联系的方法,感悟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学习阅读长文章,进一步激发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张图片,一起来欣赏一下吧。(出示课文插图) 2.在这张图片中,你看到了什么?(学生分享)

3.这张图片的主人公叫青铜,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故事。(板书课题)

二、解决字词。

1.提出读书要求:尝试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查阅字典读一读。

2.指名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雪屑”——“屑”的读音。 教师出示生字新词,全班齐读,读中巩固掌握。

三、整体感知。

1.简介作者:先让学生介绍自己对作者的认知,教师再补充。 2.你能用简短的语言为每部分拟写小标题吗? 第一部分:青铜一家做了一百零一双鞋 第二部分:青铜冒雪去卖鞋 第三部分:青铜卖鞋给城里人 第四部分:青铜准备卖掉自己的鞋 3.结合小标题,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冬季快要来了,青铜和妹妹葵花去采芦花,他们一家子为了生计,要做一百双芦花鞋来卖钱。有一天下着鹅毛大雪,青铜为了家里生计,冒雪到镇上去卖鞋。幸

12 / 23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运的是,有几个城里人把剩下的十双芦花鞋全部买去了。最后青铜甚至连自己脚上的鞋子也要卖出去……

四、品读文本。

(一)

1.青铜一家费尽心血编织了一百零一双精美的芦花鞋,那芦花鞋的制造工序是什么样的?(先将上等的芦花采回来,然后将它们均匀地搓进草绳里,再编织成鞋。)

2.这芦花鞋捧在手里是那样的精致,穿在脚上是那样的温暖,而这些芦花是青铜一缕缕采来的。找到那段文字,说说青铜是怎样采摘这些蓬松美丽的芦花的。

3.出示课件。

4.想象一下,青铜在采摘芦花时,他仿佛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二)

1.最后十双芦花鞋怎么样了?(城里人买了十双,最后,青铜连自己脚上那一双也要卖掉。)

2.青铜在冰天雪地中,终于卖掉了所有芦花鞋。卖掉所有芦花鞋的青铜又做了什么呢?

3.课件出示。(赤脚追顾客)

同学们,让我们和青铜一起置身于鹅毛大雪漫天飞舞的世界,假如是你,你会怎样?

4.想一想,你觉得青铜是一个怎样的人?(冰天雪地里,那透骨的寒冷,青铜忍受住了。他是一个能吃苦,勤劳善良,聪明,执着倔强的人。)

(三)

文章哪些地方让你感受最深?选择一处摘抄下来,再谈谈自己的体会。 1.“但青铜却坚持着今天一定要去镇上。他对奶奶他们说:‘今天天冷,更会有人买鞋的。’”

从“坚持”二字可以看出青铜脾气倔强,再联系句子来看,又能从中体会到他为了家人而坚持在冰天雪地里卖芦花鞋的执着、坚强的品质。

2.“他的赤脚踏过积雪时,溅起了一蓬蓬雪屑……”

说明青铜的坚强,让人觉得他是一个非常善良、很为家里人着想的孩子。 小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列小标题的方法了解了故事的主要内容。通过抓住重点段落、语句和词语来分析文章的思想内容,我们明白了青铜是一个吃苦耐劳、无私

13 / 23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善良、执着倔强、为他人着想的人。而作为当代的学生,我们更应该在今后的生活中学习他的这种品质。

五、布置作业。

1.鼓励学生把整个故事讲给家人听,注意讲述流畅明白、生动真实,突出青铜的精神品质。

2.阅读《青铜葵花》。

【板书设计】

芦花鞋 吃苦耐劳 无私善良 执着倔强 为他人着想

【教学反思】

1.通过列小标题的方法让学生快速了解故事内容。

2.通过抓重点段落、语句、关键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畅谈自己的感受。 3.通过一篇文章的学习,引导学生进一步阅读原著《青铜葵花》,激发阅读兴趣,拓展阅读量。

14 / 23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

《口语交际:朋友相处的秘诀六》教学设计

教学导航

【教学目标】

1.交流和朋友相处的方法。 2.根据讨论的目的记录重要信息。 3.分类整理小组意见,有条理地汇报。

【教学重点】

根据讨论的目的记录重要信息。

【教学难点】

分类整理小组意见,有条理地汇报。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说到“朋友”,你先想到了谁?(我的同桌,我的邻居小伙伴,舞蹈班的同学……)你们认识多长时间了?(四五年,两三年,几个月……)

2.在你心目中“朋友”是什么样的人?(一起玩的,有共同爱好的,有困难出手相助的,彼此信任的,能讲心里话的,一同分享快乐、分担痛苦的……)

3.在讲起我们的朋友时,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是什么浇开了友谊之花呢?也许是共同的喜好,也许是知心的交流,也许是彼此的欣赏,也许是困难时的温暖相助……那么和朋友相处,最重要的是什么呢?今天咱们就来聊聊“朋友相处

15 / 23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的秘诀”。

二、分组讨论,各抒己见。

1.同学们,想想自己与朋友相处的过程,思考:你认为和朋友相处最重要的是什么呢?

小组同学讨论,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指导。 出示“温馨提示”。

(1)小组确定组长、发言序号、记录员、时间提醒员。

(2)每个人都要发表观点,表达清楚。当前面有同学表达了和自己相同的观点时可以表示赞同后,再说其他观点。

(3)记录员要认真倾听,把握主要内容,简要记录每个同学的想法。 (4)小组同学要积极表达,对同伴给予鼓励和肯定。

2.刚才各小组同学积极参与,讨论得热火朝天,大家也记录了很多的想法。接下来,我们来看一组视频,评价一下视频中交流的怎样。

预设:(1)确定组长和发言序号后,有一个同学不想发言,只是表示他对同学的赞同,同伴鼓励他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同伴互助,从而做到了人人积极交流。

(2)有同学在讲完自己的观点后开始嘀嘀咕咕讲话,有同伴及时提醒,询问他的观点与刚才同学的观点有什么不同,友善提醒小组讨论的有效参与。

(3)记录员没有记清刚才同学的观点,同伴一起回顾,补充记录内容,体现合作交流。

3.投影展示几组记录,看看你又有什么收获。(记录简要,关键词记录,姓名代号……)

4.接下来我们要进行小组汇报,此时应该如何汇总同学们提出的观点呢? 我们来看这个例子:

出示某小组在讨论“怎样表达对父母的爱”时做的记录。 师生共同总结方法:

第一步:先分别记录同学的观点。

第二步:把相同或相近的观点整合在一起。

第三步:根据大家的意见,标记出大多数同学认同的想法。 小组尝试来做,教师巡视指导。

三、小组汇报,师生评价。

16 / 23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小组推选代表上台汇报,其他组员可以进行适时补充。 根据要求,师生评价。 要求:

1.仪态大方,文明礼貌。 2.表达口齿清楚,条理清晰。

3.小组人人发表观点,至少提出三条大家认为最重要的信息。 4.汇总简要清楚,其他成员补充。

四、课堂总结,提升情感。

今天,我们和同学们一起讨论了和朋友相处的秘诀。是共同的喜好收获了友谊,是诚信和热心稳固了友谊,是分享和交流促进了友谊,是信任和互助加深了友谊。同学们能够积极发表观点,根据讨论主题提出意见,并能认真倾听,把握别人说话的主要内容,做复述或记录,还能分类整理小组意见,有条理地汇报。

那么在以后与朋友的相处中,我们要做到什么呢?(彼此信任、乐于分享、互相帮助……)

【板书设计】

朋友相处的秘诀

积极发言 认真倾听 记录要点

分类整理 条理汇报

【教学反思】

1.本次口语交际主要是引导学生在小组中讨论,学会在讨论中对讨论内容进行记录、汇总。这就需要在实践中练习,明确要求,互相学习。设计活动,先要启发思路,让学生打开话匣子,然后以示例引导,如何分类整理,有条理地汇报。

2.在上课中避免过于关注整理信息,忽视口语交流,教师参与到小组交流中,适时点拨指导,在互动交流时,抓住典型培养学生爱交流、会表达、认真听的好习惯。

17 / 23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

《习作:我学会了________》教学设计

教学导航

【教学目标】

1.在自主的感悟下,能清楚、具体地写一次学习本领的经历。 2.在自由表达的过程中,提高表达能力和评价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交流、表达的快乐。

【教学重点】

能说一次学习的经历,能清楚、具体地写一篇以“我学会了……”为话题的习作。

【教学难点】

准确选材,把学习的过程说具体,写具体。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唤起记忆。

同学们,成长的经历是丰富多彩的,我们一天天长大,学会的事情也越来越多。

回想一下,你学会的哪件事情让你印象最深、最有成就感?(学会了轮滑,学会了弹曲子,学会了包饺子,学会了打乒乓球……)

二、畅所欲言,确定选材。

18 / 23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1.一起来看一组图片。(学本领的照片) 学会的本领,有体育类、有文艺类、有家务类。

你想到了哪次学本领的片段?来和大家分享一下,说说为什么让你印象深刻。(因为初次尝试所以印象深刻,因为学习的过程、特殊的体验……)

2.指名讲,引导提示:

先讲清楚自己印象深刻的是学会什么事情(本领)。然后用简单一两句话说说为什么要学这个本领。再想想自己是怎样一步步克服困难学会的,还有什么有趣的经历,心情有哪些变化。

3.同桌之间相互交流,可以提问、追问,也可以提建议。 4.学生交流,师生评价。 评价点拨:

不会到会的学习过程,人物动作、语言、心理描写; 遇到困难时的想法,克服困难学会后的感受;

按顺序,有条理(首先,接着,然后,最后)。(板书:讲清楚 按顺序 有条理)

三、片段赏析,指导习作。

明确本次习作要求,重点是把学做这件事的经历和体会写清楚、写具体。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作家是怎么把过程写具体的。

出示片段:

1.毕淑敏作品:《学会看病》。 2.学生作品:《我学会了捣大蒜》。

读一读,说说读后的收获:受到了什么写法启示?

回想一下本单元课文,出示人物动作、语言、心理描写的句子。(板书:写具体 神态、动作、语言、心理描写)

四、不吐不快,妙笔生花。

同学们,静下心来想一想,你准备写什么,然后将题目补充完整。认真构思一下,可以简单列出提纲或思维导图。

学生习作,教师巡视。

五、相互交流,取长补短。

把你认为自己写得最精彩、最得意的部分在小组里交流一下,待会儿我们再来全班交流。

19 / 23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全班交流,修改。 教师总结:

回顾本次作文的全过程,你收获了哪些写作的经验?(选材方面:选择印象最深的来写有话可说;按顺序写更有条理;要抓住人物特点,描写具体;要把有趣的经历和心情的变化突出写,让作文更打动人;要有真情实感。)

【板书设计】

我学会了

讲清楚 按顺序 有条理 写具体 神态、动作、语言、心理描写

【教学反思】

1.本次习作引导学生回顾生活经历,把自己从不会到会的学习过程写具体。如何克服困难和学习过程中的有趣经历,是抒写真情实感的关键部分。为了避免选材的千篇一律,要让大家打开话匣子,畅所欲言,分享各自学会的本领。

2.引导学生愿意和同学交流分享,从而互相启发,互相提议,分享习作的快乐。在点评中,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以欣赏、鼓励为主,正面引导,增强学生自信心。

20 / 23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

《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

教学导航

【教学目标】

1.交流如何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方法。 2.练习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3.体会比喻句的作用,学习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改写。 4.理解和积累古诗《独坐敬亭山》。

【教学重点】

体会比喻句的作用,学习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改写。

【教学难点】

练习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本单元的3篇课文,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

二、学习“交流平台”。

1.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你阅读第六单元的课文时有什么新发现?(学生自由交流,并推选出表达清楚的同学。)

21 / 23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2.表扬有新发现的同学,让学生交流自己总结的学习方法。 3.课本里有4位同学也有自己的发现,请女生、男生分别读一下。 4.小结:边阅读边思考,才能更好地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同学们要多用新发现的方法进行训练,大家的语言能力才可以进一步提高。

三、学习“词句段运用”。

(一)第一题。

1.复习学过的修改符号(添加、删减、置换)。 2.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下面这段话。

(二)第二题。

1.初读理解,用心体会。

读下列各句,体会各组句子间的共同特点。(课件出示)

◇妈妈还是死命追着不放,到底追上了,可是雨来浑身光溜溜的像条小泥鳅,怎么也抓不住。

◇雨来像小鸭子一样抖着头上的水,用手抹一下眼睛和鼻子,嘴里吹着气,望着妈妈笑。

◇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

◇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都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2.分析比较,感悟发现。

(1)说说你从这些句子中发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引导学生从带点词语体会)

(2)总结:前两句写雨来,把他比作小泥鳅、小鸭子,生动地表现了他机灵、活泼的形象;后两句写不同的敌人,把他们的手、眼比作鹰的爪子、恶狼的眼睛,生动地表现了敌人的凶狠。

3.联系阅读,拓展视野。

(1)说说你还从本单元各课中搜集了解到哪一些类似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22 / 23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2)说说你从课外阅读中积累到的类似的语句,比一比谁积累得最多。

四、学习“日积月累”。

1.导语:我们先进行课外知识抢答,唐朝是我国古诗创作最兴盛的时期,在众多诗人中有两个最有名的诗人,他们是谁?

(根据学生课堂反应,教师提示:一个称“诗仙”,一个称“诗圣”。) 2.揭题:谁来背背李白的诗,会几首就背几首,顺势揭题,简介背景。 3.读题,看注释,结合插图,教师介绍背景。

4.引语:李白坐在敬亭山上看到些什么?又会想到些什么呢? 学生自学。

初步理解要求学生围绕问题,自由读诗,并根据注释,结合插图,逐句说说诗意。(尽:完。独去闲:形容云彩飘来飘去悠闲自在的样子。)

指名回答,评议交流吟读,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5.讨论:诗句表明了诗人怎样的心境?你最欣赏哪一句?

五、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用序号、小标题和空行的方式,将长文章分成几部分的写法;还学习了用具体的事物来表现人物的神态和动作,从而让表达更生动形象的方法;积累了修改符号和一首古诗。同学们要多多将积累的学习心得运用到日常的阅读和写作中,努力增强自己的语文学习能力。

【教学反思】

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训练学生总结小标题,总结文章大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以句子训练为中心,引导学生体会生动描写的特点,使学生能在以后的写作中加以运用,逐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引导学生理解、背诵《独坐敬亭山》,从语句中体会作者心境。

23 / 2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wuhaninfo.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