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卓瑾(Chor-Ching GOH) 谈从炎(Congyan TAN)
第1卷第6期
2016年11月号,57-90页
中国在全球舞台的崛起
吴卓瑾(Chor- Ching GOH) 谈从炎(Congyan TAN)
内容提要
*A 在中国迈向高收入国家的过程中,全球一体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为解决转型中的挑战提供了重要的机会。为此,本文特别关注以下领域的问题:金融体制,贸易,投资和援助,区域互联互通,创新和技术以及治理结构。金融体制:需要继续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发展国内金融市场。贸易: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但附加值仍然很低,服务贸易也需要改善。投资和援助:中国已成为世界上跨境投资的主要参与者,未来需要进一步降低壁垒,以促进更多的跨境投资。区域互联互通:2015年3月发布的“一带一路”倡议远远超越传统的基础设施投资项目。该倡议如果按照对外投资的国际最佳实践进行,并且政府援助目的是互惠互利,那它就有可能对全球发展做出显著贡献。创新和技术:已经对创新投入高度重视,但未能形成更大程度的行业相关创新。此外,地方政府自身能力建设是外国直接投资(FDI)对地区经济增长产生正向溢出效应的关键。治理结构:为了更好地从跨境业务获得收益,政府需要为公司提供更多的激励措施和引导,促进企业根据现有的国际标准和先进经验改善公司治理结构。
关 键 词 中国;全球一体化;经济转型;全球经济治理
一、背景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已经深刻改变全球经济格局,减少了全球贫困。中国在全球总产出中的份额在过去四十年中增长了近十倍,从20世纪80年代末的2.2%上升至2014年的10%(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则是从不到2%上升至15%)。从2009—2014年间,全球经济增长的约1/3
* 吴卓瑾(Chor-Ching GOH):世界银行 电子邮箱:cgoh@worldbank.org;谈从炎(Congyan Tan):世界银行。
作者感谢Ekaterine Vashakmadze,Raju Huidrom,Maryla Maliszewska,Abdullah Alsabah,Zipeng Zhou,Jinchang Lai,Ying Wang,Lin Huang,Yongmei Zhou,Elin Bergman,Cordula Rastogi,Michael Ferrantino和Smita Kuriakose对本文初稿的评论。本文仅代表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世界银行董事会和管理层。文责自负。原文为英文,编辑部约请王振霞译为汉语,翻译错漏责任在编辑部,与作者无关。
057
财经智库FINANCIAL MINDS
来自中国的贡献(见表1和图1)。得益于中国经济的发展,自1980年以来,全球贫困率每年下降1个百分点;1980—2012年,生活在极端贫困中的人口(根据每天生活费用不足1.25美元计算)数量减少了一半以上,从43.4%降至14.5%。A在亚太地区,生活在极端贫困中的人口比例从1981年的77%下降到2011年的约8%;其中3/4的比例下降都来自中国的贡献。
表1 实际GDP增长率(%,除非说明)
年份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 (e)2015 (f)2016 (f)2017 (f)
中国8.39.110.010.111.312.714.29.69.010.39.47.77.77.39.06.76.5
世界1.92.23.04.33.74.44.31.8(1.8)4.33.12.42.52.62.63.93.1
中国对世界增长的贡献百分点0.40.40.50.50.60.80.90.70.70.90.90.70.80.80.80.80.8
贡献率19.419.817.012.717.317.722.038.9n.a21.227.331.431.430.329.025.726.3
注:基线预测。“e”代表“估计(estimate)”;“f ”代表“预测(forecast)”。所有预测来自《世界银行经济展望》(World Bank Global Economics Prospects)2015年6月以及当前研究的假设(current working assumptions)。
资料来源:WB Global Economic Prospects,June 2015.
A按照2011年购买力平价计算,1981年至2010年中国有6.79亿人口脱贫。
058
吴卓瑾(Chor-Ching GOH) 谈从炎(Congyan TAN)
图1 全球经济中的中国注:EMU和ROW 分别代表欧元区和世界其他地区。资料来源: World Bank, Haver Analytics。059
财经智库FINANCIAL MINDS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在世界贸易中所占份额增长了近11倍,从80年代的不到1%增至2014年的11%以上。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并与许多国家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并且中国正在考虑签署更多的自由贸易协定。 2012年12月,中国与东盟10个成员国以及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谈判,商讨建立“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如果实施顺利,这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2014年11月,在北京举行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峰会上,*主席呼吁签署亚太自由贸易区(FTAAP)协定。此外,中国也表示有兴趣加入美国倡导组建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TPP)协定(现在包括美国和其他11个国家的自由贸易区)。
中国在世界贸易份额的增加非常明显,特别是商品贸易。20世纪80年代,中国从国外进口商品微不足道,但是到了2014年,中国进口商品占世界总贸易量的10%(见图2)。中国进口金属矿石量约占世界贸易量的一半以上,对于初级能源和食用油的进口量也已经从20世纪90年代的10%上升至20%。这些商品(包括金属矿石、初级能源以及食用油等)进口量快速增长,反映出中国进口需求的收入弹性变化,也反映出2000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主导产业的基本特征。A相比之下,中国经济增长对全球农产品市场的影响并不明显:2000年以来中国农产品消费增长特征与世界农产品消费增长基本保持一致。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的贸易和投资制度改革吸引大量的外商直接投资(FDI)。流入中国的FDI从1985年的20亿美元快速增长到2014年的1280亿美元,这使得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FDI流入地(接下来是中国香港和美国)。到2013年,中国的FDI存量估计接近1.1万亿美元,约占GDP的12%。
A 2000年至2014年中国经济增长几乎有一半来自于工业增长(基础设施建设、制造业和建筑业)。这使得
在过去的二十年,中国工业产值占世界总产值的比例增加了5倍。
060
吴卓瑾(Chor-Ching GOH) 谈从炎(Congyan TAN)
图2 中国:债务和增长注:政府债务包括一般政府债务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最新可提供的数据是2014年的。资料来源:World Bank,WITS,BIS,Standard Chartered,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1999年,中国启动了“走出去”战略,鼓励海外投资。这个战略是双管齐下的:一是建立主权财富基金,负责国外投资项目;另一个是鼓励中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进行海外投资。这两个部分都将海外投资的重点放在自然资源领域,如油气和矿产资源等。
2007年9月,中国政府正式组建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China Investment Corporation,CIC),目的是为大量的外汇储备(3.6万亿美元,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5%)以寻找比美元国债回报率更高的投资方向。中投公司获得初始投资为2000亿美元,这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主权财富基金之一。2014年底,中投公司的总资产已经达到7467亿美元。
061
财经智库FINANCIAL MINDS
自2000年以来,中国不断放宽本地企业海外投资的限制,特别是2014年出台很多相关政策。A中国的非金融类外国直接投资在2007—2014年期间增长了5倍多,达到1030亿美元。
最近,中国也放松外汇管制,这使企业在处理外币资产方面有了更多的自由。根据货币基金组织的分类,40个资本项目中有35个已在中国完全或部分可兑换(IMF,International Monetary and Financial Committee(IMFC)Statement,April 2015)。
目前对资本流动最大的限制主要集中在个人外汇交易,以及对内和对外证券投资交易领域。B中国在实际操作层面比相关法律规定得更加开放(图3反映出有关中国的报道对主要贸易伙伴国投资者信心以及金融市场的影响,2012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的消息引发金砖国家和主要发达经济体股票市场的下跌)。例如,过去十年,中国跨境资本流动总额增长了10倍,达到1.5万亿美元。中国正在通过逐步放松资本管制和促进“人民币国际化”,以实现资本项目改革——如鼓励在国际贸易结算、投资和储备中更多地使用人民币等。这促进了离岸人民币交易市场的快速发展。截至2014年9月,1.72%的全球支付结算使用人民币交易,人民币已经成为全球第七大交易货币。2013年10月以来,人民币已经取代欧元,成为全球贸易融资中第二大常用货币。人民币计价贸易结算的月平均流量从2009年的零基础增长到2014年的4800亿元(Huang,2015,Hooley,2013)。未来十年内,中国可能会实现全面的资本账户自由化,由于大量的人民币可以流向更多的新兴市场,这将使得中国投资者可以拥有更加多元化的资产(Bayoumi and Ohnsorge,2013)。
A 例如从2014年5月起,十亿美元以下的投资项目只需要发改委备案即可。
B现在中国所有居民都可以每年从银行购买不超过五万美元的外汇,2007年时,还限制在2万美元以内。
062
吴卓瑾(Chor-Ching GOH) 谈从炎(Congyan TAN)
股票市场对失望的中国数据的反应(平均股市指数。发布日之前的数据=100)图3 中国增速放缓对全球的影响注:根据2012年以来中国发布的经济数据以及巴西、俄罗斯、印度、美国、日本、中国香港地区、中国台湾地区股市反应的观察。 被识别的低于预期经济数据(PMI和GDP)的七个时间点,均对市场产生了负面影响。包括2013年4月15日和2012年4月13日两次GDP数据发布以及2014年8月21日、2014年4月1日、2014年1月23日 、2013年3月1日和2013年2月25日的五次PMI数据发布。图绘制出不同国家不同事件的市场平均反应。资料来源:JP Morgan Global Data Watch,Bloomberg 以及作者的计算。中国通过大量的投资、实施出口导向战略、低劳动力成本以及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实现经济快速增长。这样的发展模式已经持续超过30年,其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开始减弱。中国正在逐步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经济增速放缓是不可避免的问题。A中国社会正在快速老龄化,劳动力供给下降,劳动力成本不能再维持在低水平。随着中国越来越接近技术前沿,已经难以吸收新的技术,在国内和全球市场上通过创新来获得竞争优势变得越来越困难。此外,资本账户管制、汇率不能灵活变动以及由于金融市场限制资本有效配置,导致了当前的资产泡沫和影子金融市场的形成。
中国从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向“新常态”的转变,需要实施积极的结构改革和体制改革。实现这一目标的核心是促进居民消费,更好地与世界融合,将制造业发展模式从低附加值转变为高附加值,发展服务业并提高私人部门的创新
A
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中国已经有17个最有活力的城市进入高收入行列,这些城市占中国人口总量的11%,占全国GDP的30%。
063
财经智库FINANCIAL MINDS
能力。
一体化和全球化程度的加深是解决中国面对的问题的重要机会。中国开局很好——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A中国不断融入全球价值链,并通过对世界各地的资源(劳动力,技术,能源,中间投入品)的整合,创造更多的价值。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国在过去的十年中不断投资发展中国家,以获得相应的初级产品和资源能源;同时也加大力度获得发达国家的技术和品牌。
中国正在实施诸多举措,以加强与世界的一体化。如中国正在制定战略性的区域互联互通方案,以便更好地连接全球市场,促进贸易和投资,“一带一路”倡议是这一思想的重要体现。为此,中国需要做出相应的转变,更加重视在国际和区域层面建立联系和协调。这些项目实施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亚投行(AIIB),预计需要1000亿美元投入;以及新发展银行和丝路基金(中国政府承诺通过长期私募股权投资方式启动规模为400亿美元的丝路基金)。这些机构有望为基础设施,石油和天然气,交通,旅游和电信等行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从过去经验看,中国海外投资很多项目是由私人企业完成的,而当前的项目主要是国家、国有企业以及国内大型金融机构主导的。至少从项目启动阶段来看,依然需要依靠国有经济,通过出口机器设备等完成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一带一路”倡议的另一要点是,将其纳入中国沿线省份的发展规划中,至少有2/3的中国沿线省份已经将“一带一路”倡议作为未来发展的重点。政府将这项倡议视为“释放钢铁、水泥以及建筑材料过剩产能”。B
中国政府将深化改革,更好地与世界融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2015年3月5日)包括了以下重要内容:第一,实施更加灵活的人民币汇率政策,扩大资本项目的可兑换性以及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第二,转型和升级中国的对外贸易结构;第三,提高利用外资的效率;第四,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第五,创造环境促进更加全面的对外开放;第六,促进多边、双边和地区的开放与合作。
A 根据CIA World Fact Book统计,世界上有128个国家和地区与中国有贸易往来,而只有76个国家与美国有贸易往来。
B这仅代表作者看法。——编者注。
064
吴卓瑾(Chor-Ching GOH) 谈从炎(Congyan TAN)
专栏1:中国增长的溢出效应——模型分析的结论
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积极参加国际贸易和投资对全球经济产业明显的溢出效应。世界银行采用两种方法评估中国增长冲击对全球经济的可能影响。
(1)运用1998年第一季度至2014年第四季度的季度数据建立贝叶斯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该模型估计中国增长冲击的溢出效应,提供了一种研究中国增长对其他国家增长率变化贡献的洞见。
(2)应用全球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LINKAGE)和全球收入分配动态(GIDD)模型,研究到2030年,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和再平衡对其他国家经济增长、国际贸易和减贫的影响。模型分析侧重于通过贸易和相对价格变化途径,以捕捉中国转型对世界其他国家的影响。A
中国经济放缓对世界的影响是显著的——既有中国经济体量大的原因,也有中国对其他新兴市场经济(EME)体溢出效应的原因。B
中国对新兴市场经济体的溢出效应是可观的。中国增长率每下降1个百分点,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增长率将下降约0.2个百分点,且在三年后约下降0.7个百分点。虽然,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对G7国家的溢出效应更加温和,但中国增长放缓对全球增长的影响依然是显著的。中国经济增长率每下降1个百分点,全球增长率将下降约0.1个百分点,且在三年后下降约0.3个百分点。(见图4)。C
A Key channel of interac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rest of the world are the bilateral trade flows based on
COMTRADE data from 2011 and updated to 2015.中国和世界其他地方之间相互影响的主要渠道是双边贸易流动(基于2011年以来的更新至2015年的COMTRADE数据)。结论对最初数据、closure rules,functional forms and underlying parameters敏感。
B 对全球增长的影响是通过G7、EME(新兴市场经济体)和中国增长的加权平均得到的,权重是各自的GDP份额。
C 其 他研究发现,中国实际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下降5个百分点会对全球需求有逆向影响。世界产出相对于基线会下降0.3~0.5个百分点(Ahuja et al, 2012; Gauvin and Rebillard, 2013g)。
065
财经智库FINANCIAL MINDS
图4 新兴市场经济体(EME)增长对中国增长每下降1个百分点的反应注:图A显示中国增长率下降一个百分点时,G7、EME(新兴市场经济体)以及全球不同视域增长的累积反应。EME指不不包括金砖国家的新兴市场经济体。全球(Global )代表中国、EME和G7反应的GDP 的加权平均。The bars represent the median and the error bars denote the 16-84 percent confidence bands. 图B 显示当中国和G7增长率下降一个百分点时不同视野(at different horizons)的EME增长的累积反应。图C 显示近年来中国增长冲击对EME(疯狂的)增长的历史贡献(相对于其他外部和内部冲击)。外部冲击指的是来自G7增长、美国利率、商品价格和实际有效汇率的组合效应。年度数据根据给定年份的季度数据加总获得。资料来源:根据世界银行发展指数(the World Bank 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估计。基于这些估计,危机前中国增长确实带动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增长,但是在金融危机之后拖累了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增长。
尽管中国对新兴经济体的溢出效应显著,但是发达国家对新兴经济体的溢出效应更加明显。例如,中国经济放缓对新兴经济体的溢出效应只是G7减
066
吴卓瑾(Chor-Ching GOH) 谈从炎(Congyan TAN)
速对其影响的一半。这不仅反映了发达经济体全球贸易的巨大份额,而且反映了它们在全球金融中的中心作用。
中国经济最大的溢出效应体现在对拉丁美洲、欧洲、中亚以及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国家。
中国GDP增长率每下降1个百分点,将导致阿根廷、巴西和秘鲁的增长率下降0.8~1个百分点,而对哥伦比亚和墨西哥的影响要小得多。这些结果表明,拉丁美洲的商品出口国和中国之间存在互补的经济关系,而墨西哥和中国在出口市场上,特别是向美国出口工业品方面存在潜在的竞争关系(Hanson,2012)。这样的结论基于中国的经济放缓可能是拉丁美洲的增长放缓的重要原因的前期研究结论上(World Bank,2015a)。A
中国增长率下降1个百分点,导致南非地区的产出增长率将在两年后下降0.37个百分点(World Bank,2015b),这与其他相关研究的结论是一致的(Houssa,Mohimont and Otrok,2015)。
专栏2:中国再平衡的影响——模型分析的结论
世界银行模拟分析了3种情景下,中国再平衡和增长放缓对其他国家的溢出效应,特别关注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基准情景下,假设中国在2016—2030年期间,年均增长率均为7%。在此基础上,设定如下的减速和再平衡情景:(1)减速情景:2016—2030年,中国GDP平均增速将下降至年均6%,并到2030年稳定在4.6%。(2)再平衡情景:到2030年投资对GDP的贡献将从46.7%下降至35.5%,居民消费保持相应的增长。同时,2030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将从2015年的51%上升至61%。(3)组合情景:将(1)和(2)两个情景组合起来。这些情景假设与世界银行(World Bank,2014)的假设保持一致。
预计到2030年,中国的经济放缓将导致世界其他地区GDP增长率下降0.6%。在减速情景下,中国经济增长将比基准情景低9.8%,世界经济增速也
A
这一结果与用其他模型研究的结果明显一致。例如,Gruss (2014)报告,中国增长率下降1个百分点,拉丁美洲后面三年商品出口商平均下降0.5%。
067
财经智库FINANCIAL MINDS
将下降0.6%。然而,有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速下滑将非常明显,包括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一些发展中国家,到2030年其经济增速将比基准模型下降1.1个百分点(见图4A)
相比之下,到2030年,中国的再平衡将使世界其他地区GDP增长5.5%,使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9%(见图5B)。
图5 中国增速放缓和再平衡对撒哈拉以南非洲和世界其他地区的影响注:ROW——不包括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和中国的世界其他地区。资料来源:根据世界银行发展指数(the World Bank 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估计。中国增长放缓的负面影响超过了再平衡带来的积极变化。组合情景(减速和再平衡)意味着中国的进口总额将增加,以及对农产品出口国的贸易产生积极的正面影响。
068
吴卓瑾(Chor-Ching GOH) 谈从炎(Congyan TAN)
在减速和再平衡的情景下,到2030年,中国可以帮助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和世界其他地区分别再减少500万和260万贫困人口(见图6)。对中国自身而言,按照2011年初贫困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6.27%来计算,模拟显示,甚至温和的人均收入增长率也足以使剩下的8400万贫困人口中的大多数脱离贫困。
图6 中国再平衡对减贫的影响资料来源:根据世界银行发展指数(the World Bank 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估计。二、成就
(一)金融体制
过去几年中,中国人民银行致力于提高人民币汇率波动的灵活性。在经历了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短暂的汇率管制之后,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实施汇率改革,以提高人民币币值波动的灵活性。人民币汇率日交易区间从±0.5%扩大至2012年的±1%,并在2014年进一步扩大至±2%。中国人民银行还采取进一步措施,并于2014年取消银行对客户外汇挂牌买卖价差限制,银行可根据市场供求自主定价。A
A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汇价和银行挂牌汇价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银发〔2014〕188号),2014年7月1日。
069
财经智库FINANCIAL MINDS
中国还将通过简化FDI审批程序、促进外国资本的流入和国内资本的流出,来推进资本账户开放进程。
未来政府还将选择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FTZs)实施全面的资本项目可兑换。2015年2月,作为放松上海自贸区资本项目可兑换管制的措施之一,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发布《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分账核算业务境外融资与资金跨境流动宏观审慎管理实施细则》。细则明确上海自贸区内融资活动的规则。企业可以自主从国外寻求一定规模的融资,无须事前申报和审批。在自由贸易区注册的公司需要有单独的自由贸易账户(FTAs)来结算离岸或在自由贸易区内完成的交易。虽然管理部门依然会监管这些账户与离岸市场的资金往来,但是企业的贸易结算自由度已经有了很大提升。这些政策的发展为未来上海自由贸易区内的货币自由兑换铺平了道路。
中国人民币国际化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快速发展。中国政府持续关注离岸市场的进展,为外国金融机构和公司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和便利,以促进其使用人民币进行交易,这为境外更广泛使用人民币和货币全面可兑换创造了条件。
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同时,中国政府还积极采取措施,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自2012年以来,利率改革进程逐渐加快,2012年中国人民银行逐步放松对存贷利率的管制。2013年,中国人民银行全面放开贷款利率的管制,并提高存款利率上限。2015年5月,再次将存款利率上限提高至基准利率的1.5倍。由于这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近年来中国的货币政策传导效率有所提升(Fernald et al.,2014)。
(二)贸易
在过去二十年中,以美元计算中国的总出口量年均增长17%,使得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商品出口国,并确立中国在全球产业网络的中心地位(见图7)。
中国货物出口的结构逐步升级,越来越多地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见图9)。2004年开始,中国逐渐从出口纺织品和服装类商品转向出口电子、电气产品和机械产品(见图8)。
070
吴卓瑾(Chor-Ching GOH) 谈从炎(Congyan TAN)
图7 中国贸易增长情况图8 出口结构的变化各类政策促进向“高技术”产品出口转型,包括对FDI开放,鼓励加工贸易,建立经济特区以及同类的区域政策工具。现在作为世界进出口的引领者,中国出口商品的种类和贸易目的地已经实现多元化。在金融危机之后,2010年至2014年间,中国出口量依然保持12%的增长率。
071
财经智库FINANCIAL MINDS
图9 出口结构的变化服务贸易也快速增长。2011年,中国政府明确了发展目标,即在“十二五”期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011)将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高4个百分点。 2015年初,政府制定全面的发展战略鼓励服务贸易。A该战略旨在促进服务贸易自由化,并不断降低服务贸易关税和服务外包行业的税率。
过去二十年里,在出口增长的同时,中国的进口量也在稳步增长。近年来,中国的商品和服务进口以每年约17%的速度增长。自然资源是进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占进口总额的30%以上(见图10)。2014年,旅游和运输业务占中国进口服务贸易的80%,这也反映出中国境外旅游业进入高速发展期。
中国正在扩大区域自由贸易协定(FTA)合作伙伴。该战略旨在进一步提高市场准入,特别是避免中国与主要贸易国家在市场准入方面处于不利地位。
A 参见《国务院关于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加快发展的意见》(2015年1月16日)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贸易的若干意见》(2015年1月28日)。
072
吴卓瑾(Chor-Ching GOH) 谈从炎(Congyan TAN)
图10 进口结构的变化中国与全球贸易体系的融合,通过多种渠道为世界其他国家带来了巨大的利益。第一,中国参与全球贸易对国际市场消费品价格产生重要影响,尤其是服装、玩具和电子产品的价格明显下降;同时由于中国的高需求,也促进部分商品价格的上涨。前者使消费品价格变得合理和可接受,从而提高了世界各地的消费者,特别是世界最贫穷地区消费者的福利水平(Pigato and Tang,2015);而出口到中国的商品价格的上涨也使资源出口国受益。第二,由于中国的参与,已经形成完善的全球价值链。在全球价值链中,中国与周边国家、特别是东盟国家的资源整合,加快了这些国家的工业化进程。第三,也有研究显示,中国的贸易增长也促进了发达经济体的创新,扩展了世界生产技术前沿面(Bloom et al.,2011)。第四,随着中国经济增长积累的大量财富,中国对世界其他地区的商品和服务产生巨大需求,也将带动其快速发展。
(三)投资和援助
在过去十年中,中国已成为跨境投资的主体。 2006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从不到400亿美元迅速增加到1030亿美元,已经接近1200亿美元的国内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水平(见图11和图12)。
073
财经智库FINANCIAL MINDS
图11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快速增长资料来源: China Global Investment Tracker, the Heritage Foundation。图12 按照不同来源的中国全球投资的趋势资料来源:FDI:MOFCOM,ODI-1:MOFCOM,ODI-2:The Heritage Foundation。2005年,中国80%的对外直接投资集中在资源能源和金属矿产领域。 2013年,尽管中国60%以上的对外直接投资仍集中在资源能源和金属矿产领域,但在房地产和农业等领域的投资也在不断增长(见图13)。2014年,排
074
吴卓瑾(Chor-Ching GOH) 谈从炎(Congyan TAN)
名前十的对外并购(以交易价值衡量)集中在计算机电子、矿业、房地产、公用事业和能源领域。
图13 中国ODI的构成就对外直接投资总额而言,直到2009年之前,几乎都是由国有企业完成的(见图14)。近年来,私营部门在对外投资中贡献显著,2014年私人部门对外直接投资占对外投资总额的13%。
图14 中国国有企业在大额投资中所占比重(Share of large Investment by China’s State-Owned Enterprises)资料来源:根据传统基金会(the Heritage Foundation )数据计算。075
财经智库FINANCIAL MINDS
过去的十年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域发生变化。2005年之前亚洲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重点。2005年之后,中国将对外直接投资的重点转向非洲,并逐渐增加在欧洲的投资(见图15)。尽管中国在美洲的投资有下降的趋势,但是截至2013年,中国在美洲的投资依然占据对外投资组合的近1/3(见图16)。最近,中国开始将投资的重点转向获取发达国家的技术、产业发展经验和全球分销网络。
图15 中国在非洲和欧洲的ODI(按部门)资料来源: 传统基金会(The Heritage Foundation)。图16 中国ODI目的地资料来源:传统基金会(The Heritage Foundation)。076
吴卓瑾(Chor-Ching GOH) 谈从炎(Congyan TAN)
中国政府还在签订双边投资协议(BITs)方面取得进展。截至2013年中期,中国已与约80个国家签署了双边投资条约,其中与约60个国家的协议已经生效。中美双边投资协定和中欧双边投资协定的谈判一直在进行,但是在谈判进程中仍有一些问题有待解决。
中国金融部门,特别是银行,对中国快速增长的对外直接投资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从2002年至2012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贷款总额约为1400亿美元。国家开发银行是最大的贷款机构,占贷款总额的60%以上;中国进出口银行约为对外直接投资提供24%的贷款;中国银行提供近9%的贷款(见表2)。绝大多数贷款是提供给大型国有企业。2002—2012年,采矿和油气部门对外直接投资贷款约占贷款总额的80%;此外,基础设施投资贷款约占12%,制造业对外投资贷款约占4%。
表2 中国的银行为ODI提供的融资情况 单位:百万美元
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
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其他银行总额
资料来源: Irwin and Gallagher,2014。
金额9286034151123107704753800144366
占比64.32%23.66%8.53%0.53%0.33%2.63%100.00%
中国的对外援助增长迅速(Kitano and Harada,2014)。据官方统计,截至2012年底,中国累计对外援助金额达到3456亿元(China Foreign Aid White Paper,2011,2014)。A
多年来,对FDI的限制已逐渐放松。2013年上海自贸区的组建和设立“负面清单”是放松管制的重要表现。负面清单列出目前尚未开放的领域,未来工作的重点是逐步缩减清单,促进全面开放。特别是,在自贸区内的企业将不再
A
但是,在计算中国对外援助数据上仍有挑战,中国外援和多数OECD国家还有显著的结构差异。中国和OECD援助据报道的差异包括援助与对外投资(ODI)的模糊区别以及接受实物支付的意愿。
077
财经智库FINANCIAL MINDS
受现行外商投资制度对经营范围和所有制的限制。值得注意的是,在2015年,中国启动对“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的修订工作,这反映先进制造业、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的投资管制将明显放松。
(四)区域互联互通
中国在全球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投资,大大地改善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这也使得中国将从区域贸易和投资中获得相应收益。中国的收益主要是从资本的投资回报和输出相关行业(如钢铁和水泥)过剩产能两个方面实现。这也将提高中国在能源、水资源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技术水平(例如提供建筑服务和设备出口等)。此外,中国正在增长的西部省份预计将得到更多份额的收益。从长期来看,周边国家的快速增长也将有助于中国自身生产率的增长。
(五)创新和技术
中国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中国知识产权局是世界上最为繁忙的专利申请机构(2014年接受92.2万份专利申请,其中86%的申请者来自中国;相比之下美国接受专利申请约为57.2万份,其中一半申请者来自美国以外国家和地区)。这表明中国国内创新水平在不断提升。2014年,中国研发费用支出达到1.34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二。中国研究人员的数量居世界第一。中国政府大力推进创新。最近中国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鼓励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六)治理结构
中国高度关注获取资源能源和金属矿产,在这些领域的投资增速较快。很多中国投资的目标国家和地区被经合组织列为“脆弱国家”。在金属矿产领域,1/4的中国海外投资国属于脆弱国家。这预示着中国海外投资蕴含一定的风险。
078
吴卓瑾(Chor-Ching GOH) 谈从炎(Congyan TAN)
为此,中国政府已采取措施,根据现行国际惯例和先进经验,为中国公司提供激励和引导,帮助其改善公司治理。这些国际惯例和标准包括《联合国全球契约》《经合组织跨国企业指南》《经合组织反行贿公约》和《安全管理和人权保护原则》。
三、挑战
(一)金融系统
资本项目管制,汇率灵活性和利率管制仍然限制了人民币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作用。虽然中国政府允许人民币在离岸清算中心自由流动,并且少量人民币在上海自贸区自由流动,但是在全国范围内的流动限制依然较多。一方面,这种限制阻碍投资者持有人民币,不利于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的发展前景。另一方面,阻碍人民币跨境流动。虽然政府出台各项利率市场化改革措施,但是当前利率政策依然比较僵化。此外,中国的货币政策仍然缺乏透明度;与发达经济体相比,中央银行不具有相应的独立性。
中国金融体系的不发达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大障碍。尽管近年来有所改善,但即使实现资本账户开放,中国依然缺乏有深度的市场,使投资者能够快速和便捷地转换人民币资产。低效率、高交易成本和脆弱的监管是中国金融部门发展的主要限制。银行监管缺乏透明度、国家对金融部门管制过多,抑制健康的金融市场竞争,不利于发展更加先进的金融产品。
(二)贸易
过去十年来,中国贸易迅速增长带来劳动力工资两位数的增长,人力成本的提高削弱出口竞争力。因此,中国经济增长驱动力量需要从依靠要素投入、规模生产和依赖投资,逐步转向创新驱动、质量和品牌策略A,包括对外部市场的资本化。
A 根据 Millward Brown,世界上100个顶级品牌中有 11 个是中国的,但是这些大部分是在中国以外业务相对较少的服务公司。
079
财经智库FINANCIAL MINDS
最新贸易统计数据显示,尽管中国出口量非常高,但在中国产品制造附加值只占商品总附加值的60%(2007年数据),很多商品是通过其他国家间接出口(Koopman et al.,2014)。虽然近期中国通过中间投入品本地化生产,来提高制造业产品增加值,但这一过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A
图17 出口商品总额的国内增加值占比与其他金砖国家相比,中国的服务贸易出口和进口都低于自身的经济规模(见图18)。由于服务业利用FDI的能力是提高服务部门竞争力的主要驱动力,因此扩大FDI对服务部门的市场准入是改革的关键。然而,发达国家向中国服务业投资也受到外国商业存在的限制。
政府对贸易价格的干预造成了一定的扭曲和不确定性。尽管降低了关税,中国还是使用增值税退税和出口退税来影响贸易价格,其中的许多是部门制定的,有时不可预测。增值税退税水平同时是贸易政策、产业政策和环境保护政策工具,也是减少贸易摩擦的手段,这样增值税负担过重将加剧贸易企业的经营不确定性。未来改革应致力于扩大税基,促进现行体制的合理化。如果更多的收入来自增值税之外,如果增值税的征管改善,那么未来实现非扭曲方式的增值税全额出口退税是可能的。
A
在计算机电子和光学设备中,进口零组件占比最多,国内附加值占总出口额之比已经从1995年的26%上升到2011年的45%(见图17)。
080
吴卓瑾(Chor-Ching GOH) 谈从炎(Congyan TAN)
图18 服务业进出口占GDP之比(2011—2013年,中国与可比国家)自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在区域自由贸易方面已经取得进展,实际上世贸组织成员身份可以为中国国际贸易发挥更多的作用,如推动与发达国家达成贸易协定等方面。由于第二轮信息技术协议谈判陷入僵局,即使谈判重启,中国也很难实现广泛获得信息技术的目的。当前中国表示有兴趣加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TPP),这是由12国组成的全面的自由贸易协定,但目前中国尚未加入,并且可能需要付出更多的谈判成本。当然,中国也发起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谈判(RCEP),但是由于非关税协定和服务贸易等问题,这个谈判的进程可能比TPP更加艰难。中国加入服务贸易协定的进程也被搁浅,这是由于现有成员国担心中国的加入会使得当前谈判的进程受到影响。
(三)投资和援助
虽然商务部颁布了对外直接投资的新规定,但是行政壁垒仍然常见。例如,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CBRC)仍然严格监管对外直接投资的银行贷款。融资难是中小企业对外投资面临的主要困难。调查研究表明,57%的海外投资公司使用留存收益进行投资,这就限制了这些公司扩大经营和规避风险的能力。调查中发现,约17%的企业通过国内银行融资,但是高融资成本使得公
081
财经智库FINANCIAL MINDS
司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不断下降。调查还发现,约30%的受访公司对海外直接投资的融资服务非常不满意。
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收益低于发达国家。数据显示,2009—2013年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平均年回报率约为6%,而美国已经达到9%(见图19)。中国在海外的投资者往往缺乏深入的市场调查,不能较好地了解当地法律制度和文化,缺乏与当地社区建立长期战略关系的能力和经验,而这些都是对外直接投资成功的关键。传统基金会研究数据显示,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中,交通运输、金属矿产领域的问题较多(见图20),也容易产生风险;从地区看,投资非洲地区的问题最多,投资欧洲相对安全(见图21)。
图19 中美ODI绩效比较注:本图通过直接投资的原始收入(根据IMF图书馆的国际收支统计)除以以前年度的直接投资头寸(as per the IIP,使用同一数据来源)得到。(This graph was generated by dividing the primary income from the direct investments (as reported in the Balance of Payment statistics in the IMF Library) by the previous year’s direct investment position (as per the IIP) using the same data source)。资料来源:ShuiOn Center for China Business & Management。目前中国对外援助制度不健全。对外援助由多个部门共同管理和执行。这导致机构之间的协调机制不顺畅且协调成本高。在监督和评估方面,中国还没有建立透明、系统的对外援助监督评价体系。
082
吴卓瑾(Chor-Ching GOH) 谈从炎(Congyan TAN)
图20 分行业的大风险ODI活动(Troubled ODI transactions by sectors)资料来源:传统基金会( The Heritage Foundation)。图21 分东道国的风险大的ODI活动(Troubled ODI transactions by host countries)资料来源: The Heritage Foundation。尽管中国已经是新兴市场最喜欢的投资目的地之一,但通过更加全面的开放政策,中国仍有巨大的潜力可以利用。美国和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两者之间的交叉投资却非常少。中国只占美国海外股权投资的1%,并且近年
083
财经智库FINANCIAL MINDS
来美国对中国的直接投资流量接近零。美国对中国直接投资减少的原因主要源于两个方面。第一,知识产权等产权保护制度不健全。第二,中国对许多美国公司的直接投资的过多限制。在G20国家中,中国是对直接投资限制最严格的国家(Dollar,2015)。
中国对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的不同经营环境导致中国企业经常需要利用外资从事非生产性的返程投资。过去的十年中(2005—2014年),中国企业利用外资来源中有60%来自于中国香港、百慕大或英属维尔京群岛,这些公司中很多是具有外资背景的本国企业。这个现象表明,拥有“外资背景”有利于业务经营范围的扩展,也说明国内的投资环境仍有待改善。
(四)区域互联互通
尽管为改善基础设施投资很大,但是投资的效率和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在有些国家,中国公司建设的基础设施项目被认为质量不如其他国家开发的项目。由于“一带一路”倡议中包含大量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因此为加强区域间的互惠互利,改善基础设施项目的效率和质量,制定明确的标准已变得至关重要。
倡议看来没有考虑旨在加强合作和经济一体化的全球区域贸易和投资协定的经验(例如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以及南方共同市场)。这导致中国希望通过多边协定实现互惠互利目标的愿望不能实现的风险非常高。
最后,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是经济一体化深化的必要但不充分条件,基础设施建设只是改善贸易和竞争力的大堆难题中的一部分。降低业务、投资和贸易的成本是提高企业生产率、增加投资、改善贸易绩效和鼓励创新的必要中介。
(五)创新和技术
虽然中国已经大量引进技术,但自身开发技术相对较少。衡量国家技术进步的重要指标是,在海外提交专利申请的数量,如中国在美国、日本和欧洲A
A由于申请专利涉及交易费用,这些申请只有在相信相关权利得到保护值得付出成本时才会进行。
084
吴卓瑾(Chor-Ching GOH) 谈从炎(Congyan TAN)
申请专利的情况。目前在这三个主要市场中,只有很少一部分专利申请来自中国,这不仅落后于发达经济体,也落后于其他金砖国家(见图22)。这也是对可以带来生产力收益的增量创新关注较少所导致的。
图22 大部分中国专利没有在主要外国市场申请专利资料来源:WIPO。变量显示,提交给本国的专利申请数量与提交给外国专利局申请和在本国向国内专利局申请一样专利的数量之比。数据是2013年的。欧洲专利可以同时提交给本国专利局和欧洲专利局。提高本地的能力是确保FDI对本地经济产生溢出效应的关键。虽然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跨国企业(MNEs)在中国从事发展创新,但是创新的溢出效应仍然很弱。只有通过改革教育制度,提供在职培训机会,提高人才国际竞争力和完善人才储备才能提升对创新知识的吸收能力。
(六)治理结构
中国公司海外投资的目的地很多是脆弱国家,较弱的政府难以为中国公司在当地的业务提供支持。例如,当地政府可能无法提供有竞争力的财税制度,保障政策的延续性、明确性和一致性或适当的基础设施。而这些问题可能会随着地区政治不稳定和区域冲突而进一步加剧,威胁中国公司的投资和收益。此外,脆弱的管制使得企业可能会在环境保护、社会安全和保障方面推卸责任。公司无法满足当地人民对工作或合同的期待时,当地贫困和缺少
085
财经智库FINANCIAL MINDS
熟练劳动力可能带来挑战。文明社会可能需要合同的透明度和规范的税收遵从。如果不能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从而不能得到“社会许可”,企业可能会与当地社会关系紧张,有时导致暴力冲突。
四、政策建议
(一)金融体制
中国政府需要继续深化改革,使资本账户和汇率制度更加灵活。开放的资本账户和灵活的汇率制度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关键。虽然改革势头在不断增强,但汇率波动区间需要进一步扩大,并适度增加资本流入和流出的配额。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中国与世界连接的窗口,且必要的基础设施和保障措施已经到位。中国政府需要推进自由贸易区内货币的完全可兑换,这实际上是风险相对较小的改革措施(相对于中国人民银行监管离岸和在岸交易),因为可以对其运行进行实时监测,并增加持续改革的动力。此外,中国需要与更多国家建立离岸市场和互换协议,以扩大人民币在全球的流动和市场。
应深化国内金融部门的改革,建立更有深度的金融市场,这将对外国投资者更有吸引力,也能更好地服务中国企业扩展海外业务。短期内,在之前利率改革的基础上,继续推动存款利率改革,最终完成利率市场化改革。这将使得政府能兑现金融市场化改革的承诺,发挥利率对预期的锚定作用,改善金融市场的竞争效率。从长期看,需要加强市场机制的建设,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包括减少市场壁垒,采取市场导向的政策工具,减少国家对市场的直接干预,提高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借鉴国际标准和管理以加强风险管理,更好地实施金融监管。
(二)贸易
鼓励开放服务贸易市场和改革非关税壁垒将促进服务贸易的长期增长,这有助于中国加入与新兴经济体的贸易协定。中国应该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和改革服务贸易中的非关税壁垒,这对促进服务贸易有两个积极影响。第一,由于市场准入是在谈判(双边投资协定或贸易协定)中已经约定的,所以降低非关
086
吴卓瑾(Chor-Ching GOH) 谈从炎(Congyan TAN)
税壁垒对于发达国家是非常有吸引力的,这将有助于中国加强与世界的联系。这也会促进其他国家向中国开放服务贸易的大门。第二,从长远来看,服务业的开放可以吸引高收入国家的投资,提高服务业的竞争力。尽管中国目前与某些国家的自由贸易协定方面取得了成功,但应继续推进改革,尽快进入更多国家已经开放的领域,并致力于努力参与尚未开放领域的贸易。
中国政府需要制定完善的战略,以促进制造业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的转变。2015年5月,中国提出“中国制造2025”战略,旨在发展创新驱动的制造业,提高劳动生产率。这个战略影响供应侧、需求侧以及连接供需的市场和中介机构。实施这些政策将鼓励更多本土创新,得到更多的生产力,并使中国生产更多高附加值产品。
政府应扩大税基,使增值税最终成为纯粹的目的地税,以减少对贸易价格的扭曲。从其他税源取得收入,同时加强现行增值税的征管,中国可以筹集更多的收入,从而可以实现增值税是一种纯粹的目的地税的目标,增值税出口全额退税,如同最初设计的那样。
(三)投资和援助
未来应进一步简化外国直接投资目录(或FDI登记批准手续)以便使FDI能更多地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目的。在上海自贸区试点设立外国直接投资负面清单的方法需要更加有操作性。同时需要将经验向其他自由贸易区和全国推广。
继续推进改革,降低中国的行政和融资壁垒,并继续与其他国家签订双边协议,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去”。跟踪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的状况和进展,将为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创建更好的竞争环境,使得中国企业获得相应的商业机会和利用全球资源。同时,积极开展双边投资协定的签署工作,以降低其他国家对中国设置的投资障碍,并建立对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保护机制。为促进竞争以及为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提供便捷和必要的金融支持的改革很有必要。特别地,降低对跨国金融企业的市场准入门槛,以便让中国的企业更多地学习和利用跨国公司的专业知识和全球经营网络。
087
财经智库FINANCIAL MINDS
(四)区域互联互通
中国需要制定相应的措施,提高与区域互联互通有关的项目投资效率和质量。在项目融资、治理结构和保障措施方面,借鉴区域和国际金融机构(如亚洲开发银行和世界银行集团)的成熟经验。此外,在促进贸易、投资和区域互联互通方面借鉴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南方共同市场、南非关税同盟和东盟的经验和教训。
(五)创新和技术
最近的让创新更多市场导向的改革应该得到有效实施。2015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强调,发挥市场机制在分配资源方面的决定性作用,这与以前的政府主导型创新模式有很大不同。此外,需要努力吸引全球人才,并促进国内与国际研究人员和行业专家合作。
(六)治理结构
中国公司在海外投资需要改进公司治理,提高国际竞争力。做不到这一点可能会产生严重的问题。跨国公司经历了艰难的探索,总结了相关经验。中国可以借鉴跨国公司在早期发展阶段的经验和教训。A投资于脆弱国家时,有远见的公司需要按照高于东道国相关标准来制定公司治理结构,这对于东道国人民和公司可持续经营都是有益的。
参考文献
Ahuja,A. and M. Nabar,Investment-Led Growth in China:Global Spillovers,IMF Working Paper Series WP/12/267,2012.
Bloom,Nicholas,MirkoDraca and John Van Reenen,Trade Induced Technical Change? The Impact of Chinese Imports on Diffusion,Innovation and Productivity,
A
例如,力拓集团(he failure for Rio Tinto)在巴布新几内亚不能处理好原住民社区的环境问题,导致暴力社会冲突和独立运动。力拓集团不得不停产并加强安保体制。
088
吴卓瑾(Chor-Ching GOH) 谈从炎(Congyan TAN)
Unpublished,2011.
Bayoumi,Tamim and Franziska Ohnsorge,Do Inflows or Outflows Dominate? IMF Working Paper Global Implications of Capital Account Liberalization in China,No.13/189,2013.
China Foreign Aid White Paper,2011.China Foreign Aid White Paper,2014.
Dollar,David,United States-China Two-way Direct Investment: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Brookings Institution Working Paper,2015.
Fernald,John G.,Eric Hsu and Mark M. Spiegel,Has China’s economy become more“standard”?FRBSF Economic Letter,Federal Reserve Bank of San Francisco,2014.
Gauvin,L. and C. Rebillard,Towards Recoupling? Assessing the Impact of a Chinese Hard Landing on Commodity Exporters: Results from Conditional Forecast in a GVAR Model,Mimeo,the 9th CERDI-IDREC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Chinese Economy,2013.
Gruss,Bertrand,After the Boom-Commodity Prices and Economic Growth in Latin America and the Caribbean,IMF Working Paper No. 14/154,2014.
Hanson,G.H.,The Rise of Middle Kingdoms:Emerging Economies in Global Trade,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26(2):41–63,2012.
Hooley,J.,Bringing down the Great Wall? Global Implications of Capital Account Liberalization in China,Quarterly Bulletin 2013 Q4,Bank of England,2013.
Houssa,Romain,Jolan Mohimont and Christopher Otrok,The Sources of Business Cycles in a Low Income Country,IMF Working Paper No. 15/40,2015.
Huang,H.,The Development of the RMB Offshore Market and the Liberalization of China’s Capital Account,International Economics Department,Project summary,Chatham House,The Royal Institute of Inernational Affairs,2015.
IMF Policy Paper Series,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2014 Spillover Report,2014.
Irwin,Amos and Kevin Gallagher,Exporting National Champions: China’s OFDI Finance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GEGI Working Paper Series,Boston University,2014.
089
财经智库FINANCIAL MINDS
Kitano,Naohiro and Yukinori Harada,Estimating China’s Foreign Aid 2001-2013,JICA Research Institute Working Paper No. 78.,Comparative Study on Development Cooperation Strategies: Focusing on G20 Emerging Economies,June 2014.
Koopman,Robert,Zhi Wang and Shang-Jin Wei,Tracing Value added and Double Counting in Gross Export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04(2):459-94,2014.
Pigato,Miria and Wenxia Tang,China and Africa: Expanding Economic Ties in an Evolving Global Context. Background Paper for the “Investing in Africa”Forum,Addis Ababa(June 30-July 1,2015),2015.
SCIO(State Council Information Office),China’s Foreign Aid,China News,www.chinanews.com/gn/2011/04–21/2989430.shtml,2011.
SCIO(State Council Information Office),China’s Foreign Aid,Xinhuanet,http://news.xinhuanet.com/english/china/2014-07/10/c_133474011.htm,July 2014
Global Research,Standard Chartered,China-Total debt breaks 250% of GDP,2014.
World Bank,Shifting Priorities,Building for the Future,Global Economic Prospects,2014.
World Bank and DRC(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 of the State Council,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Urban China: Toward Efficient,Inclusive and Sustainable Urbanization. Washington,DC: World Bank,2014.
World Bank,Global Economic Prospects: Having Fiscal Space and Using It,Washington DC:World Bank,Box 2.4“How resilient is Sub-Saharan Africa?”,pp. 110-113,2015a.
World Bank,Global Economic Prospects: the Global Economy in Transition,Washington DC:World Bank,2015b.
(责任编辑:春 耕)
090
财经智库FINANCIAL MINDS
child policy); (ii)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the urban-rural divide; and (iii) dualism between urban residents and migrants.
Since institutions are a key cause of China’s increasing inequality, they must also be responsible for reducing disparity--market mechanisms alone will not suffi ce. There are a number of areas in which policy reform could yield positive results in reducing inequality. Health and education service delivery remains inadequate for large segments of the population, particularly for rural residents and for urban migrants. As China enters a “new normal” model of economic growth, the productivity of future workers needs to improve. Labor market and related institutions must provide channels for lifelong upgrading of skills, as well as for aligning wage and productivity growth. China needs fl exible and secure labor market policies that not only promote an internationally competitive workforce but also ensure that workers share in growth and maintain basic protections.
Keywords: Economic Growth, Income Distribution, Income Disparity, Equality, Policy Recommendations
China’s Rise on the Global Stage
Chor-Ching GOH and TAN Congyan (The World Bank)
Abstract: Increasing global integration presents a key opportunity to address the challenges China faces in its transition to a high-income country. In particular,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following areas: the fi nancial system, trade, investment and aid, regional connectivity,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 and governance.
The reforms on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 RMB need to be pursued further and more done to develop the domestic financial market. China has become the largest trade nation in the world but the value-added components remain low and trade in services needs to improve. China has become a major source of cross-border investment in the world but needs to further lower barriers to facilitate more cross-border investment. The “One Belt-One Road” program released in March 2015 goes substantially beyond traditional infrastructure programs. The initiative has the potential to contribute significantly to global development, if it follows international best practice around outward investment and government aid to strengthen mutual benefi ts. There has been a high degree of importance given to innovation inputs but not to fostering a greater level of industry-142
Abstracts
relevant innovation. In addition,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capabilities is pivotal to ensuring adequate spillovers are realized from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FDI) to the local economy. To better reap the benefi ts of cross-border business the government needs to provide more incentives and guidance for companies to improve corporate governance, in line with existing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and good practice.
Keywords: Global Integration,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Global Economic Governance
Introduction of Circuit Breaker Mechanism to Modern Fiscal System
BAI Yanfeng and MENG Yutong (Central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y)
Abstract: Inspired by the introduction of circuit breaker mechanism of the stock market in our countr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background and feasibility of introducing such mechanism into the modern fi scal system of our country. Firstly, we start from internal stability, the standard of China's modern fiscal system, to illustrate the necessity of introducing circuit breaker mechanism. Secondly, we discuss the circuit breaker tax credit, income limit, rental housing property tax levy as well as the cutoff point, fl oating rate formula of the circuit breakers mechanism in America property tax. Thirdly, we study tax stabilization, tax reform and revenue system generated from combination of circuit breaker mechanism and tax administration system. Finally, comb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a we present the meaning of circuit breaker mechanism on modern fiscal system from the view of inter-temporal fiscal plan, local debts management and public participation.
Key Words: Circuit Breaker, American Property Tax, Modern Fiscal System
Macro and Micro Analysis of Tax Burden & Structure and Policy Recommendations for Zhejiang
LV Tie, HUANG Yana, XU Mengzhou and BAO Haibo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Economics,CASS)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decrease of international market demand, and the falls of domestic economy growth, Zhejiang’s tax revenue
14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