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乌哈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教育课程的开展

浅谈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教育课程的开展

来源:乌哈旅游
科教园地 I学界 职院校大学生心理教育课程的开展 浅 谈高 曾细红 摘要: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自我调适能力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试图从课堂教学的角度谈 谈如何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从而发挥本门课程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高职院校;心理教育;课程 当今社会,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竞争的加剧以及多 元化和价值冲突的加深,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及其教育问题也越 时,采用角色扮演技术对学生了解心理咨询既形象又生动。这 主题这样开展:2个同学自愿组成一个小组。第一环节是两个 一来越受到来自学校、家庭和社会的重视。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其 成长的历程中会遭遇学习、交往、爱情、择业、社会适应等一系 列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影响心理健康。究竟如何衡量心理 是否健康,如何提高心理素质,增强应对心理困扰能力,还存在 不少疑虑和困惑。寻求有效的增进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提 高心理健康水平,成为高职大学生和学校及老师共同的任务。 由于学校和专业本身的特点,高职院校的学生本身存在一 定的特殊性。作为从事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教育的老师,如何 有效的开展课堂教学,增强心理健康的自主自觉意识,树立科 学的心理健康观念,培养大学生维护心理健康的自我调适能力 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笔者发现在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老师授课存在一些 特点,如对心理健康教育侧重理论讲授,但较少体现出这门课 程的操作性和实用性,更多把这门课程当做心理学的一门学科 来讲授。在高职院校中,大学生心理教育课程一般是公选课,听 课学生来自全校各专业,学生更希望是能从该门课程里学到能 够对其学习、生活、情感等有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技术,能够指导 自己和身边的同学及朋友更好的适应和发展。从这点看来,心 理教育课程的开展,需要着重考虑它本身的实操性和实用性。 笔者在教学中,尝试做了一些努力。 一、无条件的尊重和接纳学生 课堂上,把学生当做一个有着丰富的思想和情感、具备了 相当认知能力的一个人,这个人是可以和你交流思想、情感、学 习的好朋友,给予其充分的尊重、理解和接受、人性化的真诚关 怀。他们和教师之间的差异只是“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 一个差别。这样,可以减少学生一贯采用学生的身份,被动的接 受知识和经验,不知道自己也是课堂的参与者,可以更主动掠 取他自己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经验,并激发自己的好奇心,积极 参与到课堂中。同时相信学生已经有足够的能力来应对自己的 学习、生活及人生发展等等,也即积极的看待每一个学生。 二、精神饱满的进行课堂教学 老师首先是一个平凡人,有着平凡人的七情六欲。讲台是 老师的舞台,一言一行都会影响着台下的每一个学生,课堂的 氛围随着老师的言谈举止发生着微妙的变化。良好的精神状 态、饱满的热情会感染着学生,促进良性的课堂氛围,使教师的 思路更加的开阔,语言更加的流畅和幽默,知识经验的呈现更 加丰富、灵活。 三、因地制宜地进行教学安排 (一)将理论融入实操 大学生心理教育是门实操较强的课程,学生期待也如此。 如将理论融于实操中,学生更易接受。如在讲授心理咨询主题 人是好朋友的身份,最近感觉心情不大好,来找对方倾诉,希望 对方能帮忙找到自己问题在哪里。限定时间为10分钟,看各小 组是否能找到问题根源。接着,让学生改变角色,一个作为来咨 询的人,一个充当心理咨询师。当听到来访者说最近感觉心情 不大好时,咨询师按顺序询问来访者如下问题:是什么事情让 你感到心情不大好?这件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这件事情当时 给你的感受是什么样的?如果当时没有发生这件事情,结果会 有什么样的不同?然后分享感受。老师做补充和点评。这种教 授方式既向学生呈现了心理咨询是怎么一回事,专业的心理咨 询与普通交流有什么不同,心理咨询师是个什么样的人等问 题,这跟采用单一的讲授形式介绍有关心理咨询方面的知识有 着鲜明的差异。 (二)灵活的教学形式 老师采用灵活的教学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 性,鼓励了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并注重优良个性的培养,促进大 学生人格和品格的自主发展。本课程可以采用心理剧、案例分 析、心理测试、小组讨论、课堂沙龙、视频赏析等来呈现教学内 容。如在讲授自我意识这一主题中,自我意识的结构分几个层 面。笔者采取了先做互动,后分享和总结。主要环节是这样的: 先让每个学生拿出纸笔,写下5个词来形容自己是个什么样的 人。写下之后请学生自愿分享,发现不同人选择的5个词角度 有不同,有关于身体方面、心理方面的事实、评价,当前情况、自 己期待等,让学生初步感受原来自我意识包含较多层面。这里 主要教授学生自我意识中分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现 实自我、理想自我、自我认知、自我评价等概念和相应结构。然 后进行一个游戏:相邻或前后两个同学组成一个小组。说明平 时我们都是以自己的身份向别人介绍自己,现在换个角度来感 受一下。小组中的一个同学以父母的身份向对方介绍自己,另 一个同学耐心倾听,然后换角色。结束后,各小组成员分享感 受。在这个互动中,学生深切感受到现实自我与投射自我等概 念的区别。这是有关自我意识主题的教学呈现。还如在有关职 业生涯规划主题中,考虑班级学生来自不同专业和年级,那在 不同专业和年级就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方面是否有差异,不同 专业和年级之间的同学可以很好的进行交流和分享,于是这个 主题笔者采用了课堂沙龙形式,不同专业和年级之间的学生进 行思想大碰撞,对自身发展和规划有了较大启发,收到良好效 果。 总的来说,笔者认为大学生心理教育要体现以人为本、以 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和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采用 灵活多样多元化的课堂教学形式,并开展高新技术和现代化手 段的学习、训练,善于运用快捷方便、丰富多样的计算机网络、 多媒体等信息技术,增强心理教育工作的质量意识、效率意识 和科学意识,使大学生心理教育更加富有成效和影响力,从而 促进大学生心理的全面、和谐与自主发展。 (作者单位:广东培正学院基础部) 81 广东科技2010 5总第237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wuhaninfo.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