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古建筑火灾的成因分析与消防对策研究

古建筑火灾的成因分析与消防对策研究

来源:乌哈旅游
2010年 第7期 物流工程与管理 第32卷总第193期 LOGISTICS ENGl NEERING AND MANAGEMENT doi:10.3969/j.issn.1674—4993.2010.07.063 古建筑火灾的成因分析与消防对策研究 口田思龙 ,赵 军’,刘国良 (1.淄博市公安消防支队,山东 淄博255000;2.山东财政学院东方学院,山东泰安271000) 【摘要】分析了古建筑火灾形成原因,对古建筑消防安全措施和对策进行了具体研究。 【关键词】古建筑;火灾成因;消防措施;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X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993(201O)07-0153-02 Causes of the ancient building ifres and fire countermeasures 口TIAN Si—long 1,ZHAO Jun 1,LIU Guo-liang 2 (1.Zibo City Police Fire Brigade,Zibo 255000,China; 2.Dongfang College,Shan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Tai‘an 271000,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auses of ancient building fire,on fire safety measur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ancient buildings were specific research. [Key words]ancient architecture:fire causes:fire safety measures:Strategy 1引言 间接原因两个方面,其中直接原因有以下几种: 古建筑是古代某一时期文化发展的标志,它深刻地反映 2.3.1用火不慎 了当时文明、艺术和科技现状,具有科学技术、文献、历史 因用火不慎造成的古建筑火灾,主要存在4个方面:一 考古、美学艺术等文化价值和精神价值,以及社会、政治、 是古建筑内部人员在古建筑内用火不慎。二是承租单位日常 经济等实用价值。对保护古建筑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是对 生活用火不慎,在改革开放进程中,许多古建筑相继引进一 历史、文化、发展及祖国负责的大问题。古建筑是不可再生 批承租单位,这些单位用火不慎很容易引起古建筑火灾。三 资源,对其保护是政府和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 是维修施工中用火不慎,古建筑大部分是木质结构,维修不 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建国以来已发生几十起古建筑火灾,致 能破坏原有风貌,因而需要用大量可燃材料,如木材、麻、 使许多古建筑被毁,造成了无可弥补的重大损失。 油漆、稀料等,同时使用包括喷灯、电气焊、电锯、电钻等 2古建筑火灾的形成原因 在内的明火和电气作业,措施不当或稍有疏忽,很容易引起 综观我国古建筑火灾,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引发火灾 火灾。四是游人香客烧香用火不慎,古建筑内,游人香客常 的原因比较复杂,主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年烧香不断,极易诱发火灾。 2.1先天因素 2.3.2电气设备使用不当 ①古建筑主要结构为木构架,具备易起火的物质基础。 古建筑的大量开发利用,电气设备随之增加,乱拉乱接 以木构架为主要结构的中国古建筑,不论建于何处,均一脉 电线的现象也经常出现,有的甚至把电源线直接敷设在古建 相承地采用大量木质材料。②古建筑结构,存在易燃烧和发 筑的梁、枋、柱、窗等木质结构上。特别是随着文化市场的日 生轰燃的先天条件。③古建筑功能性用火点多,极易引发火 益丰富,利用古建筑拍摄电影、电视和广告片的随之增多,在 灾。④缺少防火分隔和安全空间。 举办各种大型活动或是拍片过程中,电气设备的使用量无疑会 2.2自然因素 有所增加,而且功率往往比较大,使用不当就会引起火灾。 自然界的危害,如雷击、朽木遇氧、洪水、泥石流、地 2.3.3乱扔烟头和火柴棒 震等都可引发古建筑火灾。 木质的古建筑,历经千百年风干,耐火等级极低,若在 2.3人为因素 禁止吸烟的地方吸烟或乱扔烟头和火柴棒,极易引发火灾。 人为因素是造成古建筑火灾的最主要因素。相关资料表 2.3.4纵火 明,人为因素火灾大致占据了古建筑火灾的90%左右。从建 纵火也是造成古建筑火灾的一个重要原因,不能忽视。 国以来的情况看,人为造成古建筑火灾的原因有直接原因和 如1998年4月4日,山西省I临汾市老庙广运殿火灾,就是 【收稿日期】2010—06—12 【作者简介】田思龙(1976一),男,淄博市公安消防支队,工程师,研究方向:消防安全工程。 赵军(1974一),男,淄博市公安消防支队,工程师,研究方向:消防安全工程。 刘国良(1979一),男,山东财政学院东方学院,校园管理中心主任,研究方向:经济与安全管理技术。 154 因纵火所致。 物流工程与管理 第32卷 道士和烧香拜佛、求神的信众以及古建筑周围居住和生活的 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常识的教育。除了使用报纸、广播、电视、 古建筑火灾因人为因素引起的火灾,除上述直接原因外, 还有间接原因 间接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领导对消防安全重视不够,安全意识不强,重发挥旅 游资源优势作用,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消防安全工作, 甚至违法在古建筑附近乃至内部开设旅馆、饭店等。这些场 所往往安全管理混乱,火源电源管理不善,电气线路私接乱 网络等媒体进行宣传外,乡镇政府、社区等可以印制有关消 防安全要求的宣传信送给古建筑周围居住的每个住户,由佛 教协会、道教协会、民宗委等部门印制有关消防安全要求的 宣传信送给寺庙、道观烧香拜佛、求神的信众。 3.5进一步搞好古建筑消防队伍建设 拉现象严重,很容易引发火灾。 ②消防安全制度不健全不落实,安全组织机构不健全, 人员不落实,员工和僧侣安全意识薄弱,防范措施不到位, 尤其是值班人员擅离职守,导致犯罪嫌疑人有机可乘,火灾 发生后,不能早发现早报警早扑救,致使火灾蔓延扩大。 ③消防设施不完善,设备器材配备不足,管理不到位, 有的甚至违规挪为它用,有的已过期失效不能按规定及时更 新换代。 3搞好古建筑消防安全的对策 古建筑消防安全工作是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 府、消防、古建筑管理部门和使用单位以及社会公众共同努 力,从多方面做好工作。 3.1各级政府切实加强对古建筑消防工作的领导 各地政府要根据 消防法 文物保护法 古建筑消 防管理规则 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切实加强对古建筑消防安 全工作的领导,针对本地区古建筑的分布情况,将保护古建 筑所需要的消防站、消防供水、消防车通道、消防通信和消 防装备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纳入城镇和风景名胜区消防规划和 建设之中,同步规划,同步建设,不断满足古建筑对消防安 全的需求。 3.2各有关部门要齐心协力做好职责内的古建筑消防安全工作 要充分发挥与古建筑相关的当地文物、文化、宗教、民 宗委、旅游、园林、建设、管委等部门的作用,各相关部门 要明确职责,密切协作,互相配合,齐抓共管,努力做好各 自职责范围内的古建筑行业管理和基础建设工作,并协调解 决好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各地文物管理部门要根据 古建筑 消防管理规则》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对本地古建筑消防安全 工作的领导,切实做到有计划、有部署、有检查、有总结。 3.3各管理和使用单位具体抓好古建筑消防工作的落实 各古建筑管理、使用单位应严格按照 消防法 文物 保护法 古建筑消防管理规则趴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 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的要求,树立消防安全责任主体意识, 明确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认真落实消防 安全责任制,完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严格规范管理宗教活 动用火、用电和生活用火行为,建立专、兼职消防队或义务 消防队,开展对员工、僧侣、尼姑、道士等人员的消防安全 教育和培训,加强防火检查和巡查,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 案,定期演练,不断提高古建筑单位自防自救的能力。 3.4利用各种形式加强保护古建筑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 各地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加强保护文物古建筑的消防安 全宣传教育工作,利用各种方法开展对古建筑内的僧、尼、 各地政府和各文物古建筑保护单位要积极筹建多种形式 消防队伍,加强古建筑单位消防力量。由于古建筑单位大多 远离城镇,交通不便,公安消防队距离较远,因此要立足于 自防自救。古建筑单位要建立专职或兼职消防队、义务消防 队,做好应急灭火工作,及时扑救初期火灾,防止小火变大 灾。 3 6不断完善古建筑消防安全设施 根据古建筑的不同情况设置火灾自动报警和自动灭火系 统或设立消火栓;有市政消防管网的地区,要将消防管网引 进古建筑内;在缺乏水源的地方,要增设消防水缸,修建消 防水池,建立水塔,配备手抬机动泵等消防设施器材,配备 足够的干粉灭火器;有条件的地方可配备脉冲水枪,并装备 直升飞机实施空中和地面联合灭火。 3.7开展针对以古建筑特点为主题的防火灭火技术研究 针对古建筑保护特点和消防安全要求,积极开展防火和 灭火产品、设施及安装工程等方面的技术研究。如开展对古 建筑防雷技术的研究;开展对古建筑木制结构防火涂料的研 究;开展对不能用水扑救的古建筑火灾进行其它灭火药剂和 灭火方法的研究;开展无线自动报警系统在古建筑中安装使 用的研究;开展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在古建筑中使用的研究 以及开展其它灭火药剂的使用研究,以及其它灭火设施安装 和使用的研究。 3,8进行针对古建筑火灾特点和特殊保护要求的灭火技术和 战术演练 各地公安消防部队要针对古建筑火灾特点和特殊保护要 求开展灭火技术和战术的研究和演练。针对部分古建筑里的 泥塑佛像、彩绘壁画怕水冲淋的特点,研究在灭火时如何使 用干粉或二氧化碳等药剂灭火的方法;针对古建筑远离城市, 古建筑群落占地面积大,消防车难以靠近的情况,研究长距 离供水和利用古建筑内消防水池扑救火灾的战术以及其它需 要研究的灭火战术。 3.9采取行之有效的技术和管理措施 相关部门和使用单位要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技术和管理 措施,加强古建筑内烧香、点灯、照明等火源、电源的管理。 如在室外设立专用烧香点,设立警示牌,要求香客、信众在 固定的室外香炉内烧香。制定香、蜡烛的产品标准,限制一 定的尺寸。长明灯用玻璃罩或铁盖、铁托盘予以保护,既可 防风将火吹灭,又可防止可燃的幡布等物接触火源引发火灾。 在供桌、香案上铺设可燃的铁皮、铜板、玻璃板等物防止意 外的香火落在上面引起火灾。控制照明灯的瓦数,并与幡布 等可燃物保持安全距离。电气线路要穿管(下转第160页) 160 物流工程与管理 第32卷 善处理可能出现的海上突发事件,务必做到反应快捷、处置 稳妥、组织有力、抢险有序、救援有效。 在这次应对这场近30年来最严重的冰情过程中,锦州 海事局总结了一些经验:一是冰情造成险情的情况一般为较 小吨级的船舶,其中1000吨以下的最为严重,最好必要时 限制来港船舶吨级,防患于未然;二是安排船舶进出港中大 型船舶带小船是破冰的十分重要和必要的措施;三是提前考 虑风和浮冰造成的影响,对于较小船舶的抛锚位置应该远离 浅水区域,以免其搁浅;四是应急准备工作应该做得比以往 更加充分,派出拖轮的速度尤为关键,务必做到反应及时、 处置科学;五是冰情严重时,建议船舶锚链不宜抛太长,以 免难以起锚或锚断事件发生,大块浮冰移动时可根据情况同 意船舶在锚地用车顶、随冰漂,冰情缓解的地方重新抛锚; 上身小,便于在冰层中开出较宽的航道;船身短(一般船的 长与宽之比,大约是七比一到九比一,破冰船是四比一), 因而进退和变换方向灵活,操纵性好;吃水深,可以破碎较 厚的冰层;马力大、航速高,这样向冰层猛冲时,冲击力大; 它的船头造成折线型,使头部底线与水平线成20 ̄35度角, 船头可以“爬”到冰面上;它的船头、船尾和船腹两侧,都 备有很大的水舱,作为破冰设备。破冰船遇到冰层,就把翘 起的船头船爬上冰面,靠船头部分的重量把冰压碎。这个重 量是很大的,一般要达到1000吨左右,不太坚固的冰层, 在破冰船的压力之下马上就让步了。如果冰层较坚固,破冰 船往往要后退一段距离,然后开足马力猛冲过去,一次不行, 就反复冲,把冰层冲破。遇到很厚的冰层,一下冲不开,破 冰船就开动马力很大的水泵,把船尾的水舱灌满,因为船的 六是锦州港航道为单航道,安排船舶进出港时应该比以往更 加仔细,同时进港或同时出港的船舶不宜离得过近,应充分 意识到航道中船舶被冰夹住所产生的后果,更不能安排多艘 船舶同时密集进港或同时处港。 为切实做好应对海冰灾害的防治预警工作,相关监管机 重心后移,船头自然会抬高。这时,将船身稍向前进,使船 头搁在厚冰层上,接着就把船尾的水舱抽空,同时把船头的 水舱灌满。这样,本来重量很大的船头,再加上打进船头水 舱里的几百吨水的重量,很厚的冰层,也会被压碎。这样, 破冰船就慢慢地不断前进,在冰上开出一条水道。 构应该做好海冰调查和开展冰情预报。全面展开岸滨常规海 冰观测工作,例如海洋局采用的雷达海冰观测手段都可以借 鉴。另外还可以配合海军基地在渤海冰封时使用舰船和飞机 进行海上冰情观测,启用航空遥感观测海冰和多艘破冰船进 行海冰观测。 另外海冰预报也是做好冰情防治的有效途径之一,以前 当然,在应对冰情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锦州海事 局没有自己的应急船舶,需要与港方协调出动拖轮,这样就 有可能造成救援的延误。 一是锦州港经常使用的1锚地半径仅为1海里,且锚泊 船舶数量多,易发生碰撞,特别是海冰期间,更容易发生走 锚、碰撞事故。二是锦州港航道长(21.5公里),宽度窄(2l0 米),两侧水浅(两侧水深4.7米左右,航道水深13.5米), 冰期船舶很可能被冰夹出航道,发生搁浅。三是受冰灾影响, 辖区的导助航设施极易受到浮冰破坏,对过往船舶存在很大 安全隐患。四是辖区内应急力量不足,缺乏专业救助力量。 海冰预报是凭经验,但随着海洋工程的逐步发展和冰力学、 冰荷载研究的深入,海冰监测和预报有了科学依据。海冰预 报方法依靠建立准确的海冰计算公式,运用数理统计方法, 进行海冰趋势预报即背景分析预报方法和数值预报。防治渤 海海冰灾害最关键的措施是海冰预报和海冰预报警报系统。 因为唯有海冰预报准确,才能制订好渤海海冰烈度区划,才 能在灾前做出可行的防灾规划,采取适当的措施预防、避免 或减轻海冰灾害。而准确的海冰预报又是以海冰监测为前提 指定的应急救助拖轮,属于生产性拖轮,破冰能力有限,有 些险情不能保证有能力成功救助。 这就要求加强与兄弟局以及海洋、渔政、气象相关部门 之间的有效合作,保持在应对冰情中信息畅通,各部门联动 应对;采取针对性海事监管措施,制定有效的应急预案,防 止冰情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的。所以海冰预报方法的研究和海冰监测工作的实施是防治 与减轻海冰灾害最为重要的环节。 还有在救援冰夹船舶和给航道开道时,破冰船也发挥极 其重要的作用。破冰船同其他船比较,有自己的特点:它的 船体结构特男 坚实,船壳钢板比一般船舶厚得多;船宽体胖 (上接第154页)保护,电气插座应安装在不燃材质上并远 离可燃物。 3.10按规范安装避雷设施 l1 J海冰灾害预警预报体系建设亟待完善U1. f2】我国渤海海域的海冰灾害及其防御对策U1 .存在严重隐患的单位按规定进行必要的处罚,以激励先进更 先进,鞭策后进变先进,营造一个良好的古建筑安全环境, 确保古建筑安全。 [参考文献] 对没有防雷装置的古建筑,要认真研究配置合适的防雷 装置。对已有的防雷装置如避雷针、避雷网、避雷线、引下 线、接地线等要每年进行定期检测,保证完好有效。 3.11开展古建筑创安评优活动 版社,1996.7. 【1】张元祥。11i防技术规范实施手册【M】、北京:中国奥林皮克出 【2】应松年消防法实物手册【M1.北京:中国法制出版 社,1998,6. 为把古建筑消防工作引向深入,当地政府应以人为本, 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采取有效措施开展古建筑创安评优 活动,定期评选先进单位,予以表彰奖励,同时对不达标和 [3J杨旭红,王建军,党世伟.古建筑防火特点及防火对策盯】.消 防技术与产品信.g-,20(75,(4):54—5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