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企业翻译工作者面临的新挑战
摘要进入21世纪,企业翻译工作者面临新的挑战,在提高综合素质、知识更新、语言水平、工作态度等方面向企业翻译工作者提出了新要求。主题词翻译工作者综合素质知识更新语言水平工作态度进入2l世纪,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与加强。尤其是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各行各业都面临着国际化竞争,信息成为企业制胜的重要保障。由此,为企业的科研和生产提供信息服务的翻译工作者面I|缶新的挑战。关或电话。(4)关闭煤气的供应,切断火源,给住处正确通风直到安全为止。(5)务必与联络中心保持通信,通报紧急情况,这样可与当地有关机构保持联系。如果没有危险的迹象,要询问用户在何时何地发现了气味。在所有可能的区域鉴别气味的来源,并使用气体检漏器或检漏液寻找泄漏的位置。有时,检漏液可能会封住泄漏口,或者被泄漏出来的气体吹掉。当使用检漏液和检漏液涂敷器具时,一定要按照规定的测量程序操作。如果泄漏是在户外地下,则需要沿煤气管线附近挖一系列孔洞以查找泄漏位置。这些孔洞可以使用活塞杆,并且可以深入到至少与管线深度相同的深度。孔洞的间隔一般为5ft或10ft。操作人员用可燃气体指示器对每一个孔洞的气体进行取样,并注意读数。对每一个孔洞进行的采气需持续45s至60s,每次测试后,记录下最高的且读数保持不变的读数。读数高与这个地方气体的累积有关,而稳定的读数则表明所测试的孔洞不断有新的气体填人。测试结果读数高且稳定的孔洞最接近泄漏源。这种方法也被称作活塞杆开洞法或精确探查法。无论何时发生地下气体泄漏,都要检查可能受气体泄漏影响的构筑物。这些构筑物包括水和下水管道、电气管沟、电话线管沟。一旦发现,立即通编写:吴侃(大庆石油管理局钻井一公司)审校:洛扬(大庆油田公司设计院)一、翻译工作者必须提高综合素质首先,企业翻译工作者的工作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近年来,我国的外语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外语教育水平不断提高,毕业生的基础外语水平明显改善。一批批大学毕业生到工作岗位后,使企业的知识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工作人员,尤其是技术人员基本上能利用自己的外语知识进行工作交流。此外,机器翻译也不断得到发展,为对外交
流提供了方便。过去那种不管行业,只要涉外就依赖专业外语翻译人员进行工作的局面已经大大改观。与此同时,专业翻译的领地则越来越小,剩下的都是高、精、难的工作内容。知有关的紧急工作人员。其他影响确定地下泄漏源难易程度的因素有土壤的条件。硬质土壤比软质土壤更能限制气体的移动。地下水、雨水或霜冻也可能阻止气体向上移动。坡度或斜坡可引起密度大的气体在低处聚集。此时,要确定泄漏源就要考虑稳定的读数,而不是最高的读数。如果没有找到泄漏源,或者担心存在更多的泄漏,务必要使用压力计进行封闭检测。在供气系统关闭的情况下,压力计检测不出压力的下降则表明供气系统没有泄漏。这种检测方法不能找出泄漏源,只能确定是否存在泄漏的情况。当进行检测时必须关闭所有的标志灯。四、做好文件记录任何泄漏检查工作完成后,工作人员都要全面地记录检测过程。这些文件包括用户的姓名、位置、日期、检测数据以及是否发现泄漏等情况。最好还能记录由外部标志灯或气体指示架标识的煤气管线位置的任何变化。管线的分布图会使检测泄漏工作变得相对容易,尤其在有雪的气候条件下。资料来源于(GasUtilityManagerMagazine)2002年4月(收稿日期2003—03—24) 万方数据
--------------------------------------------------------------------------------
Page 2
吴侃:2l世纪企业翻译工作者面临的新挑战45其次,翻译工作者的工作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原来以书面资料交流为主,而现在网络交流和面对面交流大大增加,翻译工作者承担的笔译和口译比例有了新的变化,要求翻译工作者要有更强的口译能力和即时应变能力。第三,翻译的内容更广泛,除科技信息和技术交流外,增加了企业管理等内容。以上种种变化,对于专业翻译工作者而言,都意味着更高的综合素质要求。二、翻译工作者必须时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翻译工作者必须有广博的知识,对时事要闻、政治经济、商业贸
易、人文、科技、史地、民俗、生活常识等,都要略窥门径。因此,有人把翻译比作“杂家”和“万金油”。翻译小说要求译者了解小说里故事的时代背景、异国文化、社会风尚、风土人隋等;翻译新闻题材必须对国内外时事,包括新闻人物、各国重要地名、政治、经济、文化状况了如指掌;翻译科技文献则要求对所译专业较为熟悉。一般来说,从事科技翻译工作,最好是通晓外语的行业专家。外语工作者要从事某专业的翻译工作,除提高外语水平外,还要不断提高专业水平,使自己逐渐成为精通该专业的行家。只有这样,才不至于出现把“栅极”译成“栅栏”;“井场值班房(doghouse钻井用)”译成“狗房,犬舍”的尴尬。尤其是近年来,科学研究突飞猛进,新技术层出不穷,“信息科学”(Information Science)、“网络技术”(NetTechnology)、“克隆技术”(CloneTechnology)、“人类基因工程”(HumanGeneEngi—neering)、“干细胞研究”(StemCellResearch)、“转基因工程”(GeneticaHyModifiedEngineering)“纳米技术”(NanoScience andTechnology)等时刻都有新发展,而且各学科又相互交叉渗透。如果翻译工作者不能在自己工作的领域成为行家,并时时跟踪技术的进展,更新自己的知识,只依靠语言工具,无法高质量地完成翻译任务。三、翻译工作者的语言水平必须与时俱进翻译,作为一种技术服务,是为别人提供优质译文。因此,语言水平,包括源语言和译入语水平是决定翻译质量的基础。翻译除了要有很高的外语水平外,中文也要有很高的造诣,这是译界的共识。译员必须有扎实的双语(母语和外语)语言功底。译员的语言功底不仅指对语言知识(如语言语调、句法结构、词法词义等)的掌握,更重要的是指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如听、说、读、写、译)。此外译员还应知晓语言的文体风格和语用功能,掌握一定数量的习语、俚语、术语、谚语、委婉语、略语、诗句等词语的转译方法。但语言作为交流工具,是随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网络和新技术的发展,大量的新词汇不断涌现,没有一本词典能赶上其发展速度。以英语为例,可以说是新词新意源源不断,旧词翻新屡见不鲜,临时合成随处可见,使原本就如海洋的语言更加波涛汹涌,难以驾驭;再看汉语,新的译名比比皆是,
时尚词汇层出不穷,而我们翻译工作者总是处于知识引进的前沿,如果不能掌握最新的释义,将会造成很多误解。四、翻译工作者必须具有严谨的工作态度翻译是一项比较枯燥乏味的工作,因此严谨的工作态度对于翻译工作非常重要。不论是文学作品还是技术文献,哪怕是出自名家之手,都会发现不少令人遗憾的错误。这些错误,一方面是由于个人知识的局限性而不可避免,另一方面则是缺乏严肃认真的态度。在企业中,翻译的内容涉及较广,包括科研、生产、基本建设、新设备运行、技术管理、企业管理、技术谈判、合同谈判、技术培训和技术交流等。这些翻译工作都是企业经济活动的一部分,翻译质量的高低,如一组数据是否准确,会直接影响企业的利益。如果说文学作品的翻译有误,结果是误导读者,那么,企业经济活动中的误译则可能造成误决策和误操作,给企业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因此,企业翻译工作者的责任更大。翻译工作者只有树立严谨的工作作风,耐心、细致、扎实地工作,才能不负翻译的职责。参考文献1中国翻译,2000牟第1期2中国翻译,2000年第5期3怎样进行国际交流——国际交流“How—to”电视讲座4英语自学,2002年1月5英语世界,2002年3月(收稿日期2003—02—17) 万方数据
--------------------------------------------------------------------------------
Page 3
21世纪企业翻译工作者面临的新挑战作者:吴侃, 洛扬作者单位:吴侃(大庆石油管理局钻井一公司), 洛扬(大庆油田公司设计院)刊名:国外油田工程英文刊名:FOREIGN OILFIELD ENGINEERING年,卷(期):2003,19(6)引用次数:0次参考文献(5条)1.查看详情 2000(1)2.查看详情 2000(5)3.怎样进行国际交流--国际交流\"How-to\"电视讲座4.查看详情 2002(1)5.查看详情 2002(3)相似文献(3条)1.期刊论文 成妙仙 科技翻译体会点滴 -山西科技2003(6)文章从科技翻译工作的实际出发,结合亲身感受,对于翻译工作的性
质、标准,特别是对于翻译工作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作了初步探讨.2.期刊论文 杨会军.YANG Hui-jun 科技翻译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 -上海翻译2006(2)科技翻译人员在工作实践中应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不但要有过硬的英语能力,更要学习专业知识,拓宽知识面,才能更好地理解原文,为正确、顺畅的翻译打下基础;对于更高层次的口译工作,翻译人员应该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应变能力和健康的体魄才能胜任高强度的口译工作;科技翻译工作者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善于积累,了解产业动态以保持和提高翻译水平.3.学位论文 陈泽泽 商务会议英语演讲辞的文体分析 2008进入WTO时代,中国国际化的步伐越来越快,商务英语不仅已经成为国际商务沟通的工具,同时也变成了驰骋商场必备的筹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国际型商务人员必备的技能之一,商务英语演讲不仅显示出演讲者的英语表达水平,更能体现出演讲者的综合素质。然而,如何成功地进行商务英语演讲对许多从业人员,特别是非英语国家的从业人员而言,仍是一大挑战。本文采用的是实例语料。作者选取了近几年来国内外商务会议中所出现的十篇具有代表性的演讲文本进行系统分析,选材涉及国际会议的开场致辞,经济金融市场,贫困问题,和平问题等多种题材;演讲者有来自英语国家,也有非英语国家,如中国等。本文试图通过对所选语料的语言和文体的分析,期望能为商务演说者本人准备演讲稿,商务场合的听众理解演说辞以及为非英语母语的商务会议翻译者翻译演说辞提供参考,以实现有效的商务活动,取得预期效果。在本文中,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并重。论文从三个方面分析研究了选材,即语言描述、组织结构及文本功能,也就是所谓的语言分析、文本分析、语境分析。作为分析语料的十篇演讲固然有其各自的特点,但均属于公众演说的文体类型,语体较为正式,篇章逻辑清晰、结构紧凑,话题集中,因此区别于日常对话文体。另外,由于其能够获得听众的及时反馈且能依赖声音的传播因此又区别于纯粹的书面文体。简言之,十篇演讲在语言层面和组织结构上有共同之处,作为商务英语演讲文本,要具备意义准确,用词恰当,表达直接以及条理清晰等特点。从语言分析角度,共核词,难词,大词的不同的应用比例都可以体现演讲对听众接受程度的影响,而人称代词的转化和合理应用则有利于增进演讲者和听众的距离;句式上则恰当的使用较正式的长句与轻快的短句,松散句和掉尾句等增加演讲的节奏
感,唤起听众的共鸣;另外还把比喻,排比,重复,头韵等多种修辞方法并用以更好地达到预期效果。文本分析的角度,尽管十篇演讲文本的主体部分各有特色,但有着相似的文本的框架,同时,也从照应、替代、省略、连接及词汇衔接五个方面分析了文本各个部分的衔接手法;语境分析方面,通过十篇文本的语言和文体的分析,商务英语演讲文本作为一种口语和书面相结合的文体形式,其语境决定了其语言以及结构的选择。据此,作者可以归结出语言是一种意义潜势,语言的使用就是从这种潜势中做出选择的过程,这又是由语境决定的,演说的效果主要取决于演讲者对于语场、语旨、语式的理解程度。通过对所选十篇商务会议英语演讲文本的比较分析研究,总结出一些此类演讲文本的语言及结构上的特征,以及形成这些特征的语域因素。这将会在实际工作中对商务英语的使用者,英语教学者及翻译工作者都有所启发。同时也应该看到,所用的语料库较小,这是本次研究的不足之处。期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以后这类话题更为系统和全面的研究提供参考作用。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gwytgc200306019.aspx下载时间:2010年5月7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