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设计一等奖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设计一等奖

来源:乌哈旅游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文是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较长共45个自然段,体裁小说,文章在写作上特色鲜明。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从人物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品质”。因此,教学时结合学情就决定将着力点放在通过人物语言、动作来感受人物品质,可以适度渗透情节、环境等描写,为感受人物品质服务。课后练习第二题紧扣单元语文要素“‘诺曼底号’遇难时,哈尔威船长是怎么做的?你从中感受到他怎样的品质?”教学就聚焦这一关键问题,分三个环节进行:一是结合哈尔威船长和船员们的对话,感受船长的临危不惧、冷静果断;二是品读对话,体会他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品质;三是研讨交流,所有人都获救后,哈尔威船长却选择与“诺曼底号”轮船一起沉入海底,从船长的行为中明白了什么。目的是既紧扣语文要素,又能体现长文短教。 教学目标

1. 认识“弥、脉”等13个生字,会写“伦、腹”等15个生字,会

写“行驶、凌晨”等10个词语。 2. 朗读课文,读好人物对话。

3. 学习从人物的语言描写中感受人物品质的方法,能够找出课文中

描写哈尔威船长言行的语句,并且感受到他的临危不惧、镇定自若、忠于职守、舍己救人等品质。

4. 能从哈尔威船长的英雄壮举中感悟生命,对“生命”有所思考和

体会,试着说说自己对生命的的体会。 教学重点

能找出课文中描写哈尔威船长言行的语句,从中感受人物品质。 教学难点

对比体会危急时刻人们和哈尔威船长的不同表现,体会船长的“伟大灵魂”,结合哈尔威船长的英雄壮举,谈谈对生命的体会。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 学习生字词,会认弥、脉、剖等13个生字;会写“窟、窿”等15个生字;会写“窟窿、混乱”等10个词语。 2. 初读课文,读通句子读懂课文。

3.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能够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4. 找出文中描写哈尔威船长言行的句子,初步感受人物品质。 教学过程

一、播放电影片段导入新课

课前交流

欣赏一段电影。(ppt:课前电影片断) 导入新课:

1.谈话:刚才观看影片的时候有不少同学嘴巴张得大大的,眼睛睁得圆圆的,你看到了什么? 有什么感受?

2.这艘船叫泰坦尼克号,1912年4月15日,行驶过程中撞上了冰山,船上当时有2000多人,除了几百人逃生,其余1513 人全都葬身在了冰冷的海水里。这样的事故历史上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就来近距离的接触另一次海难:“诺曼底号”遇难记。(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了解作家。雨果(1802----1885)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旗手和领袖。代表作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等。雨果是一位高龄多产作家,在长达60多年的文学生涯中,为后人留下了79卷文学作品和4000多幅绘画作品,是法国和人类文化宝库中的一份宝贵遗产。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扫清读文障碍 1.通读全文,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 检查预习成果,集中识字。(PPT出示词语) 2. 教师指导习字“窿、卑”。 3.学生自主习字。 三、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1.快速浏览课文尝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2.交流后分享

3.回忆方法后,学生再次概括并分享

【PPT提示:概括的时候要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从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这几个方面来概括。】 再次分享后PPT出示:

1870年3月17日晚,哈尔威船长在“诺曼底号”客轮遭到“玛丽号”猛烈撞击即将沉没之际,镇定自若的指挥乘客和船员有序脱险,自己却随客轮一起沉入大海的感人故事。

【小结:同学们,你们看概括文章内容的方法有很多,今天我们关注了主要人物和事件,抓住了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用这样的方法来概括这种叙事的长课文,就能概括的比较清楚了。】 四、聚焦课后第二题,自主品读,初步感悟。 PPT出示自学要求:

1. 快速默读课文10--42自然段,找出“诺曼底号”遇难时,哈尔威船长是怎么做的?你从中感受到了他怎样的品质? 2.边读边做好批注,组内交流分享。 (一)学生快速默读指定段落,做好批注。 (二)小组内交流感受。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不但关注了课文的主要人物和事件,根据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概括出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而且还聚焦了课后第二题从描写船长言行的句子初步感受了船长的品质。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节课我们再继续学习,下课。

板书设计

“诺曼底号”遇难记

窿 卑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 朗读课文,读好人物对话。

2. 在品读对话的过程中,通过人物的语言描写感受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镇定自若、舍己救人的品质。

3.能从哈尔威船长的英雄壮举中感悟生命,对“生命”有所思考和体会,能试着说说自己对生命的体会。 教学过程:

一、练读词语 复习导入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雨果的小说《“诺曼底号”遇难记》。 我们先来复习两组词语。

(PPT出示第一组)一片漆黑 一个幽灵 阴森森 阴惨惨 这些词语是小说发生的——环境

这样的环境下,当时船上的乘客是怎样的呢? (PPT出示第二组)

惊恐万状 你推我搡 不可开交 失魂落魄

就在人们都惊慌失措的时候,有一个人挺身而出,是他让船上60名乘客成功获救,他是谁——哈尔威船长 是啊,所以作者雨果在课文中这样评价船长:

PPT:在英伦海峡上,没有任何一个海员能与他相提并论。 一起来读读

2.理解词义指导朗读:

相提并论是什么意思?(学生谈理解)

3.引导质疑导入新课:为什么在英伦海峡上,没有任何一个船员能与他相提并论?

二、对比行为 品读对话 感受忠于职守 舍己救人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带着这个疑问重读课文,感受哈尔威船长的与众不同,上节课我们关注了灾难发生时哈尔威船长是怎样做的?谁来给大家分享一下。

PPT: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喝:

“全体安静,注意听命令! 组织工作

把救生艇放下去。 逃生办法 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 安排逃生顺序 必须把六十人救出去!” 他的决心 对船员的要求 1.指名读文,交流感受。

2.汇报分享从人物语言中感受到的人物品质。

灾难来临时

其他人 船长

慌乱逃命 发布命令 板书:忠于职守

鲜明对比

惊恐万状 冷静指挥 板书:镇定自若 3.老师引导学生对比(11自然段)当时的紧急情况和混乱场面针对(语调、语速、语气)随机指导朗读【(引导学生走进人物内心,揣摩怎样的语气、语速才是合乎情理的)】

此刻假如你就是哈尔威船长,面对混乱的人群,你准备怎样来下达这道威严的关乎全船人生命安全的命令?(指名读) 学生揣摩读---老师示范读---学生再读 PPT:

“全体安静,注意听命令! 把救生艇放下去。 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 必须把六十人救出去!”

这种忠于职守、这份镇定自若,别人能与他相提并论吗?(不能)正因为这样,所以课文的作者雨果是这样评价船长的。 PPT:在英伦海峡上,没有任何一个海员能与他相提并论。

三、聚焦对话 感受船长的临危不惧、冷静果断

海难发生时,从船长简短的话语里我们走进了人物内心,读懂了船长的忠于职守 镇定自若。不难发现“学习这种长课文我们可以从人物的语言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板书:语言描写 感受品质)

接下来我们就把目光聚焦在故事中一段简短有力的对话,看看我们从中能够感受到什么呢?同桌一组分角色朗读,一个读红色字体船

长的话,一个读蓝色字体洛克机械师和奥克勒福大副两个人的话。

(PPT出示)

“洛克机械师在哪儿?” “船长叫我吗?”

“炉子怎么样了?” “海水淹了。” “火呢?” “灭了。” “机器怎样?” “停了。” “奥克勒福大副?” “到!” “我们还有多少分钟?” “二十分钟。”

“够了,”

“让每个人都下到小艇上去。奥克勒福大副,你的手枪在吗?” “在,船长。”

“哪个男人胆敢抢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

1.同桌分角色朗读对话,交流感受。 2.汇报分享从人物语言中感受到的人物品质。

前半部分 —— 了解船受损情况和沉船时间 临危不乱 后半部分 —— 下达命令 冷静果断

3.老师引导学生对比当时的紧急情况和混乱场面,随机指导朗读。 4.师生合作读 5.生生合作读

对话中,船长下达了一道死命令,一道看似矛盾无情却充满大爱的死命令,是什么?

PPT:哪个男人胆敢抢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

学生质疑:船长为什么要下这样“前后矛盾”“毫无人情”的死命令? 引导感悟:对弱者的关心,保证秩序。

如此无情又看似矛盾的命令,收到效果了吗? 从文中找找,用笔勾出来。

PPT:大家立时不出声了。没有一个人违抗他的意志,人们感到有一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上空。

下达命令

了解情况 一起来读一下

这个伟大的灵魂指的是谁?为什么要称他是伟大的灵魂? 正因为这样,所以雨果要这样来评价哈尔威船长,齐 PPT:在英伦海峡上,没有任何一个海员能与他相提并论。

四、研讨交流 船长与船同沉的精神

同学们,正是因为船长的忠于职守、镇定自若,使乱得不可开交的场面变得井然有序。20分钟,当60个人都登上小艇的时候,船头开始下沉,此时最悲壮的一幕出现了: (师配乐朗读)

PPT:哈尔威船长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犹如铁铸,纹丝不动,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人们透过阴惨惨的雾气,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进大海。

这是悲壮的与船同沉,这是惊天地、泣鬼神的与船同沉,请同学们自己带着你的感动,伴着音乐轻声地来读读这段话,共同缅怀这位伟大的船长。(学生自由轻声读——指名读)

有什么问题想问问这位船长吗? 你还有什么问题要问作者雨果吗? 【预设可能会提出的问题】

A船长你为什么不走呢? 为什么要与船一起沉没? B这雾气为什么是阴惨惨的? C为什么要称船长为雕像呢?

【学生针对问题思考并回答】

A因为他是船长,轮船就是他的生命。所以,我们的船长他遵循着这样一句诺言:船在人在,船毁人亡。虽然牺牲了船长一个人,但是却让其他人获救。

B作者把雾气比作人们悲痛的心情。

C因为他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犹如铁铸,纹丝不动。

还因为雕像都是非常伟大的,与其说哈尔威船长是一尊雕像,不如说他在人们心中是一座丰碑,他的精神将永远刻在人们的心中。

研讨交流:所有人获救后,哈尔威船长却选择与“诺曼底号”轮船一同沉入海底,从船长的行为中你明白了什么?(再次感受船长舍己救人的精神品质,随机板书。)

正因为这样,所以雨果要如此评价船长,一起读这两句话: ppt:

在英伦海峡上,没有任何一个海员能与他相提并论。

他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面对死亡,他又践行了一次英雄的壮举。

五、倾诉心声,总结全课

1.故事读到这里,相信我们每个人都经受了一场心灵的洗礼。同学们,此刻哈尔威船长的英雄壮举,让你对生命有了怎样的体会?

同桌交流 汇报分享

2.(ppt:音乐响起)

故事读完了,船长和诺曼底号一同沉入大海,但是我们永远无法忘记那个令人心痛的瞬间,眼睁睁的望着哈尔威船长即将赴难,我们却无力回天

我们仿佛听见获救的克莱芒在深情地呼喊着…… 我们仿佛听见小艇上获救的的人们在深情地呼喊…… 所有的人都在深情地,饱含着热泪在呼喊……

任我们怎样的呼唤,都无法挽留哈尔威船长沉入大海的身影,人们对船长有很多话还没来得及说,此时此刻,你也一定有许多话想要对船长说,下课以后请把你心中最想对船长说的话写下来。

3.教师小结

同学们,随着故事的结局,这篇长长的课文我们就学完了,通过学习,我们不但结识了一位危难时刻镇定自若、忠于职守、舍己救人

的英雄船长,还回顾了概括长文章的主要内容要关注人物和事件,从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这几个方面来考虑,同时能够从人物语言、动作描写中感受人物品质。

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板书设计

忠于职守

镇定自若 舍己救人 “诺曼底号”遇难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