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电子系统设计总结报告 (1)

电子系统设计总结报告 (1)

来源:乌哈旅游
电子系统设计总结报告

题 目: 对讲机 班 级: 电气班 组 别: 第二组 指导教师: 设计时间:

指导教师评语: 小组报告成绩:

电子系统设计的总结报告

对讲机

一、 引言

1、选题意义

有线对讲机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有线对讲机原理简单,设计方便,制作简易,成本低,对于初次进行实验设计的我们来说实验成功率高。而且,有线对讲机广泛应用于医院病员呼叫机、门铃、室内电话等,具有应用范围广,实用性强的特点,所以有线对讲机日益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并且,应用我们所学的模电与数点知识便可实现该对讲机的制作,可行性强。

2、设计目标

这次实验,我们小组的目标是依据所设计的电路图,进行正确焊接与调试,最终得到在2米内,能进行清晰对讲的“半双工对讲机”,即在同一时刻,一方讲话,另一方在距离其2千米处可以清晰听到其所讲内容,并通过调节转换开关,来进行听与说的角色的相互转换。

3、小组成员分工

小组成员具体分工见下表1

表1 小组成员及分工情况

小组构成 组 长 成员

学 号 201009340 201009302 201009329 201009330 201009331 201009333 201009336 201009338 201009342

姓 名

分 工 实验报告,焊接调试 实验原理说明,电路图绘制 拟定印刷电路板图及布线,作品说明

主要原器件说明,模拟仿真 电路图绘制,焊接调试 实验报告,焊接调试 功能设计,实验原理说明 主要原器件说明,拟定印刷板图及布线

模拟仿真,焊接调试

- 1 -

电子系统设计的总结报告

二、

作品说明

1、功能

对讲机可用于室内电话、医院病员呼叫机、门铃等,可用2千米内进行对讲。本次实验制作成的对讲机为“半双工式对讲机”,即在相同时刻,主机与从机之间只有一个可以讲,而在此时刻,另一个只能听,通过一个双刀双掷开关控制讲话与听话的相互转换。

2、操作说明

操作时,按下电源开关,将控制转换的双刀双掷开关打到一侧,可以完成主机讲话,从机收听主机发送的声音信号;将控制开关打到另一侧,则可以完成从机讲话,主机接收由从机发送的声音信号。通过双刀双掷开关的转换完成主机与从机之间的交流与信息转换。当长时间不使用时,可将控制电源的开关关闭,这样可以节约电能,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三、基本原理

1、原理图

Vs 6VS2 +61310K LM38610U8BL2 R2 57+ C2 S1+ 2 100U C1 10U + R1 10K 4 0.05U

图1 实验电路原理图

2、工作原理

该电路只能完成“半双工”对讲,即在同一时刻,主机与从机之间只能有一方说,另一方说,而不能双方同时听说。听、说由开关S1控制,并且,开关要

- 2 -

电子系统设计的总结报告

安装在主机处,即听说由主机来控制。若开关处于图中所示位置时是主机说、从机听,则当开关拨到下方时就是主机听、从机听。主、从机两端分别设置扬声器和话筒各一只,作为听说转换器件。LM386用作功放,由第3引脚输入信号,第5引脚输出信号,1、8引脚电容可以调整电路增益,7引脚接旁路电容,一般取 值为10微法。电源取值为4.5V—9.0V,本次实验所选电源值为6.0V,并选一个单刀单掷开关控制电源,以免不用时浪费电能。

四、主要原器件介绍

1、元器件清单

表2 电子元器件清单

编 号 R1 R2 C1、C3 C2 IC BL1、BL2 TL1、TL2 S1 S2 E1

名 称 电阻 电阻 电解电容 电解电容 功放集成电路 扬声器 话筒 开关 开关 电源

型 号

10K 0—10K 10u/16v 100u/16v LM386 YDDE78-8 G8 双刀双掷

DC1-00329 电话机叉簧开关

1.5V/节

数 量 1 1 2 1 1 2 2 1 1 4

2、主要原器件介绍

(1) LM386芯片

LM386是本次实验中最为核心的元件,它是一种音频集成功放,具有自身功耗低、电压增益可调整且电压增益范围大、电源电压范围大、外接元件少和总谐波失真小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录音机和收音机之中。

尽管LM386的应用非常简单,但稍不注意,特别是器件上供电、断电瞬间,甚至工作稳定后,一些操作(如插拔音频插头、旋音量调节钮等)都会带来的瞬态冲击,在输出喇叭上会产生非常讨厌的噪声,而且,在LM386的焊接过程中要格外注意焊接速度,焊接时,要以较快速度焊接,以免焊接时温度过高,影响芯片的正常工作,一般焊接时间不超过60秒。

LM386 的相关参数及其需要注意的地方如下表3所示:

- 3 -

电子系统设计的总结报告 表3 LM386的相关参数

参数 输入电压 静态消耗电流 电压增益 1、8脚间带宽 输入阻抗 音频功率 焊接时间 范围 4V—12V 4mA 20dB—200dB 300KHz 50K 0.5W 60s

五、制作与调试

1、制作

本次实验的制作地点主要是实验室和教室。

我们在进行本次实验是可分为五大部分具体情况如下:

第一,我们有所要设计的产品的功能出发,设计并绘制电路图,计算各种元件的实验值;

第二,对电路图进行模拟仿真:

第三,对实验电路图中所涉及的电子元器件进行调研,包括主要参数、性能指标、主要功能特点以及市场价格等等,通过这些相关信息的比较,最终确定所要使用的器件;

第四,在电路板上进行布线,使得在电路焊接成功后,电路板能够清晰可见,便于调试;

第五,焊接与调试。在电路板上进行焊接,边焊接边调试,通过调试,最终得到与所设计的功能相同的电路板;

第六,安装外壳;

第七,根据所设计的成品,编写使用说明书。

用Proteus软件模拟仿真的电路图如图2所示,模拟电路的输入的波形图如图3所示,电路的输出的波形图如图4所示。

- 4 -

电子系统设计的总结报告

图2 模拟仿真电路图

图3 模拟电路输入波形图

- 5 -

电子系统设计的总结报告

图3 模拟电路输出波形图

2、调试

调试分为静态调试和动态调试:

(1)静态调试:先不接输入信号,测量各级晶体管静态工作点。凡处于放大状态的三极管,测量其Vce和Vbe,不应出现零状况,Vbe=0表示管子截止损坏, Vce=0表示管子饱和或击穿,均需要找出原因排除故障。处于放大状态的三极管Vbe为0.7V左右,Vce >1~2V。

(2)动态调试:接输入信号,各级电路的输出端应有相应的信号输出。线性放大电路不应有非线性失真;波形产生及变换电路的输出波形也应符合设计要求。调试时,可由前级开始逐级向右检测,这样容易找出故障点,及时调整改进。

接下来是指标测试:电路能正常工作之后,即可进行技术指标测试。根据设计要求。逐个测试指标完成情况。

出现的问题:

1,电路已经按照原电路图在电路板上焊好,但是对讲机发出的声音太小。2,LM386芯片的2号管脚是反相输入端,由于焊接时与其他接地端一起接地,

- 6 -

电子系统设计的总结报告

导致刚开始测试时,电路不工作,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3,输出信号灵敏度较低,发出的噪音严重应影响实验效果。

解决方案如下:

(1)在LM386芯片前加上适当放大倍数的三极管。LM386是功放芯片,电压放大倍数较小,需要先进行电压放大。

(2)将电位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调大。因为共射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较大,无法带动较小的负载。

(3)用数字万用表逐一测试电路,发现2号管脚故障,将其与其他接地端分离悬空。

(4)由于扬声器的灵敏度低,将其更换为更高精度的电话机扬声器。

(5)焊接的过程中有的部分接触不良,仔细检查电路各部分的焊接。最终焊接成功的电路板如图4所示。

图4 焊接成功的电路板

六、设计小结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加深了我们对模电知识和数电知识的理解,我们不仅对知识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与掌握,并且增强了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设计过程中,要从所要设计的产品的功能入手来设计电路图,而且经过对电路图中的每一元件都需要精确的计算,根据调研情况,综合各方面信息来选出最合适的元件。此外,PCD板的设计也很重要,排版各个元件的分布和线的分布,使整个板子

- 7 -

电子系统设计的总结报告

布局合理不出现短路的情况。在实验的整个过程中,大家能够以模数电知识以及电路分析知识为基础,耐心分析,仔细查找电路中存在的问题,如果仍不能发现错误所在,我们会及时与实验老师和指导教师沟通。在查找错误的过程,大家对知识的掌握明显提高,对培养我们通过分工合作,相互配合,最终成功制作了有限半双工式对讲机,即:在同一时刻,主机与从机之间只能有一方说,另一方说,而不能双方同时听说,我们制作的对讲机可以实现在2千米范围内的对讲。

七、参考文献

[1]封志宏,杜丽霞,崔用明.模拟电子技术.[M]. 兰州: 兰州大学出版社,2008. [2]李积英,赵贺,侯越.数字电子技术.[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1. [3]高继森,电路与信号系统分析.[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

- 8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