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研究

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研究

来源:乌哈旅游
成才之路 德育与成才研究 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研究 周向辉 (甘肃省礼县第一中学,甘肃礼县742200) 摘要:德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语文教学中I必须注重学生人格品质的培育。文章对语文教学中德育渗 透意义进行研究,分析目前语文德育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有效的德育渗透策略,从而有效促进初中生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初中语文;德育;渗透;素质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1;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 008—3561(201 7)23-0007-01 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过程中比较特殊的一个阶段,学校是 素质对学生德育知识的接收也是关键。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 学生成长与文化知识获取的重要场所。语文教学过程中,借助 于母语教学的优势,有效地渗透德育,对初中生健康成长具有 重要的意义。德育渗透有利于学生树立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 与价值观,因此,加强对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具有十分 现实的意义。 一、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意义 语文作为基础课程,不仅是为了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更 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德育。语文基础知识培养与德育相辅相 成,语文为德育提供了重要的途径。德育工作的开展,能够培养 学生良好的品行,能够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更加严于律己, 更加努力,在生活中更加乐观积极,对学生整体发展具有重要 意义。同时,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能够丰富语文课堂, 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语文教 学的整体效率。有效的德育工作,能够对学生的思维形成影响, 继而影响学生的行为。 二、现阶段语文德育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第一,在新课程改革要求下,很多语文教学过程中也开始 进行德育渗透,但存在过于形式化的问题,教师忽视了学生是 德育的主体,片面地追求德育的效果,导致整体效果不佳。第 二,一节语文课往往都是四十多分钟时间,在课堂中不仅需要 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的讲授,同时也需要进行德育渗透。部分教 师对课堂时间掌控不到位,不能合理分配时间,导致课堂整体 效率不高,影响语文德育的整体效果。第三,尽管在素质教育推 动下,德育受到了我国上下一致的重视,但是初中阶段语文课 文中,德育内容相对较少,还不够丰满。在语文教材中,德育主 体的理解重在社会责任感、集体荣誉感,忽视了个人情感、价值 观等方面的内容,对学生个性化发展不够重视,导致德育与学 生的成长与发展相脱离。 三、加强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策略 (1)发挥榜样力量,强化德育渗透。初中生处于青春期发育 的关键时期,很多学生在公共场合中容易紧张,久而久之就会 不愿意表现自己。因此,教师必须对学生的这种表现加以重视, 在语文教学课堂前,可以抽出几分钟时问,让学生走上讲台,进 行德育相关文章的朗诵或演讲,为每一位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 机会。教师在学生表演后可以进行简短的评价,给予学生鼓励, 帮助学生建立表现自我的自信。语文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 组织者。需要通过自己的言行给学生更多的引导,教师自身的 作者简介:周向辉(1979一),男,甘肃礼县人,中学二级教师,从事 语文教学与研究。 中,应该注重引导,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个人自身的魅力 对学生进行感化,影响学生的思维与行为,让学生养成良好的 学习与生活方式。这对于语文教师自身素质以及教学水平提出 了较高的要求,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必须寻找合适的教学 手段,从根本上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培养,让学生对生活、对 学习充满激情。 (2)提升学生的品位和语文教学的趣味性。语文涉猎广泛, 知识的趣味性很浓,但也正因为是基础母语,学生可能会觉得 过于简单,缺乏内驱力,从而逐渐失去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教师 要通过一定的方法,激起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热情,自主参与到 语文教学中。以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音乐巨人贝多芬》 一课为例,教师在教学时可先播放《月光》《第五交响曲》等音乐 让学生聆听鉴赏,然后提出问题:对于一个音乐创作者而言,如 果失去听力,他还能从事音乐工作吗?很多学生都听说过贝多 芬,知道他耳聋,却是个举世闻名的音乐家。教师继续发问:这 么一个失聪的人,是如何继续音乐创作的?日常生活中的他是 什么样子呢?文中侧重于从El常生活的角度出发,让学生感受 到贝多芬的气质和毅力。教师通过对音乐人的剖析,让学生能 够受到这种不屈不挠精神的感染,不断地提升自我,规范己身。 (3)注重学生爱国情怀培养。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包含了许多 爱国情怀的课文,教师需要充分加以利用,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 的爱国情操。例如,在教学九年级E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卜 文时,教师可以根据文章的结构,从开篇的庄重严肃、中篇的朝气 磅礴以及结尾的荡气回肠,引导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要通过 对学生爱国情怀的引导与培养,让初中生养成爱国的情操,为社 会培养出更多爱祖国、爱人民、有思想、有道德的接班人。 四、结束语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加强德育渗透 符合我国素质教育要求,且与新课程标准相符合。根据现阶段 我国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工作中的情况,教师必须从自身 素质出发,更新教学理念,注重引导与鼓励,帮助学生建立健全 人格,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社会输送更 多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应普源.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品德教育[J].丽水学院学报,2010(03). [2]张丽霞。高敏.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的德育渗透[J].文教资料,2015(10). [3]吴延德.试论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的特征与途径[J].丽水师范专科学 校学报,2001(01). 2017年8月.第23期(总第543期) M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