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搭配
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实践活动,采用罗列、连线等方式,使学生能够找出简单事物的组合数。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有序观察、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通过数学活动逐步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并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情境,能够进行有序的思考,掌握搭配的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方法:
动手实践、小组合作、自主探究、讲授以及演示法 教学用具: 学具:衣服学具
教具:投影仪和展台、数字卡片、多媒体课件、聪聪明明头饰、相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过生日吗?(学生回答)今天是聪聪的生日,他邀请大家去参加他的生日party,你们愿意去吗?(学生:愿意)那我们一起给他唱一支《生日快乐》歌(多媒体课件出示过生日情景并配乐)你们唱真好听。
师:聪聪还邀请了他最好的朋友——明明,你们睢(出示衣柜),明明在家正犯愁呢,望着衣柜说,我该穿什么衣服去呢?我们大家能帮帮她吗?
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1、摆一罢(有序) 课件出示例2情境图
师:请看明明的衣柜,有几件上装,有几件下装?(生:2件上装,
3件下装)那该如何搭配呢?请拿出你们手中的学具,两人一组摆一摆,在摆之前,老师的这还有两个要求:第一个要求如果一件上装只能与一件下装搭配,一共有几种不同的搭配方法?第二个要求怎样搭配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学生动手摆,边摆边思考)
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的搭配方法展示出来?(学生展示),谁还有不同的搭配方法?(学生展示:可以用一件上装搭配不同的下装;也可以用一件下装搭配不同的上装。得出一个结论按照一定的顺序搭配,这样才会不重复不遗漏。) 2、连一连
师:如果没有这些学具,只有这张图,还有其他方法可以知道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生:连线的方法)
师:在你们的练习纸上连一连,在连之前老师还要提出一个问题,难道要把这些服装画到纸上吗?你有什么好办法?老师想到了一个好办法,用符号或图形来代替这些服装,都有哪些符号或图形可以代替?(学生回答)老师选用字母,A1,A2分别代表两件上装,B1,B2,B3,分别代表三件下装(板书),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进行连线(展示学生连的结果)
一起来看看老师是怎样连的(出示课件),老师的第一种方法先确定上装,再确定下装,看老师的第二种方法是怎样的?(学生回答:先确定下装,再确定上装)
总结:要想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就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去搭配。 (揭示题目并板书: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走进了数学广角之有趣的搭配)
3、点心的搭配
师:明明选好了衣服,高高兴兴地来到了聪聪的家。咦!聪聪拿出了什么招待小客人?!(出示食物图片) 师:有什么点心和饮料?(学生举手回答)
师:小精灵说饮料和点心只能各选一种,该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你是怎样想的?
(生:先用一种饮料来搭配不同的点心,再用另一种饮料来搭配不同的点心,这样一共有6种),还有不同于他的方法吗?(用一种点心
可以搭配2种饮料,有3种点心,一共就是6种)(引导说出2个3,3个2)
师:为了使他们的生日餐更加丰盛,服务员又给提供了一种饮料——橙汁,现在变成了3种饮料,4种点心,谁能快速地告诉我有几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学生举手回答)
师:5种饮料,6种点呢?(学生举手回答) (可能出现的情况:a.口述搭配方法;b.用乘法;) 三、知识拓展,巩固新知 1、数字卡
师:明明很满意,吃完点心,喝过饮料,聪聪邀请大家去数学乐园游玩,要想进入数学乐园,必须完成下面这道题(学生读题目要求拉一拉,还能组成哪些两位数,记下来。),请看老师手中的数字卡片2、4、9表示十位上的数,3、6、8表示个位上的数。
师:你用什么方法来搭配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学生举手回答) (引导学生说出:一种先确定十位的数,另一种先确定个位上的数) 老师拉动数字,学生齐读出 2、照相
师:你们可真棒!成功的进入了数学乐园,在游玩的过程中碰到了4位小朋友,她们特别喜欢聪聪和明明,每个人都想单独和聪聪、明明各合一张影,一共要照几张?
老师要找两位同学分别代表聪聪和明明,在找4位同学代替4位小朋友(标上序号),谁想当摄机师? (先确定聪聪,另外一种先确定小朋友) 3、路线
师:聪聪和明明玩得特别开心,不知不觉中天色已晚,聪和明准备回家了(出示路线图)。这就是从数学乐园回聪聪家的路线图,你们帮他们找找一共有多少条不同的回家路线,并说说你的方法? (学生回答)
在你们的帮助下,聪和明顺利地到家了。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谈谈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畅谈
板书设计
1、列举法 2、计算法
(有序)
A1 A2 B1 B2 B3
听课心得体会
本学期参加了学校的听课活动,让我受到了许多启发,现在联系我自己平时教学中的一些问题,说一说我的心得体会。课堂上教师成熟与老练的教姿、教态、教风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的思维的活跃,更让我看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第一, 备课的精心和设计的新颖给了我很大的震撼。在听课中时常看到老师们独特的教学设计,精美的课件制作让我心动!使我明白一切的手段都可以用来服务语文的教学。
第二, 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注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老师仅仅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 让学生自由畅谈, 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分享自己喜欢的声音。学生各抒己见, 积极性很高!
第三, 注重反复朗读。好文章是用来读的, 无论是现代文还是文言文, 老师都把朗读当作理解文章的必要途径, 借助朗读反复欣赏感悟文章的语言美。在朗读、点评、再读的过程中体会语言的魅力, 学生从中也深刻理解了文章的内涵。
第四,就是老师所特有的魅力,比如说教师的语言。人们常说:教学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在上课时,教师语言的魅力深深地令我折服;尤其是课堂教学评价的语言,对学生回答问题或对其课堂表现进行评价时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评价是否科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新课改提倡多鼓励、多表扬和多肯定学生,帮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树立深入学习和研究语文的信心。老师和学生都是评价的一员,学生的自评和互评能让学生明白自己的得失,反思自己的行为,改正自己的缺点,学生的这一过程是
他们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的过程。作为一名新教师,我一直苦于课堂语言,尤其是对学生的评价。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她们的多维评价:“虽然你说得不完全正确,但老师还是要感谢你的勇气和胆量”,“你说的观点很有创见,非常可贵,老师想请你再响亮地说一遍”,“这个地方你再读上一遍,老师相信你一定会有新的感受和发现”------以上这些评价,我认为既是对学生感悟结果的评价,也指向了学生的感悟态度,指导了感悟的方法。同时,其激励的效果也是不言而喻的。在课堂上用我们欣赏的眼光、赞赏的话语去激励学生,只要用心去做我们是能办到的。
总之,本学期的听课学习,让我对自己平时的教学有了更深刻的反省和更高的要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素质,不断地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多对比,多反思,提高自己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并真正地达到教育的理想境界——“寓教于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