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23年安徽高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2023年安徽高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来源:乌哈旅游
2023年安徽高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1. 化学在文物的研究和修复中有重要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竹简的成分之一纤维素属于天然高分子 机物 C. 古陶瓷修复所用的熟石膏,其成分为Ca(OH)2 为Fe2O3 2. 光学性能优良的高分子材料聚碳酸异山梨醇酯可由如下反应制备。 D. 古壁画颜料中所用的铁红,其成分B. 龟甲的成分之一羟基磷灰石属于无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高分子材料可降解 .B. 异山梨醇分子中有3个手性碳 D. 该聚合反应为缩聚反应 C. 反应式中化合物X为甲醇 3. 一种可吸附甲醇的材料,其化学式为BOCH343Cl,部分晶体结构如CNH234下图所示,其中CNH23为平面结构。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晶体中存在N-H…O氢键 B. 基态原子的第一电离能:

C14. 一种以V2O5和Zn为电极、ZnCF3SO32水溶液为电解质的电池,其示意图如下所示。放电时,Zn2+可插入V2O5层间形成ZnxV2O5nH2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放电时V2O5为正极 B. 放电时Zn2+由负极向正极迁移 C 充电总反应:xZn+V2O5+nH2O=ZnxV2O5nH2O .D. 充电阳极反应:ZnxV2O5nH2O-2xe=xZn+V2O5+nH2O 5. 根据实验操作及现象,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选

实验操作及现象 项 常温下将铁片分别插入稀硝酸和浓硝酸中,前者产生无色气体,A

后者无明显现象 取一定量Na2SO3样品,溶解后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B

淀。加入浓HNO3,仍有沉淀 将银和AgNO3溶液与铜和Na2SO4溶液组成原电池。连通后银表面有银白色金属沉积,铜电极附近溶液逐渐变蓝 比浓硝酸强 此样品中含有稀硝酸的氧化性结论 -2+SO2-4 Cu的金属性比

Ag强 溴与苯发生了加

C

D 向溴水中加入苯,振荡后静置,水层颜色变浅 成反应 A. A

B. B

C. C

D. D

26. “肼合成酶”以其中的Fe2+配合物为催化中心,可将NH2OH与NH3转化为肼(

NH2NH2),其反应历程如下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NH2OH、NH3和H2O均为极性分子 B. 反应涉及N-H、N-O键断裂和N-N键生成 C. 催化中心的Fe2+被氧化为Fe3+,后又被还原为Fe2+ D. 将NH2OH替换为ND2OD,反应可得ND2ND2 7. 向AgCl饱和溶液(有足量AgCl固体)中滴加氨水,发生反应

Ag+NH3A+AgNH3和AgNH3+NH3A++AgNH32,

+-1与lgcNH3/molL-1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M代表Ag+、lgc(M)/molLCl-、AgNH3或AgNH32)。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曲线I可视为AgCl溶解度随NH3浓度变化曲线 3B. AgCl的溶度积常数Ksp=cAgC. 反应AgNH3+NH3A++cCl=10--9.75 3.81AgNH32的平衡常数K的值为10 +-1D. cNH3=0.01molL时,溶液中cAgNH32++>cAgNH3>cAg +8. 铬和钒具有广泛用途。铬钒渣中铬和钒以低价态含氧酸盐形式存在,主要杂质为铁、铝、硅、磷等的化合物,从铬钒渣中分离提取铬和钒的一种流程如下图所示:

2-存在,在碱性介质中以已知:最高价铬酸根在酸性介质中以Cr2O7CrO2-4存在。 回答下列问题: (1)煅烧过程中,钒和铬被氧化为相应的最高价含氧酸盐,其中含铬化合物主要为_______(填化学式)。 (2)水浸渣中主要有SiO2和_______。 (3)“沉淀”步骤调pH到弱碱性,主要除去的杂质是_______。 (4)“除硅磷”步骤中,使硅、磷分别以MgSiO3和MgNH4PO4的形式沉淀,该步需要控制溶液的pH9以达到最好的除杂效果,若pH<9时,会导致_______;pH>9时,会导致_______。 (5)“分离钒”步骤中,将溶液pH调到1.8左右得到V2O5沉淀,V2O5在pH1时,溶解为VO2或VO3+在碱性条件下,溶解为VO3或VO4,上述性质说明V2O5具有_______(填标号)。 A.酸性 B.碱性 C.两性 (6)“还原”步骤中加入焦亚硫酸钠(Na2S2O5)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9. 实验室由安息香制备二苯乙二酮的反应式如下: +-3-4 相关信息列表如下: 物质 性状 熔点/℃ 沸点/℃ 溶解性 难溶于冷水 安息香 白色固体 133

344

溶于热水、乙醇、乙酸 不溶于水 二苯乙二酮 淡黄色固体 95

347

溶于乙醇、苯、乙酸 冰乙酸 无色液体 17

118

与水、乙醇互溶 装置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实验步骤为: ①在圆底烧瓶中加入10mL冰乙酸、5mL水及9.0g FeCl36H2O,边搅拌边加热,至固体全部溶解。 ②停止加热,待沸腾平息后加入2.0g安息香,加热回流45~60min。 ③加入50mL水,煮沸后冷却,有黄色固体析出。 ④过滤,并用冷水洗涤固体3次,得到粗品。 ⑤粗品用75%的乙醇重结晶,干燥后得淡黄色结晶1.6g。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中应加入_______(填“水”或“油”)作为热传导介质。 5(2)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冷却水应从_______(填“a”或“b”)口通入。 (3)实验步骤②中,安息香必须待沸腾平息后方可加入,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 (4)在本实验中,FeCl3为氧化剂且过量,其还原产物为_______;某同学尝试改进本实验:采用催化量的FeCl3并通入空气制备二苯乙二酮。该方案是否可行_______?简述判断理由_______。 (5)本实验步骤①~③在乙酸体系中进行,乙酸除作溶剂外,另一主要作用是防止_______。 (6)若粗品中混有少量未氧化的安息香,可用少量_______洗涤的方法除去(填标号)。若要得到更高纯度的产品,可用重结晶的方法进一步提纯。 a.热水 b.乙酸 c.冷水 d.乙醇 (7)本实验的产率最接近于_______(填标号)。 a.85% b.80% c.75% d.70% 10. 氨是最重要的化学品之一,我国目前氨的生产能力位居世界首位。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1数据计算反应

13N2(g)+H2(g)=NH3(g)的H_______kJmol-1。 22 (2)研究表明,合成氨反应在Fe催化剂上可能通过图2机理进行(*表示催化剂表面吸附位,N2*表示被吸附于催化剂表面的N2)。判断上述反应机理中,速率控制步骤(即速率最慢步骤)为_______(填步骤前的标号),理由是_______。 (3)合成氨催化剂前驱体(主要成分为Fe3O4)使用前经H2还原,生成α-Fe包裹的

Fe3O4。已知α-Fe属于立方晶系,晶胞参数a=287pm,密度为7.8gcm-3,则α-Fe晶

胞中含有Fe的原子数为_______(列出计算式,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 (4)在不同压强下,以两种不同组成进料,反应达平衡时氨的摩尔分数与温度的计算结果

6如下图所示。其中一种进料组成为xH2=0.75、xN2=0.25,另一种为

xH2=0.675、xN2=0.225、xAt=0.10。(物质i的摩尔分数:xi=ni) n总 ①图中压强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 ②进料组成中含有情性气体Ar的图是_______。 ③图3中,当p2=20MPa、xNH3=0.20时,氮气的转化率α=_______。该温度时,反应

13N2(g)+H2(g)ANH3(g)的平衡常数Kp=_______(MPa)-1(化为最简式)。 2211. 莫西赛利(化合物K)是一种治疗脑血管疾病的药物,可改善脑梗塞或脑出血后遗症等症状。以下为其合成路线之一。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名称是_______。 7(2)C中碳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有_______种。 (3)D中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 (4)E与F反应生成G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 (5)F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 (6)I转变为J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7)在B的同分异构体中,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共有_______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①含有手性碳;②含有三个甲基;③含有苯环。 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显示为6组峰,且峰面积比为3:3:3:2:2:1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 参考答案 1. C 2. B 3. A 4. C 5. C 6. D 7. B 8.

【答案】(1)Na2CrO4 (2)Fe2O3 (3)SiO3

(4) ①. 不能形成MgNH4PO4沉淀 ②. 不能形成MgSiO3沉淀 (5)C (6)2Cr2O7+3S2O5+10H+=4Cr3++6SO4+5H2O 9.

【答案】(1)油 (2) ①. 球形冷凝管 ②. a

(3)防暴沸 (4) ①. FeCl2 ②. 可行 ③. 空气可以将还原产物FeCl2又氧化为FeCl3,FeCl3可循环参与反应 (5)抑制氯化铁水解 (6)a

2-2-2-2-8(7)b 10.

【答案】(1)45

(2) ①. (ⅱ) ②. 在化学反应中,最大的能垒为速率控制步骤,而断开化学键的步骤都属于能垒,由于NN的键能比H-H键的大很多,因此,在上述反应机理中,速率控制步骤为(ⅱ)

7.82873NA(3) 305610(4) ①. P1<P2<P3 ②. 合成氨的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减少的反应,压强越大平衡时氨的摩尔分数越大 ③. 图4 ④. 33.33% ⑤. 11.

【答案】(1)3-甲基苯酚(间甲基苯酚) (2)2 (3) ①. 氨基 ②. 羟基 (4)取代反应 (5)

1 432(6)

Δ+H2O+HCl+N2↑

(7) ①. 9 ②.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