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对语文教学同课异构的几点思考

浅谈对语文教学同课异构的几点思考

来源:乌哈旅游
2014—05 治学之法 浅谈对语文教学同课异构的几点思考 文/李莹 摘要:以《黑孩子罗伯特》一课为例,对“同课异构”进行思考与实践。 关键词:同课异构;语文教学;教学目标 为加大课堂教学研究力度,彰显教师的教学个性,很多学校 老师的教学紧扣写作背景,抓住课题中的“黑”字做文章,再品读 或区域之间开展了“同课异构”活动。究竟什么是“同课异构”呢? 课文主要情节,让学生认识到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罗伯特表现出  以四位老师共同执教的《黑孩子罗伯特》一课为例,对“同课异 来的善良、宽容是多么的珍贵!在学生了解主要情节的基础上,构”应该“异”在何处、如何“构”做了精彩的诠释。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用情节曲线表示出捐钱过程的情节变化;李老 一、“异”在教学目标上的不同 师从单元教学的视角人手,紧紧抓住《黑孩子罗伯特》与《瑞恩的 四位老师的教学目标分别是: 井》的异同,运用比较阅读法展开教学,通过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分 柳老师: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抓住重点词句 析、比较,对课文内容有了全面的了解,这种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 感受罗伯特纯真、善良、宽容的心灵。3.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体 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创新性。 会课文的细节描写并在小练笔中进行细节描写。 三、“异”在对教材的处理上的不同 邢老师: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运用对比的表现方法,感悟 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下四位老师的教学切入点: 黑孩子罗伯特所表现出来的积极、豁达的人生态度和宽容、善良 柳老师从整个事件情节的结束部分人手;邢老师从回顾文章 的美好品德。3.教育学生懂得尊重他人,懂得平等关爱他人。 的主要人物、感受罗伯特的高尚品质人手;张老师抓住课题中 张老师:I。以读代讲,体会罗伯特善良、宽容的美好品质。2.学 “黑”字反映出来的种族歧视问题人手;李老师从回顾两篇文章的 生抓住课文的主要情节,继续练习画情节曲线。 内容人手。 李老师: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通过比较阅读 柳老师的教学是从整个事件情节的结束部分人手;邢老师采 《瑞恩的井》和《黑孩子罗伯特》,发现两文的异同点,在品读异同 取直接揭题导人新课的形式,通过学生谈自己对罗伯特的印象, 中体会本文刻画人物的方法。3.感悟罗伯特面对残酷生活时积极、 进而引入对罗伯特人物形象的剖析;张老师紧紧抓住课题中“黑” 豁达的人生态度和善良、美好的心灵。 字反映出来的问题人手;李老师紧紧围绕两篇课文编排在同一单 可见,四位老师除了具有相同的人文性教学目标、朗读目标 元的特点,通过回顾两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引出本课学习的主要 之外,柳老师教学目标的第3条是体会文中的细节描写并尝试进 方法——比较阅读。 行细节描写;邢老师教学目标的第2条是学习文中对比的写作方 四、“异”在教学方式、学习方式上的不同 法;张老师教学目标的第2条是继续学习画情节曲线;李老师教 面对这样一篇比较长的课文,如何做到长文短教,张老师采 学目标的第2条是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这几条目标均涉及语文 取了以读代讲的方式,学生在充分的朗读中体会人物的情感,感 受人物的高尚品质;李老师根据同一单元中两篇课文题材相同的 学习方法方面的要求,但侧重点却各不相同,因此,“同课异构” 特点,出示异同点让学生进行比较,这样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思 可以体现在教学目标的不同,当然教学目标的不同也突出了教学 考、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能得以充分体现。所以。还可以“异”在 重点的不同。 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不同。 二、“异”在教学理念上的不同 五、“异”在对课文的解读上的不同 再来看四位老师的教学构思: 课文也是作品,只要是作品就有被重新解释的可能。比如说, 柳老师:紧扣人物,感知形象;抓住细节,品读人物;体会心 对罗伯特与丽莎爸爸拥抱时的心理描写,如果有学生这样描述罗 理,学写细节;拓展阅读,升华情感。 伯特的心理,是不是也可以呢?(罗伯特心里想:你终于可以接受 邢老师:直接揭题,初谈感悟;对比分析,渗透学法;抓住关 我了,可是一切都太晚了,如果您当初不干扰丽莎和我做朋友.那 键,适时想象;联系实际,深化主题。 该多好呀,如今丽莎死了,我和丽莎做朋友的愿望也破灭了……) 张老师:抓住文题,情感铺垫;品读捐款情节,画出情节曲线; 《落花生》一课的作者许地山喜欢花生的朴实无华,得出“人要做 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有用的人,不要做伟大、体面的人。”很多学生对此常有自己的看 李老师:回顾课文,初步感知;再读对比,细读品悟;总结全 法:做既好看又有用的人不是更好吗?所以,“异”也可以“异”在 文,深化主题。 对课文的解读不同。 从教学构思来看,柳老师的主要亮点是,做到了读写结合,课 需要说明的是:“异构”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手段虽然不同, 后延伸,体现了课程标准提倡的多读多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 但最终要实现的是我们共同的语文课程目标,打造我们高效的语 体会、把握运用语言文字的理念;邢老师的课,突出特点是能抓住 文课堂。 教材中的对比写法,通过引导学生将罗伯特对待丽莎、丽莎对待 (作者单位辽宁省鞍山市立山区教师进修学校) 罗伯特的态度进行对比,进而使罗伯特的人物形象更加凸显;张 ・编辑郭晓云 一13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