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第5期 文章编号:1005—3387(2010)05—0056—57 浅谈我国检测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 娜仁图亚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北京100062) 0 引言 检测活动是伴随着18世纪工业革命的开始而 诞生的。在检测活动的新技术、新发明给人类带来 方便的同时,随之而来的锅炉爆炸、电器失火等事故 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威胁或损失,也促使这些 特殊行业纷纷建立起了检测机构。从18世纪到21 世纪,经过20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在近半个世纪经 济全球化时代,检测机构得到了充分发展。 我国在建国初期,为适应经济工作和外贸的急 需,相继建立了专业检测机构,以适应国家对私营企 业加工订货产品的检测需要,经过60多年的发展, 我们已建成了一个全球数量最大的检测体系,目前 我国政府的检测机构已愈2万家,基本覆盖了国民 经济的所有领域,这也是我国检测资源建设的伟大 成果。 1构建检测平台 由于受检测机构发展历史的限制,长期以来,我 国众多机构分散于政府各部门,分布于各地方区域, 没有形成国家统一的网络,没有形成共享的检测资 源信息,出现了因对整体检测资源不了解,国家重复 投资,使得检测资源利用率不高,造成资源浪费。为 从根本上解决这些不足,2006年科技部、财政部批 准立项了“国家检测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该平台 将为国家在检测机构长远发展上提供参考数据,也 将为社会、政府、企业和广大消费者充分利用检测资 源提供充足信息。 2庞大平台工程 检测资源是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中不可或缺的组 成部分,是承担检验、检疫、检定、鉴定、校准、检查和 教学、科学研究等工作的物质载体。检测资源,包括 检测机构的人力、物力、财务、智力、资质、管理、运营 及技术状况等要素,涉及整个国家的建设、经济发展 一56一 和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是一个数量多、规模大、 信息广的平台。 检测平台应包容各类检测机构,数量预计2.4 万家,该数量相当于欧洲全体实验室总和的一倍。 也将是全球汇集检测机构数量最多的资源平台,构 建国家检测资源共享平台,在共享机制引导下,整合 集成了各行业、各学科、各部门的各类与科技研发活 动相关的检测资源,体现了中国检测资源总体水平。 检测资源平台要收集的检测机构的技术能力数 据将达370万条,其中通用检测能力和项目类别约 有295984类,实验室仪器数据信息有1234286条, 所有参与单位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共计约200 人,各单位的人员花较大精力投入到该平台建设,涉 及数据录入及审核的人员达5万人次。 检测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涉及多部门、多行业和 全国所有地区,检测机构数量多、检测资源更新速度 快、资源状况复杂,信息采集困难,尤其是2万多家 分布于各个行业系统的检测机构的资源信息采集, 是一项非常艰巨的工作。在当前国家的法律法规体 系和市场经济环境下,一无法律法规强制要求,二无 经济利益的驱动,要获取持续更新的数据非常困难。 实现信息共享在技术上也有不少难点,如大量异构、 分散、不规范的数据信息要进行整合处理,技术难度 很多。每个检测机构资源信息达170个数据项,每 年平均需要更新数据约120项,每年的数据更新量 总计约120万个字段,需通过多方式、多渠道筹集资 金,组建一批专门人员,维护该平台。 3平台服务系统 检测是国家科技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 科学技术创新与发展的保障,检测资源是重要的科 技资源。我国的检测资源丰富,但由于分布在不同 行业部门,资源信息不畅通,影响了资源共享利用。 该平台确定了从整合和共享为主线,逐步推动检测 资源信息、检测实物资源的整合共享,最终建立一个 国家层面的检测资源共享平台的目标,使平台更好 台的公共数据库群中,以便共享并提供服务。 地为政府部门、科研机构、消费者、厂矿企业等提供 科学、快捷、优质的技术服务。 检测资源平台的建立,将打破行业部门的局限, 打破行政区域的界定,将所有检测资源进行了整合, 并进行了科学分类。它包含了国家级产品质检中 心、国家认可实验室、各行业产品质检机构、各省、 市、县质检机构,使用者可根据行政区域的要求、检 测行业的要求、检测产品的要求、检测方法的要求、 检测设备的要求,从中寻找相应检测机构,该平台是 从平台长远服务功能发挥来看,为解决不同专 业领域检测资源共享需求不同的要求,在有条件的 领域逐步开展检测资源专业数据库群的建设。通过 分析研究不同检测领域的专业特点,分析现有资源 状况,结合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需求,设计检测资 源专业数据库的结构并通过共享机制持续注入资源 信息,建成专业特点鲜明的检测资源专业数据库群。 这些类别的数据库,将作为检测资源共享平台解决 特定专业问题的信息支撑。 我国检测机构的“词典”。 平台服务支撑系统包括中心平台数据分析重组 和安全控制。其中中心平台数据分析重组是把中心 平台分散凌乱的数据进行统一的加工整理,为中心 平台的统计、查询和决策分析提供统一规范的数据 源;安全控制是配置数据信息在共享网络中的共享 级别。数据支撑系统包括数据分析组件和数据库接 口组件。其中数据分析组件是根据特定的专业数据 库与中心数据通信协议定制的,主要完成数据打包、 解码与分析功能等式逻辑;数据库接口组件是从数 据库中获取待集成的数据,通过汇交发送到中心平 (上接第34页)微音器引起不确定度分量为: H3=√ ;1+ +“323=0.479dB 3.2.3微音器指向声源不准引起的不确定度 分量 1)检测时要求传声器正对噪声源,即以45。 角入射,实际由于人员操作误差导致传声器指向声 源不准,实际操作偏离约±5。,引起微音器约0.5dB 的变化,均匀分布,则:“ ,= ’ =0.289dB 2) 检测时要求传声器正对噪声源,检测半径 为1000mm,实际操作偏离约±20mm,引起传声器 约0.5dB的变化,均匀分布,则:Ⅱ := =0.289dB 微音器指向声源不准引起的不确定度分量为: /t.4=√ l+u422=0.409dB 3.2.4包络面积不准引起的不确定分量 检测时要求检测半径为1000mm,实际操作偏 离约±20ram,面积S:12.56m ±0.5m ,引起声压 级换算到声功率偏差:031Olg丝 一101g望 : 0.2dB,②101g丝 一101g堕 :一0.16dB,均匀 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所确定的重点领域及其优先主题, 结合“检测资源信息共享管理办法”中关于检测资 源数据发布共享、检测资源数据共享用户分类的有 关规定,从长远出发应组织研究社会各界对检测资 源共享及检测资源信息共享的需求,开发针对性的 服务系统,分别为行政管理部门、科研机构、企业和 消费者、检测机构以及其他特定对象的服务功能。 服务的方式包括提供数据信息、实物资源共享、人才 共享、文献共享、业务联系、机构展示、产品推广等 内容。 分 s=等_0.12dB 4灵敏度计算 = 5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5.1 声压级标准不确定度为: LtcL = “】+ +lZ2 +U。+ 3+U4 + =4"o.18 +O.17 +O.479 +O.409 :0.68dB 5.2声功率级标准不确定度 =√Ⅱ +M;= .68 +0.12 =0.69dB 6扩展不确定度 取包含因子k=2(置信概率P=95%) U= ×2=0.69dB×2=1.4dB 7 测量不确定度报告结果 电风扇噪声扩展不确定度 =1.4dB(A)(取 包含因子k=2) 一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