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一、单项选择
1.日本的吉田松阴在《幽室文库》中写道:“收琉球,取朝鲜,拉满洲,压中国,临印度……”从中获得的主要信息是( )
A.日本制定的侵略目标之一是侵占中国 B.日本制定的最终侵略目标是侵占中国 C.日本的侵略势力已大大增强
D.清政府的腐败为日本的侵略提供了机会
2.1894年,日本不宣而战,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对华战争。这一年是农历( ) A.甲午年 B.辛亥年 C.辛丑年 D.戊戌年
3.“邓世昌毅然下令,开足马力,直冲敌舰,决心与敌人同归于尽。”该场景描述的史实是
A.虎门销烟 B.太平天国运动 C.黄海海战 D.威海卫战役
4.在中国近代史上,日本是侵华国家中最凶恶的敌人。在下图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地点是( )
5.19世纪90年代列强对华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有利于其进行经济侵略的条款是( )
A.开放广州、厦门为通商口岸
B.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C.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6.1895年对中国而言是动荡屈辱的一年,假如你生活在台湾,你的爱国行动莫过于参加( )
第 1 页
A.反荷兰侵略者 B.反割台斗争 C.革命派起义 D.反清政府的斗争
7.右面是1895年美国《PUCK》杂志上刊登的一幅漫画。漫画中一只全副武装、手拿军刀的日本鸡破中日战争的蛋壳而出,脚下踩着清政府的龙旗。此漫画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标志着( )
A.中国地主阶级开始近代化的探索
B.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C.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D.列强对中国殖民掠夺进一步升级
8.《时局图》是中国近代时事漫画的杰作。该漫画主要反映了( ) A.清朝阶级矛盾尖锐 B.中国出现分裂割据的局面 C.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狂潮 D.中国对外开放的力度加大
9.19世纪末,在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是( ) A.俄国 二、组合列举
10.近代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大片土地。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应的条约。 (1)1842年,割香港岛给英国。这一条款出自《____________》。 (2)1860年,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这一条款出自《____________》。
(3)1895年,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这一条款出自《____________》。
三、材料解析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甲午孝钦皇太后(慈禧太后)六旬万寿庆典,用银至七百万两……铺张扬功,备极一时之盛。
——《藏园群书题记》
材料二 1895年,有人题联于京师城门:“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
B.日本
C.德国
D.美国
第 2 页
——《尘闻偶记》
(1)根据材料一判断慈禧太后的“六旬万寿庆典”在哪一年。就在国内歌舞升平的时候,哪个国家正把魔爪伸向中国?(2分)
(2)材料二中的“三军败绩”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割地”又使中国痛失了哪些领土?(4分)
(3)三军败绩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什么条约?这一条约的签订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四、活动与探究
12.某班同学正在探究“甲午中日战争”这一历史主题,请你积极参与其中,并完成相关问题。
【甲午风云·一页沉重的历史】
材料一 19世纪50年代,日本同中国一样,也曾遭到西方的侵略。但是经过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并制定所谓“大陆政策”,开始对外侵略扩张。
(1)日本把侵略矛头直接指向哪两个国家?(2分) 【黄海大战·一个悲壮的故事】
材料二 2019年,经过近两个月的水下考古调查,甲午海战沉船致远舰中的舷窗、炮弹等一些重要文物陆续重见天日,再现百年前致远舰的英勇悲壮。
(2)指挥致远舰冲向敌舰并壮烈牺牲的管带是谁?他的壮举体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4分)
【马关议和·颐和园又搭天棚】
材料三 消息传出后,举国哗然,群情愤慨,全台人民如“暴闻轰雷,惊骇无人色,奔走相告,聚于市中,夜以继日,哭声达四野”。悲愤无可抑制的台北人民鸣锣罢市,民众拥围抚署,坚决反对割台。
(3)材料三中的“消息”是指什么?(2分) 【痛定思痛·我们奋发图强】
材料四 旧中国饱受屈辱,山河破碎,弱国无外交。中国政府和人民比任何人都珍惜来之不易的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即使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情况下,也是铮铮铁骨。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在主权和领土问题上,中国政府和人民绝不会退让半步。
(4)结合材料四,说说甲午中日战争带给我们怎样的反思。(3分) 1.A 2.A 3.C
第 3 页
4.D [解析]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战役发生地点是威海卫,位于山东半岛的北侧。 5.C [解析] 19世纪90年代列强对华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指中日《马关条约》。《马关条约》中“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的条款使列强对华侵略方式由商品输出转变为资本输出,有利于列强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C项正确。A、B两项是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D项是1858年清政府与俄、美、英、法签订的《天津条约》的内容,均应排除。
6.B [解析] 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清政府被迫同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马关条约》将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割让给日本,从此,不愿生活在日本殖民统治之下的台湾人民掀起了不屈不挠的反割台斗争。
7.D [解析] 根据漫画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马关条约》签订以后,列强对中国侵略方式由商品输出转变为资本输出,对中国的殖民掠夺进一步升级,D项符合题意。A项符合洋务运动,B项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C项是鸦片战争的影响。
8.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时局图》就是对这一局面的生动反映。故选C。
9.D
10.(1)南京条约 (2)北京条约 (3)马关条约
11.(1)1894年。日本。
(2)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战败。领土: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辽东半岛在沙俄、法国、德国的干涉下,被迫归还中国。)
(3)《马关条约》。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12.(1)朝鲜和中国。
(2)邓世昌。不畏强敌、英勇作战、不怕牺牲。
(3)《马关条约》签订,清政府把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 (4)①落后就要挨打,只有提高综合国力,才能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②勿忘国耻,奋发图强。③要时刻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的完整。
第 4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