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棚小学——杨柳英
【学习目标】
1、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语文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以及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从而理解课文所讲的道理。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要使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学会全面地看问题,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师:今天,老师带大家去一个地方,你们想去吗?
课件出示御厨图片,引导学生看图观察御厨内物品,并让学生凭借对两个的罐子的了解,分辨陶罐和铁罐,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回答。
(三)深入文本,研究感悟;
1、 学习课文第1-9自然段。围绕“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 “面对
铁罐的一次又一的奚落,陶罐又是怎样回答的呢?”进行。 (1)学生自由读课文,找一找、划一划铁罐奚落的话和陶罐应答的话。
(2)指名回答,并课件出示。
(3)接着课件出示四个重点句子,重点进行品读。通过给句子补提示语的方法,帮助学生从不同的神态、语气中理解铁罐的话,从而明白 “奚落”一词的意思,理解感悟陶罐的“谦虚”。 (4)分角色朗读陶罐和铁罐的对话。
2、过渡:是不是真的像铁罐说的那样,陶罐破成了碎片,而他自己坚固得什么也不怕?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课件出示过渡的图片和语言)
3、学习第10-17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10至17自然段。 (2)分角色朗读人物对话。
(3)感悟铁罐的话和它的善良、宽容。
(4)小结:陶罐不仅像原先一样光洁、朴素、美观,而且还成了价值连城的文物。而铁罐并不像他自己说的那样坚固得什么都不怕,而是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5)探讨铁罐消失的原因。 (四)揭示寓意,明白道理
1、思考:通过本文的学习,从陶罐和铁罐的不同表现以及最后不同的结局,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2、指名回答。让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揭示本文所告诉我们的道理。(本文具有深刻的寓意,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否则骄傲必败。) (五)表达感受,深化感悟
1、学到这里,同学们一定有不少的想法和感受,你们想说什么呢?请拿出自己的留言板把想说的话写上去,写后再交流交流。 (1) 我想对陶罐说: (2) 我想对铁罐说: (3) 我想对自己说:
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写出自己心里想说的话,珍视学生在尊重文本价值前提下的富有个性的、独特的见解,引导学生感悟课文所讲的道理,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同学们,你们都说得很好! 我们不能拿出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来比,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确看待自己的短处。我们要相互尊重,友好相处!来,请全班同学起立,和你的同桌握个手,一边握手,一边说:握握手,我们都是好朋友! (六)作业布置
1、抄一抄。文章中的对话真棒,我要把它们抄写下来 2、写一写。文章中的对话写得真好,我要仿写几句 3、讲一讲。我要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