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设备管理制度

设备管理制度

来源:乌哈旅游
设备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正确使用设备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行,避免设备的不正常磨损或损坏,防

止人身、设备事故的发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大修周期,降低备件消耗,减少维修费用,确保生产正常进行的关键之一。为了加强设备使用工作的管理,确保设备使用规程能在公司范围内认真贯彻实施,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成都晋林石油机械公司。

第二章

使用管理

第三条 管理职责

(一) 在生产作业活动中贯彻好“设备安全操作规程”,认真抓好各设备在使用

前、使用中和使用后的管理,将工作做细做扎实。

(二) 设备部应制定和完善各种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使之达到合理、规范的

要求。平时要多深入到生产现场督察制度执行情况,对违反设备安全操作规程的现象应及时给予纠正,并提出批评,情节严重者应报请领导进行严肃处理。

第四条 设备安全操作规程的编制

(一) 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应根据设备的性能参数和生产工艺的要求,制订正确

使用方法。它是生产活动中操作者必须执行的法规。为此,认真编制好设备使用规程,是保证安全运行的前提。 (二) 每种设备都必须有具体的使用规程。 (三)每种设备都应在投产前编写好使用规程。 (四)设备使用规程的内容,必须包括以下部分:

1、设备的性能参数 2、交接班制度。

3、操作者应具备的要求和素质。

1

(五)操作前的准备工作。

1、操作者必须专业培训,持有操作证。凡新上岗的和尚未取得操作证的人员,必须在持有操作证的操作者的指导下方可操作。 2、设备启动前,必须按安全操作规程的规定进行检查。

3、生产线上或集体操作的设备,要熟悉和掌握开机前的联系方法和内容。 4、进行必要的试操作时,必须观察上下工序和观察设备区域内是否有人工作或置放物体。

(六)操作顺序。必须先发出启动设备的警告信号,然后按设备使用规程规定的

动作程序进行操作,设备在启动和运转过程中,应注意检查(观察)是否有不正常的现象

(七)紧急状态的处理,当设备在启动过程或运行中,发现异常情况时,为保

人身和设备安全,必须要当机立断的立即停车。 (八)在使用过程中设备与人身安全注意事项。 1、非本机操作者未经批准,不得使用本机。

2、任何人未经批准不得随意取消或改变安全装置。 3、任何人未经批准不得乱割乱焊和改变设备结构。

4、关键要害岗位,实行两人操作确认制,即一人操作一人在旁监护,避免出现操作失误,导致重大人身和设备事故的发生。

5、必须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交班的操作人员应详细向接班的工作人员交

待本班设备运行情况和尚未处理的设备故障,并填好交接班记录,双方在交接班记录上签字。

6、设备在运行中发现故障,凡在本班可以处理的,不得交下一班处理,本班无法完全处理,未完成部分可交给下一班,接班人员应接着处理完成,并详细检查,一切正常后,方可开机。

7、设备的运行部位或运转区域内检修,必须在停机后设备处于静止状态下进行,并悬挂警示牌。

8、设备在启动运行中,应对周围环境进行监视,注意前后工序的衔接与配合注意仪表指示变化。

2

9、必须保持设备区域的文明卫生,每班工作人员应每日对设备进行擦拭及区域内的打扫工作,以保持设备和区域的整洁。

第三章 技术状态管理

第五条 技术状态管理工作程序

(一) 设备的技术状态监查、普查 设备应进行操作工的日常点检,维修工的日常巡回检查及以机电工为主的每周一次的定期点检,并保存点检、检查记录,在点检卡中发现的问题,维修人员应及时排除。不能及时解决的,应做好记录。每年4月和10月对设备进行两次技术状况检查,做好记录存档备查,对达不到完好标准的设备及时安排修理、或提出立项修理、改造申请。 (二) 设备技术状况检查的内容与要求

1、内容包括:设备精度内容、设备性能、传动装置、滑动部分及零部

件、润滑安全装置、电气系统。

2、普通设备:依据设备精度检验记录卡所列项目检测并将检测数值

写在记录卡上。

3、高精设备:依据设备精度检验记录卡所列项目同时结合产品加工工

艺对设备相关部位的精度需求,确定设备的精度检查项目并将检测数值填写在记录卡上。

(三) 表格与记录

1、设备日常点检卡

2、机电工巡回检查记录卡 3、设备定期点检卡

4、设备技术状况检查记录

第四章 设备维护管理

第六条 设备维护基本原则

(一) 设备维护工作应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应把设备故障消灭在萌芽

状态,其主要任务是防止连接件松动和不正常的磨损,监督操作者按设备使用规程的规定正确使用设备,防止设备事故的发生,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和检修周期,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为生产提供最佳状态的生产设备。

3

(二) 坚持使用和维护相结合原则操作人员在设备日常维护工作中应做到

“三好”(管好、用好、维护好),“四会”(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

(三) 坚持合理规划、科学维护的原则。设备维护工作重点,体现在提高维

修工作质量、减少故障停机时间、提高设备作业率。要做到这些就必须做到合理规划,实现生产修理两不误,同时注意采用科学的维护方法,以达到效率的最大化。

第七条 设备维护要点

(一) 实行设备维护保养负责制

1、设备的定期维护,每周末安排一次设备保养,每月安排一次彻底的

设备保养。

2、设备部每年安排一次全公司设备的一级保养,设备一级保养以操作为主,机修、电工配合。

3、一保后设备必须达到:设备内外清洁,呈现机床本色,无油污、黄袍和黑袍现象;各传动件清洁,无油污现象,无卫生“死角”现象;电气无灰尘、油污、油垢;设备油路畅通,油线齐全,清洁呈现本

色,油标明亮,油液无污染,确保操作灵活,运转正常。

(二) 操作者维护保养职责

1、严格按设备安全操作规程的规定,正确使用好自己操作的设备,不 超负荷使用。开车前15分钟要仔细检查设备,连接螺栓松动,要及

时紧固和检查按规定须维护检查的必检部位,然后空负荷试车,检查各控制开关是否失灵。发现问题和异常现象,要停车检查,自己能处理的马上处理。不能处理的,及时报告检修,立即处理。

2、正确地按机床润滑表规定,定期添加润滑油或润滑脂,定期换油

保持油路畅通

3、操作工在本班下班前15分钟停机,将设备和工作场地擦拭和清扫

干净,保持设备内外清洁,无油垢、无脏物,做到“漆见本色铁见 光”。

4、实行倒班的机床设备要认真执行设备交接班制度,主要设备每台都

应有“交接班记录本”,每班人员应认真写清楚,交接双方要在“交 接班记录本”上签字,设备在接班后发生问题由接班人负责。 (三) 设备维护保养的检查与考核

1、设备部随时对生产现场进行巡回检查,发现违章操作设备应立即制

止教育操作人员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设备。 2、每周末进行设备保养检查。

4

3、设备日常维护保养,周末未按规定保养设备,每发现一台未保养

设备,对责任人处罚30元,依次递增。

4、设备现场管理,每发现一处现场违章对责任人处罚20元。 5、一保未按要求进行,每发现一台对责任人处罚50元。

第八条 设备维护规程

(一) 设备维护规程是设备维护工作唯一遵循的准则,是企业搞好设备维护工

作的基础。企业所有生产工人、维修工人、生产、维护管理及指挥人员都必须认真贯彻执行。设备维护规程,根据生产发展、工艺改进及设备装置水平的不断提高,应相应修订和完善。 1、每种设备都应有维护规程。

2、新建和技术改造的设备在验收投产前,要编写好维护规程,经审核后,发到岗位个人。

(二) 设备维护规程,应包括如下内容:

1、设备的主要技术性能参数表。

2、简要的传动示意图、液压、动力、电气等原理图,便于掌握设备的工作原

3、润滑控制点管理图表,明确设备的润滑点及选用油脂牌号。

4、当班操作人员检查维护部位,维护人员巡回检查的周期、检查点,每点检查的标准。设备在运行中出现的常见故障排除方法。 5、设备运行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6、设备易损件更换周期和报废标准。 7、明确设备和设备区域的文明卫生要求。 (三) 设备维护规程的编制:

1、凡新建技术改造项目的成套设备的维护规程由设备部负责编写。 2、生产工艺改变,设备参数变更,技质部工艺人员应在工艺改变前一个月通知设备部,及时对规程进行修订。

3、操作、维修人员在实践中,发现有不妥和失误之处及时向设备部反映,设备部应立即派人现场察看,进行修改。

4、凡新编制的维护规程,须经设备主管领导审核批准,设备部备案。 5、凡修订后的维护规程,须经设备主管领导审核批准,设备部备案。 (四) 设备维护规程的贯彻与执行

1、维护规程的贯彻与执行,是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安全运行的重要方法,因此必须认真学习,贯彻与执行。

2、维护规程必须深入贯彻到操作、维修人员,并做到人手一册。 3、操作工人和专职维修工人,要相互提醒、相互监督,并严格按维护规程执行。

5

4、设备维修人员要经常深入生产现场检查维护规程执行情况,发现不按程执行,及时向设备部主管汇报,严肃处理。

第九条 设备技术档案管理

(一) 设备技术档案是设备使用期间的物质运动(包括从设备的设计、

选型、制造、安装、调试、使用、维修、更新改造、报废等全过 程)的综合记载,为设备管理提供各个不同时期的原始根据。因 此应贯彻执行,逐台建立设备技术档案 (二) 凡在用的设备都必须建立技术档案。

1、按公司制定的“设备技术档案”逐项记载。

2、必须要有传动示意图、液压、动力、电气等原理图。 3、必须要有润滑图表。

4、必须要有点检表(包括点检内容、点检标准、点检时间、点检 人员及处理结果)。

5、设备档案的内容要随问题的出现和解决而详细记载(包括问题 出现的时间、部位、损坏程度、原因、处理结果、责任者等)。 6、档案记载的内容、文字要整齐清晰(用钢笔填写)。

(三) 凡在用的100千瓦及以上的大型电机、高压开关、变压器、整流装

置、电热设备等,应独立建立专业档案。

(四) 凡在用的主要设备,应建立备件、易损件图册(或明细表)。 (五) 新设备到货后,设备文档管理员必须把随机带来的全部资料(包括

图纸、说明书、装箱单等)交办公室复制一份,原资料归档案室,复制资料交设备部

(六) 设备大、中修,必须将检修情况(包括检修时间、检修负责人

更换的零部件、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改进部分及图纸、调试、验收等原始记录)归档。

第五章 设备故障及事故管理

第十条 设备故障和事故的定义

设备故障和事故的定义。设备或其零部件的机能损坏或丧失,不能正

常运行,技术性能降低等造成停产或经济损失称为设备故障。其中人为的责任原因造成的故障,称为设备事故

第十一条 设备故障的处理

设备故障的种类按设备部件划分可分为:机械故障、电器故障、气动

故障和控制故障;按发生时期分类可分为:初期故障、突发故障和老

6

化故障。因为故障发生的时期不同,故障的内容和原因也不同,设备发生故障后,应立即对故障设备进行抢修或使用备品备件,以保证生产,并及时上报。

第十二条 故障的上报

(一)发生故障24小时内,设备操作者须提出书面材料上报设备部。其内

容包括:

1、设备故障发生时间、地点; 2、设备损坏情况和处置安排;

3、设备故障初步分析原因并提出防范措施及处理意见。

(二)由设备部收到故障报告后,应组织相关部门及人员进行故障

分析和处理。

(三)故障检查分析处理完毕后,应填写“设备故障记录”卡,公司领导

签署意见后,入设备档案存档。

第十三条 设备事故管理

(一)设备事故分类。设备事故按后果分为:一般事故、重大事故、特大

事故三类。一般事故:直接经济损失5千元以下,或因设备事故造成公司动能供应中断4小时以下。重大事故:直接经济损失5千元至5万元,或因设备事故造成动能供应中断4小时至6天。特大事故:直接经济损失5万元以上,或因设备故障造成公司动能供应中断6天以上。

(二)事故分析。发生设备事故时必须切断电源、保护现场,并立即报告

主管领导。

(三)设备事故发生后,必须及时组织有关人员认真查明原因,从中吸取

训,做到“三不放过” 即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与群众未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根据事故种类,召开不同形式的事故分析会一般事故分析会,由设备部组织操作人员、维修人员及有关人员参加由设备主管部门做出事故处理决定。重大、特大事故分析会,由设备部组织,公司设备主管副总经理参加,并做出处理决定。

(四)在设备事故分析后,必须填报事故单,写出书面报告交设备主管领

导,由设备部安排计划进行抢修。

(五)事故抢修设备。事故发生后,必须迅速组织抢修,尽快恢复生产。

一般事故由设备部负责抢修。

7

第十四条 事故的处理

(一)对玩忽职守,违章指挥,违反设备操作、使用、维护、检修规程,

造成设备事故者,按情节轻重、责任大小分别追究经济责任、行政责任以及刑事责任。

(二)对不遵守国家和上级部门的规定,片面追求产值和利润,设备超期

服役、长期带病运行,未采取措施而导致设备重特大事故的责任者,不仅要追究当事人的行政责任,触犯法律的要依法制裁。 (三)对隐瞒事故不报,或掩盖事实、弄虚作假的人,要加重处罚,并追

究领导责任。

第十五条 考核

(一)一般事故:按情节轻重扣处50-100元。 (二)重大事故:按情节轻重扣处200-500元。 (三)特大事故:按情节轻重扣处1000-5000元。

第六章 设备报废管理

第十六条 设备报废的原则

设备报废的原则是用技术性能先进的设备更换技术性能落后而又无法修复、改造的设备。

第十七条 设备报废条件

(一)经过预测,继续大修理后技术性能仍不能满足工艺要求和产品质量

的设备。

(二)设备老化,技术性能落后,耗能高、效率低、经济效益差的设备。 (三)大修理虽能恢复精度,但不如更新经济的设备。

(四)严重污染环境,危害人身安全和健康,进行改造又不经济的设备。 (五)国家法规明令淘汰的设备和其它应当淘汰的设备。 (六)备件无来源,又无法修复的设备

第十八条 设备报废鉴定程序

对被更换或淘汰的设备,由设备部、技质部、财务部、等相关部门组成的评审小组共同评审,评审完成后填具报废设备鉴定报告,由参与人员签字后报主管设备的副总经理和财务副总经理审批,总经理批准后实施。

第十九条 报废设备的处置程序

8

(一)对完成报废设备评审鉴定手续的设备,由设备部统一回收管理。报

废设备的处理严格执行公司相关规定,对单台及少量的设备的处置 由财务部牵头组织设备部、和使用部门鉴定,确定处置方案报公司 主管领导审批后实施,对设备数量较多、原值较大的设备,由招投 标或议标的形式进行处置,然后由公司组织办公会研究决定后,由 财务、设备等部门组织实施。

(二)对行车等特种设备,严格按照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进行处置,严禁

将其以整机的形式出卖继续使用。

第二十条 记录表格

使用单位提出设备报废申请需要填写“设备报废单”一式三份,设备的报废原因要具体、详细地填写。负责人在“设备报废单”上填写意见,由财务部、技质部、设备部各留一份备案。报废设备经技术鉴定小组确认后由相关部门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一条 本制度解释权属设备部。

第二十二条 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开始实施。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