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生物论文

生物论文

来源:乌哈旅游
不同温度对胭脂花的生理影响 罗成

2007101209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生命科学系07生物2班

摘要:通过设计不同温度,对胭脂花的电导率、丙二醛影响的研究,探讨不同温度对胭脂花组织造成的损伤,试验温度设置为10℃、20℃(对照)、35℃,从而揭示不同温度下胭脂花发育不同的原因。结果表明:温度过高或过低,胭脂花胞膜的完整性损伤越大,外渗的胞内电解质越多。高温使更多的膜脂过氧化,导致MDA含量升高。 关键词:胭脂花;电导率;丙二醛

Different temperature on thephysiological effect. Flower rouge LuoFuCheng 2007101209

Southern guizhou national normal college life sciences 07 biological class two Abstract: Through the design of different temperatur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temperature of conductivity, wild tomatoes of mda, and discuss the different temperature on rouge flowers of the damage, test organization for 10 ℃, the temperature setting of 20 ℃ (control) and 35 ℃, thus revealed different temperature rouge flower development different reason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higher the temperature, the integrity of the cell membrane rouge flowers, the greater the damage to the intracellular electrolyte leakage more. The heat made more MDA, leading to increased MDA content.

Keywords: rouge flowers; Conductivity; Of mda;

胭脂花(Herba Primulae Maximowiczii) 学名紫茉莉,属紫茉莉科。花色以紫红最为常见,还有黄、白等色。胭脂花不仅幽香,其种子和叶尚有美容、清热和解毒的功效,而且有抗二氧化硫的特性,因此无论居民阳台或工矿污染区均可栽植。胭脂花花朵娇艳,清香宜人,兼可妙用于人,诚为佳卉也。过高或过低的环境温度将对植物造成热胁迫和热损伤,并进一步诱发氧化胁迫,对生物造成氧化损伤。我国目前在研究胭脂花方面,主要通过引种栽培来绿化造景,成本比较高,而且在引种过程中存在较多的问题。通过对国内种的生理指标的测定,为当地种的胭脂花在绿化环境方面得到广泛利用提供参考。

1 材料和方法 1.1试验材料

???本试验材料胭脂花,采集于黔南师院校园住舍楼后山, 1.2试验设计

选取生长优良、形态大小相近的胭脂花做试验材料,洗净分别置于不同温度的恒温箱内培养(10h光照/14h黑暗)10℃、20℃、35℃、共设置3个梯度温度,每烧杯培养3株,设3个重复,培养24h后作电导率、丙二醛(MDA)的测定。 1.3试剂

三氯乙酸,石英砂,硫代巴比妥酸(TBA)溶液(用10﹪TCA配制0.6﹪的TBA溶液),20mmol/L KH2PO4,反应混合液。 1.4设备

电导率仪,高速冷冻离心机,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秒表,天平,研钵,恒温水浴,注射器,电冰箱。 ??????????????????????????????

1.5 胭脂花的叶片处理与测定 1.4.1 电导率测定

从植株上取大小相同的叶片,洗净,各打30个叶圆片,在注射器内加入10ml蒸馏水,,抽气,直到叶圆片完全浸入水中;移入试管,在20℃下静置1h,期间多次摇动试管,后测定初电导率(k1)及蒸馏水的电导率(k0);在沸水中煮10min,并冷却至20℃,以蒸馏水补充蒸发掉的水分,并静止20min,测定终电导率(k2)。通过公式; L=(K1-K0)∕(K2-K0),伤害度=(L-L0)∕(1-L0)×100%,求出在10℃、20℃、35℃的温度下处理的胭脂花各自的伤害度[1][2]。 1.4.2 丙二醛测定

MDA提取 1个叶片(约0.5g,精确称重)在盛有2ml 0.6% (V/V)硫代巴比妥酸(TBA)三氯乙酸(TCA,20% V/V)提取剂的研钵中研磨2 min,转入离心管;研钵再用3 ml提取剂冲洗3次,转入离心管内混合;在4℃,6 000 r/min离心15 min;移取上清液,添加提取溶剂定容至5ml;取1ml上清液与1ml0.6%TBA混合,在100℃沸水浴加热10min,随后在冰浴中冷却,然后在532nm、470nm、6O0nm测定吸光值(Alas),然后根据公式; MDA(C umol/L)=6.45×D532-0.56×D450 ,MDA(W Umol/g)=C×V/M鲜重,求出丙二醛的含量[2] [3]。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温度下野生番胭脂花的电导率的影响

表一不同温度下对胭脂花叶片伤害度的情况 处理温度

(℃)初 电 导 率(k) (ms·cm-1)终电导率(k2)(ms·cm-1)相对电导率 ???伤害度(Lt)

(ms·cm-1) ??????????????????????????100.1480.5480.27 ???????6.4%200.1410.6020.602 ???????对照(0)350.1640.3100.477 ???????11.5% 由表可以看出随着温度升高或降低相对电导率呈升高趋势,对照组相比,在10℃伤害度为6.4%,此时胭脂花叶片稍有发黄,说明受到一定的伤害;在35℃伤害度为11.5%,胭脂花叶片发黄而且严重的枯萎了,说明 35℃时胭脂花叶片受到的伤害非常严重,高(低)温胁迫引起细胞膜透性发生变化,是植物低温伤害的一个重要原因,测定植物组织电解质的电导率已被用于植物获得性耐热性的定量分析。植物叶片细胞膜脂受损后,细胞内的物质外渗,引起细胞导电性变化[5],对比之下,在温度为10℃时伤害度则较35℃低,由此可知温度越高(低),相对电导率就越高,植物的伤害也越大[7]。

2.2 不同温度下野生胭脂花MDA含量的影响

表二不同温度下胭脂花叶片MDA含量的影响

处理温度(℃)S450S532 S600含量(umol/g)100.4890.2870.13911.9×10-6200.4760.2930.1911.16×10-6350.4960.3410.2027.16×10-6

植物器官逆境条件下或衰老时,往往发生膜脂过氧化作用,丙二醛(MDA)是其产物之一,通常将其作为脂质过氧化指标,用于表示细胞膜脂过氧化程度和植物对逆境条件反应的强弱[张志良,2009,7(4)]。经过计算可得出从10℃—35℃MDA的含量是先降低再升高,分别为:11.9×10-6、1.16×10-6、7.16×10-6、。以对照组为参考,10℃、35℃的MDA的含量显著增加。结果表明:高温或低温使更多的膜脂过氧化,导致MDA的含量升高[6]。 3讨论

本试验中,在高温、低温的胁迫下,细胞膜受到损伤,细胞膜是植物受害的原初部位之,植物细胞膜受害后,细胞质渗漏,而细胞质渗漏增加则表明植物细胞膜已受损,细胞膜的电导率值升高,当温度达35℃时,细胞膜严重受损(电导率急剧升高);胁迫期间,活性氧(R0s)引起的膜脂过氧化进一步降低了细胞膜的稳定性,引起MDA增加则是膜脂过氧化的表现。丙

二醛含量可代表膜损伤程度,许多研究表明,在高温胁迫下,植物组织中MDA含量升高[9]。该试验也得到相似的结果,表明高温使胭脂花细胞膜的完整性受损,膜脂过氧化[16];该结果与相关学者用其他植物材料研究的结果基本一致。

试验测定和野外的观察发现,生长发育最适温度白天为20~25℃,夜间为15~18℃。当气温高达30℃时生长受到影响,达到35℃时停止生长,达到40℃时会发生高温危害。温度降到10℃以下生长缓慢,本实验结果为驯化栽培和在绿化造景方面的开发利用提供温度参考,有效控制温度,为城市环境的绿化,垃圾的处理方面降低成本和效益。胭脂花还可以作为药用,目前在药用方面还没有得到广泛的利用,本实验可以为药用胭脂花大量栽培温度的控制提供参考,使胭脂花在药用方面作为一种产业来生产利用。体现出它的真正的利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编.现代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305—306.

[2] 李合生.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原理和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0—23. [3]张志良,翟伟菁.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M].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67.159. [4] 马玉华等. 高温胁迫对苹果叶片膜脂过氧化及抗坏血酸的影响[J].贵州:贵州农业科学,2010,38(8):176—178.

[5] 旺炳良,徐敏,史庆华,等.高温胁迫对胭脂花叶片抗氧化系统和叶绿素及其荧光参数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04,37(8):1245—1250

[6] 马德华.温度胁迫对胭脂花的影响[J].园艺学报,2002,3(1):23—27. [7] 张志良. I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3版[M].2003:123·124. [8] 刘祖棋.张石城植物抗性牛理学[M], [9] 王瑞等.低温胁迫对胭脂花叶片丙二醛含量及电导率的影响[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8,39(5):

[10]刘鸿先,曾韶西,王以柔,等.低温对不同耐寒力的黄瓜幼苗子叶各细胞器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DR[J].植物生理学报,1985,11(1):48—57.

[11]石进校,赵福永,刘应迪,等.温度胁迫下淫羊藿的膜脂过氧化和保护酶活性[J].生命科学研究,2002,

[12] 潘瑞般荨植物生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临社,1992. 201~ 250 [13]山东农业学院,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

[14]谢天、徐中际。测定细胞膜透性的紫外吸收法[J]。植物生理学通讯,1986,(1):45-46 [15]赵世杰,许长成,邹琦,等。植物组织中丙二醛测定方法的改进[J]。植物生理学通讯,1994,30(3): ??207-210.

[16] 陈贵,胡文玉,等。提取植物体内MDA的溶剂及MDA作为衰老指标的探讨[J],植物生理学通讯。1991,27(1):44-46 指导教师:韦美玉副教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