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课题10主要植物航天生物工程育种

课题10主要植物航天生物工程育种

来源:乌哈旅游
 ~

附件5:

863计划现代农业技术领域

“植物分子与细胞高效育种技术与品种创制”

重点项目第二批申请指南

一、指南说明

植物优良品种是提高农产品产量、改善品质、提高市场竞争力的物质基础。加强植物分子育种、细胞工程育种等现代生物育种技术研发的同时,开展航天工程育种研究,创造具有重大应用价值的新种质,培育高产优质多抗高效植物新品种,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此次发布的是现代农业技术领域“植物分子与细胞高效育种技术与品种创制”重点项目第二批申请指南,拟支持“主要植物航天工程育种技术与品种创制”方面的5个研究课题,包括:(1)水稻航天工程育种技术与品种创制;(2)小麦航天工程育种技术与品种创制;(3)棉花航天工程育种技术与品种创制;(4)蔬菜航天工程育种技术与品种创制;(5)林草花卉航天工程育种技术与品种创制。

本项目拟安排国拨经费1000万元。

二、指南内容

课题1. 水稻航天工程育种技术与品种创制

研究目标:建立水稻航天工程高效育种技术体系,实现航天育种理论和关键技术的新突破;创制突破性的育种新材料,培育优质高产多抗

~

水稻新品种,提升我国水稻育种水平。

主要研究内容:(1)在细胞与分子水平研究航天环境因素对水稻遗传稳定性的影响,研究提高诱变频率和高效调控基因变异方向的航天工程育种技术,分析航天诱变水稻重要性状遗传规律,完善水稻航天诱变连续选择与定向跟踪筛选技术体系。(2)通过航天工程育种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创制水稻优异新种质,培育优质、高产、抗病水稻新品种。

主要考核指标:(1)建立水稻对航天环境因素响应的分子模式,构建水稻航天工程育种技术新体系,发表高水平论文5篇以上,申请发明专利2-3项。(2)创制水稻优异育种新材料4-5份、新品种3-4个,新品种比对照品种增产8%以上,品质达到国标2级以上,抗当地三种以上主要病虫害,累计推广400万亩;申请新品种保护权2-3项。

支持年限:2007年-2010年。

经费来源及构成:本课题拟安排国拨经费250万元,地方配套或单位自筹250万元。

课题2. 小麦航天工程育种技术与品种创制

研究目标:建立小麦航天工程高效育种技术体系,实现航天育种理论和关键技术的新突破;创制突破性的育种新材料,培育高产优质多抗小麦新品种,提升我国小麦育种水平。

主要研究内容:(1)在细胞与分子水平研究航天环境因素对小麦遗传稳定性的影响,研究小麦对航天环境响应的分子模式;卫星搭载与地面模拟相结合,研究提高诱变频率和高效调控基因变异方向的航天工程育种技术,分析航天诱变小麦重要性状遗传规律,完善目标性状突变体

~

诱发与定向筛选技术。(2)通过航天工程育种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创制小麦优异新种质,培育高产、优质、抗病小麦新品种。

主要考核指标:(1)建立小麦对航天环境因素响应的分子模式,构建小麦航天工程育种技术新体系,发表高水平论文5篇以上,申请发明专利2-3项。(2)创制小麦优异育种新材料4-5份、新品种3-4个,新品种比对照增产8%以上,品质达到国标2级以上,抗当地三种以上主要病虫害,累计推广400万亩;申请新品种保护权2-3项。

支持年限:2007年-2010年。

经费来源及构成:本课题拟安排国拨经费250万元,地方配套或单位自筹250万元。

课题3. 棉花航天工程育种技术与品种创制

研究目标:建立棉花航天工程高效育种技术体系,实现航天育种理论和关键技术的新突破;创制突破性的育种新材料,培育高产优质多抗棉花新品种,提升我国棉花育种水平。

主要研究内容:(1)在细胞与分子水平研究航天环境因素对棉花遗传稳定性的影响,研究提高诱变频率和高效调控基因变异方向的航天工程育种技术,分析航天诱变棉花重要性状遗传规律,完善目标性状突变体诱发与定向筛选技术。(2)通过航天工程育种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创制棉花优异新种质,培育高产、优质、抗病棉花新品种。

主要考核指标:(1)建立棉花对航天环境因素响应的分子模式,构建棉花航天工程育种技术新体系,发表高水平论文5篇以上,申请发明专利1-2项。(2)创制棉花优异育种新材料3-4份、新品种2-3个,新品种比对照品种增产8%以上,品质达到2.5%,跨长29mm以上,

~

比强度30cN/Tex以上,麦克隆值3.5以上,抗当地三种以上主要病虫害,累计推广300万亩;申请新品种保护权1-2项。

支持年限:2007年-2010年。

经费来源及构成:本课题拟安排国拨经费150万元,地方配套或单位自筹150万元。

课题4. 蔬菜航天工程育种技术与品种创制

研究目标:建立蔬菜航天工程高效育种技术体系,实现航天育种理论和关键技术的新突破;创制突破性的育种新材料,培育优质高产多抗蔬菜新品种,提升我国蔬菜育种水平。

主要研究内容:(1)在细胞与分子水平研究航天环境因素对青椒和番茄等蔬菜遗传稳定性的影响;卫星搭载与地面模拟相结合,研究提高诱变频率和高效调控基因变异方向的航天工程育种技术,分析航天诱变青椒和番茄等蔬菜重要性状遗传规律,完善目标性状突变体诱发与定向筛选技术。(2)通过航天工程育种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创制青椒和番茄优异新种质,培育优质、高产、抗病、抗逆青椒和番茄新品种。

主要考核指标:(1)建立青椒和番茄等蔬菜对航天环境因素响应的分子模式,构建蔬菜航天工程育种技术新体系,发表高水平论文5篇以上,申请发明专利1-2项。(2)创制青椒和番茄等蔬菜优异育种新材料各3-4份、新品种各1-2个,新品种比对照品种增产8%以上,品质优良,抗当地三种以上主要病虫害,累计推广10万亩;申请新品种保护权2-3项。

支持年限:2007年-2010年。

经费来源及构成:本课题拟安排国拨经费150万元,地方配套或单

~

位自筹150万元。

课题5. 林草花卉航天工程育种技术与品种创制

研究目标:突破林草花卉航天工程育种关键技术,培育有重大应用价值的新品种,提升我国林草花卉育种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

主要研究内容:(1)在细胞与分子水平研究航天环境因素对林草花卉遗传稳定性的影响,研究提高诱变频率和高效调控基因变异方向的航天工程育种技术,分析航天诱变林草花卉重要性状遗传规律,完善目标性状突变体诱发与定向筛选技术。(2)通过航天工程育种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创制林草花卉优异新种质,培育高产、优质、抗病、抗逆新品种。

主要考核指标:(1)建立林草花卉对航天环境因素响应的分子模式,构建林草花卉航天工程育种技术新体系,发表高水平论文5篇以上,申请发明专利2-3项。(2)创制绿化树种优异育种新材料3-5份、新品种2-3个,新品种材积生长提高15%-20%、木材密度提高3%-5%、纸浆得率提高3-5%,申请新品种保护权3-5个。(3)创制草坪地被植物和草盆花优异育种新材料各5-6份、新品系(种)各2-3个,新品种具有较好的耐热、抗寒、抗旱、耐湿、抗盐、抗碱能力和抗病虫害能力;每个新品种累计推广1万平方米或5万盆以上;申请新品种保护权5-10个。

支持年限:2007年-2010年。

经费来源及构成:本课题拟安排国拨经费200万元,地方配套或单位自筹200万元。

三、注意事项

~

1、课题负责人在植物航天工程技术育种研究方面应具备良好的工作基础,发表过高水平的研究论文。

2、课题申请单位应有多次航天搭载材料的经历,并取得突出研究成果。

3、利用航天工程技术育成植物新品种并通过审定的课题申请单位予以优先支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