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特殊表现的狂犬病2例报告

特殊表现的狂犬病2例报告

来源:乌哈旅游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64・ 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Journal of Bethune Military Medical College)2OO7生2且第5鲞第 ・病例报告・ 特殊表现的狂犬病2例报告 邱云霞 【关键词】狂犬病;纵隔气肿 【中图分类号】R 512.9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2876(2007)01一OO64—0l 病例1,男,18岁,因发热、咽痛、乏力2 d,胸闷2 h入院。 体温37.5 ̄C,呼吸35次/arin,脉搏126次/min,血压14/10 kPa (105/75 mmHg);神志清,烦躁不安,大汗,流涎,言语错乱;颈 部、前胸部皮肤触之握雪感,心前区闻及嚼骨音(Hamman 征)。血常规WBC 18 X 10P/L,N 0.78,L 0.22,胸片示纵隔两 l-Iamman征阳性。血常规WBC 21.0×1 /L,N 0.80,L 0.20, 胸片示纵隔气肿。诊断:狂犬病并发纵隔、皮下气肿。入院 当天出现阵发性喉痉挛,呼吸困难,面部青紫浮肿,颈静脉怒 张,全身阵发性剧烈抽动,家属放弃抢救,入院12 h死亡。 狂犬病喉肌痉挛致肺内压增高,肺泡破裂,气体进入肺 旁有平行纵隔的气带影,心影两旁明显,气带影外缘见线条 影,双肺纹理增粗,无肺大泡征象。患者无胸部外伤史。入 院诊断纵隔气肿病因待查。入院后给予抗感染、补液、镇静 及胸骨柄上窝切开排气等处理,病情无好转。住院后发现病 人怕光、恐水、吞咽困难。追问病史,3个月前右下肢被“健 康”犬咬伤,未接种狂犬疫苗。修正诊断:狂犬病,纵隔气肿。 间质,沿着血管气管鞘,通过纵隔进入颈胸部皮下,导致纵 隔、皮下气肿。本文报告2例病人,均在早期出现纵隔气肿 征象,最后死于因纵隔气肿引起的呼吸循环障碍。因此认 为,纵隔皮下气肿可作为狂犬病特殊临床表现,可增加病死 率,在诊断和治疗方面应引起重视。狂犬病是狂犬病毒感染 所致,人畜共患,国内病犬为主要传染源,“健康”带毒犬、猫 咬伤人后也可致病,危害较大,应引起重视。主要传播途径 是咬伤的伤口,也可以是正常的粘膜,偶有剥病兽皮、进食染 将患者置于暗室隔离,避免声光等刺激,经抗病毒(干扰素)、 狂犬疫苗和抗血清、镇静等综合抢救治疗,患者病情继续恶 化,狂躁,呼吸困难加重,入院3 d后死亡。 病例2,男,l3岁,因发热、兴奋2 d,胸闷胸痛10 h入院。 毒肉类而发病,尚有吸入蝙蝠群聚洞穴中含病毒的气溶胶而 得病。此病病死率极高,所以应以预防为主,消灭隔离传染 源,定期家畜检疫,预防接种,以及疫区人群预防接种。现规 兴奋易激惹,对光声刺激敏感,15 d前被幼犬咬伤右手食指。 伤口未处理,未接种狂犬疫苗。体温40.2 ̄C,表情痛苦,语音 不清,恐水,怕光怕声。颈胸部皮肤触之握雪感,心音低, 作者单位:257055东营 山东省东营胜利医院 定的预防接种适应证应放宽,建议被犬、猫、家畜(牛、猪、羊 等)、野兽(狼、狐、獾等)及蝙蝠等致伤及密切接触者,即使其 外观表现健康,亦应全程人工免疫。 (收稿日期:2006—10—01) 成功救治重度硬肿症合并DIC 1例 国献素 焦保权杨雁李彩云 刘树刚 【关键词】硬肿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新生儿 【中图分类号】R 772.1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2876(2Oo7)0l—OO64—01 我院于2OO5年12月18日收治1例重度硬肿症合并弥 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新生儿,经积极抢救,痊愈出院。 患儿系第二胎第二产,足月急产于露天火车站,生后有 呻吟,裸体、湿漉漉地在户外冻约20 min,急救车到后,发现 患儿全身青紫,予以人工呼吸、断脐带,包裹患儿并收入院。 入院后患儿反应差,次日出现大面积重度硬肿。在当地医院 上胸部硬肿较轻。前囟平软,心肺听诊无异常,腹平,腹、臂 硬肿明显,肠呜音弱。四肢不能活动。入院后查血常规: WBC 4.3×1 /L。L 56.4%.N 34%,lib 181 g/L,血小板153× 1 ,L。血凝三项时间延长。电解质正常。报病重,禁食,紧 急输注新鲜冻血浆,小剂量肝素抗凝,静脉营养,预防感染, 多巴胺及速尿改善微循环。经积极抢救,患儿反应逐渐好 劝说下,家长放弃治疗,转运回我市,观察患儿尚有生命,第3 天来我院就诊。查体:T 36.2 ̄C,R 78次/min,体重2 500 g,烦 躁,全身皮肤无黄染,口周可见环行青紫,患儿颜面、头部、臀 背部、腹部、大部分胸部、会阴及四肢全部硬肿,仅双上肢及 作者单位:050041石家庄解放军第260医院(国献素,杨雁,李 彩云,刘树刚);O50{ ̄石家庄 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焦保权) 转,硬肿明显好转,口周青紫有加重,停用肝素,又先后输新 鲜冰冻血浆2次,10 d痊愈出院。重度硬肿症病死率很高, 合并DIC的病死率更高。本病例成功之处在于正确判断出 患儿入院时处于DIC的低凝阶段,紧急输注新鲜冰冻血浆, 小剂量应用肝素.阻止DIC的发展,应用多巴胺改善微循环, 同时应用速尿利尿,加速硬肿的吸收,缩短了住院时间。 (收稿日期:2006—06—1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