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 班级 项目 机电传动控制课程设计 学号 评 分 标 准 1、态度端正,设计认真,能积极动脑思考,学习纪律好。 平时2、态度较好,较认真,能积极动脑思考,学习纪律较好。成绩3、态度一般,较认真,能动脑思考,学习纪律尚可。 (占20%) 4、态度较差,不够认真,不善于动脑思考,纪律较差。 5、态度差,不认真,不动脑思考,纪律差。 1、绘图规范,标注准确,结构合理,图纸质量高。 专 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姓名 评分等级 得分 折合分 优秀 良好 中等 及格 不及格 优秀 良好 中等 及格 不及格 优秀 良好 中等 及格 不及格 图纸2、绘图较规范、准确,结构基本合理,图纸质量较好。 质量 成绩3、绘图基本规范、准确,结构基本合理,图纸质量一般。(占 40%) 4、绘图不够规范、准确,结构不太合理,图纸质量较差。5、绘图不规范、准确,结构不合理,图纸质量差。 1、撰写规范,设计思路清晰,知识运用熟练,设计详尽细致,按要求完成设计。 设计报告3、撰写基本规范,设计思路基本清晰,知识运用尚可,成绩设计基本详尽细致,能按要求完成设计。 (占40%) 4、撰写不够规范,设计思路不太清晰,知识运用一般,设计不够详尽细致,基本完成设计。 5、撰写不规范,设计思路不够清晰,知识运用不熟练,设计不够详尽细致,没有按要求完成设计。 2、撰写较规范,设计思路基本清晰,知识运用较熟练,设计基本详尽细致,能按要求完成设计。 总评成绩 指导教师: 2013 年 1 月 5 日 注:1、该成绩评定表每位学生一份,并装订在设计说明书的封面之后; 2、指导教师按课程设计大纲的要求评定成绩,并给出总评成绩; 3、折合分:优秀≥90分,良好80-89分,中等70-79分,及格60-69分,不及格<60分。
湖 北 文 理 学 院 理 工 学 院 《机电传动控制课程设计》报告
题 目
专 业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职 称
八层电梯楼层定位及显示的梯形图控制程序
设计与调试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1011
2013年 1 月 5 日
摘 要:
WE-30型液压万能材料试验机机械化程度低,精度和可靠性差。本文提出了对其进行自动化改造的技术路线和具体思路,论述了应用EFBG-03电液比例溢流调速阀进行闭环伺服控制的设计方案;负荷测量使用应变电测法采用CY-DBll系列压力变送器,变形测量使用YYU系列应变式数字式引伸计;提出了监控软件的总体架构,利用KINGVIEW组态软件开发的监控程序可实时跟踪拉伸试验、压缩试验、弯曲试验过程,利用ACCESS数据库进行实时数据的记录和查询,调用PRINT函数实现报表打印。改造后的试验机提高了测试效率,实现了测试自动化,对其它试验机的改造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材料试验机;数据采集;测试技术;信号处理;组态软件
目 录
第一章 前言 ................................................................................................................................... 1
1.1轮胎式集装箱门式起重机简介 ........................................................................................ 1 1.2 吊车控制系统进行PLC改造的目的及意义 ................................................................... 1 第二章 PLC及起重机的PLC控制 .................................................................................................. 2
2.1 PLC的由来及定义 ............................................................................................................ 2 2.2 PLC的发展历程 ................................................................................................................ 2 2.3 PLC的特点 ........................................................................................................................ 2 2.4 在起重机中应用PLC的优越性 ....................................................................................... 2 第三章 门式起重机仿真模型的设计与组装 ................................................................................. 3
3.1 驱动部分设计 ................................................................................................................... 3 3.2 传动部分设计 ................................................................................................................... 3 3.3 组装模型 ........................................................................................................................... 3 3.4 控制器及接线盒 ............................................................................................................... 3 第四章 PLC控制程序的设计 .......................................................................................................... 4 4.1 I/O分析 ............................................................................................................................ 4 4.2 PLC的选择 ........................................................................................................................ 4 4.3 FX2N系列编程器介绍 ...................................................................................................... 4 4.4 确定各元件的编号,分配I/O地址 ............................................................................... 4 第五章基本指令系统和编程方法 ................................................................................................... 7
5.1 基本指令系统特点 ......................................................................................................... 7 5.2编程语言的形式 ................................................................................................................ 7 5.3 梯形图编程规则 ............................................................................................................... 7 5.4编程软件介绍 .................................................................................................................... 7
5.4.1基本概况 .................................................................................................................. 7 5.4.2 此软件编写梯形图的方法 ..................................................................................... 7 5.5 PLC吊车控制程序的语句表与梯形图 ............................................................................ 8 第六章 总结 ..................................................................................................................................... 9 参考文献: ..................................................................................................................................... 10 附 录............................................................................................................................................... 11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纸
第一章 前言
1.1轮胎式集装箱门式起重机简介
财富的创造来源于技术进步。以港口装卸业为例,上世纪60年代出现的集装箱是运输业的一次伟大革命,也是一次创造性的技术进步,它数10倍的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带来巨大的财富。改变了港口、运输船、装卸机械的面貌。如今,它已成为所有国家发展外贸不可缺的工具。集装箱机械有很多种,主要可分为桥式起重机和门式起重机两种。其中轮胎式集装箱门式起重机应用最为广泛。生产,使用最多的QGLT40.5-5/6轮胎式集装箱门式起重机,其主要参数如表1所示:
表1-1 QGLT40.5-5/6轮胎式集装箱门式起重机参数表
额定起重量
40.5吨(吊具下) 大车车轮数
8个
现将图附上,以增加直观印象,如图1.1所示。
图1.1 QGLT40.5-5/6轮胎式集装箱门式起重机
1.2 吊车控制系统进行PLC改造的目的及意义
只有这样才能迅速增强自身竞争力,并提高我国的PLC产品的研发和生产能力,力争打破西门子、三菱和施耐德等PLC巨头的垄断。取其之长,补己之短,最终超越它们。
第 1 页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纸
第二章 PLC及起重机的PLC控制
2.1 PLC的由来及定义 2.2 PLC的发展历程 2.3 PLC的特点 1 ) 高可靠性
2)丰富的I/O接口模块
3) 采用模块化结构 。
2.4 在起重机中应用PLC的优越性
第 2 页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纸
第三章 门式起重机仿真模型的设计与组装
3.1 驱动部分设计
转或反转。 3.2 传动部分设计
闭于小车内壁。 3.3 组装模型
立式铁槽间的一金属块一体。这样就完成了门式起重机的组装。组装好的模型图如图3-1所示:
图3-1 门式起重机模型
3.4 控制器及接线盒
第 3 页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纸
第四章 PLC控制程序的设计
4.1 I/O分析
经过对控制过程和要求的详细分析,我明确了具体的控制任务就是起吊、行走和放下等主要任务。确定了起重机这些必须完成的动作后,再确定动作的顺序:纵向电机正转,电磁铁由上向下移动,电磁铁吸合物体,纵向电机反转,由下向上移动,横向电机正转,由左向右移动,纵向电机正转,电磁铁由上向下移动,电磁铁释放物体,如此就完成一次吊运,动作教简单,顺序表如上所述。其工艺流程图如图4-1:
图4-1 门式起重机工艺流程图
再考虑到两个电机的通断和电磁铁的通断以及左、右两个限位,所以共需要输入点4个,输出点为5个。 4.2 PLC的选择
。
4.3 FX2N系列编程器介绍
4.4 确定各元件的编号,分配I/O地址
先确定所使用的编程元件编号,PLC是按编号来区别操作元件的。一般讲,配置 安装接线图以及现场器件及PLC输入输出对照表如下:
第 4 页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纸
图4-2 安装接线图
表4-1 PLC输入输出对照表 现场器件
SB
输 入
INPUT00 OUTPUT00
输 出
OUTPUT04
内部继电器地址 S0 X000 Y000 Y004
说明 起动按钮
左限位开关 横向电机正反转
电磁铁吸合控制
其横向移动电路原理图如图4-3所示:
图4-3 横向移动电路原理图
合上电源开关QS,按下起动按钮SB2,接触器KM1线圈获电,KM1主触点闭合,电动机M正转起动,吊臂向左移动;当工作台移动到一定位置时,挡铁碰撞位置开关ST1,使ST1动断触点断开,接触器KM1线圈断电释放,电动机M断电,左移运动结束;按下起动按钮SB3,接触器KM2线圈获电,KM2主触点闭合,电动机M反转起动,拖动工作台向右移动,当工作台向右移动到一定位置时,挡铁2碰撞
第 5 页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纸
位置开关ST2,ST2的动断触点断开,接触器KM2线圈断电释放,电动机M断电,右移运动结束。
纵向运动的原理与横向运动相同。
第 6 页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纸
第五章基本指令系统和编程方法
5.1 基本指令系统特点
1)图形式指令结构: 。
2)明确的变量常数: 。
3)简化的程序结构:P 。
4)简化应用软件生成过程: 。
5)强化调试手段: 。
5.2编程语言的形式
5.3 梯形图编程规则
5.4编程软件介绍 5.4.1基本概况
5.4.2 此软件编写梯形图的方法
第 7 页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纸
件,就可得到我们所要的线圈、触点等。
5.5 PLC吊车控制程序的语句表与梯形图
经过以上对PLC吊车控制系统硬件和软件部分的仔细考虑和分析,结合三菱FX2N编程器件的知识,以及对三菱WINDOWS的SW3D5-GPPW-E软件的学习,我编写出以下的以梯形图表示的PLC程序。
为实现基本的从运货卡车处移动到集装箱存放区的右移运动,设计思路是:SO得电,控制横向电机通断电的Y001输出继电器得电,且控制横向电机正反转的Y000输出继电器得电反转,开始右移,同时X000得电,时间继电器T0得电,,时间是150MS,即右移150MS后,时间继电器的动合点T0得电,使得复原继电器得点,控制右移的状态继电器S0复原断开,右移结束,与此同时,状态继电器S1得电。
右移运动程序如图5-11所示:
图5-11 右移运动程序
吊臂运动也是门式起重机的基本运动,以实现把吊臂从停止处移动到集装箱卡车
图5-12吊臂运动程序
第 8 页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纸
第六章 总结
第 9 页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纸
参考文献:
[1].金宝森,卢智先.材料力学实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2].吴何畏.材料试验机升级改造的方法与实例[J].机床与液压,2007,14(2):57-60 [3].华中文.自制仪器在实验室建设中的作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2,21:91-92. [4].黄惟公,曾盛绰.机械工程测试技术与信号分析[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2. [5].周明德,微机计算机系统原理及应用(第四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6].成晓明,何端阳.普通液压材料试验机测控系统的研究与改造[J].计算技术与自动化,1995,
14(2):57-60.
[7].何存兴,张铁华.液压传动与气压传动(第二版)[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 [8].北京亚控科技公司. 组态软件使用指南[Z].北京:北京亚控科技公司. 2005.
[9].研华(AdVantech)股份有限公司编.ADAM4K-5K用户手册[Z].北京:研华科技股份有限公
司,2004.
[10].邓星钟.机电传动控制(第三版)[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11].徐中明,黄勤练.拉力试验机控制系统改造设计[J].机床电器,2001,(2):34-36. [12].Renishaw plc. Datasheet for New improved optical linear encoders [Z]. 2005. [13].刘鸿文,吕荣坤.材料力学实验(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第 10 页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纸
附 录
吊车控制程序的指令表 吊车控制程序的梯形图
第 11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